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1页
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2页
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3页
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4页
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的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林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典型材料乡山上村属 XX 县西北部山区,与靖安仁首、宝峰两乡镇毗邻,距县城 22 公里、乡政府 11 公里,全村有人口 938 人,劳力 386 个,辖 13 个村小组,耕地面积只有 307 亩,而林地面积有 9600 多亩,是一个典型且偏僻的林业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我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林业生产促进了我村新农村生态林业的发展,全村村民都在为共同创建美丽富饶的绿色小康村而努力奋斗。“此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白天不是村庄、晚上不见灯光,像是神仙生活的好地方” ,这是游客们对我村刘家组“绿色小康村”建设的高度评价。早在一九八三年,全县林业责任制承包在我村试点,将所有的林地不留分毫地一一承包到农户,承包期限 30 年,转眼 20 多年过去了,在林农情绪不稳、动荡不安时,省委、省政府于 XX 年正式出台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富民政策,通过大家充分酝酿、讨论,决定以原承包为基础,不作任何变动,并确权发证,承包期限为 50 年,林农才真正吃下了定心丸。政策对了路,林农自作主,政策对了头,林农有奔头。通过多年林农们的艰苦奋战,如今的山上村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门前屋后板栗树、柑桔树、枇杷树等绿油油的一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作为“绿色小康村”建设的刘家村小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生态林业装饰新农村建设的画卷。刘家本是我村的中心村小组,也是我村新农村“绿色小康村”建设的示范村,在由原集体统一经营时,凡前来采购木竹者几乎都就近,因为刘家相对来说较便利,生态林业相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上外地村民常进入该地偷、盗木竹,虽然林农们年年采取补救措施,但受树木生长条件的限制,山上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汛期来临之际,大大小小的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林农的生命和财产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九九八年的特大强降水导致多处山体滑坡,经实地察看,滑坡的地方几乎是原遭到生态破坏的地方。该组村民深感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林业生产越来越重视,举全村之力植树造林,加强封山育林管理,使山林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屋前屋后到处绿树成荫,动物因森林茂密也有了藏身之处,加上无人侵害,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保持生态林业的均衡发展,把新农村也装扮得象一幅美丽的画卷。二、发展林业生产,创绿色银行、建富裕新村。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要有一个整洁美丽的村容,而且林农要有一个鼓起的腰包,为了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该组将人员兵分两路,一组外出务工挣钱,一组在家发展生产,尤其是林业生产,造营结合,管理严格,做到有的放矢,依法营林、造林和护林,并且山上村村民几乎全部用上了液化气或沼气,没有村民上山砍伐烧柴,保证了山上林木生长良好,阔叶林紧密,毛竹林清一色。该组累计造林板栗60 余亩(含尖栗) ,枇杷 10 余亩,竹木 500 亩,其余的是用材林和阔叶林,由于管理跟的上,所以森林植被达百分之百,到处郁郁葱葱。林业发展了,林农们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一年四季季季都有林业收入,春季采收不能成林的冬竹笋,它不仅可以垦复竹林,而且帮其松土,有效地保护春笋的生长和成林,又能变废为宝,给人们送上一道非常喜爱且高品位的菜肴,竹笋市场前景广阔,价格也不错,夏季枇杷、杨梅上市,秋季板栗上市,冬季尖栗、冬笋上市,除此之外,我村有毛竹 4000 余亩,加上毛竹生长快、周期短、必须更新换代,否则枯死变为废物,一文不值,因此我村办了竹筷厂,有了竹筷厂,林农不仅毛竹不愁销量,价格也大幅度提升,平均每根竹子提价 3 元左右,就刘家组来说林业经济年收入达 7 万多元,人均 1000 余元,加上外来务工收入,名副其实是一个“绿色家园,富裕新村” 。三、人心稳定,社会和谐。刘家村小组不仅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和富裕的新村,而且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特别是建新农村以来村民人心所向,对如何建设绿色小康村是他们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制订一些规章制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说话和气,互相帮助,无乱砍滥伐,无偷鸡摸狗。刘家组可说是路通、电通、心通,过去或多或少有些勾心斗角,盗伐林木竹事件时有发生,如今的刘家组19 户,70 余人团结如一人,不但没有勾心斗角,盗伐木竹,相反的是相互照应,相互看管,共同管理,彻底杜绝了过去的一切不良倾向,构建了人心稳定的和谐社会。总之,新农村建设拿我村来说仅仅是个开始,今后的工作更繁忙,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刘家组为示范,为林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乡山上村属 XX 县西北部山区,与靖安仁首、宝峰两乡镇毗邻,距县城 22 公里、乡政府 11 公里,全村有人口 938 人,劳力 386 个,辖 13 个村小组,耕地面积只有 307 亩,而林地面积有 9600 多亩,是一个典型且偏僻的林业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我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林业生产促进了我村新农村生态林业的发展,全村村民都在为共同创建美丽富饶的绿色小康村而努力奋斗。“此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白天不是村庄、晚上不见灯光,像是神仙生活的好地方” ,这是游客们对我村刘家组“绿色小康村”建设的高度评价。早在一九八三年,全县林业责任制承包在我村试点,将所有的林地不留分毫地一一承包到农户,承包期限 30 年,转眼 20 多年过去了,在林农情绪不稳、动荡不安时,省委、省政府于 XX 年正式出台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富民政策,通过大家充分酝酿、讨论,决定以原承包为基础,不作任何变动,并确权发证,承包期限为 50 年,林农才真正吃下了定心丸。政策对了路,林农自作主,政策对了头,林农有奔头。通过多年林农们的艰苦奋战,如今的山上村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门前屋后板栗树、柑桔树、枇杷树等绿油油的一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作为“绿色小康村”建设的刘家村小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生态林业装饰新农村建设的画卷。刘家本是我村的中心村小组,也是我村新农村“绿色小康村”建设的示范村,在由原集体统一经营时,凡前来采购木竹者几乎都就近,因为刘家相对来说较便利,生态林业相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上外地村民常进入该地偷、盗木竹,虽然林农们年年采取补救措施,但受树木生长条件的限制,山上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汛期来临之际,大大小小的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林农的生命和财产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九九八年的特大强降水导致多处山体滑坡,经实地察看,滑坡的地方几乎是原遭到生态破坏的地方。该组村民深感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林业生产越来越重视,举全村之力植树造林,加强封山育林管理,使山林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屋前屋后到处绿树成荫,动物因森林茂密也有了藏身之处,加上无人侵害,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保持生态林业的均衡发展,把新农村也装扮得象一幅美丽的画卷。二、发展林业生产,创绿色银行、建富裕新村。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要有一个整洁美丽的村容,而且林农要有一个鼓起的腰包,为了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该组将人员兵分两路,一组外出务工挣钱,一组在家发展生产,尤其是林业生产,造营结合,管理严格,做到有的放矢,依法营林、造林和护林,并且山上村村民几乎全部用上了液化气或沼气,没有村民上山砍伐烧柴,保证了山上林木生长良好,阔叶林紧密,毛竹林清一色。该组累计造林板栗60 余亩(含尖栗) ,枇杷 10 余亩,竹木 500 亩,其余的是用材林和阔叶林,由于管理跟的上,所以森林植被达百分之百,到处郁郁葱葱。林业发展了,林农们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一年四季季季都有林业收入,春季采收不能成林的冬竹笋,它不仅可以垦复竹林,而且帮其松土,有效地保护春笋的生长和成林,又能变废为宝,给人们送上一道非常喜爱且高品位的菜肴,竹笋市场前景广阔,价格也不错,夏季枇杷、杨梅上市,秋季板栗上市,冬季尖栗、冬笋上市,除此之外,我村有毛竹 4000 余亩,加上毛竹生长快、周期短、必须更新换代,否则枯死变为废物,一文不值,因此我村办了竹筷厂,有了竹筷厂,林农不仅毛竹不愁销量,价格也大幅度提升,平均每根竹子提价 3 元左右,就刘家组来说林业经济年收入达 7 万多元,人均 1000 余元,加上外来务工收入,名副其实是一个“绿色家园,富裕新村” 。三、人心稳定,社会和谐。刘家村小组不仅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和富裕的新村,而且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特别是建新农村以来村民人心所向,对如何建设绿色小康村是他们经常讨论的热门话题,也制订一些规章制度,尊老爱幼,遵纪守法,说话和气,互相帮助,无乱砍滥伐,无偷鸡摸狗。刘家组可说是路通、电通、心通,过去或多或少有些勾心斗角,盗伐林木竹事件时有发生,如今的刘家组19 户,70 余人团结如一人,不但没有勾心斗角,盗伐木竹,相反的是相互照应,相互看管,共同管理,彻底杜绝了过去的一切不良倾向,构建了人心稳定的和谐社会。总之,新农村建设拿我村来说仅仅是个开始,今后的工作更繁忙,我们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以刘家组为示范,为林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而努力奋斗。乡山上村属 XX 县西北部山区,与靖安仁首、宝峰两乡镇毗邻,距县城 22 公里、乡政府 11 公里,全村有人口 938 人,劳力 386 个,辖 13 个村小组,耕地面积只有 307 亩,而林地面积有 9600 多亩,是一个典型且偏僻的林业村。近年来随着一系列富民政策的出台,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在我村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林业生产促进了我村新农村生态林业的发展,全村村民都在为共同创建美丽富饶的绿色小康村而努力奋斗。“此处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白天不是村庄、晚上不见灯光,像是神仙生活的好地方” ,这是游客们对我村刘家组“绿色小康村”建设的高度评价。早在一九八三年,全县林业责任制承包在我村试点,将所有的林地不留分毫地一一承包到农户,承包期限 30 年,转眼 20 多年过去了,在林农情绪不稳、动荡不安时,省委、省政府于 XX 年正式出台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富民政策,通过大家充分酝酿、讨论,决定以原承包为基础,不作任何变动,并确权发证,承包期限为 50 年,林农才真正吃下了定心丸。政策对了路,林农自作主,政策对了头,林农有奔头。通过多年林农们的艰苦奋战,如今的山上村绿树成荫,花果飘香,门前屋后板栗树、柑桔树、枇杷树等绿油油的一片,到处是一片绿色的海洋。作为“绿色小康村”建设的刘家村小组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一、生态林业装饰新农村建设的画卷。刘家本是我村的中心村小组,也是我村新农村“绿色小康村”建设的示范村,在由原集体统一经营时,凡前来采购木竹者几乎都就近,因为刘家相对来说较便利,生态林业相对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加上外地村民常进入该地偷、盗木竹,虽然林农们年年采取补救措施,但受树木生长条件的限制,山上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每年汛期来临之际,大大小小的山体滑坡时有发生,林农的生命和财产或多或少受到了一些影响,特别是一九九八年的特大强降水导致多处山体滑坡,经实地察看,滑坡的地方几乎是原遭到生态破坏的地方。该组村民深感生态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对林业生产越来越重视,举全村之力植树造林,加强封山育林管理,使山林覆盖率达百分之百,屋前屋后到处绿树成荫,动物因森林茂密也有了藏身之处,加上无人侵害,也渐渐多了起来,有效地保持生态林业的均衡发展,把新农村也装扮得象一幅美丽的画卷。二、发展林业生产,创绿色银行、建富裕新村。建设新农村不仅是要有一个整洁美丽的村容,而且林农要有一个鼓起的腰包,为了使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该组将人员兵分两路,一组外出务工挣钱,一组在家发展生产,尤其是林业生产,造营结合,管理严格,做到有的放矢,依法营林、造林和护林,并且山上村村民几乎全部用上了液化气或沼气,没有村民上山砍伐烧柴,保证了山上林木生长良好,阔叶林紧密,毛竹林清一色。该组累计造林板栗60 余亩(含尖栗) ,枇杷 10 余亩,竹木 500 亩,其余的是用材林和阔叶林,由于管理跟的上,所以森林植被达百分之百,到处郁郁葱葱。林业发展了,林农们有了自己的绿色银行。一年四季季季都有林业收入,春季采收不能成林的冬竹笋,它不仅可以垦复竹林,而且帮其松土,有效地保护春笋的生长和成林,又能变废为宝,给人们送上一道非常喜爱且高品位的菜肴,竹笋市场前景广阔,价格也不错,夏季枇杷、杨梅上市,秋季板栗上市,冬季尖栗、冬笋上市,除此之外,我村有毛竹 4000 余亩,加上毛竹生长快、周期短、必须更新换代,否则枯死变为废物,一文不值,因此我村办了竹筷厂,有了竹筷厂,林农不仅毛竹不愁销量,价格也大幅度提升,平均每根竹子提价 3 元左右,就刘家组来说林业经济年收入达 7 万多元,人均 1000 余元,加上外来务工收入,名副其实是一个“绿色家园,富裕新村” 。三、人心稳定,社会和谐。刘家村小组不仅有一个绿色的家园和富裕的新村,而且乡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