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pt课件_第1页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pt课件_第2页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pt课件_第3页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pt课件_第4页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Guillain-Barre syndrome, GBS 1 周围神经系统是指脊髓及 脑干软脑膜外的所有神经结 构,脑神经和脊神经及它们 的神经节、周围神经干、末 梢分支以及自主神经系统。 神经细胞分为细胞体和细 胞突两部分,后者又包括树 突和轴突。神经纤维通常指 轴突,分为有髓纤维和无髓 纤维两种 2 周围神经病变是指周围神经受损所致的 功能障碍 感觉障碍: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疼痛 运动障碍: 刺激性症状:肌束震颤、肌痉挛、痛 性痉 挛 破坏性症状:肌力减退或丧失、肌萎 缩 腱反射改变:减弱或消失 自主神经症状:无汗、竖毛障碍、直立性 低血压 周围神经疾病 3 * 4 髓鞘脱失 糖尿病神经病变 酒精性神经病变 尿毒症性神经病变 格林 -巴利综合征 华勒变性 椎关节强直变性 椎间盘脱出症 腕管综合症 面瘫 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 轴索变性 药源性神经内科病变 ( 长春新碱、异烟肼等) 带状疱疹 病变方向 病变方向 神经细胞 髓磷脂 轴突 肌肉 断段远侧轴索和髓鞘变性和解体 自轴索远端向近端出现变性和脱髓鞘 节段性脱髓鞘 轴索可无损害 4 周围神经疾病 概述 三叉神经痛 特发性面神经炎 格林巴利综合征 坐骨神经痛 疱疹病毒后神经痛 5 定义:定义: o GBS 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是以周围神经和神经根的脱髓鞘, 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及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的炎性反 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应为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疾病。 6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 o 发病率发病率 o 季节性季节性 o 性别性别 o 年龄年龄 0.61.9/10万人。 四季均可发病,夏秋 两季居多;男性略高于女性。各年龄组 均可发病,但以儿童及青壮年多见。 7 病因及发病机制病因及发病机制 o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 o 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反应 非特异性病毒感染 空肠弯曲菌( CJ)( 30% ); 以腹泻为前驱感染的 GBS患者 CJ感染率达 85% ; 单泡病毒,带泡病毒,流感病毒,单泡病毒,带泡病毒,流感病毒, HBV, HIV为少见感染因子为少见感染因子 免疫因素免疫因素 : - GBS是免疫介导的自身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免疫介导的自身变态反应性疾病 分子模拟学说:分子模拟学说: 病前感染病前感染 因因 子是重要诱因,目前认为微生物的某些结构子是重要诱因,目前认为微生物的某些结构 与宿主的某些结构具有共同表位,机体感染后针对病原微生物的与宿主的某些结构具有共同表位,机体感染后针对病原微生物的 保护性免疫反应在神经组织引起交叉反应,破坏神经结构或引起保护性免疫反应在神经组织引起交叉反应,破坏神经结构或引起 功能改变。功能改变。 8 9 病理病理 o 部位部位 o 神经组织学特征神经组织学特征 o 肌肉改变肌肉改变 运动及感觉神经根、前根神经节、周围神 经、颅神经。以神经根、神经干和神经丛 的改变最明显。 局限的节段性髓鞘脱失,伴有小血管(主 要是小静脉)周围及神经内膜的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呈失神经性萎缩。 10 临床表现临床表现 o 前驱症状前驱症状 o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o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o 颅神经症状颅神经症状 o 自主神经症状自主神经症状 o 病程及预后病程及预后 11 前驱症状前驱症状 o 部分部分 GBS患者病前数日患者病前数日 数周有感染史:上数周有感染史:上 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呼吸道、消化道症状; 其它:带状疱疹、流感、水痘、腮腺炎、病其它:带状疱疹、流感、水痘、腮腺炎、病 毒性肝炎等。毒性肝炎等。 12 运动障碍运动障碍 o 急性或亚急性起病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o 双侧对称的四肢迟缓性瘫痪双侧对称的四肢迟缓性瘫痪 o 往往由下向上发展,下肢重于上肢往往由下向上发展,下肢重于上肢 o 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 13 感觉障碍感觉障碍 o 主观感觉障碍明显主观感觉障碍明显 o 客观检查浅感觉障碍不明显,或有客观检查浅感觉障碍不明显,或有 “末梢型末梢型 ”感觉减感觉减 退退 o 下肢震动觉和位置觉减退(少见)下肢震动觉和位置觉减退(少见) o 下肢腓肠肌压痛(下肢腓肠肌压痛( 30%) o 神经根刺激症状:神经根刺激症状: Kernigs or Lasegue s sign 14 颅神经症状颅神经症状 o 部分的患者有颅神经症状,多为双侧麻痹部分的患者有颅神经症状,多为双侧麻痹 o 成人成人 双侧面瘫最多见双侧面瘫最多见 o 儿童儿童 常见后组颅神经麻痹(常见后组颅神经麻痹( 、 ) o 其它颅神经其它颅神经 、 、 、 均可受累,偶出现均可受累,偶出现 Horner征征 15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o 血管舒缩障碍血管舒缩障碍 o 短暂的大小便潴留或失禁短暂的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o 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 心率紊乱、直立性低心率紊乱、直立性低 /高血压等高血压等 16 病程及预后病程及预后 o 单相病程(单相病程( monophase course),), 10%双相;双相; o 12周达高峰、周达高峰、 24周开始恢复,复发(周开始恢复,复发( 12%)、死亡()、死亡( 35%)少见;)少见; o 预后:儿童好于成人,进展快、有呼吸肌麻痹、预后:儿童好于成人,进展快、有呼吸肌麻痹、 EMG运动传导运动传导 速度明显下降者预后差;速度明显下降者预后差; o 1/3有后遗症状(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有后遗症状(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17 临床分型临床分型 o AIDP 经典经典 GBS o AMAN 急性运动轴急性运动轴 索型神经病索型神经病 o AMSAN 急性运动感急性运动感 觉轴索型神经病觉轴索型神经病 o Fisher syndrome o 不能分类的不能分类的 GBS 纯运动型。纯运动型。 病情重、多有呼吸肌受累,病情重、多有呼吸肌受累, 2448小时内小时内 迅速出现四肢瘫,肌萎缩出现早、病残率高迅速出现四肢瘫,肌萎缩出现早、病残率高 、预后差。、预后差。 症状与症状与 AMAN相似,但病情更重、相似,但病情更重、 预后差。预后差。 GBS变异型,病程变异型,病程 1012周。周。 男性、男性、 3865岁。岁。 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 ophthalmoplegia-ataxia-areflexia)三联征)三联征 。 GBS变异型。变异型。 “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全自主神经功能不全 ” 复发型复发型 GBS等。等。 18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o 脑脊液:蛋白脑脊液: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细胞分离现象 :早期脑脊液可正常,自第二早期脑脊液可正常,自第二 周起可出现脑脊液的蛋白周起可出现脑脊液的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细胞分离现象, 蛋白含量增高而细胞数正 常; 即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约在即脑脊液中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约在 20个个 /mm3以下,以下, 而蛋白定量明显增加,早期轻度增加,约为而蛋白定量明显增加,早期轻度增加,约为 60 80mg/dl,至病,至病 程第程第 4 5周可高达周可高达 l00 1000mg/dl之多。这是之多。这是 GBS的主要脑脊的主要脑脊 液改变特点液改变特点 19 辅助检查辅助检查 o 神经电生理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 : 髓鞘损害为主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低于正常的髓鞘损害为主出现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低于正常的 20。周围神。周围神 经近端有明显的传导阻滞现象,为经典型经近端有明显的传导阻滞现象,为经典型 GBS(脱髓鞘型)。部分病(脱髓鞘型)。部分病 人出现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提示轴索损害,为人出现动作电位的波幅下降,提示轴索损害,为 GBS的轴索变异型。的轴索变异型。 早期早期 F波或波或 H反射延迟等反射延迟等 。 o 神经活检神经活检 脱髓鞘和脱髓鞘和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及巨噬细胞的浸润。 20 诊断诊断 ( Asbusy,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o 肯定诊断要点肯定诊断要点 o 强力支持诊断要点强力支持诊断要点 o 应对诊断提出疑问的要点应对诊断提出疑问的要点 o 否定否定 GBS的诊断要点的诊断要点 o 总结(掌握)总结(掌握) 21 肯定诊断要点肯定诊断要点 o 一个以上肢体的进行性运动瘫痪(程度不等):双一个以上肢体的进行性运动瘫痪(程度不等):双 下肢下肢 四肢四肢 躯干躯干 延髓延髓 /面肌面肌 /眼外肌眼外肌 o 腱反射消失(反射呈普遍消失)腱反射消失(反射呈普遍消失) 22 强力支持诊断要点强力支持诊断要点 -1 (按重要次序排列)(按重要次序排列) o 瘫痪症状和体征进展很快:瘫痪症状和体征进展很快: 停止进展停止进展 2周内周内 50%、 3周内周内 80%、 4周内周内 90%; o 相对对称性;相对对称性; o 轻度感觉症状和体征;轻度感觉症状和体征; o 颅神经损害;颅神经损害; o 恢复:恢复: 24周,多数完全恢复;周,多数完全恢复; o 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o 神经炎症状和体征出现时不伴发热。神经炎症状和体征出现时不伴发热。 23 强力支持诊断要点强力支持诊断要点 -2 (按重要次序排列)(按重要次序排列) o CSF蛋白增高:发病蛋白增高:发病 1周后,或连续几次腰穿;周后,或连续几次腰穿; o 神经电生理:神经电生理: NCV正常的正常的 60%,远端潜伏期延长至正常的,远端潜伏期延长至正常的 3 倍倍 脱髓鞘改变;脱髓鞘改变; 波幅降低波幅降低 轴索损害;轴索损害; F波或波或 H反射延迟或消失反射延迟或消失 神经近端神经近端 /根性损害。根性损害。 24 简单总结诊断要点简单总结诊断要点 (掌握)(掌握) o 病前病前 14周有感染史,急周有感染史,急 /亚急性起病;亚急性起病; o 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四肢对称性迟缓性瘫痪; o 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颅神经受累;可有感觉异常(末梢型)、颅神经受累; o CSF常有蛋白常有蛋白 -细胞分离现象;细胞分离现象; o 神经电生理神经电生理 F/H反射、反射、 NCV、远端潜伏期、波、远端潜伏期、波 幅等改变。幅等改变。 25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o 低钾周期性瘫痪低钾周期性瘫痪 o 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 o 重症肌无力(急性、全身型)重症肌无力(急性、全身型) 26 治疗治疗 o 支持疗法支持疗法 o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o 预防并发症预防并发症 o 病因治疗病因治疗 o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27 病因治疗病因治疗 o 目的:抑制免疫反应、消除致病因子对神经的损害并促进神经再生目的:抑制免疫反应、消除致病因子对神经的损害并促进神经再生 。 o 血浆交换(血浆交换( plasma exchange, PE) 一线疗法,在无严重一线疗法,在无严重 感染,血液病,心律失常等禁忌症的急性期患者可用血浆置换,每感染,血液病,心律失常等禁忌症的急性期患者可用血浆置换,每 次交换血浆量按次交换血浆量按 ml/kg体重,周交换次体重,周交换次 o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 intravenus immunoglobulin, IVIG ) 在急性期患者,无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先天性在急性期患者,无免疫球蛋白过敏或先天性 IgA缺乏症等禁缺乏症等禁 忌证者,一线疗法忌证者,一线疗法 0.4g/(kg.d),用,用 5天。天。 o 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必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并不增效血浆置换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不必联合应用。联合应用并不增效 。 28 o 皮质类固醇(皮质类固醇( corticosteroids) o 中药中药 o 神经营养药神经营养药 o 急性期应给予足量急性期应给予足量 B族维生素,维生素族维生素,维生素 C,和高热卡易,和高热卡易 消化饮食,对吞咽困难者及早鼻饲饮食消化饮食,对吞咽困难者及早鼻饲饮食 。 29 支持疗法支持疗法 o 辅助呼吸辅助呼吸 呼吸肌麻痹是呼吸肌麻痹是 GBS的主要危险,抢救呼吸肌麻痹是的主要危险,抢救呼吸肌麻痹是 治疗重症治疗重症 GBS的关键的关键 缺氧症状缺氧症状 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分压下降、血氧饱和度下降 明显,必要时需行气管切明显,必要时需行气管切 开;开; 呼吸器的护理(湿化、吸痰呼吸器的护理(湿化、吸痰 保证辅助呼吸成功的关键)保证辅助呼吸成功的关键) 拔管注意事项拔管注意事项 30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o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直至病情开始恢复;进行持续心电监护,直至病情开始恢复; 对对 “高血压高血压 ”/“低血压低血压 ”的处置。的处置。 o 预防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预防长时间卧床的并发症: 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误吸、尿潴留、坠积性肺炎、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误吸、尿潴留、 便秘、疼痛、焦虑便秘、疼痛、焦虑 31 康复治疗康复治疗 o 被动、主动运动被动、主动运动 o 针灸针灸 o 按摩按摩 o 理疗理疗 o 步态训练步态训练 32 预后预后 o 自然因素自然因素 o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 年龄、病前腹泻史、年龄、病前腹泻史、 CJ感染感染 治疗方法和时机:治疗方法和时机: 强调早期有效治疗、支持疗法对降强调早期有效治疗、支持疗法对降 低严重病例的死亡率至关重要、低严重病例的死亡率至关重要、 应及时合理使用辅助呼吸。应及时合理使用辅助呼吸。 33 34 35 周期性瘫痪 36 定义 o 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 组肌病,发作时多伴有血清钾含量的改变。 o 肌无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周,发作间歇期完 全正常 o 根据发作时血清钾的浓度,可分为低钾型, 高钾型和正常钾型。 37 钾的代谢 o 钾是人体最重要的无机阳离子之一。 o 正常人体内含钾量约为 50-55mmol/kg。 o 90%在细胞内,骨钾约占 1%,跨细胞液钾 约占 1%,仅约 1.4%的钾存在于细胞外液 中。 o 摄入钾的 90%经肾随尿排出。 o 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38 钾的代谢 o 肾脏对钾的排出量取决于肾小球滤过量、肾 小管对钾的重吸收量和肾小管对钾的分泌量 。 o 决定尿钾排出量的最重要因素是远端小管和 集合管钾的分泌量。 o 65%-70%的钾被肾小管重吸收, 25%- 30%在髓袢重吸收。 39 钾的代谢 o 远端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钾,也能分泌钾, 并受多种因素的调节而改变其重吸收和分泌 的速率。 o 钾的生理功能: 维持细胞新陈代谢,保持细胞静息膜电位, 调节细胞内外的渗透压及调控酸碱平衡 40 钾代谢障碍 o 测定血钾可取血清或血浆,血清钾浓度的正 常范围为 3.5-5.5mmol/L,血清钾浓度通 常比血浆钾高 0.3-0.5mmol/L。 41 低钾血症( hypokalemia) o 血清钾的浓度 3.5mmol/L o 血钾浓度能反映体内总钾含量,但在异常情 况下,两者之间不一定平衡。 o 低钾血症患者体内钾总量也不一定减少,但 在多数情况下,低钾血症常伴有缺钾。 42 低钾血症 o 原因和机制: o 1.钾的摄入不足:消化道梗阻、昏迷、厌食 o 2.钾的丢失过度 : ( 1)消化道丢钾 ( 2)经肾脏丢钾 ( 3)经皮肤丢钾 l 3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 43 低钾血症 细胞外钾转移至细胞内: o 1.碱中毒 o 2.过量胰岛素使用 o 3.-肾上腺素能受体活性增强 o 4.某些毒物中毒:钡、棉籽油 o 5.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44 低钾性周期性瘫痪 o Hypo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为周期 性瘫痪中最常见的类型,以发作性肌无力、 伴有血清钾降低、补钾后能迅速缓解为特征 。 o 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在同一家族中数 代均有患者,故又称为家族型周期性瘫痪, 我国以散发为多见。 45 遗传学 o 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不高。 o 本病与常染色体 1q31-32上的 L型钙离子通 道的二氢嘧啶受体基因相关,此基因编码二 氢嘧啶敏感性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 46 病理 o 肌纤维稍增大,最具特征性的肌浆网的空泡 化。肌原纤维被圆形或卵圆形空泡分隔,空 泡内含有透明液体和少数 PAS染色阳性颗粒 47 临床表现 o 发病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发 ,随年龄增长而发作次数减少。 o 性别倾向:男性约为女性患者的 3-4倍,病 情多重于女性。 o 诱发因素:感染、创伤、寒冷、情绪激动、 饱餐含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饮料等。 o 易发时间:一般在夜间入睡后或早晨清醒后 发作。 48 临床表现 o 起病形式:肢体肌肉对称性无力或完全瘫痪 ,下肢重于上肢,近端重于远端 o 通常从双下肢开始,后延及双上肢。眼肌、 面肌、舌肌、咽喉肌、膈肌、咀嚼肌不受影 响。 o 一般数小时至 1-2天达到高峰。 49 临床表现 o 体征:发病期间神智清楚、呼吸、吞咽、咀 嚼、发音和眼球活动正常。 o 瘫痪肢体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感觉正常。 o 少数病例可发生呼吸肌麻痹、心动过速或过 缓、室性心律失常、血压增高而危及生命。 50 临床表现 o 发作一般经数小时至数日逐渐恢复,最先受 累的肌肉最先恢复。 o 发作频率不等,一般数周或数日一次,个别 病例每天均有发作,也有数年一次甚至终生 仅发作一次。 o 伴发甲亢的周期性瘫痪发作频率较高,每次 持续时间短,常在数小时至 1天之内。甲亢 控制后,发作频率减少。 51 辅助检查 o 血钾检查 o 心电图:典型低钾性改变, U波出现, T波 低平或倒数, P-R间期和 Q-T间期延长, ST 段下降, QRS波增宽。 o 肌电图:示运动电位时限短、波幅低,完全 瘫痪时运动单位消失,电刺激无反应。膜电 位低于正常。 52 诊断 o 根据周期性发作的短时期的肢体近端迟缓性 瘫痪,无意识障碍和感觉障碍,发作期间血 钾低于 3.5mmol/l,心电图呈低钾性改变, 补钾后迅速好转。 o 有家族史支持诊断 53 鉴别诊断 o 散发病除甲亢外,应与可反复引起低血钾的 疾病鉴别,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小管 性酸中毒、失钾性肾炎、腹泻、药源性低钾 麻痹(噻嗪类利尿剂、皮质类固醇等)。 54 治疗 o 1.发作时给予 10%KCl或 10%枸橼酸钾 40- 50ml顿服, 24h内再分次口服,一日总量 为 10g。 o 2.对发作频繁者,在发作间期可用钾盐 1g, 每日 3次口服;或乙酰唑胺 250mg,每日 4 次口服;或螺内酯 200mg,每日 2次口服, 以预防发作。低钠高钾饮食也有助于减少发 作。 55 治疗 o 3.对呼吸肌麻痹者应予辅助呼吸,严重心律 失常者应积极纠正。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者 ,甲亢控制后发作将明显减少或终止发作。 56 高钾型周期性瘫痪 o Hyberkalemic periodic paralysis:又成 强直性周期性瘫痪,较少见,基本上限于北 欧国家。 o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 o 临床上有三个变异型:不伴肌强直;伴有肌 强直;伴副肌强直。 57 遗传学 o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外显率高 o 致病基因位于 17q35,为骨骼肌钠离子通道 的亚单位基因突变所致。 o 当细胞膜近胞质面的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 使钠离子通道通透性异常失活,而细胞外钾 离子浓度升高。 58 临床表现 o 发病年龄:多在 10岁前起病 o 性别特征:男性居多 o 诱发因素:饥饿、寒冷、剧烈运动和钾盐摄 入可诱发肌无力发作 59 临床表现 o 发病情况:肌无力多从下肢近端开始,通常 两侧对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