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品改的调研报告_1_第1页
柑桔品改的调研报告_1_第2页
柑桔品改的调研报告_1_第3页
柑桔品改的调研报告_1_第4页
柑桔品改的调研报告_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柑桔品改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 生产现状 截止 xx 年,全县 12 个乡镇 159 个村均有柑桔 栽培,面积达到万亩,总产万吨,其中脐橙 16 万 亩,夏橙、红肉、伦晚等晚熟品种万亩,桃叶橙万 亩,其余为椪柑和蜜柑。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约 为:6。水田坝、归州两个乡镇脐橙产量突破 3 万吨,郭家坝镇脐橙产量突破 4 万吨。 (二)品改成效 近几年来,在盛市、县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 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柑桔品改工作取得了一 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实施柑桔综合改造近 万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已达到了 10 万多亩,占 总面积的 53%以上(其中,以福本为主的早熟脐橙 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2%;以纽荷尔为主的中熟脐 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83%;以红肉、伦晚为主的 晚熟脐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15%);罗脐由过去 的 14 万亩下降到了 6 万余亩,只占总面积的约 32%。我县柑桔生产已基本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 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 服务社会化新格局.且总结积累了以下“五统一” 柑桔品改经验: 一是统一规划布局,海拔 300 米以 下脐橙生长最适宜区,建设晚熟脐橙生产带, 300500 米脐橙生长适宜区,规模发展中熟脐橙 带,500600 米(非长江边不超过 550 米) 脐橙生 长次适宜区,发展早熟脐橙生产基地。泄滩乡适当 发展优良夏橙品种,屈原镇适当发展地方良种 桃叶橙,沙镇溪适当发展特色品种椪柑。二是 统一品种定向。突出晚、优、特、新品种,因地制 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具体品种定 向:晚熟类以能晚、红肉脐橙等为主,中熟类以纽 荷尔、奈维林娜脐橙等为主,早熟类以早红或福本 脐橙等为主,夏橙以蜜奈、奥林达等为主,桃叶橙 产区则重点开展品种提纯复壮及扩大板块规模。三 是统一种苗、接穗管理。根据种苗管理有关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县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XX 县柑桔良种示范场为全县柑桔品改无病毒种苗、接 穗的供应单位,县种子管理站 XX 县特产中心为全 县柑桔品改采穗圃的审定单位。县种子管理站负责 监督、登记和建档备案。苗木和接穗调配。分乡镇 统一组织柑桔品改计划申报、接穗调运,分村发放 接穗,集中连片品改。四是统一品改要求。坚持 “四不” 。树龄 25 年以上的衰老果园不品改,以推 倒重建为宜;多次高接换种的树不再进行品改;海拔 600 米以上、非长江河谷地区 550 米以上的果园不 进行品改;零星分散不纳入品改规划,重点支持规 模成片集中品改。五是统一品改政策。实行以奖代 补激励政策,凡严格按照县柑桔品改统一标准实施, 并经检查验收达标的,每亩扶持资金 100 元。 涌现了一批品改示范典型:郭家坝镇邓家坡村 是全县最早发展脐橙的柑桔大村,过去为全县脐橙 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脐橙面积达到 4000 亩,xx 年当脐橙价格逐渐下跌时,该村掀起了柑 桔品改的热潮,到目前已全部完成品改,其中红肉 脐橙 1500 亩,伦晚脐橙 1000 亩,其余的全部为纽 荷尔脐橙。当普通罗脐橙品种的价格只有元/kg 时, 该村的红肉脐橙价格买到元 3 元/kg,伦晚脐橙单 价高达 10 元/kg 以上,全村 200 万 kg 晚熟脐橙可 增收 540 万元。可见品改效益十分显著。并通过品 改,该村正在筹建晚熟脐橙合作社,推广发展晚熟 脐橙和组织销售。 归州镇香溪村屈定友一家种植红桔砧罗脐亩, 全部为 1985 年定植,xx 年秋季品改为纽荷尔、红 肉脐橙,次年减产 6000kg,减收 7000 多元(按当 时罗脐单价元/kg 计算,)xx 年恢复产量万 kg,收 入 7 万元,07、08 两年连续稳产万 kg,收入分别 为万元万元。可见品改成效非常显著。他的主要经 验是:一是合理果园度密度,按照株行距 33 米, 合理果园密度,亩留树不超过 80 株,树冠和冠幅 达到 23 米,平均株产 4050kg,亩产 30004000kg。二是秋季多头嫁接,因原来为红桔 砧木罗脐,树冠较高大,嫁接芽头 3050 个,芽 头分布在一级副主枝和少部分位置适当的二级副主 枝上。三是培养丰产树冠。嫁接后加强肥水管理, 及时抹芽摘心,第二年必须恢复较大树冠。四是环 剥促花,嫁接第二年秋季采用环剥促花技术。五是 防止树势衰老。结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防止结果后树势早衰。 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我县在柑桔综合改造方面 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际生产中也暴露出 了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品改、 品种混杂。过去,部分柑农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对 市场风险担忧,盲目品改,缺乏统一的规划,只要 听说是新品种,就引起嫁接,但也不敢大规模品改, 造成品种混杂。调查发现,相当普遍的农户果园内 品种多达 46 个品种,有纽荷尔、罗脐、塔罗科、 杂柑、红肉脐橙、伦晚脐橙等,既不能形成优 势品种规模效益,也不便于管理和销售。零星分 散,不成规模。因集中成片品改,影响柑农收入 13 年,推行起来阻力非常大。集中成片品改达 到 50 亩的极少,主要是零星分散品改,一般一户 品改 1 亩左右,且不集中连片,影响了整体品改的 效果。技术粗放,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一 是品改对象选择不当。因怕品改影响现实收入、短 期效益,大多数农户首先选择立地条件差,树龄大, 零星分散的衰老果园、衰老树进行品改,有的砧穗 不配套,不仅品改效果差,反而加速了果园衰老、 树势衰老,收效甚微甚至无收。二是果园密度过大, 没有疏株间伐,品改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三是注重 春季品改,轻视秋季品改。春季高接换种一年难以 恢复树冠,推迟结果,而秋季品改可以一年恢复树 冠,两年结果丰产。秋季品改因树冠结果影响操作, 对当年略有减产,绝大多数农户只在春季进行品改。 四是嫁接芽头或多或少,嫁接部位不规范。有的芽 头过多的达 100 个芽以上,造成树冠郁闭,结果 后容易衰老,有的芽头偏少,树冠偏小,不能丰产;有 的在树冠内侧嫁接,方向没错开,间距过密。四是 管理不到位,抹芽摘心和病虫防治不及时,影响树 势生长,不能形成丰产树形。注重多次高接换种, 忽略了以推倒重建为手段的新发展,导致了品改树 体生长势不强、感病严重、早衰现象突出、难以形 成立体结果冠面,有效结果年限缩短等; 二、几点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充分发 挥政府及新闻媒体对柑桔品改工作引导作用、政策 推动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广大柑农的品 改意识、科技兴业观念,使其品改工作真正变成广 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和要求。 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对柑 桔品改工作支撑作用,真正把品改工作统一到规范 的模式和技术上来。对植株密度在 80 株/亩以下, 树龄在 25 年生以下且树势健旺的果园,根据区域规 划布局,实施全园高接换种;对现老品种植株密度在 80 株/亩以上的计划密植园,虽树龄在 25 年生以 下且树势健旺,但必须先疏移(或间伐)间栽树,再 对永久植株进行全园高接换种(改密改种结合);对 树龄在 25 年生以上的老果园,因其树势严重衰弱、 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果品质量严重下降等,须实行 整体推倒,重建新园;对已经过两次以上换种的单 株,虽然植株目前依然表现生长旺盛,但为了有效 控制病害蔓延,延长其有效经济结果年限等方面考 虑,原则不宜支持通过高接方式改良品种,也应提 倡以推倒重建为宜。 高接换种是一项在原有老品种的骨干枝上嫁 接优良品种,是一种快速更新品种以及对新品种适 应性、遗传性进行鉴定的园艺技术措施。因此,须 考虑砧穗亲和力。从调查情况来看,基砧为枳再高 接长红脐橙,表现为树体长势弱,易早衰和感病等;基 砧为红桔则相反,但须采取以环割、剥皮等促花保 果等措施,才能丰产丰收,否则只能是“笑花苦果” 。高接后始结果期表现尤为突出。对此,建议在今 后高接时应引导柑农合理选择砧木和品改对象,采 取弱势砧木(枳)上就高接生长势强的优良品种,比 如在换接伦晚时就可考虑是否优先选择以枳为基砧 为宜;强势砧木上(红桔、枳橙等)则高接生长势相 对弱的品种,比如高接红肉脐橙便可选择以红桔为 砧,有效进行优势互补,方能能实现丰产优质目的。 关于高接芽头数及分布问题,据实践看来, 一般原则上必须坚持“低位、少芽、分层”(单株 芽头数以不超过 15 个为宜)的高接方式。同时,还 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思想,做到因园、因 树制宜,适当增加单株高接芽头数(但最多不得超 过 50 个),以保证高接树尽快恢复树冠,早结丰产。 (五)从实践看来,要想高接后获得理想效果还 须准确选定高接对象,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凡树 龄过大(25 年以上),且树体严重遭受病虫危害, 生长势衰弱,根系坏死的植株均不得列为高接对象。 尤其是基砧为枳的若进行高接则会明显表现出早衰 等现象,因此,对这类植株最好以推动重建为宜。 (六)无论是春季或秋季高接,为避免树体失去 严重平衡,养分不能正常输送,致使根系严重坏死 等,均不宜实行露骨的方式高接,应在较低部位保 留一定数量的弱枝,待接芽萌发后视具体情况陆续 剪掉。 (七)切实强化高接后期科学管理,全面落实 “五及时”管理技术。即,及时检查成活率,对成 活率低于 80%的须抓紧时机补接;及时解帮清砧, 促进接芽早萌发;及时抹芽摘心,促使树冠早形成; 及时施肥补养(一次稍一次肥),确保树体生长健壮;及 时病虫综防,确保植株健康安全。/p 一、基本情况 (一) 生产现状 截止 xx 年,全县 12 个乡镇 159 个村均有柑桔 栽培,面积达到万亩,总产万吨,其中脐橙 16 万 亩,夏橙、红肉、伦晚等晚熟品种万亩,桃叶橙万 亩,其余为椪柑和蜜柑。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约 为:6。水田坝、归州两个乡镇脐橙产量突破 3 万吨,郭家坝镇脐橙产量突破 4 万吨。 (二)品改成效 近几年来,在盛市、县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 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柑桔品改工作取得了一 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实施柑桔综合改造近 万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已达到了 10 万多亩,占 总面积的 53%以上(其中,以福本为主的早熟脐橙 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2%;以纽荷尔为主的中熟脐 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83%;以红肉、伦晚为主的 晚熟脐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15%);罗脐由过去 的 14 万亩下降到了 6 万余亩,只占总面积的约 32%。我县柑桔生产已基本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 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 服务社会化新格局.且总结积累了以下“五统一” 柑桔品改经验: 一是统一规划布局,海拔 300 米以 下脐橙生长最适宜区,建设晚熟脐橙生产带, 300500 米脐橙生长适宜区,规模发展中熟脐橙 带,500600 米(非长江边不超过 550 米) 脐橙生 长次适宜区,发展早熟脐橙生产基地。泄滩乡适当 发展优良夏橙品种,屈原镇适当发展地方良种 桃叶橙,沙镇溪适当发展特色品种椪柑。二是 统一品种定向。突出晚、优、特、新品种,因地制 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具体品种定 向:晚熟类以能晚、红肉脐橙等为主,中熟类以纽 荷尔、奈维林娜脐橙等为主,早熟类以早红或福本 脐橙等为主,夏橙以蜜奈、奥林达等为主,桃叶橙 产区则重点开展品种提纯复壮及扩大板块规模。三 是统一种苗、接穗管理。根据种苗管理有关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县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XX 县柑桔良种示范场为全县柑桔品改无病毒种苗、接 穗的供应单位,县种子管理站 XX 县特产中心为全 县柑桔品改采穗圃的审定单位。县种子管理站负责 监督、登记和建档备案。苗木和接穗调配。分乡镇 统一组织柑桔品改计划申报、接穗调运,分村发放 接穗,集中连片品改。四是统一品改要求。坚持 “四不” 。树龄 25 年以上的衰老果园不品改,以推 倒重建为宜;多次高接换种的树不再进行品改;海拔 600 米以上、非长江河谷地区 550 米以上的果园不 进行品改;零星分散不纳入品改规划,重点支持规 模成片集中品改。五是统一品改政策。实行以奖代 补激励政策,凡严格按照县柑桔品改统一标准实施, 并经检查验收达标的,每亩扶持资金 100 元。 涌现了一批品改示范典型:郭家坝镇邓家坡村 是全县最早发展脐橙的柑桔大村,过去为全县脐橙 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脐橙面积达到 4000 亩,xx 年当脐橙价格逐渐下跌时,该村掀起了柑 桔品改的热潮,到目前已全部完成品改,其中红肉 脐橙 1500 亩,伦晚脐橙 1000 亩,其余的全部为纽 荷尔脐橙。当普通罗脐橙品种的价格只有元/kg 时, 该村的红肉脐橙价格买到元 3 元/kg,伦晚脐橙单 价高达 10 元/kg 以上,全村 200 万 kg 晚熟脐橙可 增收 540 万元。可见品改效益十分显著。并通过品 改,该村正在筹建晚熟脐橙合作社,推广发展晚熟 脐橙和组织销售。 归州镇香溪村屈定友一家种植红桔砧罗脐亩, 全部为 1985 年定植,xx 年秋季品改为纽荷尔、红 肉脐橙,次年减产 6000kg,减收 7000 多元(按当 时罗脐单价元/kg 计算,)xx 年恢复产量万 kg,收 入 7 万元,07、08 两年连续稳产万 kg,收入分别 为万元万元。可见品改成效非常显著。他的主要经 验是:一是合理果园度密度,按照株行距 33 米, 合理果园密度,亩留树不超过 80 株,树冠和冠幅 达到 23 米,平均株产 4050kg,亩产 30004000kg。二是秋季多头嫁接,因原来为红桔 砧木罗脐,树冠较高大,嫁接芽头 3050 个,芽 头分布在一级副主枝和少部分位置适当的二级副主 枝上。三是培养丰产树冠。嫁接后加强肥水管理, 及时抹芽摘心,第二年必须恢复较大树冠。四是环 剥促花,嫁接第二年秋季采用环剥促花技术。五是 防止树势衰老。结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防止结果后树势早衰。 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我县在柑桔综合改造方面 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际生产中也暴露出 了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品改、 品种混杂。过去,部分柑农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对 市场风险担忧,盲目品改,缺乏统一的规划,只要 听说是新品种,就引起嫁接,但也不敢大规模品改, 造成品种混杂。调查发现,相当普遍的农户果园内 品种多达 46 个品种,有纽荷尔、罗脐、塔罗科、 杂柑、红肉脐橙、伦晚脐橙等,既不能形成优 势品种规模效益,也不便于管理和销售。零星分 散,不成规模。因集中成片品改,影响柑农收入 13 年,推行起来阻力非常大。集中成片品改达 到 50 亩的极少,主要是零星分散品改,一般一户 品改 1 亩左右,且不集中连片,影响了整体品改的 效果。技术粗放,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一 是品改对象选择不当。因怕品改影响现实收入、短 期效益,大多数农户首先选择立地条件差,树龄大, 零星分散的衰老果园、衰老树进行品改,有的砧穗 不配套,不仅品改效果差,反而加速了果园衰老、 树势衰老,收效甚微甚至无收。二是果园密度过大, 没有疏株间伐,品改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三是注重 春季品改,轻视秋季品改。春季高接换种一年难以 恢复树冠,推迟结果,而秋季品改可以一年恢复树 冠,两年结果丰产。秋季品改因树冠结果影响操作, 对当年略有减产,绝大多数农户只在春季进行品改。 四是嫁接芽头或多或少,嫁接部位不规范。有的芽 头过多的达 100 个芽以上,造成树冠郁闭,结果 后容易衰老,有的芽头偏少,树冠偏小,不能丰产;有 的在树冠内侧嫁接,方向没错开,间距过密。四是 管理不到位,抹芽摘心和病虫防治不及时,影响树 势生长,不能形成丰产树形。注重多次高接换种, 忽略了以推倒重建为手段的新发展,导致了品改树 体生长势不强、感病严重、早衰现象突出、难以形 成立体结果冠面,有效结果年限缩短等; 二、几点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充分发 挥政府及新闻媒体对柑桔品改工作引导作用、政策 推动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广大柑农的品 改意识、科技兴业观念,使其品改工作真正变成广 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和要求。 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科技对柑 桔品改工作支撑作用,真正把品改工作统一到规范 的模式和技术上来。对植株密度在 80 株/亩以下, 树龄在 25 年生以下且树势健旺的果园,根据区域规 划布局,实施全园高接换种;对现老品种植株密度在 80 株/亩以上的计划密植园,虽树龄在 25 年生以 下且树势健旺,但必须先疏移(或间伐)间栽树,再 对永久植株进行全园高接换种(改密改种结合);对 树龄在 25 年生以上的老果园,因其树势严重衰弱、 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果品质量严重下降等,须实行 整体推倒,重建新园;对已经过两次以上换种的单 株,虽然植株目前依然表现生长旺盛,但为了有效 控制病害蔓延,延长其有效经济结果年限等方面考 虑,原则不宜支持通过高接方式改良品种,也应提 倡以推倒重建为宜。 高接换种是一项在原有老品种的骨干枝上嫁 接优良品种,是一种快速更新品种以及对新品种适 应性、遗传性进行鉴定的园艺技术措施。因此,须 考虑砧穗亲和力。从调查情况来看,基砧为枳再高 接长红脐橙,表现为树体长势弱,易早衰和感病等;基 砧为红桔则相反,但须采取以环割、剥皮等促花保 果等措施,才能丰产丰收,否则只能是“笑花苦果” 。高接后始结果期表现尤为突出。对此,建议在今 后高接时应引导柑农合理选择砧木和品改对象,采 取弱势砧木(枳)上就高接生长势强的优良品种,比 如在换接伦晚时就可考虑是否优先选择以枳为基砧 为宜;强势砧木上(红桔、枳橙等)则高接生长势相 对弱的品种,比如高接红肉脐橙便可选择以红桔为 砧,有效进行优势互补,方能能实现丰产优质目的。 关于高接芽头数及分布问题,据实践看来, 一般原则上必须坚持“低位、少芽、分层”(单株 芽头数以不超过 15 个为宜)的高接方式。同时,还 应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思想,做到因园、因 树制宜,适当增加单株高接芽头数(但最多不得超 过 50 个),以保证高接树尽快恢复树冠,早结丰产。 (五)从实践看来,要想高接后获得理想效果还 须准确选定高接对象,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凡树 龄过大(25 年以上),且树体严重遭受病虫危害, 生长势衰弱,根系坏死的植株均不得列为高接对象。 尤其是基砧为枳的若进行高接则会明显表现出早衰 等现象,因此,对这类植株最好以推动重建为宜。 (六)无论是春季或秋季高接,为避免树体失去 严重平衡,养分不能正常输送,致使根系严重坏死 等,均不宜实行露骨的方式高接,应在较低部位保 留一定数量的弱枝,待接芽萌发后视具体情况陆续 剪掉。 (七)切实强化高接后期科学管理,全面落实 “五及时”管理技术。即,及时检查成活率,对成 活率低于 80%的须抓紧时机补接;及时解帮清砧, 促进接芽早萌发;及时抹芽摘心,促使树冠早形成; 及时施肥补养(一次稍一次肥),确保树体生长健壮;及 时病虫综防,确保植株健康安全。/p 一、基本情况 (一) 生产现状 截止 xx 年,全县 12 个乡镇 159 个村均有柑桔 栽培,面积达到万亩,总产万吨,其中脐橙 16 万 亩,夏橙、红肉、伦晚等晚熟品种万亩,桃叶橙万 亩,其余为椪柑和蜜柑。早、中、晚熟品种比例约 为:6。水田坝、归州两个乡镇脐橙产量突破 3 万吨,郭家坝镇脐橙产量突破 4 万吨。 (二)品改成效 近几年来,在盛市、县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 在县委、政府正确领导下,柑桔品改工作取得了一 定成效。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实施柑桔综合改造近 万亩,优良品种栽培面积已达到了 10 万多亩,占 总面积的 53%以上(其中,以福本为主的早熟脐橙 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2%;以纽荷尔为主的中熟脐 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83%;以红肉、伦晚为主的 晚熟脐橙约万亩,占良种面积的 15%);罗脐由过去 的 14 万亩下降到了 6 万余亩,只占总面积的约 32%。我县柑桔生产已基本形成了品种良种化、种 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加工一体化、销售品牌化、 服务社会化新格局.且总结积累了以下“五统一” 柑桔品改经验: 一是统一规划布局,海拔 300 米以 下脐橙生长最适宜区,建设晚熟脐橙生产带, 300500 米脐橙生长适宜区,规模发展中熟脐橙 带,500600 米(非长江边不超过 550 米) 脐橙生 长次适宜区,发展早熟脐橙生产基地。泄滩乡适当 发展优良夏橙品种,屈原镇适当发展地方良种 桃叶橙,沙镇溪适当发展特色品种椪柑。二是 统一品种定向。突出晚、优、特、新品种,因地制 宜、科学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具体品种定 向:晚熟类以能晚、红肉脐橙等为主,中熟类以纽 荷尔、奈维林娜脐橙等为主,早熟类以早红或福本 脐橙等为主,夏橙以蜜奈、奥林达等为主,桃叶橙 产区则重点开展品种提纯复壮及扩大板块规模。三 是统一种苗、接穗管理。根据种苗管理有关规定, 结合我县实际,确定县柑桔良种苗木繁育中心 XX 县柑桔良种示范场为全县柑桔品改无病毒种苗、接 穗的供应单位,县种子管理站 XX 县特产中心为全 县柑桔品改采穗圃的审定单位。县种子管理站负责 监督、登记和建档备案。苗木和接穗调配。分乡镇 统一组织柑桔品改计划申报、接穗调运,分村发放 接穗,集中连片品改。四是统一品改要求。坚持 “四不” 。树龄 25 年以上的衰老果园不品改,以推 倒重建为宜;多次高接换种的树不再进行品改;海拔 600 米以上、非长江河谷地区 550 米以上的果园不 进行品改;零星分散不纳入品改规划,重点支持规 模成片集中品改。五是统一品改政策。实行以奖代 补激励政策,凡严格按照县柑桔品改统一标准实施, 并经检查验收达标的,每亩扶持资金 100 元。 涌现了一批品改示范典型:郭家坝镇邓家坡村 是全县最早发展脐橙的柑桔大村,过去为全县脐橙 发展起到了推动和示范作用,脐橙面积达到 4000 亩,xx 年当脐橙价格逐渐下跌时,该村掀起了柑 桔品改的热潮,到目前已全部完成品改,其中红肉 脐橙 1500 亩,伦晚脐橙 1000 亩,其余的全部为纽 荷尔脐橙。当普通罗脐橙品种的价格只有元/kg 时, 该村的红肉脐橙价格买到元 3 元/kg,伦晚脐橙单 价高达 10 元/kg 以上,全村 200 万 kg 晚熟脐橙可 增收 540 万元。可见品改效益十分显著。并通过品 改,该村正在筹建晚熟脐橙合作社,推广发展晚熟 脐橙和组织销售。 归州镇香溪村屈定友一家种植红桔砧罗脐亩, 全部为 1985 年定植,xx 年秋季品改为纽荷尔、红 肉脐橙,次年减产 6000kg,减收 7000 多元(按当 时罗脐单价元/kg 计算,)xx 年恢复产量万 kg,收 入 7 万元,07、08 两年连续稳产万 kg,收入分别 为万元万元。可见品改成效非常显著。他的主要经 验是:一是合理果园度密度,按照株行距 33 米, 合理果园密度,亩留树不超过 80 株,树冠和冠幅 达到 23 米,平均株产 4050kg,亩产 30004000kg。二是秋季多头嫁接,因原来为红桔 砧木罗脐,树冠较高大,嫁接芽头 3050 个,芽 头分布在一级副主枝和少部分位置适当的二级副主 枝上。三是培养丰产树冠。嫁接后加强肥水管理, 及时抹芽摘心,第二年必须恢复较大树冠。四是环 剥促花,嫁接第二年秋季采用环剥促花技术。五是 防止树势衰老。结果后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防治, 防止结果后树势早衰。 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虽然我县在柑桔综合改造方面 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在实际生产中也暴露出 了较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盲目品改、 品种混杂。过去,部分柑农由于缺乏市场信息,对 市场风险担忧,盲目品改,缺乏统一的规划,只要 听说是新品种,就引起嫁接,但也不敢大规模品改, 造成品种混杂。调查发现,相当普遍的农户果园内 品种多达 46 个品种,有纽荷尔、罗脐、塔罗科、 杂柑、红肉脐橙、伦晚脐橙等,既不能形成优 势品种规模效益,也不便于管理和销售。零星分 散,不成规模。因集中成片品改,影响柑农收入 13 年,推行起来阻力非常大。集中成片品改达 到 50 亩的极少,主要是零星分散品改,一般一户 品改 1 亩左右,且不集中连片,影响了整体品改的 效果。技术粗放,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为:一 是品改对象选择不当。因怕品改影响现实收入、短 期效益,大多数农户首先选择立地条件差,树龄大, 零星分散的衰老果园、衰老树进行品改,有的砧穗 不配套,不仅品改效果差,反而加速了果园衰老、 树势衰老,收效甚微甚至无收。二是果园密度过大, 没有疏株间伐,品改效果不能充分发挥。三是注重 春季品改,轻视秋季品改。春季高接换种一年难以 恢复树冠,推迟结果,而秋季品改可以一年恢复树 冠,两年结果丰产。秋季品改因树冠结果影响操作, 对当年略有减产,绝大多数农户只在春季进行品改。 四是嫁接芽头或多或少,嫁接部位不规范。有的芽 头过多的达 100 个芽以上,造成树冠郁闭,结果 后容易衰老,有的芽头偏少,树冠偏小,不能丰产;有 的在树冠内侧嫁接,方向没错开,间距过密。四是 管理不到位,抹芽摘心和病虫防治不及时,影响树 势生长,不能形成丰产树形。注重多次高接换种, 忽略了以推倒重建为手段的新发展,导致了品改树 体生长势不强、感病严重、早衰现象突出、难以形 成立体结果冠面,有效结果年限缩短等; 二、几点建议 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发动,充分发 挥政府及新闻媒体对柑桔品改工作引导作用、政策 推动作用和舆论导向作用,不断提高广大柑农的品 改意识、科技兴业观念,使其品改工作真正变成广 大农民的自觉行为和要求。 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指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