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疱疹ppt课件_第1页
汗疱疹ppt课件_第2页
汗疱疹ppt课件_第3页
汗疱疹ppt课件_第4页
汗疱疹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汗疱疹汗疱疹 祛痘 / 汗疱疹汗疱疹 l 汗疱疹是一种发生于掌跖、指(趾)侧的复发性非炎症性 水疱病,常伴有手足多汗。多发于夏季,易复发。常与个 人体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精神紧张或抑郁有关。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 l 1、湿热蕴结 湿热蕴结,邪不外达,郁阻于肌肤,气血津液郁阻不畅, 皮肤失其滋养而发病。 2、风湿热蕴 本病多发于夏季,夏季易感风、湿、热邪,风湿热郁于皮 肤而发疹,。 本病病因、病机较为复杂。中医认为本病因夏季易感风、 热、湿邪,郁于皮肤而发疹。 西医认为本病发病机理复杂,其发病可能与精神因素、 癣菌感染、接触性刺激、过敏、个人体质及神经系统功能 失调有关。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l 发病情况 本病男女均可发生,可发于任何年龄,多见于青少年,多 于夏季发病。 二、临床表现 1、好发部位:病变累及双手指侧,部分累及手掌、手指末 节及趾侧。 2、皮损特点:粟粒大的深在性水疱,呈半球形,略高出皮 面,周围无红晕,对称分布,均伴有轻至中、重度瘙痒。 水疱多无自行破裂,于干枯后形成脱屑。 诊断要点诊断要点 l 3、病程特点:汗疱疹大多发生于夏季,常伴手足多汗。在 手指间、掌心或者手指末节背部的皮肤深部出现小水疱、 水疱粟粒或米粒大小,半球形,初起为透明液,以后逐渐 混浊。水疱部位有瘙痒感或烧灼感。一周左右可以自愈, 疱液吸收后局部会出现领口状脱屑。 本病与季节、局部多汗、精神紧张及某些重金属的接触有 关。 l 三、损美评价 汗疱疹多发于手部,影响手部美观,可引起瘙痒,影响 生活质量。 【 鉴别诊断 】 一、花斑癣:黄豆至蚕豆大小圆形或卵圆形,分布于颈、 面、胸、背上部,表面有微细鳞屑,易找到真菌。 二、白色糠疹:多见于儿童,春天明显,苍白色斑片,上 有小量细小灰白色鳞屑。 三、贫血痣:摩擦局部,淡色斑本身不红而周围皮肤发红 。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l 一、内治: (一)、湿热蕴结: 1、症状:双手出现水疱,伴瘙痒,水疱干枯后脱皮,伴口 干,纳呆,乏力,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治则:清热利湿 3、方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 8g 苡仁 10g 竹叶 10g 白蔻 5g 制半夏 5g 川厚朴 7g 滑石 9g 通草 3g 甘草 3g 热盛,加二花 12g;气虚,加党参、茯苓各 10g。水煎服 ,第一煎 3口服,第二煎熏洗双手。 5剂为 1疗程。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 l (二 )、风湿热蕴: 1、症状:水疱、瘙痒、脱屑、肿胀、疼痛,伴口渴、多汗 、便秘。 2、治则:祛风止痒,解毒利湿,收敛止汗 3、方药:乌蛇蝉衣汤加减 乌梢蛇 10g 蝉蜕 8g 荆芥 10g 赤芍 10g 丹皮 10g 佩兰 10g 土茯苓 30g 苦参 10g 藿香 10g 苡仁 15g 牡蛎 20g 每日 1剂,水煎 2次 500ml,口服 2次 /日,第 3次煎液浸 泡外洗。 经验方经验方 l 1、苡仁 30g,滑石粉 30g,竹叶 10g,甘草 10g,水煎 取汁内服,每日 1剂。 2、杭白芍、怀牛膝、煅龙骨、煅牡蛎各 30g,生甘草、 五味子各 10g,桂枝、桑枝各 6g,明矾 3g,水煎取汁内 服,每日 1剂,每日 2次。 3、饮食疗法 多食蔬菜、水果。 外治外治 l (一)药物: 1、土茯苓 60g 白鲜皮 30g 地肤子 30g 黄柏 30g 苡仁 30g 白矾 30g 生地榆 30g 水煎约 1500 2000ml,待 温稍凉,浸泡患处,每次 30分钟,每天 2次,两天用药 1 剂。 外治外治 l 2、三黄洗剂:黄连、生大黄、黄芩、苦参、苍术、白鲜皮 各 20g,白芷、地肤子各 15g,土茯苓 25g,薄荷、藿香 各 10g;皮损以水疱明显的加明矾、五倍子各 15g;皮损 以脱屑为主的加生地、首乌、当归各 20g;皮损部以脱屑 后暴露新鲜皮的加白及 15g,白蔹 20g。每日 1次,每次 15 25分钟, 1剂中药可用 3天, 3剂共 9天 1疗程。 经验方经验方 l 1、明矾 10g、王不留行 30g煎液浸泡。 2、麻黄根、瘪桃干、糯稻根、煅牡蛎各 30g,乌梅 10g 。水煎取汁湿敷患处。 3、生地 30g、银花 45g黄芩、连翘各 30g,防风 50g, 白鲜皮、野菊花各 30g等,水煎取汁湿敷患处。 4、王不留行、白鲜皮、白芨各 30g,明矾(后下) 10g,水煎取汁浸泡患处。 针灸针灸 l 1、火针点刺治疗:用直径为 0.5ml的细火针,病变区以 碘酒、 75酒精常规消毒,医者左手固定患者手(足)部 ,右手持火针,将针尖体伸入酒精灯外焰上烧至通红发亮 ,趁着针红,非常迅速地将针尖点刺各个水疱,以破皮为 度,用消毒干棉球吸尽渗出液,后用 75酒精棉球拭干创 面,外涂龙胆紫溶液,再用消毒无菌纱布覆盖即可。 2、艾灸:点燃艾条,熏考皮损处,每天 1次,每次 10 15分钟,共 5天。 三、其他治法三、其他治法 l 1、糖皮质激素 2、肤疾宁硬膏 3、抗过敏 【 预防调摄 】 1、保持心情舒畅、乐观的情绪, 2、多蔬菜、水果。 3、禁滥用外用药物,应正规治疗 【 转归预后 】 1、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2、本病具有一定得自愈性。 汗疱疹概念汗疱疹概念 l 汗疱疹是发生在掌跖的水疱性皮肤病。病因不明, 可能与精神紧张、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变态反应 等因素有关。夏季多见。表现为深在性小水疱,粟 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肤表面,常无红晕。对称 发生于掌跖及指(趾)侧。, 1-2周后干涸成屑, 并可反复发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热及瘙痒,常连续 发作数年。 预防调摄预防调摄 l 防治本病应去除诱因,治疗手足多汗,避免情绪激 动,不接触洗涤剂及酸碱物质。发病后不可用热水 烫洗或搔刮水疱,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疱时可用 3%硼酸溶液或 0.5%醋酸铅溶液浸泡,干燥脱屑 时外用去炎松尼素软膏或 10%尿素霜,必要时口 服镇镇止痒剂。 l 汗疱疹一般在发生后数周就会自然痊愈,只有少数患者会 有一年四季反复发作,甚至留下慢性湿疹或是细菌、霉菌 感染的并发症。但因为具有剧痒这种困扰人的特性,所以 如何减少病人的痛苦以及减低并发症发生,是治疗的重点 所在。 l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恶化以及发生并发 症的主因,所以尽可能减少搔抓是相当重要的, 2、手脚保养尽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洁剂,脚部要 保持通风凉爽,并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减低痒 感,还能避免发生慢性湿疹或霉菌感染的并发症。 l 3、局部类固醇药膏:在剧痒的状况下,靠单纯的 保养要减低痒感相当困难,这时候需要局部类固醇 药膏采减少痒感并且控制病情。 4、压力的控制: -压力的控制对缓和病情、减少 复发,有很大的帮助。 l 5、低金属饮食:根据统计,此种方法对于合并金 属过敏体质的病人,具有高度疗效。 总之,好好自我保养是可以减轻汗疱疹的程度及发 病次数,但如果痒感超过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 持续恶化,不要忘了尽速就医。 l 【 治疗方法 】 手掌脱皮有季节性,可有自愈倾向, 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对比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 西医药多采用镇静剂、抗组织胺类药物以及抗胆碱 类药物治疗。 1、 水疱阶段应以收敛、止痒为主,可用中药肤康 洁涂液外搽,也可用 10明矾溶液浸泡。 l 2、脱皮阶段以外用药保护新生长的表皮,可以肤 康洁软膏外涂。 3、皮肤干燥角质增厚有小裂口的患者,可采用保 湿防裂的 “肤康美软膏 ”外搽。另外要注意不要去 撕脱尚未完全剥离的角质层,以免引起疼痛或流血 。 治疗治疗 l 4、较严重或反复发作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六 味地黄汤加减:熟地 20克、山药 15克、山茱萸 10克、丹皮 10克、泽泻 10克、茯苓 15克。防风 15克、蒺藜 30克,将上方加水后煎煮服用。一般 情况下 3-5剂即可见效。 l 5、维生素 C注射液搽涂患处,每日 2次, 3天一个 疗程。对皮损的恢复有较好的效果。 方法:先将 手洗干净,待稍干后,用维生素 C注射液倒人手掌 内,然后双掌将药液擦匀,待药液干后发白时洗掉 。每日 2次,每次 2毫升。 疗效:有报告用维生素 C治疗手脱皮患者,轻者 1次显效,重者 3次显效 ,数日可愈。 治疗治疗 l 6、患者还应保持乐观情绪,避免精神紧张及情绪 激动,尽量少接触碱性洗涤剂。可防止该症的发生 。 7、生姜切碎放白酒内泡 24小时后涂在患处,每 天 12 次,疗效十分显著。 治疗治疗 l 8.鲜韭菜汁加红白糖适量每日服一次连服 4次有效 。 手脱皮症状 季节性手脱皮是一种常见现象,大多 数人(男性居多)发生在春夏及夏秋季节变化 时,先是有灼热、刺痛,继而出现红色小斑点,再 变成针头大白点,而后变为空疱状角质剥离,逐渐 向四周扩大,不断剥脱薄纸样膦屑,皮损互相融合 ,再加上人为的撕扯,角质层层层剥脱,发展较 快通常累及整个手掌,局部无炎症变化 治疗治疗 l 。平素出汗较多,当脱皮时出汗反而减少,有些人 过二、三个月恢复正常。家庭主妇用洗衣粉,也会 脱皮、干裂并增加感染机会。 正因如此,许多人 忽略了治疗,但每年到某个季节就容易复发,且有 逐年加重趋势,脱皮面积不断增大,并向深层扩展 ,最终露出鲜嫩肉色,出现伤口,极易造成感染。 该病非真菌引起,故用抗真菌药无效。 手脱皮症状特点手脱皮症状特点 l 1、双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