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_第1页
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_第2页
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_第3页
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_第4页
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篇一:鸟类调查报告野外实习报告鸟类 时间:XX 年 9 月 5 日 8:00-10:20 地点:浙江金华安地 E, N 路线:十景桥二级水电站枫丹丽舍桂语山居 天气情况:小雨转阴,后出太阳天气微闷热 实习地点生境情况:安地镇位于金华市婺城区南部山区,十景桥 附近是一个田园别墅区,绿化非常好,有河 流,周围也有山,植被茂盛,但也有基础在 建建筑工地。 种名 家燕 麻雀 金腰雀 红头长尾山雀 白头鹎 棕背伯劳 大山雀 八哥 珠颈斑鸠 红嘴蓝鹊 白鹡鸰 画眉 白鹭 绿翅短脚鹎 绿鹦嘴鹎 黑头蜡嘴雀 红尾水鸲 涉禽类 总数 科 燕科 文鸟科 燕科 山雀科 鹎科 伯劳科 山雀科 椋鸟科 鸠鸽科 鸦科 鹡鸰科 画眉科 鹭科 鹎科 鹎科 燕雀科 鸫科 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鸽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鹳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雀形目 数量 20 121 13 6 13 5 4 12 22 1 7 1 4 1 1 4 2 2 239 比例 % % % % % % % % % % % % % % % % % % 种类 常见种 优势种 常见种 常见种 常见种 常见种 常见种 常见种 常见种 稀有种 常见种 稀有种 常见种 稀有种 稀有种 常见种 稀有种 稀有种 篇二:鸟类调查报告鸟类调查报告 调查人:杜佳杰 04081024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一、主题:调查研究校园内水环境对鸟类栖息的影响 二、整体思路 本次调查活动主要通过对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绿园荷花池注水前后附近区域栖息鸟类的数量和种类的调查、记录,经过数据整理和比较,分析研究校园水环境对鸟类栖息的影响,确定水环境是否与鸟类的栖息数量种类有一定关系,从而建议高校绿化建设注重对湖泊、池塘的规划。调查之初,首先进行资料收集和查询,对北航荷花池附近经常出现的鸟类进行大致了解,方便日后观察确认和比较。然后确定所需调查的各项数据,并且合理安排观察时间与具体地点。在准备工作结束后,开始进行调查,并做好数据的记录、处理工作,最后分析结果与建议,撰写调查报告。 三、前期准备 1.鸟类资料收集 方法一:依照鸟类图鉴,就该区域鸟类种类作大致观察和记载。 方法二:询问园林管理人员,对该区域鸟类的出没情况和栖息规律进行初步了解,便于细化和修改调查方案。 2.确定所需观测数据: 为了确定水环境对鸟类栖息的影响,特别选取不同的时间段观察记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由于在同一地点建立参照组观察,该区域注水前后周边环境不会发生很大变化,故记录数据较为简单并区分主次,具体如下: 注:(1)对某一区域的鸟类数量进行统计,该方法的科学性有待论证。鸟类来回活动给准确统计造成难度,但若只记录一棵树的鸟类数量种类恐怕样本过小,差别不明显。(2)周围环境:变化不大,次要考虑因素。 (3)4 月中旬至五月上旬的气候变化是否会对鸟类栖息造成很大影响尚待考证。 3.工具准备望远镜、笔、记录纸、鸟类图鉴等。 4.时间安排及观测区域 观测时间依是否注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未注水): 4 月 16 日至 4 月底。每四天完成一次记录,具体时间为早晨八点左右。第二部分(注水):4 月底至 5 月 6 日。安排同上,完成记录并撰写调查报告。 荷花池草图如下: 四、 调查过程、记录、数据统计与处理. (一) 调查过程 按照方案规定的时间从 4 月 16 日开始观鸟。从绿化和环卫工人处了解到观测区域内喜鹊、灰喜鹊、麻雀等三种鸟类活动频繁,大斑啄木鸟偶尔栖息。根据荷花池三面环树的布局将观察区域划分为 5 个树区分别调查、记录与统计,每次将采集的各树区数据加权求出该次观测到的鸟类的总种类与总数量。荷花池注水前后分别记录四次, 将所得数据进 行比较,寻 找规律,得 出结论。 (二) 调查记录 详见附录。 (三) 数据统计 (四) 数据处理 表一 荷花池注水前后鸟类种类比较 5 种类(只) 43210 1 2 3 4 次数(来自: 小龙 文档 网:关于鸟儿越来越少的调查报告)表二 荷花池注水前后鸟类数量比较 40 数量(只) 30XX0 1 2 3 4 次数 五、 结论、分析和汇报 (一) 结论 1.由表一可知,观察区域的鸟类种类固定在 2-4 种,并没有因荷花池注水发生明显变化。 2.由表二不难发现,注水后的鸟类数量普遍低于注水前。 3.尽管调查样本过小,时间较短,数据说服力一般,但通过半个多月的观察以及结合其它区域鸟类活动的情况来看,校园内水环境对于鸟类的栖息没有过大的影响。但仍建议高校在校园绿化过程中对水环境进行规划设计,此举将有助于丰富校园生态环境,从而促进生物多样发展,对于鸟类栖息、捕食等大有裨益,为鸟类提供了适宜、自由的生存空间。(二)结论分析及汇报 1.针对结论一,个人分析如下: 首先,麻雀、喜鹊、灰喜鹊为常见校园鸟类,其分布广泛,活动频繁,为校园里最易观测到的鸟。 其次,根据园林管理工人的介绍,观测区域内较适合上述三种鸟栖息,其他鸟种较少,反映在调查结果上即表现为鸟类种类基本固定,除去大斑啄木鸟、乌鸦等鸟类偶尔栖息,此区域内注水后鸟类种类并未增加。此外,上述三种鸟均为留鸟,长期活动于此,因此排除迁徙导致鸟种大量减少的可能。从数据反映情况判断,荷花池注水与否并不直接影响鸟类种类的增减。个人认为是由于校园内水环境面积较小,且与周边的绿化带并不能有机结合为鸟类营造一个像湿地一样、富有吸引力和优越生存条件的环境。虽然观测区域能满足鸟类饮水的需求,但鸟类饮水量较少在任何有水的地方都可解决该问题。所以观测区域尽管有水可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招引鸟类“慕名而来” 。 2.针对结论二,个人分析如下: 首先,麻雀等的繁殖期集中在 3-4 月,观测期间为 4月中旬至 5 月初,并非其繁殖高峰,因而调查分析对鸟类繁殖导致的数量增加作忽略处理,故排除繁殖对统计结果的影响。 其次,同 1 中的第二项分析,由于其为留鸟,因而数量变化不大,所记录统计的基本为观测区域内长期活动的鸟。同时因为校内水环境面积有限,又为死水,因而对鸟类的吸引力一般,导致鸟类数量并没有因注水而增加。 再次,从若干天的观察来看,所观察的鸟类选择栖息地并不以有无水环境为主,而更多倾向于其各自习性,譬如选择树种分布。像喜鹊多分布于 2、3 号区,因为此处杨树、柏树等喜鹊喜欢栖息的树种相对集中。 再次,从表二中可以发现,注水后的鸟类数量普遍低于注水前。注水与否对鸟类栖息并无显著影响,但注水后却吸引了很多人来散步、晨练。四月底注水时临近五一,因此五一假期中,此处人声嘈杂。加之荷花池注水后喷泉开始喷水,喷水的声音也相当大,导致鸟类在荷花池栖息的数量减少,且树木的向水一面基本没有鸟类栖息,背水一面则聚集了不少鸟。由此看来,环境嘈杂成为注水后鸟类减少的重要原因。 3.针对结论三,解释如下: 首先,水对整个生物圈的循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校园内建立水环境有助于丰富校园内生态环境,为生物的多样性发展提供环境。 其次,仅凭该调查如此有限的记录与统计,不能武断推翻校园水环境对鸟类栖息有直接影响的命题。虽然校园内水环境无法为鸟类提供湿地一样完整的生态空间,但起码可以满足鸟类对饮水的需要,可以帮助稳定校园内鸟类栖息的数量与种类。校园内水环境的建立不仅能美化校园环境、增添情趣,而且对植物、动物等的生长生存非常有利。如果校园面积足够大可规划大面积湖泊,如北京大学的未名湖,武汉大学的东海。如果水环境面积大,空气湿润清新,则有可能吸引更多的鸟类前来筑巢或逗留。 六、 心得体会 该鸟类调查虽然简单,操作起来却也复杂,并且常常因为一些突发事件以及始料未及的情况而一度险些中断。譬如繁重的课业常打乱观察计划,经验不足导致事倍功半等 等。而我也在调查过程中不断调整分析方向,力求从庞杂的数据中理出些头绪。调查当中自然困难重重。原本对调查的预期为校园内水环境对鸟类的栖息情况具有积极作用,岂料注水后的调查数据显示鸟类数量不升反降,而且连续数天观测均不见起色,最终不得不重新考虑预期的合理性和方案的可行性。尽管辛苦,最后还是艰难完成了该报告。经过对最初观点的重新调整与定位,我尽可能地清晰阐述个人观点,对结果与预期的差别作出科学的思考和合理的解释与分析,使得整篇调查报告更为完整,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从构思方案到得出结论,回顾此次调查历程,总结三点心得以飨大家。 第一、 多观察,用心发现生活,亲近自然。 麻雀、喜鹊这些在百姓眼里再平常不过的鸟因为数量多、分布广,人们习以为常后很少留意。我着手搜集资料,开始观察后才发现其中的奥妙。生活的美好往往需要主动观察与捕捉。静静地看鸟,听鸟,发现世界豁然开朗,走进的是神奇、灵动的大自然。 第二、 多实践,在亲历亲为中积累经验,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调查险些胎死腹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缺乏经验、设计的方案过于理想化。实际操作中,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从看不到鸟到从鸟鸣辨别鸟的种类,实践的过程虽然艰苦,但亲历亲为后获得的经验和学习的知识是纸上谈兵无从企及的。 第三、 多思考,在置疑和反思中寻找前进的方向。 实际和预期的差别对信心满满的理想主义者是个不小的打击。但不固步自封,思想僵化,而懂得对问题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是我在此次调查中感触良深的地方。 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到绿化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希望身边能见到更多的绿色和清 澄的水,而不再听到有关生物绝迹的新闻。 篇三:校园鸟类调查报告校园鸟类调查报告 -关于青海大学校园内鸟类分布状况 调查人:达佤扎喜 环境生态工程 13 级 1300605020 调查日期:XX 年 5 月 9 日 【地理环境】 青海大学位于西宁市城北区,地理位置位于北纬 364342,东经 1014448。昼夜温差较大,四季无明显,春冬干燥寒冷,夏秋炎热多雨。日照强烈,光照充足,干湿季分明。校园处于山谷下方,西侧环山,东侧为人口聚居地,北侧为开阔田地,南面连接高速公路(宁大路) 。校园地处地区绿化率较高,有众多鸟类适宜栖息地。 【调查目的】 了解我校内鸟类的种类和大概数量及分布状况 【调查地点】青海大学(医学院、财经学院、洗浴中心、化工学院、农科院等周边地区树林) 【调查路线】 【调查器材】 望远镜 、 GPS 卫星定位仪、照相机(手机) 、记录用纸和笔 【调查内容】 学生沿着途中路线,在路线周围利用望远镜观察周边鸟类,再利用 GPS 卫星定位仪记录观察到鸟类的实时位置信息。 【调查方法】 采用目数法和目估法,定向路线走访调查,随机性记录所见到的鸟类并记录数据,估算校园内其种类数量。 【鸟纲介绍】 是体表被覆羽毛、有翼、恒温、卵生的高等脊椎动物。是由爬行动物分化出来的,适应空中飞翔生活的一支特化的高等脊椎动物。 与爬行类比较进步特征: 1. 具有高而恒定的体温,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性; 2. 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 3. 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官,适应复杂的空中活动;4. 具有较完善的繁殖方式(造巢、孵卵、育雏) ,保证后代有较高的 成活率; 5. 循环系统更加完善,心室已完全分隔,2 心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