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建议_第1页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_第2页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_第3页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_第4页
高考化学复习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复 习 建 议考试说明教师 师生 学生学生高考成功的关键因素1. 心态 + 细节2. 抓分:稳、准、快3. 避免低级失误,审题要细 具体做法: 课本、笔记 系统整理 试卷 每题必纠错题本 突出个体相互借力,协调一致 每阶段 相互明确学习重点及达到目标 每节课 相互明确知识重点及常考题型 每次统练 相互明确得分经验失分教训特点(一):突出主干核心内容考查,复习强调基础性化学学习的三大领域: 可观察现象的宏观世界 分子、原子和离子微粒构成的微观世界 化学式、方程式和特殊符号构成的符号系统新课标背景下的高考 “新 ”动向化学学科的 “三大基本观念 ” 元素观 所有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的成分 “化学元素 ”组成的。 通常我们见到的物质千变万化,只是化学元素的重新组合,在化学反应中元素不变。 一种元素对应于一种(一类)原子。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序号等于原子核内质子数。 微粒观 物质都是由原子、分子、离子等基本微粒构成的,这些微粒很小很小。 这些微粒是运动的,有间隔的。 微粒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发生变化,而原子不变。 原子间通过化学键结合成分子。 符号观 案例一 “ 乱写符号高考评卷时,对考生乱写错写化学符号、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以及卷面乱写乱画都要扣分。例如,把氯的元素符号写成;镁的元素符号写成;铜的元素符号写成等。 ” 化学符号是 “ 形式化 ” 的化学语言,它反映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初级到深入的辩证发展过程。 训练书写化学用语的能力 养成书写化学用语的习惯高考 试题 在考 查应 知 应 会的基 础 内容的同 时 ,将氧化 还 原反 应 、化学反 应 速率和化学平衡、 电离与水解、以物 质 的量 为 中心的 简单计 算等主干、核心知 识 内容作 为 考 查 的重点。因此, 应重 视 三大反 应 原理 ( 氧化 还 原反 应 (电 化学 )、离子反 应 和 热 化学反 应 )重 视 三大化学理 论 ( 平衡理 论 、 结 构理 论 和 电 离理 论 )的考 查 。 这 是化学学科的核心内容,在高考 试 卷中占很大的比重 。特点(二):注重新增内容的考查,体现新课标重要性。 新 课 程高考理 综 化学 试题 注重新教材增加内容的考 查 ,体 现 了新教材与旧教材的不同,体 现 了新 课 程的重要性。如 新增加内容:溶解平衡和溶度 积 常数 Ksp、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通 过键 能 计 算 焓变 、 核磁共振 氢谱 等都是新 课 程高考理 综 化学命 题 的 热 点。09年新 课 程高考理 综 化学涉及到的新增内容考 查高考试 卷 涉及到的新增内容 试题山东 盖斯定律、溶度积、电离常数 28宁夏 盖斯定律 28、浙江 溶度积、化学平衡常数 10、 27福建 盐桥、 盖斯定律、溶度积 11、 23、 24安徽 电子排布式、电离能、盖斯定律 25( 2)、( 4)天津 化学平衡常数、 盖斯定律、 5、 6值得关注的新增知识点 焓变 和用 熵变说 明常 见 化学反 应 的方向 化学平衡常数 计 算 活化分子、有效碰撞、活化能 对 化学反 应 速率的影响 绘 制滴定 过 程中的 pH变 化曲 线 沉淀溶解平衡的 应 用 电 化学及 应 用。 测 定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 对 分子 质 量的一般方法 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 结 构 有机化合物的 顺 反异构 通 过识认 有机物 结 构 图谱 确定其分子 结 构等知 “新 ”但切勿追 “新 ”!特点(三):突出对学生多种形式信息的阅读、归纳、筛选和加工能力考查。 已逐 渐 成 为 新 课 程高考命 题 的重要方向和重要 题 型。 考 试 大 纲 对 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具体要求: ( 1)能 够对 中学化学基 础 知 识 融会 贯 通,有正确复述、再 现 、辨 论 的能力。 ( 2)能 够 通 过对实际 事物、 实验现 象、 实 物、模型、图 形、 图 表的 观 察,以及 对 自然界、社会、生 产 、生活中的化学 现 象的 观 察, 获 取有关的感性知 识 和印象,并 进 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 储 的能力。 ( 3)能 够 从 试题 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 实质 性内容,并 经 与已有知 识块 整合,重 组为 新知 识块 的能力。 例如:( 2009年宁夏理 综 28) 2SO2(g)+O2(g) 2SO3(g)反 应过 程的能量 变 化如 图 所示。已知 1mol SO2(g)氧化 为1mol SO3的 H=-99kJmol-1. 请 回答下列 问题 :( 1) 图 中 A、 C分 别 表示 、 , E的大小 对该 反 应 的反 应热 有无影响? 。 该 反 应 通常用V2O5作催化 剂 ,加 V2O5会使 图 中 B点升高 还 是降低? ,理由是 ;( 2) 图 中 H= KJmol-1;( 3) V2O5的催化循 环 机理可能 为 : V2O5氧化SO2时 ,自身被 还 原 为 四价 钒 化合物;四价 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 该 催化 循 环 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 4)如果反 应 速率 ( SO2) 为 0.05 molL-1min-1,则 ( O2) = molL-1min-1、 (SO3)= molL-1min-1;( 5)已知 单质 硫的燃 烧热为 296 KJmol-1, 计算由 S(s)生成 3 molSO3(g)的 H (要求 计 算 过 程)。 答案: ( 1)反 应 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没有影响降低 因 为 催化 剂 改 变 了反 应历 程,使活化能 E降低( 2) 198( 3) SO2+V2O5=SO3+2VO2 4VO2+O2=2V2O5 (抓住 循 环 二字) ( 4) 0.025 0.05( 5) S( s) +O2( g) =SO2( g) H1= 296kJmol1SO2( g) +1/2 O2(g) SO3(g) H2= 99kJmol1S(s)+ 3/2O2(g) SO3(g) H=( H1+ H2)3= 1185 kJmol1 例如:( 2009年天津理 综 5) .人体血液内的血红 蛋白 (Hb)易与 O2结 合生成 HbO2,因此具有 输氧能力, CO吸入肺中 发 生反 应 : CO+HbO2 O2+HbCO , 37 时 , 该 反 应 的平衡常数 K=220 。 HbCO的 浓 度达到 HbO2浓 度的 0.02倍,会使人智力受 损 。据此,下列 结论错误 的是 A.CO与 HbO2反 应 的平衡常数 K= B.人体吸入的 CO越多,与血 红 蛋白 结 合的 O2越少 C.当吸入的 CO与 O2浓 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0.02时 ,人的智力才会受 损 D.把 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 压 氧 仓 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 动 【 解析 】 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写法知 A正确;由 题 意,若 c(HbCO)/c(HbO2)=0.02,由 K=220可求得: c(CO)/c(O2)=910-5,可知 C错误 ;根据平衡移 动 原理, c(CO)越大,平衡正向 进 行程度也越大; c(O2)很大 时 , 则 平衡逆向 进 行,因此 B、 D均正确。点评: 这类试题的情境构成要素同时是问题的载体。要求学生能具有敏锐地接受新信息的能力,将现实情境分解,通过再认、辨析、迁移转换、重组、抽象归纳、逻辑统摄等思维活动,分析、综合,解决实际问题。强调理论与实际的联系、突出思维能力的考查,把学科知识、技能和观念的考查渗透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这类试题的重要特征。特点(四):注重对数据图表型试题的考查,体现了学科间的综合。 数据、图表的绘制和识别与处理是进行科学探究必备的能力。 数 据图表 型试题具 有 简洁直观 的 特 点, 数 据图表 型试题能很好考查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对 培 养 学 生 的 自 学 能 力 和 获 取 信息 并 处理 信 息 的 能 力 有 着 很 好 的 导 向 作 用,09年新 课 程高考理 综 化学涉及数据、 图 表 试题统计 高考试卷 涉及到数据、图表的试题山东 15、宁夏 10、 11、 28、浙江 27、 28、福建 11、 12、安徽 7、 11、 12、 28 天津 6、 7、 10特点(五)、突出强调了化学思维方法和 思维过程的考查 ,强调试题的综合性,体现能力考查为主 试题重视对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化学观的考查。如:分类比较的方法、定量研究的方法、物质转化观、绿色化学思想等。 试 题 的 立意和 设 问 的 方 式 也 逐渐发 生 变 化,重 视 对 考 生 在 创 设 的 情 境 中分 析 问题 和解决问 题 的 能 力 的 考查 。 试题对 考 生思维的 严 谨 性、科 学 的 学习 方法、探究自然科学的方式方法 进 行 了 很 好 地 考 查 。 试题考查突出了知识的综合性和能力的综合性。例如( 2009年山 东 理 综 28)运用化学反 应 原理研究氮、氧等 单质 及其化合物的反 应 有重要意 义 。 ( 1)合成氨反 应 反 应 N2(g)+3H2(g) 2NH3(g),若在恒温、恒 压 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 氩 气,平衡 移 动 (填 “向左”“向右 ”或 “不 ”);使用催化 剂 反 应 的 H(填 “增大 ”“减小”或 “不改 变 ”)。 ( 2) O2 (g)= O+2(g)+e- H1= 1175.7 kJmol-1 PtF6(g)+ e-1 PtF6-(g) H2= - 771.1 kJmol-1 O2+PtF6-(s)=O2+(g)+PtF6- H3=482.2 kJmol-1 则 反 应 O2( g) + PtF6 (g) = O2+PtF6- (s)的 H=_ kJmol-1。 ( 3)在 25 下,向 浓 度均 为 0.1 molL-1的 MgCl2和 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 _沉淀(填化学式),生成 该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 为 _。已知 25 时KspMg(OH)2=1.810-11,KsPCu(OH)2=2.210-20。 ( 4)在 25 下,将 a molL-1的氨水与 0.01 molL-1的 盐 酸等体 积 混合,反 应 平衡 时 溶液中 c(NH4+)=c(Cl-), 则 溶液 显_性(填 “酸 ”“碱 ”或 “中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NH3H2O的 电 离常数 Kb=_。 【 考点分析 】 化学平衡的移 动 、 焓变 、盖斯定律、沉淀溶解平衡有关 计 算 综 合考 查 【 解析 】 ( 1)在恒 压 条件下加入 氩 气, 则 容 积 增大,导 致原平衡中各物 质 的 浓 度同等比例减小,所以平衡向气体体 积 增大的方向即向左移 动 ;催化 剂仅 是改 变 化学反 应 速率,不会影响 焓变 。( 2)根据盖斯定律,将化学方程式 + - 叠加。( 3) Cu(OH)2 的 Ksp小于Mg(OH)2的,所以离子的 浓 度商首先大于 Cu(OH)2 的而先沉淀;由于氨水是弱碱, 书 写离子方程式 时 不能拆开。( 4)由溶液的 电 荷守恒可得 : c(H+)+c(NH4+)=c(Cl-)+c(OH-),已知 c(NH4+)=c(Cl-), 则 有 c(H+)=c(OH-),溶液显 中性; 电 离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则 此 时 NH3H2O的电 离常数 Kb= c(NH4+)c(OH-)/c(NH3H2O)= (0.01 molL-110-7molL-1)/(amolL-1-0.01 molL-1)= 10-9/(a-0.01)molL-1. 【 答案 】 (1)向左 不改 变 ( 2) -77.6 ( 3) Cu(OH)2 Cu2+2NH3H2O=Cu(OH)2 +2NH4+ (4)中 Kb=10-9/ (a-0.01)molL-1.特点(六): 试题突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试题突出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为背景材料,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景材料,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 试题以中学化学基础知识的考查为依托,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方面选取素材 。 试题联系生产生活环境、科技、能源、社会等实际问题,强调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在这一前提下,命题的立意多与现实生活、重大的社会问题紧密相关。 追求试题情景的真实性,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真实情景中的化学问题,也就成了新课程高考命题的一大亮点。 试题突出对学生信息处理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进行综合考查,强调应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化学的应用性。09年新 课 程高考理 综 化学 试题 与生 产 、生活和 实际应 用相关的 统计 高考试卷 与生产、生活和实际应用相关的试题山东 9、 29、 31宁夏 37浙江 7、 11、 12、 27、 28、 29福建 24、 31安徽 8、 12、 27、 28天津 1、 5、 9、 10复习中必须重视这些 “时代信息 ”,学会用学科知识去观察社会热点、焦点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将了解的新信息与课内已学过的有关知识结合起来,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培养应用新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点(七):突出科学探究,强调转变学习方式 。新课程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突出科学探究(不仅是实验,理论部分也如此),让学生体现探究过程,考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