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_第1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_第2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_第3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_第4页
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一语文我与地坛教学实录一、基本情况:课题:我与地坛教学实录 时间: 班级:高一、五班 二、课堂实录:(播放慷慨激昂的命运交响曲营造气氛)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师:听到这首让人心潮澎湃的乐曲,大家能想到谁呢?生:贝多芬(齐答)师:不错,贝多芬,一个耳聋的音乐家,一个征服命运的奇迹。今天要阅读的作家史铁生也有着类似的命运。活到一个人最狂妄的年纪,忽然残废了双腿;在 21 岁生日那天他坐上了轮椅,从此就再也没能站起来。在秋日的怀念中他用这样一段话来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操作课件,出示秋日的怀念片段)师:哪一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读一下?生:(主动举手,有感情的诵读片段)师:从这段话里面你能体会到一种怎样的心情?生:(自由回答)暴躁、焦虑。师:(操作课件,出示史铁生照片)这张照片就是当时的史铁生。你可不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生:(自由回答)憔悴、颓废。师:不错,颓废而阴暗。而当他走出地坛的时候,却变成了这个样子。 (操作课件,出示史铁生近照)师:你能换一个词形容一下这张照片么?生:(自由回答)乐观、阳光、自信、豁达。师:自信、豁达,很好。到底是什么让他产生了这样的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到我与地坛的文中寻找答案。实际上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已经握在我们手中了,这把钥匙就是我们在自读预习时摘记的景物描写。 (操作课件,出示问题)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和同位交流一下你的摘记,说一说这些景物给了你怎样的感受?生:(自由讨论)师:(板书:我与地坛) (走动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师:哪一位同学愿意起来跟大家交流一下?(提示:交流的时候,先给大家读一下摘记的片段,再谈谈你的感受。 )生:(举手发言,诵读片段)我喜欢第三段。这一段给人一种时空深邃空旷遥远的沧桑感,给人一种静止的感觉,让人的整个心境静了下来。师:深邃而沧桑,一种静态一种让人能够沉静下来沉思的气氛。2生:正是这样。师:好请坐,还有没有同学也找的这一段?生:(举手发言)我觉得这一段写出了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准备好的地坛。就像老师刚才出示的第一副照片,是一种颓废、茫然、绝望的感觉。师:哪些词让你读出一种颓废呢?生:(诵读) “剥 蚀 了 古 殿 檐 头 浮 夸 的 琉 璃 , 淡 褪 了 门 壁 上 炫 耀 的 朱 红 ”师:我听出了你重读的词“剥蚀了” 、 “淡褪了” 。很好,请坐。师:大家想象一下这个园子, “剥蚀了” 、 “淡褪了” 、 “散落了” 、 “坍圮了” ,这是怎样的一个园子?生:(齐答)荒芜的园子。师:对,荒芜、荒凉被人废弃的园子。那这时的史铁生是一个怎样的史铁生?生:(齐答)残废的。师:一个被人废弃的园子,一个残废了双腿的史铁生,这两个形象印证到一起,这种感觉你能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一下?生:凄凉。 (齐答)师:有没有一种相似的感觉?生:(齐答)同病相怜。师:其实我们可以用琵琶行中的一句诗来形容这种感受:同是天涯沦落人。生:相逢何必曾相识。 (齐答)师:为什么地坛能一下子吸引住史铁生,就是因为这四个字:同病相怜。师:还有哪位同学找到了不同的段落,愿意起来交流?生:(举手回答,诵读片段)我喜欢第五段。这一段写出了园中动物活动的场景,给人一种寂静安详,但却充满生机的感觉。尤其是“寂寞如一间空屋” ,写出了史铁生内心的孤独。师:充满生机和内心孤独,这有点矛盾啊。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从整体上来体会一下,看看到底是生机多一点还是孤独多一点。生:(齐读) “蜂 儿 如 一 朵 小 雾 稳 稳 地 停 在 半 空 ; 蚂 蚁 摇 头 晃 脑 捋 着 触 须 , 猛 然 间 想 透了 什 么 , 转 身 疾 行 而 去 ; 瓢 虫 爬 得 不 耐 烦 了 , 累 了 祈 祷 一 回 便 支 开 翅 膀 , 忽 悠 一 下 升 空了 ; 树 干 上 留 着 一 只 蝉 蜕 , 寂 寞 如 一 间 空 屋 ; 露 水 在 草 叶 上 滚 动 , 聚 集 , 压 弯 了 草 叶 轰然 坠 地 摔 开 万 道 金 光 。 ”师:大家觉得是读出了生机呢还是读出了孤独?生:(齐答)生机。师:不错,整段读来的确是一种生机勃勃的暖意,可是蝉蜕一段却又的确写着“寂寞如一间空屋” ,这“蝉蜕”到底怎么理解呢?我也很迷惑啊,谁能解答一下这个问题呢?生:(举手发言) “蝉蜕”是蝉成熟之后从壳中蜕出来,一会儿就可以飞了。这也是很有生气的。生:(举手发言) “蝉蜕”是留下的壳,但是蝉已经新生了,这也是一种生机的表现。师:“新生”这个词用得好,更生动的表达了第一位同学的意思。我们看到蝉蜕,就会联想到蝉升空飞走的情景,这和“忽 悠 一 下 升 空 ”的 景 象 一 样 充 满 了 生 机 。师:还有哪位同学找到了不同的段落?(稍等片刻,无人应答)师:大家都集中在这两段么?3生:(点头)师:我在浏览大家预习学案的时候,发现了这两段的确是支持率很高。但是我也发现,有几位同学更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选择的段落与众不同。谁能起来说一下?生:(举手发言,诵读片段)我喜欢的是第一节的最后一段。这一段描写了祭坛不同时段的很多景象,让人感觉祭坛并不荒废,就像前文所写的“园 子 荒 芜 但 并 不 衰 败 ”。师:这段的确是让我们感到“荒 芜 但 并 不 衰 败 ”, 这 也 是 我 最 喜 欢 的 一 段 , 我 们 不 妨 一起 来 品 味 一 下 。 大 家 可 以 把 书 合 上 , 我 给 大 家 读 一 读 。 你 挑 一 个 你 最 喜 欢 的 句 子 , 跟 大家 分 享 一 下 你 的 感 悟 。师 : ( 配 乐 范 读 )生:(掌声)师:哪一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谁能来分享一下?生:(举手发言)我喜欢第一个譬如。尤其是其中“寂静的光辉”和“坎坷”这两个词,我认为这与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在地坛中他想起自己的经历,太阳普照大地的时候,照亮了整个世界,也照亮了史铁生的心灵,让他感受到一种震撼,一种鼓舞或者说感动。生:(掌声)师:“坎坷”正如他的残疾,而“灿烂”是阳光照到他心里给了他阴暗的心房一丝光明,让他感觉到生的温暖。生:(举手发言,诵读第一个譬如)我也喜欢这一句。我一直都喜欢午后的阳光,它让人相信命运的宽厚与美好,给人一种希望的感觉。师:你从午后的阳光中能看到宽厚和美好?生:午后的阳光让我感到温暖。师:那你一定是一个很乐观的人。看到夕阳我们总是想到:夕阳无限好生:(齐答)只是近黄昏。师:但是在杨雅栋的眼里,我们却能看到:虽然近黄昏生:(齐答)夕阳无限好。师:这正是地坛中灿烂的阳光给我们的感受。生:(举手发言)我喜欢第二个譬如,这一句给我很不一样的感觉。一开始雨燕出来的时候先是高歌,后来又把天地叫喊的苍凉。史铁生二十岁之后残疾的双腿,我感觉一开始他的青春活力让他像雨燕那样高歌,而后来的残疾则让他感受到人生的悲凉。生:(掌声)师:很好,一开始他可以像雨燕一样迅疾,可是后来就只能坐在轮椅上体味苍凉。但是我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到一个词,虽然是苍凉,但是怎么样苍凉?生:(齐答)叫喊。师:对,正是“叫喊” 。命运虽然苍凉,但是我们却要“叫喊” “高歌” ,这就是坦然迎接命运的积极的态度。生:(举手发言)我比较喜欢最后一个譬如。作者把他的人生比作一片落叶,有时候“飘摇歌舞” ,有时候“坦然安卧” ,园中散播着那种熨帖而微苦的味道,这仿佛就是他的人生经历。而这种经历,是人生当中最值得回忆和回味的事情。师:很好。那“微苦”让我们读出怎样的经历?生:(齐答)坎坷。师:对,坎坷所以“微苦” ,而“熨帖”则让我们读出了那种面对坎坷的坦荡。师:能把一片落叶写的这么潇洒,这一定是一个乐观的人。我们眼中的落叶往往凄凄惨惨,而作者却用了“飘摇歌舞”这样的词写了一个在天空中自在飘荡的叶子,用“坦然安卧”写出了在地上安静安详的叶子,不可谓不豁达坦荡。4师:还有同学要起来分享么?(稍等片刻,无人应答)师:那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一句。我最喜欢这里面最沉静的那一句,不知道又没有人跟我一样,就是生:(抢答)松柏的那句。师:原来有同道中人,那你来说说。生:松柏让我感觉非常的镇静,从你出生到你没有的时候都一直陪在你身边,让人感觉很有安全感。师:当我们遇到灾难的时候,我们可能希望找一个坚强的后盾;当我们经历坎坷的时候,我们可能希望找一个恒久不变的坐标。这时候史铁生找到这些柏树,不管你是忧郁还是欣喜,不管世事如何变化,松柏都好像坚定的卫士站在你身旁,让你把握方向。师:这一连串的譬如,让我们体会到地坛这个园子,给人的力量。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出这种力量。生:(齐读)师:(板书: 的力量)师:不管是古柏的镇定还是夏雨灼烈,不管是夕阳的光辉还是落叶的坦然,这一切都给我们力量,如果让你在力量的前面加一个字,那应该是?生:(齐答)生的力量。师:(板书:生的力量)师:地坛中不仅有“物” ,地坛中还有“人” 。有一个身影一直伴随着他,但那时年轻的史铁生甚至都没有意识到有一个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他的车辙的长度。那个人是谁呢?生:(齐答)母亲。师:那我们一起来听一段,第二小节的朗诵片段,感受一下母亲带给我们的感动。(播放范读)板书:我与母亲生:(听范读)师:让我们配上音乐,大声的诵读我们自读时摘记的那些令人感动的片段,让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心中的感动。 (播放配乐)生:(自由诵读)师:那位同学愿意起来试一下?生:(动情的诵读第十自然段)生:掌声师:哪位同学给点评一下?生:辛宗乐读出了,母亲去世后对过去岁月的追溯和回忆,这时作者才体会到母亲言语中暗含的深情。这时他才明白母亲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对作者的暗示和一种自我安慰,母亲希望儿子好好的活,也给自己一种希望。师:点评的很好。辛宗乐,在朗读的时候的确强调了“祈求” 、 “安慰”这些词,传达了那种欲言又止的深意,那种母爱的包容与深沉。生:(动情的诵读第十自然段)师:同位给点评一下吧。生:这一段读出那种后悔。母亲在的时候每天来找他,他却没感觉到什么,直到母亲逝去,他才惋惜,才每天找寻母亲却找不到,充满了悔意。师:我们反复的听到“母亲不在了” “母亲已经不在了” “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我们听出了那种绵长的悔意。而透过那些情景,我们仿佛看到了母亲的脚印印上我的车辙的时光。好像当年的时光倒流,而母亲却永远的离去了。大家想不想和辛淞合作一下,我们5一起来读出这种深深的懊悔和悲戚?生:(掌声表示同意)师:那我们让辛淞来读景物,读出时光流逝的感觉,我们大家来读内心独白,读出那种深深的悔意。生:(打破文本,合作诵读)生:(掌声送给自己)师:文中很多地方都在写母亲找我,而这一段却写了对母亲的寻找。当史铁生终于明白母亲的心意,用自己的车辙追寻母亲脚印的时候,母亲却已经不在了。当他终于体会到了母爱,却永远的失去了报答的机会。这种爱的错过,让我想起中国的一句古语:树欲静而风不止生:(齐答)子欲孝而亲不在。师:我希望大家在文章中体会到这种悔恨,能够更早的懂得母爱,而不要等到灾难降临,不要等到“风不止” ,不要等到“亲不在” 。我们不要再等到终于错过,才懂得感恩。师:如果说地坛给我“生的力量” ,那母亲就给了我“爱的支撑” 。(板书:爱的支撑。 我与 与地坛 母亲生的力量 爱的支撑连接两部分板书, “我”靠“母亲”和“地坛”两条腿站了起来。 )师:大家可以看到,虽然史铁生失去了双腿,但是母亲和地坛成为了“我”新的生命支点。命运夺去了他的双腿,他却找到了地坛。上帝给了他灾难,他却把灾难酿成美酒。左腿地坛,右腿母亲,史铁生给自己残缺的生命,找到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