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附答案_第1页
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附答案_第2页
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附答案_第3页
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附答案_第4页
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附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新课标人教版高三历史【必修二经济文明史】精品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 1 至 6 页,第卷 7 至 12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第卷(选择题共 40 分)注意事项: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学校、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选择题(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农业、手工 业、商业成就非凡。回答 15 题。1 (山东泰安质检)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A分封制的瓦解 B土地兼并的出现C井田制的崩溃 D均田制的实行【解析】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是井田制, “废井田,开阡陌”是说井田制的废除,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答案】C2 (山东泰安质检) “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解析】这里主要阐明小农经济落后性及很容易满足,而没有涉及到生产工具。【答案】A3 (山东泰安质检)中国古代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某种手工制品代表该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下面各组对应正确的是A商周铁器 唐宋陶器 明清瓷器B商周漆器 唐宋青铜器 明清瓷器C商周青铜器 唐宋瓷器 明清丝织品D商周玉器 唐宋漆器 明清玻璃【解析】商朝是青铜时代,唐宋时期瓷器兴盛如唐朝的越窑秘色瓷,北宋的五大官窑,明清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主要在丝织业。【答案】C4 (山东泰安质检) “南海 I 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 800 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现已出土数千件完整的宋代瓷器,还出土了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专家认为, “南海 I 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 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 制瓷技术的进步A B C D【解析】 体现不了,生产状况是指时的生产工具及规模,分工等。【答案】D5 (山东泰安质检)中国古代未能成为“海上强国”和未能出现“商业革命”的共同原因,包括第 2 页 共 11 页 封建制度阻碍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封建政府采取闭关自守和压制贸易发展的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未成为新的社会经济基础 封建剥削沉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A B C D【解析】从封建制度包括经济制度、政策,对外关系可以得知,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较缓,它得不到市场,自由劳动力,资本。封建政府对外中贸易是不等价的贡赐贸易。【答案】A新航路开辟和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面貌。回答 68 题。6 (山东泰安质检)哥伦布的话在 15 世纪的西欧非常具有代表性,他说:“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黄金,谁就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时也就取得把灵魂从炼中拯救出来,并使灵魂重享天堂之乐的手段。 ”这种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A黄金是欧洲人解决商业危机的主要途径B掠夺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C黄金是欧洲人踏上新海岸所首先需要的东西D商品经济对掠夺财富加速积累的需求【解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需要资本,而当时欧洲又不能满足这种,只好对外殖民扩张,这是它的根本原因,B 很笼统,不具体。【答案】D7 (山东泰安质检)英法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 给当地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加速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为资本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 使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A B C D【解析】首先排除,资本主义市场最终形成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而不是早期殖民扩张。殖民扩张的作用对殖民者自身及殖民地都有影响。【答案】B8 (山东泰安质检)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A生产力飞速发展 B汽车的发明C飞机研制成功 D电力取代蒸汽动力广泛应用于生产【解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答案】D洋务企业兴办、中国近代民族工 业的产生和曲折发展,使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回答 915 题。9 (山东泰安质检)我们认为洋务运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依据主要是A洋务运动的目的是维护统治B洋务运动学习了西方的科学技术C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D洋务运动吸收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解析】近代化包含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近代化,洋务运动在经济工业化,军事,教育等作出很大的贡献。洋务运动主要吸收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C第 3 页 共 11 页 10 (山东泰安质检)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市。上年(1866 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纱各厂,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上述史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近代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合作谋发展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非常软弱D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解析】 从材料中的洋商可体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答案】D11 (山东泰安质检)19141920 年,中国生产的植物油、面粉等工业品大量出口国际市场,中国品牌走向世界,极大地鼓舞了民族工业的自信心。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北洋政府促进工业发展 B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高C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 D实业救国热潮空前高涨【解析】 北洋政府也采取了措施但不是主要,当时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没有时间顾及中国,一战后又卷土重来。【答案】C12 (山东泰安质检)文绣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1931 年由于与溥仪感情不合,要求法院出面调解,并于同年 10 月 22 日正式与溥仪解除婚约。这件事情震动社会,被称为中国千年未有的奇事。这件事情说明A中国的君主专制时期已经结束 B落后的婚姻风俗正在发生变化C中国已经成为近代化法治国家 D一夫一妻制婚姻关系已经确立【解析】 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受到西方及近代民主的影响,在不断的变化,当时中国不是一个法治的国家, D 也不符合史实。 A 早已结束过了。【答案】B13 (山东泰安质检)在晚清时期,假如你是一名维新派,你会选择什么武器来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A报纸 B电影 C组织工人运动 D发动民众起义【解析】 维新派主张改革而不主张革命,第一部电影诞生在 1905 年。【答案】A14 (山东泰安质检)近代时期有人说,建铁路“是臣下之利,非君上之利;是外洋之利,非中国之利;是一二人之私利,非千万人之公利。 ”这说明A修建铁路受到顽固势力的反对 B铁路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有害无利C在当时的中国不适宜修建铁路 D修建铁路只是便于外国人经济侵略【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分顽固派的主张,排斥铁路的兴修所找的借口。铁路对中国有双重作用。【答案】A15 (山东泰安质检)新式交通的引入和发展,最能符合历史潮流的是A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C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D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解析】 中国交通的近代化有利于带动经济的其他方面的变化。第 4 页 共 11 页 【答案】D二十世纪苏俄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调整。回答 1619 题。16 (山东泰安质检)读表,苏俄(联)粮食作物耕作面积和产量得到发展主要得益于1913 年 1921 年 1923 年 1925 年粮食作物耕作面积(万公顷) 9446 6620 7860 8730粮食作物产量(亿普特) 3979 2213 3455 4424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B社会主义政权建立C苏俄彻底粉碎外来的干涉 D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解析】 1921 年之前主要战争,这时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制,农民的积极性不高,之后实新经济政策,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答案】D17 (山东泰安质检)斯大林时期的经济政策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的最大区别是A对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认识 B对工农联盟和农业发展的认识C对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的认识 D对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认识【解析】列宁在新经济政策中运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而斯大林是运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答案】C18 (山东泰安质检)勃列日涅夫把经济改革的重点放在重工业上,其根本目的是A成为超级大国B增强综合国力C增强国力和军事力量,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D以重工业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解析】当时处于美苏争霸,为了在争霸中取得优势,勃列日涅夫特别重视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军事工业。【答案】C19 (山东泰安质检)2003 年,俄罗斯科学院一位院士痛切地说:“我们俄罗斯人以我们自己的沉痛灾难为代价,成为耶稣,悲壮地走上祭坛,向世人和历史宣告:苏联的民主化 、 私有化完全是一条绝路、死路。 ”这说明他把苏联解体的原因归结为A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 B苏联政局动荡C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 D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知道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答案】D从罗斯福新政开始,欧美资本主 义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的时代。回答 2025 题。20 (山东泰安质检)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说:“这简直是法西斯!” 他这句话主要是针对A剥夺美国公民的自由竞争权力 B新政强制企业恢复生产C政府干预经济调整工业生产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国有化改革【解析】 法西斯是强权,独裁,而罗斯福新政是国家干预。【答案】C21 (山东泰安质检)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第 5 页 共 11 页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方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 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综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解析】 罗斯福新政就是是政府兴建了许多社会工程,来拉动内需,来解决就业。【答案】C22 (山东泰安质检)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生产关系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在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解析】 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而非根本变革。【答案】B23 (山东泰安质检)下列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评述,正确的是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布雷顿森林体系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组成 是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A B C D【解析】 根据书本上内容可知,难度不大。【答案】A24 (山东泰安质检) “人民资本主义”和“ 经营者革命”的出现都是A国家干预经济的结果 B生产力发展的要求C资本社会化的需要 D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的推动【解析】 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要把社会资本和资源配置到有效的部门,这样资本家可以利用控制一部分股份来掌握企业决策权,人民也有一部分股份,可以获得了很少一部分收益。【答案】B25 (山东泰安质检)下列对战后福利国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B由单纯的经济待遇发展为公民的社会权利C消除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D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解析】因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所以不可能消除贫富分化,所以也就不可能消除社会矛盾。【答案】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经曲折,成就非凡。回答 2629 题。26 (山东泰安质检)1960 年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是指A调整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B调整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发展方针C调整阶级斗争与经济建设的关系 D调整国民经济各方面的比例关系【解析】 调整主要是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工农业,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由于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第 6 页 共 11 页 【答案】D27 (山东泰安质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解析】 农村改革是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实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答案】D28 (山东泰安质检)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区 内地A B C D【解析】 首先是经济特区 ,然后分别是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最后是内地。【答案】D29 (山东泰安质检)到 2000 年末,我国的电话使用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电话从奢侈品变成了日用品,这个现象不能说明的是A我们在现代生活中越来越依赖现代通讯工具B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C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D中国疆域辽阔【解析】 电话的发展与中国疆域辽阔没有必然的联系。【答案】D二战后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回答 3034 题。30 (山东泰安质检)我们经常所说的“地球村”突出地体现了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什么特点?A世界大同 B知识经济C经济全球化 D区域经济集团化【解析】 “地球村”说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说明经济全球化程度加深了。【答案】C31 (山东泰安质检)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的不同点是A区域范围内的国家生产力与分工发展的产物B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C反映了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D经济相互依赖加深,导致保证经济稳定联系的相关组织产生【解析】 欧盟既是区域性经济集团,又有政治联盟的性质,而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仅是区域性经济集团。【答案】B32 (山东泰安质检)当前,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都在加强,二者的关系为A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B前者排斥后者C后者排斥前者 D相互对立【解析】 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矛盾,又相互促进。【答案】A33 (山东泰安质检)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1999 年度人类发展报告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 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 ”我国学者认为:“西方是经济全球化最大的赢家,第三第 7 页 共 11 页 世界却可悲地扮演着输家的角色。 ”对上述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全球化过程【解析】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一种趋势,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不能回避,而要趋利避害。【答案】D34 (山东泰安质检)当今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源是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 B世界经济力量中心增多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 D世界性军事政治集团的消亡【解析】 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是世界局势呈现多极化趋势的根本原因。【答案】B中国古代思想繁荣、科技领先。回答 3540 题。35 (山东泰安质检)在人类文明发展的今天,面临着技术进步与战争灾难、经济发展与道德沦丧并存等问题。早在 1988 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 2500 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 “兼爱”和“尚贤” B “仁”和“德治” C “克己复礼” D “有教无类”【解析】 当今世界存在矛盾和冲突,而孔子的“仁”和“ 德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答案】B36 (山东泰安质检)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地位的评价正确的是A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 B墨家思想占主导地位C法家思想备受统治者推崇 D阴阳家最受欢迎【解析】 在这样动乱的时代,需要法家的思想来统一。【答案】C37 (山东泰安质检)董仲舒所提出的“天人感应”和“ 天人合一 ”学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体现了 “仁政”思想使儒学增加了迷信色彩 与孟子的民本思想完全一致A B C D【解析】 董仲舒为君权披上神的色彩,而孟子的民本思想则没有。【答案】B38 (山东泰安质检)宋代理学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由此导致的最主要的社会行为现象是A知识分子埋头科举不问政事B符合封建伦理道德的行为成为普遍的社会规范C提倡个性解放的作品明显减少D农民起义受到社会的广泛谴责【解析】 天理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来约束人们的日常行为。【答案】B39 (山东泰安质检)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的封建礼教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揭露道学家的虚伪第 8 页 共 11 页 【解析】 只有 B 更全面,而其他方面只就某一方面而论的。【答案】B40 (山东泰安质检)若你生活在北宋末年,你可以看到哪些技术的运用? 用活字印刷术印刷麻纸书籍 利用火药开山采矿 运用指南针航海 翻阅授时历计算日期A B C D【解析】 首先排除, 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编写的。【答案】A第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注意事项:l、第卷共 6 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答在试卷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4l 题 13 分,第 42 题 16 分,第 43 题 14 分,第 44 题 17 分,共 60分)41 (山东泰安质检) (13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管子)说:“美金(青铜)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 铁)以铸锄、斤(斧) 试诸壤土。 ” 国语齐语材料二 铁铲、六角形铁锄、铁犁材料三 商鞅变法“为田开阡陌封疆”材料四第 9 页 共 11 页 请回答:(1)请推测材料二中的六角形铁锄、铁铲最早应出现在哪一历史时期?(1 分)A春秋 B战国 C西汉 D唐朝答: A(1 分)(2)前三则材料反映了哪些主要历史信息?(4 分)答:历史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和牛耕出现且日益推广;战国时期各国进行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4 分)(3)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分析说明前三则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 (4 分)答:联系: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代表了生产力水平的逐渐提高,使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 (4 分)(4)说明材料四图一所示城市的名称及所处朝代。 (2 分)答:长安;唐朝。 (2 分)(5)比较材料四图一和图二,说明北宋东京与图一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答:变化:突破坊、市的空间限制;突破坊市制的时间限制。 (2 分)解析:(1)铁器是在西周晚期出现的,而铁农具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2)分析随着铁农具、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3)根据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4)唐朝的市和坊不分开,而到北宋分开。42 (山东泰安质检)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粮食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1952 年 1957 年 1958 年 1959 年 1961 年 1962 年 1984 年 1990 年16392 19595 20000 17000 14750 16000 40712 43500材料二 1978 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会 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7 年中共十三大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确立了一系列具有长远意义的指导方针。1992 年初,邓小平指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中共十四大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材料三 郝鲁晓夫的改革缺乏正确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做法上也只是对原有的体制进行小修小补;加上他的作风缺乏实事求是的精神,提出一系列不切实际的口号与目 标。 这一切导致了改革的失败。王斯德世界当代史请回答:(1)材料一表明,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和 80 年代以后,我国农业生产发展各呈现怎样的特点?依据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其原因。 (6 分)答: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特点:农业生产大幅下滑。 (1 分)第 10 页 共 11 页 原因:“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 (2 分)80 年代以后:特点: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1 分)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率先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 1978 年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 (6 分)答:(2)探索过程: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6 分)(3)材料二与材料三相比,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具有怎样的特点?(4 分)答:(3)特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我国的改革开放实行全方位战略;我国的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 (4 分)解析:这题难度不大,一要抓住时间,二要注意当时的阶段特征,还要注意表中数据的变化。43 (14 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苏美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对本国的经济体制进行了调整和创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 年列宁说:“目前已经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方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 向我们表明,在 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 攻的方法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材料二 必须 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 、货币流通,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 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引自列宁全集42 卷材料三 兹宣布,国会的政策是:促使各同业团体之间的合作行动,以提供普遍福利;要在适当的政府制裁和监督下,引导如维护劳资 双方的联合行动;要淘汰不公平的 竞争惯例;要使各产业的现有生产能力得到最充分的利用;要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暂时有需要的除外)。傅任敢译全国产业复兴法(1933 年(节录) 材料四 “新政” 未能使美国走出萧条、步入繁荣。由于政府对私人企业持敌视态度,对其管制过严,甚至政府直接参与同私人企业的竞争,因而私人企 业的活力大大降低,美国经济反而遭到重创,只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临,美国通过 向交战双方兜售军火才使美国真正走出 经济危机。杨目、赵晓罗斯福“新政”:评价及启示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了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 分)依据所学知识指出开始变化的标志性措施是什么?( 1 分)答:(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 分)措施:以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1 分)(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 退到了什么地步? (1 分) “后退”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1 分)答:(2)退到:由商品交换退到私人买卖。 (1 分)根本目的:发展商品生产,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1 分)(3)据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有哪些? (2 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是什么?(2 分)答:(3)内容:“公平竞争”、避免盲目的竞争、解决劳资纠纷、取消不适当的生产限制等。 (2 分)核心:产业复兴法(或工业复兴法) 。 (2 分)(4)材料四是怎样评价罗斯福“新政”功过的? (1 分)材料四认为美国经济 “真正恢复” 得益于什么?(1 分)答:(4)评价:过大于功。 (1 分)得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兜售军火。 (1 分)(5)依据以上四则材料,指出苏、美经济体制的调整与创新各有何特点?(4 分)答:(5)特点:苏俄通过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来恢复发展国民经济;美国是国家干预经济。 (4 分)解析:20 世纪有三大经济政策一是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二是罗期福新政,三是中国邓小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