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docx_第1页
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docx_第2页
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docx_第3页
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docx_第4页
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镇城区治安防控对策初探 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维护和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的基本要求,是 XX 年公安部提出的“三基”工程建设年的 重要内容。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向纵深发展,城区社 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整个社会处于动态环境之 中。镇域总面积 130.7 平方公里,辖 11 个村 8 个社区,总 人口 7.8 万,县经济工业园 XX 湾新技术开发区座落我镇县、 镇企业 500 多家,流动人口至少 2 万,各种矛盾的相对集 中点,每年所发刑事案件占全县总量的 90%以上,面临的治 安和维稳压力大,形势不容乐观。因此,公安工作如何适 应社会大市场、大流动、大开放的动态环境,如何加强城 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增强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为经济建设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成为当前 改革和加强公安工作亟待思考的重要课题,值得研究。 一、我县城区的治安现状与特点 随着我县“小县大城关”发展战略的进一步实施,在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城镇化加速和外来人口的 快速增长,必将导致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利 益分配机制变革的加快,城镇因各种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 不安定因素将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和刑事治安案件总量 已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伴一定的发案规律及特点。 发案呈分散趋势,随机性大。案件多集中在城区居民 住宅区、街道广场、商业场所、城乡结合部等地。这些地 方频发的原因在于地域巡防力量相对薄弱,人流量大,外 来人口多,群众安全意识相对淡薄,邻里守望的意识不强, 使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违法分子可轻易锁定不设防的侵 害目标。一旦作案成功,就在纵横交错的街巷里弄和茫茫 人海中自由逃窜,迅速逃离现场,而公安民警往往在接到 报案后赶赴现场,案犯却早已凭借便利的交通条件逃之夭 夭。 侵害以易携带财物为主,呈多样化趋势。犯罪行为的 侵害目标广泛,多以现金、家用电器、金银首饰、交通、 通讯工具等为主,且以价值含量高、携带转移方便、容易 转化成现金的物品为首选。随着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案件呈多样化趋势,突出的有盗窃工业原材料、城乡通讯 电缆设施等,且案值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民 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城镇的机动车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 而社会对机动车管理的配套措施相对滞后,群众防盗意识 薄弱,将机动车随意停放,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致使 盗窃机动车犯罪出现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被动局面。 发案时空的全方位性和相对集中性。不同地区的人员 已形成自己的一套作案手法,专业性和地区性很强。如侵 财性案件的作案时间大多集中在上午 8 时至 11 时、下午 2 时至 4 时、凌晨 1 时至 5 时等居民家中无人或夜深人静居 民睡熟之时,以爬窗、爬落水管、撬防盗门窗、插片入门 等手段入室盗窃,且一些不法分子形成了团伙,以游击战 的方式,形成偷盗、转运、销赃一条龙作案渠道,大肆流 窜作案。 作案人员本地化、外来化和年轻化交错。从近年来我 镇治安刑事案件作案人员来看,本地人员占打击处理总数 的 70%,且存在本地人口和外来人口联合交错作案,作案人 员的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在所有侵财性案件中,作案人员 年龄在 14 岁至 36 岁的占打击处理总数的 75%。从作案人员 的地域分布和成员组成来看,打破了原有作案人员单一集 中团伙型的格局,发展到了多籍贯、松散型团伙。 侵财性案件占据刑事治安案件的重中之重。从全国的 治安形势看,侵财性违法犯罪活动在刑事案件中占有很大 比例,是导致刑事案件高位运行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我国 刑事犯罪的基本特点。今年上半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刑 事案件 211.5 万起,其中侵财犯罪案件 181.1 万起,侵财 犯罪占全部案件的 85.6%。我镇也不例外,侵财性案件亦是 拉动刑事发案的主要案件,占全部刑事案件的 85%以上,而 城区更是案件高发区域。可以说,遏制全县刑事案件的发 案势头,关键还是要控制城区侵财性案件的发案率。 二、制约我县城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难点分析 虽然公安派出所围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做了大量 的工作,各警种的合成作战能力和应变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城区已初步形成了动态环境下的治安防控机制,但仍存在 不少影响和制约着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困难和问题, 面对新的治安形势,城区治安防控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 城区治安防控工作形势严峻。违法犯罪活动仍呈高发 态势,侵财性犯罪面广量大、居高不下,且犯罪分子在街 面作案突发性强,取证难度大。 治安防控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实战要求。在防控体系建 设中,一直以来公安机关往往重视片面措施忽视系统研究, 重视防范投入忽视防范产出,重视人海战术忽视科技应用。 动态巡逻人员和岗亭哨卡没有有机结合起来,对特种行业 的查控运作不够规范,警力投放不科学,巡逻方式不灵活 等。 主体角色偏失,治安防控薄弱。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 防控体系的主力军,但无法承担全部的防范工作,防范责 任必须由全社会共同承担。但无论在实践中还是在多数人 的观念中,公安机关成了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事实上的 唯一主体,孤军作战。大部分的基层治保组织名存实亡, 使群众对基层治保组织的作用产生怀疑。从群众的个体素 质和参与意识来看,很多群众邻里间互相照应不够,邻里 关系淡漠,不少居民认为治安防范事不关已,存在着“各 人自扫门前雪”的消极思想,法制素质和参与意识不强。 治安防控的保障机制不完善。基层民警队伍不稳定, 存在着调动频繁等问题;补充警力不足,没有很好地形成 “老中青,帮传带”的队伍结构,影响了治安防控工作的 延续性;基层民警承担了大量的份外工作,牵制了大量的 时间和精力;一线民警因忙于工作,缺乏业务、技能培训, 整体素质不高,与工作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城区治安防控与形势仍欠协调。对城区治安存在阵地 控制薄弱,防控不严的现象。老城区很多老住宅区,仅以 一扇铁拉门和一把挂锁防盗,容易入侵。一些住宅区外可 供攀登物多。虽然社区等组织建立了一些社会综合防范机 制,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群众参与热情不高,起不了 大的防范作用。公安机关的路面巡逻,存在时间和空间上 的空档,住宅区往往成为巡逻的死角。 三、我镇城区治安防控的对策构想 建立现代治安防控体系,触及公安工作的思维理念、 警力布局、职能定位、勤务制度、队伍管理、警务保障等 多方面的调整和改革。工作中,首先要保证理念上的先进 性,坚持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围绕服务 现实斗争,在实效上下功夫,坚持与时俱进,始终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要建立符合云和社会经济发展和 治安形势的运行机制,加强信息化、科技化建设,把先进 的信息手段、科技手段运用于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打防控 一体化。再次要打破突击型、随意型、分割型、零散型的 工作模式,讲究工作的整体性、系统性,做到人防、物防、 技防、意识防整体推进,专业化、社会化同步运行,点、 线、面多管齐下,打击、管理、防范、控制一体运作,全 面提升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 从“四个突破”探索新形势下的治安防范之道。一是 从街面突破。通过建立打击街面犯罪警组、便衣巡逻队、 治安信息员、安装动态视频监控探头等工作措施,警力前 移,囤警街面,加强面上控制,重点防范和控制抢劫、抢 夺和入室盗窃、盗抢机动车等犯罪的发生。二是从重点部 位突破。通过层层摸排,确定治安重点辖区进行集中整治, 理顺治安重点部位的管理体制,建立阵地控制治安防范体 系。如工业园区、出租户聚居街、娱乐场所密集区等。三 是从机关企事业单位突破。以开展“创安”活动为载体, 建立起单位内部治安防范体系,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治安 防范工作的落实,建立内部治安防范体系。四是从城镇小 区突破。把社区综治工作领导小组、综治工作人员等工作 机制和治安室、门卫室、自行车停车棚、机动车停车场以 及其它技防设施纳入总体规划,一并研究部署和建设,建 立区域治安防范体系。 构建治安防控体系。一是加强对治安岗亭的建设。必 须在城区内的重点路段和治安复杂区域建立治安岗亭和安 全哨,整合现有警力资源,调整工作模式,实行弹性工作 制,增加对重点地段的设卡巡逻力量,增加对重点时段的 巡逻频率,实行 24 小时动态巡逻出警,及时发现可疑人员。 把警力最大限度地拉到街面,强化震慑和控制力度,逐步 完善网格化的治安防控体系。二是建立健全专、兼职巡防 队伍运行机制。针对城区发案集中、人员集中的特点,走 群众路线,组建多种形式的巡防队伍,巩固现有基层基础 工作,进一步完善防范考核机制,发挥群防群治的优势作 用,激发群众的防范意识和优势,形成社会治安大巡防的 局面。建立严格的巡逻盘查登记检查制度,根据发案实际, 设定必巡点,要求参加巡逻的队员每隔一定时间到必巡点 签到,并把巡逻中检查到的人员和各种情况如实登记在盘 查登记本上,接受不定时的抽查。同时根据发案特点规律, 调整巡逻时间,实行“猫鼠同步”,缩小犯罪空间。对社 区实行分片包干巡逻制度,逐步形成与专职巡逻队重点路 段、街道、场所的重点巡逻相辅相成。进一步发挥小区治 安积极分子和街道、社区巡逻队的作用,加大治安巡查力 度,防止各类案件的发生。三是采用灵活多变的形式进行 交叉巡逻。开展机动性强的车辆动态巡逻与自行车巡逻、 徒步巡逻结合的原则,增强巡逻密度和频率,把巡逻的触 角延伸到每一角落。值班备勤民警带处警队员每天晚上实 行有警接警、无警巡逻,与线、面巡逻的力量互联互动, 充分发挥以快制快的动态治安防控优势。四是严密重点行 业的治安管理措施。通过对“二手机”市场、金银手饰加 工点、机动车修理业、废旧物品回收站进行集中检查,加 大管理力度,落实严格的管控措施,确保工作底线,对行 业实行分层次管理,切断违法犯罪的销赃渠道和落脚点。 强化社区治安防控工作。一是以创建安全责任区为契 机,转变观念,拓展视野,着眼于社区警务的新实践和新 发展。要牢固树立扎根责任区、面向群众抓基础、搞防范 的“创安”意识,把社区治安防控工作转化为社区警务行 为、社区企业行为与政府属地行为“三位一体”的社区综 合治理防控体系。二是深化社区警务建设,全面推行社区 警务室分级制。针对辖区治安特点,整合社区警务室设置, 改变执勤模式和工作方法,实现以收集信息为主体、以组 织群防群治工作为核心、以巡访为重要工作方式的勤务工 作机制,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三是以创建平安社区为契 机,积极依靠社区组织,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动员居民走 出家门,开展邻里守望、看楼护院、门梯共管、联户联防、 店铺互防等群防群治工作, 喊响“我为社区守一夜、社区 为我守一年”的口号,共保社区平安。 狠抓防范机制建设。一是积极探索外来人口管理工作 新机制。首先要全面落实“谁用工,谁负责,谁留宿,谁 负责”的责任制度,实行建筑工地外来人口的“公寓式” 管理和用工企业外来人口的“旅馆式”管理模式,通过以 房管人,使外来暂住人口的登记、发证率达到 95%以上。其 次要抓好对流动人口住宿点、工作点、活动点的三大管理 环节,对租房内有摩托车的、昼伏夜出的、无正当职业的、 经济反常的人员进行重点管理,使外来人口管理真正做到 “情况明、底数清、人来登记、人去注销”。二是坚持治 安情况通报例会和向群众汇报工作的制度。派出所要采用 多种形式定期对各村、社区、治安重点单位发布警情,对 每月的发案情况、作案规律和特点及时进行分析研究,提 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及时弥补防范工作中的漏洞。对受害 人以建议整改通知书的形式,针对存在的隐患限期整 改,预防类似案件再次发生。派出所要以平安信息栏 为依托,针对辖区发案苗头,把各类案情和治安信息通报 给基层治安保卫组织,拟出各类预警信息及时进行张 贴和分发给辖区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 重视技术防范工程建设。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 公安机关只有走科技强警之路,才能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 要以创建 “平安衡山”为契机,积极争取政府在财力上的 支持,不断加大技防投入,大力推广安装与 110 联网的自 动报警系统。一是构建动态视频电子监控系统。在城区建 一定数量的监控探头,如城镇车流人流较集中的街面十字 路口、县城出入口、居民小区等,使监控网络覆盖整个城 区,并与公安 110 指挥中心联网,实现 24 小时全程监控, 一有案件发生,警察将在第一时间准确地达到第一现场, 从而确保各类发案的及时破获,特别对破获“两抢”等发 案快取证难度大的案件,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二是在机关、 企事业单位财务室等重点要害部位大力推广安装与 110 联 网的自动报警系统。向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发放安装自 动报警系统建议书,阐明“花小钱买平安”的目的和意义。 动员各单位在财务室、重要仓库、电脑室等重点要害部位 安装与 110 联网的报警器、区域防盗报警器等安全防范设 施,确保落实“三防”措施覆盖面达到 90%以上。三是按照 创建平安衡山、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城区小区 建设调研,大力推进封闭式小区建设。对条件不具备的开 放式小区要推广安装分户防盗门和单元电子对讲门,设置 自行车存放处,实行专人看管等办法加强防范;对条件具 备的开放式小区,要多改建成封闭式小区,动员业主把四 周围墙加高;对主要出入口、通道、四周围墙要推广安装 监控设备,监控报警系统逐步与 110 指挥中心联网。对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