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输管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集输管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集输管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集输管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集输管道管道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下二门油田下 5-310X1 更新井地面建设工程 施工组织设计 编 制: 审 核: 审 定: 南 阳 市 油 田 天 鹏 建 筑 工 程 有 限 公 司 二 O 一八年三月二十日 1 目 录 1工程概况 2 2编制依据 3 3工程施工顺序 4 4施工准备 4 5施工部署 6 6主要施工方法 8 7劳动力组织 28 8主要施工机具29 9临时设施布置 32 10工期保证措施32 11质量保证措施35 12HSE 管理措施 39 13. HSE 管理方案 45 2 1工程概况 下二门油田下 5-310X1 更新井地面建设工程,该项目施工包含五个部分见下表: 序号 文 件 编 号 专 业 名 称 项 目 号 备 注 1 DL1-0000WI01 注水部分 有图 2 DL1-0000AR01 土建部分 有图 3 DL1-0000R001 道路部分 无图 4 DL1-0000IN01 仪控部分 有图 5 DL1-0000EL01 电气部分 DDN17S115 有图 1.1 注水部分 1.1.1 10 号计量站 下 5-310X1 井注水管线 766 无缝钢管 20#共长 120m,T5-113 井 至下 5-310X1 井洗井液管线 894 无缝钢管 20#共长 50m,注水管线过井场路套管为 普通焊接钢管 1144 共长 13m,下 5-310X1 井注水井口 1 套,井口房 1 座,拆除并 更换 10#计量站配水间阀组上阀门 4 套,压力表 1 套,标志桩 3 套。 1.1.2 注水管线设计压力 16Mpa,洗井液管线设计压力 4Mpa。管顶覆土厚度 1m,管线 强度检验合格后用洁净水进行清扫。 1.1.3 管线内外壁喷砂除锈 St3.0 级,内壁涂无溶剂液体环氧涂料加强级防腐,干膜厚 度300m;外壁做加强级石油沥青防腐。管线内外壁补口补伤做法同管线做法一样。 套管防腐同管线做法一样,两端用沥青麻刀塞紧,每端塞紧长度不小于 150mm,外面 用防水砂浆封堵长度不小于 50mm。 1.2 土建部分 新建井口池及集水池 1 座,采用 C20 砼现浇,外漏表面用 1:2 水泥砂浆抹光 20 厚。 1.3 道路部分 按井场标准化要求设计。本次没有施工图。 1.4 仪控部分 10#计量站配水阀组拆换压力表 1 台,拆换高压流量控制器 1 台,仪表电缆穿热镀锌钢 管防爆接线盒敷设。 1.5 电气部分 10#计量站配水间安装挂墙式 500W/220V/DC24V 开关电源箱 1 台,开关箱电源由值班 室配电箱引入,采用交联电缆沿墙和埋地敷设,值班室内沿墙 PVC 线槽敷设,配水间 3 内热镀锌钢管防爆接线盒敷设。开关箱接地采用热镀锌扁钢和已建接地系统连接。 1.6 工期目标: 自接到建设单位开工令之日起 60 日历天竣工; 1.7 质量目标 1.7.1 总体质量目标:单位工程合格率达到 100%,单位工程优良率达到 90%以上。 1.7.2 管道现场焊接一次合格率 95以上(按口数计) ,补焊合格率 100%。 1.7.3 设备、材料质量合格率 100%。 1.7.4 弯头、弯管对号准确率 100%。 1.7.5 管道补口补伤一次合格率 98%。 1.7.6 管道防腐一次合格率 100%。 1.7.7 管道埋深一次合格率 100%。 1.7.8 设备、阀门安装一次合格、对号率 100%。 1.7.9 投产试运一次成功 1.7.10 竣工验收目标:竣工资料完备齐全准确一次合格。 1.8 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无安全事故 1.9 环境目标 措施得当、环境优良、保护有力、杜绝污染、文明施工。 1.10 工程特点 本工程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施工与生产同步进行。施工地带属农田丘陵地带,村村通 道路和井场道路相互交错,地下水位高且分布有不明生产管线、注水管线、洗井液管 线,电缆、光缆等地下障碍物,给施工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因此管沟开挖前,先用人 工对线路进行开挖探沟,待查明情况后方可施工。确保优质高效的完成施工任务。 2编制依据 2.1 施工图资料图纸总目录 DL5-00000000 中施工内容 2.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规范GB50235-2010 2.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184 2011 2.4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83 2011 4 2.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093 2013 2.6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SY/T0407-2012 2.7石油化工仪表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21-2013 2.8油气田地面管道及设备涂色标准SY/T0043-2006 2.9埋地钢制管道外防腐层现场补口补伤施工及验收规范 SY/T4058-93 2.10天然气集输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SY0466-97 3工程施工顺序 3.1 注水部分施工顺序:接桩测量放线作业带清理及扫线运管布管管道坡口、组 对、焊接管道探伤管道强度检验管道补口补伤管沟开挖管线下沟管沟回 填地貌恢复管线吹扫标志桩埋设。 3.2 土建部分施工顺序:场地平整土方开挖地基夯实模板制安砼浇筑模板拆 除土方回填余土外运基础抹面井口房安装现场清理。 3.3 仪控部分施工顺序:电磁流量控制器(带远程控制)安装防爆管敷设仪表线缆 穿管接地线敷设流量控制器检查接线流量控制器调试。 压力表配管高压针型阀安装压力表校验有压力表安装。 3.4 电气部分施工顺序:配电箱安装线槽敷设防爆管敷设电缆穿管电缆头制安 接地线敷设绝缘电阻测试接地电阻测试供电系统调试。 4施工准备 4.1 施工技术准备 4.1.1 组织所有参加本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对整个工程施工所需的技术 标准、施工方法进行学习,并总结过去同类工程施工中经验及教训。 4.1.2 再次进行现场考察和图纸的内部会审,认真核查施工图纸和技术文件,对施工现 场及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均能做到心中有数,并将存在的问题全部记录在案。待参加设 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时澄清,做到对工程有较强的预见性,把问题发现在施工之前,并 加以解决。 5 4.1.3 进行各种技术资料的准备。 4.1.4 进行各个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审批工作,经监理批准后方可组 织施工。 4.1.5 按照业主要求的焊接方案,编制焊接作业指导书,由监理组织焊工培训及考试, 合格后方准上岗。 4.1.6 根据公司质量、安全保证体系,编制现场 HSE 实施指导书 , 并 报 业 主及监理公司 审批。 4.2 施工机具准备 4.2.1 以机动科长牵头对将要进入施工现场的机具设备进行清点、检查、维护。 4.2.2 对大型施工机械要制定出机械调配进场计划,确保按时到位。 4.2.3 对临时防风(雨)棚、临时封堵盲板、吊装带、运管胎具,检测仪器(电火花仪、 水准仪等)要提前准备好。 4.2.4 准备好带有运管胎具的专用车辆。 4.3 施工物资准备 4.3.1 按施工图纸提出施工用料计划(甲供材料和自供材料要分别提出),并按施工计划 编制月材料计划,并分别报业主和公司供应科。 4.3.2 按照审批好的施工材料计划选择质量保证措施完善,产品质量信得过的生产厂家, 并经业主同意后进行定货。所供产品必须具有质量证明书、合格证和说明书等文件。 4.3.3 材料到货前要在施工现场设置好设备材料仓库,并设置焊条专用库及防腐材料专 用库。 4.3.4 材料到货后,质检人员根据材料的重要程度,分别进行进厂检验、入库、出库检 验、以及施工过程检验等。 4.4 施工人员的准备 4.4.1 根据工程特点,组织思想觉悟高、专业水平高、具有丰富施工管理经验的管理人 员,组成精悍的项目经理部。 4.4.2 确定管理水平高,组织能力强的施工队长;并由施工队长选择和组建各施工班组。 ,根据本工程特点,项目部组建土建班 1 个,安装班 2 个,电工班 1 个,防腐班 1 个。 4.4.3 按施工班组分别组织施工人员的培训学习,并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强化职 6 工对质量体系和 HSE 管理体系控制等程序的理解和掌握。 4.4.4 组织特殊工种的培训,特别是对焊工进行管道焊接的再培训;组织管工、起重工 进行实地练兵,掌握各个设备的操作技能。 4.4.5 组织防腐队进行补伤的实地操作。 4.4.6 组织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进场前三级安全教育。 4.5 施工现场的准备 4.5.1 工程施工合同签订后,我公司将组织对外协调人员和当地长期合作的土地及建设 部门的人员进行及时沟通,向当地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申办施工许可证、临时占地等事 宜。 4.5.2 组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会同当地合作伙伴进入施工现场协调好各县、乡、村的工 农 关系,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4.5.3 做好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的布置,设置各种安全标识和“五牌一图” 。 4.5.4 建设现场临时仓库及各管道中转站。 4.5.6 做好施工前各项工作的准备。 5施工部署 5.1 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开工前我公司将组织优秀的施工管理人员组建成精干的项目部,充分发挥 我公司人力资源雄厚,物力、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全力以赴组织施工,并与业主竭 诚合作,信守承诺,以一流的质量、一流的速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和服务, 确保工程优质、高效、顺利并按时完成各项施工任务。 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如下图所示。 t 项目经理 项目生产副经理 项目总工程师项目经营副经理 7 5.2 各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经理:全面负责本工程总体工作安排、工程成本控制、工程进度、工程质量、 安全各项工作,直接对业主和公司负责,是本工程的第一责任人。 5.2.2 项目副经理:协同项目经理进行施工现场日常工作的管理,按照工程总体进度及 总体目标搞好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各项指标的控制,负责工地的人员组织, 与业主及监理单位进行工作汇报及交流工作。 5.2.3 项目总工程师: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负责工地的工程质量及工作技术的管理工 作,对工程的重点、难点组组织技术攻关及把关,与业主及监理公司对口进行技术问 题的解决等工作。 5.2.4 技术科:负责本项目工程所有的技术工作,包括技术人员的配制,图纸会审、施 工技术方案的编制、审核,现场技术问题的解决,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等工作。 5.2.5 质量管理科:负责本项目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根据公司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制定适合本工程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予 以实施。 5.2.6 HSE 管理科:负责本项目全过程的健康、安全、环保管理工作,确保 HSE 管理目 标的实现,按公司HSE 健康、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制定适合本工程的控 制措施,并做好预控及全过程控制。 5.2.7 经营科:负责本项目施工计划,包括总体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的编制 和控制,采用最新的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2005) ,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进行工程进 度、成本、资源的总体协调。 5.2.8 财务部:负责本项目成本、流动资金、工程预付款、进度款的管理,并负责职工 的工资的管理。 5.2.9 供应科:负责本工程甲供材料的领用及现场运输、保管工作,负责乙供材料的采 土建班组 运 输 班组 焊接一机组 工 程 部 控 制 部 财 务 部 采 办 部 行政办公室 调 度 室 协调办公室 合 同 部 HSE 部 电工班组 防腐班组 焊接二机组 连头返修试压组 穿越机组 8 购、供应工作。 5.2.10 对外协调科:负责施工现场的各种对外协调工作,并协同业主做好当地各种关系 的协调工作。 5.3 各专业施工队的任务分工 5.3.1 土建施工队:负责管线工程中的土石方工程的施工,包括施工作业带的开拓、清 障、测量放线、土石方开挖回填、沟渠的围堰、排水及临时道路的修筑。 5.3.2 安装施工队:由两个组焊作业组组成,负责管线的布管、组对、焊接、预制、下 沟及公路、河流等的穿越工程和管线试压、通球清管等全过程的施工。 5.3.3 防腐施工队:主要负责管道的防腐的电火化检测、补口补伤工作。 5.3.4 水工保护施工队:主要负责管线施工过程中的水工保护,以及永久的水工保护、 地形地貌的恢复等工作。 5.4 施工程序 5.4.1 安排原则 5.4.1.1 满足建设单位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总体要求。 5.4.1.2 合理组织,统筹安排,科学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施工中土建、安装、电仪密 切合作。 6主要施工方法 6.1 线路交接桩 6.1.1 准备工作 6.1.1.1 交桩前,做好有关接桩人员和野外工作的各项准备,包括人员、车辆、图纸、 地图、通讯设备、红油漆、记录表格、现场标志物及有关工具。 6.1.1.2 由业主、设计单位将管道线路走向及交接桩事宜向沿线的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 汇报,取得同意并请地方政府派员参加现场交桩,以利于沿线地方事务处理。 6.1.2 现场接桩 6.1.2.1 现场交接桩应由已中标段线路起点开始,逐段交接至终点。交接内容包括线路 控制桩(转角桩、标志桩等)及沿线路设置的临时性、永久性水准点。接桩人员对线 路控制桩与施工图纸仔细进行对照,并在控制桩上注明桩号、里程、高程和转角角度。 9 6.1.2.2 接桩人员应对线路定测资料、线路平面图、断面图进行详细审核和现场核对, 以确保接桩正确无误。接桩过程中应及时做好接桩原始记录。接桩原始记录应由交接 桩单位代表、监理、业主代表共同签字确认,接桩人员妥善保管,作为指导施工放线 的依据。 6.1.2.3 交接桩前丢失的控制桩、水准点由设计单位进行恢复后进行交接。 6.1.2.4 为了在测量放线时找桩方便,用红油漆在固定的参照物涂上记号,表明桩号, 并用箭头表示方向。 6.1.2.5 接桩完毕后,接桩人员应进行工作总结,并针对交接桩过程中有疑问或建议的 地方,及时向业主与设计单位提出。 6.2 测量放线 6.2.1 测量放线工序流程图 准备工作 仪器检查校定 测量定桩 划 线 与沿线地方部门协调 移 桩 填写施工记录 6.2.2 确定施工所需的作业带宽度:一般地段施工作业带宽度不超过 10m,在果园、耕 地及地面有障碍地段、施工作业带应尽量减少,特殊地段(如穿越沟渠处、管子堆放 处)可适当扩大,但需征得监理和业主同意。 6.2.3 根据线路平面图、断面图及设计控制桩的坐标确定管线位置,并埋设中心桩,尤 其是管道纵向、横向的改变点,控制其高程、平面位置,使管道位置准确无误。 6.2.4 对施工作业带内的厂房、树木等障碍物,应确定出清除范围,并打设拆除标志桩, 由外协员及时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处理,清点造册。 6.2.5 对于成片树林采取控制作业带宽度的方法减少对树木的破坏,按照施工措施规定 的最小作业带宽度进行测量放线。 6.2.6 检查施工作业带范围内有无地下的电缆、光缆及金属管线等障碍,确定其位置, 并在其上打设标志桩并画草图记录。 6.2.7 线路轴线和施工作业带界线定桩后,在两桩点间拉设百米绳,沿绳撒白灰进行划 线,放出管道轴线和作业带边线,且每 100m 设置一个百米桩 。 6.2.8 临时水准点、管道轴线控制桩、高程桩应经过复核后方可使用,并应经常校核。 6.2.9 对于所经过的公路两侧、河流两岸应分别设置穿越桩,特别是地势起伏较大的地 段,要适当加密标桩;在线路轴线上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设置纵向变坡桩、曲线加密 10 桩、标志桩。 6.2.10 测量放线过程中,外协员应积极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共同进行踏勘,对施 工占地边界内的农田、树木、果园、地面及地下障碍物等,清除面积与数量,并登记 造册。 6.2.11 测量放线结束后,必须按要求认真填写施工记录。 6.3 施工作业带清理 6.3.1 施工前,由业主或监理单位参加,组织有关人员会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对施工作 业带内各种构(建)筑物和植(作)物、林木等进行清点造册。 6.3.2 施工作业带清理、平整应遵循保护农田、果林、植被及配套设施,减少或防止产 生水土流失的原则。 6.3.3 清理和平整施工作业带时,应注意保护线路控制桩,如有损坏应立即进行补桩恢 复 尽量减少农田、果林、林木地段的占地,应对农田、果林、林木地段进行保护,严格 控制作业带宽度。作业带穿越农田和果园,平整时必须保留表层土。 6.3.4 施工作业带通过不允许堵截的沟渠时,应铺设有足够流量的过水管后再回填或搭 设便桥。 6.3.5 施工作业带清理尽量采用推土机对施工作业带平整、扫线,对沿途沟坎进行平整; 对沿途经过的树木、果园采用单斗挖掘机配合进行砍伐或移栽清理,用推土机进行填 土扫平;对于沿线经过的渡槽、灌溉水渠,采用预埋涵管后进行覆土或搭设便桥的方 法进行保护。 6.4 施工作业带便道修筑 6.4.1 施工便道应平坦,有足够的承压强度,保证施工机具设备的行驶安全。 6.4.2 施工作业带内便道平行于管沟,修在靠现有运输道路一侧。清理时对作业带内便 道进行压实处理,保证施工机具的通过。 6.4.3 施工作业带与现有道路的连接通道修筑前由业主或监理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现场确 定。使用干线公路前,应事先征得道路主管部门的同意,并办理有关占有手续。 6.4.4 施工作业带与现有道路的连接通道的修筑应平缓接通,每 2Km 设置一个会车处, 弯道和会车路面宽度应大于 10m,弯道的转弯半径要大于 18m。尽量利用现有的道路 与平坦谷地等当地道路,以减少修筑工作量。 11 6.4.5 施工作业带便道修筑的宽度一般为 4m,特殊地段(如高水位地段、山区等)施工 便道的修筑,应首先提出修筑方案,报业主或监理批准后实施。 6.4.6 修筑工艺 6.4.6.1 农田和防护林等地段,通过机械推平、碾压的方法修筑。 6.4.6.2 部分地段地下水位偏高,土壤承载能力较差,单单通过机械碾压的方法达不到 机械的通过要求,需要垫土、碾压,必要时放置装土沙袋、作物秸秆或有机填料,以 增加地耐力。 6.4.6.3 与公路连接处施工便道的修筑如图所示。 已有道路 施工便道 过水涵管 6.4.6.4 河流、冲沟、灌溉渠处施工便道的修筑施工便道经过河流、冲沟时,为了减少 转场次数,应尽量贯通施工便道,保证施工设备的通过。当河床落差较小时,可垂直 于河流进行放坡,同时清理管床土方;当河床落差较大时,为减少土方量,可平行河 流进行横向放坡,放坡坡度应保证施工设备能安全通过。 6.5 管道的运输和堆放 6.5.1 防腐管道的运输 6.5.1.1 防腐管道装运前,应由业主或监理、施工单位共同逐根逐根检查验收管道的数 量和质量,检查合格的管材方可拉运。到施工现场后、应逐根检查验收,并办理现场 交接手续。 6.5.1.2 防腐管道运输车应采取橡胶板衬垫措施,捆扎绳与管子接触处应加橡胶板或其 他软材料衬垫。装运作业注意管道涂层和管口保护,轻拿轻放,严禁摔、撞、磕、碰 损伤防腐层。吊运时不得产生造成管体或管段局部凹痕或失圆的冲击载荷。 6.5.1.3 行车、吊装、卸车过程中,应注意对上空建筑物、线览的防护,确保安全施工。 已有道路 施工便道 12 6.5.1.4 在吊装过程中、防腐管与吊绳的夹角不大于 30,以免产生过载的横向力损坏管 口,卸管时应轻拿轻放,有专人指挥,严禁采用撬、滚、滑等损伤防腐层的方法装卸 和移动防腐管。 6.5.2 管道的堆放 6.5.2.每 1km 设一临时堆管场,具体位置结合现场情况选定,面积 20m30m,但尽量 设在非耕作区且与施工便道相邻的位置,并应避开架空电力线。 6.5.2.防腐管在现场堆放时,应根据防腐管的规格、级别分类堆放,底部垫以 250mm250mm2.5m 的枕木,枕木上衬垫层放厚度不小于 5mm 的橡胶衬垫。防腐管 应同向分层码跺堆放,堆管高度不超过 3 层。 6.5.2.3 防腐管的外侧应设固定管子的楔形物,楔形物的硬度应小于防腐层的硬度。 6.5.2.4 管在堆放场堆放时,应选择地势平坦的场地堆放,存放场地应保持 12%的坡 度,并设有排水沟,场内不得有积水、石块等有损防腐层的物体,道路应做硬化处理。 在石方段堆管时,宜采取底部垫砂袋等有效保护措施。 6.5. 2.5 村镇、路口堆放时,应设置安全警告标志,现场大批量集中堆放时应有专人看 管。 6.5.2.6 距端部支撑的距离宜为 1.21.8m,管跺支撑 3 道,均匀对称的配置,以便使载 荷分布均匀,任何支撑物与管子的接触宽度都不得小于 200mm。垛两侧应设置专用楔 块,以防滚管。山区、水网地段选择平整、地势高处作为管子堆放地,但应有防止滚 管、滑管和水淹的措施。 6.5.2.7 管运抵施工现场后,露天存放时间不应超过 2 个月,否则采取保护措施。 6.6 布管 6.6.1 施工程序: 准备工作 布管作业 布管顺序检查 填写布管记录 下道工序 6.6.2 布管前,技术人员依据每个标段管线的设计平面图及控制桩,对布管人员进行交 底。交底内容包括:管口周长、布管长度、管线防腐类型、级别变化处,以及管线变 壁厚处的位置,在管线弹性敷设及弯管处,布管人员严格按施工指导书进行布管。 6.6.3 据管线沿线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布管方法。 6.6.3.1 如吊车和拖车可直接进入场地、可用吊车直接布管。 6.6.3.2 受地形限制,管堆场间距较大,也可使用吊管机拖爬犁进行布管。 13 6.6.4 管吊装采用 5t 尼龙吊带,钢管首尾连接,呈锯齿形摆放,相邻管口错开一个管径。 布管 1015 根后,布置人员返回检查,若钢管相隔较远或搭头较长,用吊管机重新调 整。 6.6.5 吊管时,布置人员在钢管末端拴棕绳调解平衡,防止钢管摆动过大。 6.6.6 布管到河流、公路、堤坝等构筑物时,将穿越段管线按实际长度布在穿越预制一 侧。 6.6.7 布管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及时对布管段进行检查核对,检查内容包括: 6.6.7.1 管段壁厚分布是否与图纸相符,变壁厚处是否正确,弯头预留位置是否正确; 6.6.7.2 防腐层类型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6.6.7.3 管段摆放位置是否合适,稳定性如何; 6.6.7.4 布管人员应及时填写当日布管检查记录,布管检查时技术人员按记录逐段进行 核对、签字。 6.6.8 布管设备转场 6.6.8.1 推土机、挖掘机、吊管机需过公路时,用 16mm 厚胶皮或废旧轮胎保护路面, 然后通过。 6.6.8.2 布管设备过河流、冲沟时,可利用拖车进行转场倒运。 6.6.9 布管要求 6.6.9.1 布管后,不同壁厚、材质、不同防腐等级分界点与设计图纸要求的分界点不应 超过 12m。经业主或监理复查确认后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6.9.2 坡地布管:线路坡度大于 5 度时,应在下坡管端设置支挡物,以防窜管;线路 坡度大于 15 度时,待组装时从临时堆管处随用随取。 6.6.9.3 遇有水渠、道路、堤坝等建(构)筑物时,应将管子按所需长度布设在位置宽 阔的一侧,不应直接摆放其上。 6.6.9.4 遇有冲沟、山谷时,布管后应及时组装,否则不得提前布管。 6.6.9.5 沼泽地段原则上可采取枝条等形式修筑施工便道布管,但从保护植被的角度考 虑,我公司将采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施工便道修筑。 6.6.9.6 布管时钢管的吊装使用专用吊具,吊具的强度满足吊装使用的安全要求;尾钩 和管口接触面与管口曲率相同,宽度 200mm,尾钩表面垫衬软质金属,防止损坏管口。 14 6.6.9.7 用运管撬拉运管线布管时,运管撬两侧必须设置护栏。运管撬与管材的接触部 位绑扎胶皮垫层,牵引钢丝绳必须拴牢,并将钢管与运管撬捆牢,钢管不能与地面摩 擦拖拉,运管撬上严禁坐人。 6.6.9.8 吊管机布管时应避开高压线,布管设备与电力线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布管设备与电力线的距离 电力线路电压(kv) 1.5 3 5.1 5.6 6.7 7.8 0.01(n-50)+5 6.6.9.9 打设的管墩必须两边高,中间低,防止管段滚下发生事故,并严禁使用硬土块、 冻土块、石块、碎石土作为管墩。 6.6.9.10 布管施工完毕后,应做好布管记录。 6.7 坡口加工 6.7.1 按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进行加工。 6.7.2 管段坡口如有机械加工卷边,用锉刀或电动砂轮清除整平。 6.7.3 对于不同壁厚管口之间的对接,采用外委预制变壁厚接管方法以降低施工成本。 6.8 管道组对 6.8.1 管口组对前用自制清管器(具有保护内涂层作用)清除防腐管内杂物;用面纱、 锉刀和电动钢丝刷等清除管段 25mm 范围内的油污、铁锈、毛刺等,并打磨至露出金 属光泽。 6.8.2 管口表面小于 2mm 的点状缺陷和划伤,按规范要求用焊接方法进行修补,修补 严格按焊接工艺进行。 6.8.3 若管口有深度大于或等于 2mm 的点状缺陷和划伤或凹陷深度超过 3.5%管径,则 管口必须切除。 6.8.4 用直尺或自制卡规检查管口椭圆度;采用胀管器、千斤顶等专用找正工具进行管 口矫正。 6.8.5 对修理和检验合格的管子,测量管子的实际长度并加以记录;按布管顺序在管口 15 顶部用油漆进行现场标号。 6.8.6 管口清理完毕后,立即转入组装焊接工序,其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3h,以避免二次 清管。 6.8.7 对口吊具采用尼龙带,其宽度不小于 100mm;吊点置于已划好的管长平分线处, 以起到管口组对过程中的平衡吊装及保护防腐层的作用。 6.8.8 管道组对宜采用内对口器,在撤离内对口器前必须焊完全部根焊道。若采用外对 口器,撤离外对口器根焊道必须焊完 50以上。根焊道每段长度应近似相等,且均匀 分布。 6.8.9 对口错边量均匀分布在圆周上,严禁用锤击方法强行组对管口。 6.8.10 直管段组对采用吊管机配合对口,在弯管(弯头)处采用外对口器对口。两相邻 管的原有焊缝在对口时相互错开距离不小于 100mm。移动对口器时,管子应保持平衡。 6.8.11 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在村间简易公路穿越时,不留死口,确保一次顺利施工。 6.8.12 管道组对完毕,认真填写组对记录,并与焊工进行互检,检查合格后办理工序交 接;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允许焊接。管口组对要求见下表。 管口组对规定 序号 检查项目 规定要求 1 坡口 符合“焊接工艺规程” 要求 2 管内清扫 无任何杂物 3 管口清理(50mm 范围内)修口 管口完好无损,无铁锈、油污、毛刺 4 管端螺旋焊缝或直焊缝余高打磨 端部 150mm 范围内余高打磨掉并平滑过渡 5 两管口螺旋焊缝或直焊缝间距 错开间距不小于 100mm 弧长 6 错边量 不大于 1.0mm,并沿周长均匀分布 7 定位焊缝厚度 不大于 2/3 壁厚 8 钢管短节长度 不小于管径 9 弹性敷管段与其相邻的弹性敷设管段、冷弯管、热煨弯头间直管段长 不小于 10 两个冷煨弯管中间直管段长 不小于 16 11 两个热煨弯管中间直管段长 不小于 0.5 12 冷弯管和热煨弯头间直管段长 不小于 1.5 13 管子对接 不允许割斜口 14 过渡坡口 厚壁管内侧打磨至薄壁厚度,锐角为 1430 度 15 手工焊作业空间 不小于 0.4 6.9 管道敷设 6.9.1 平面转角小于或等于 3纵向转角小于等于 2时,管道敷设按自然弯曲考虑,管沟 开挖和管道组装焊接中不作为转角处理。平面转角大于 3,纵向转角大于 2时,根据 实际角度及现场地形及地质条件,优先采用弹性敷设方式。 6.9.2 如弹性敷设方式无法满足管道敷设变形要求时,应优先采用冷弯弯管来达到变形 要求,冷弯弯管的曲率半径为:R=40DN,采用的壁厚与其所在线路管道的壁厚相同。 管线弯制冷弯管的曲率半径不超过 18。 6.9.3 转角比较大,并手现场地形、地物等条件限制,冷弯管难以适应转角要求时,可 采用热煨弯头,其曲率半径为 R=6DN。 6.10 焊接 6.10.1 焊接施工程序 坡口清理 管口组对 焊前预热 焊接设备准备 焊 接 焊后保温 焊接检验 焊缝保修 6.10.2 焊接方法 6.10.2.1 该管线工程采用氩弧焊打底手工电弧焊填充、盖面焊接方法。 6.10.2.2 对于返修焊接部位,可采用手工电弧焊方式来进行。 6.10.3 焊接材料及焊前处理 6.10.3.1 氩弧焊采用 AWSA5.29 E71T8-K6 药芯焊丝,直径为 2mm;电弧焊采用 AWSA5.5 E7018-A1 低氢焊条。 6.10.3.2 所有焊条、焊丝均应有产品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和产品说明书,并保存备查; 所有的焊条及焊丝应采用进口产品。 6.10.3.3 焊条使用前,按照说明书要求对焊条进行烘干。烘干的焊条应设专人负责,并 17 做好详细的烘干记录。 6.10.3.4 经烘干的低氢型焊条,应存入恒温箱内,随用随取,现场使用的焊条,存放在 性能良好的保温筒内,且不宜超过 4 小时。 6.10.3.5 焊条要有专人管理,焊条的领取要填写焊条发放记录。施工现场当天未用完的 焊条应回收存放,重新烘干后首先使用。重新烘干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6.10.3.6 在焊接前对管内进行检查并将管内口 100mm 内清理干净。在进行焊接前,清 理干净的管子不应超过 5 根。 6.10.4 焊接工艺 6.10.4.1 焊工必须持有上岗证方可进行施焊。 6.10.4.2 管道焊接前根据焊接方式和有关规程制定出管线对接焊缝、连头的焊接及返修 工艺规程,并交监理和业主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 6.10.4.3 整个施焊过程,按照焊接工艺施工。为防雨、雪及风沙天气,配备焊接挡风棚。 6.10.4.4 当遇以下情况,在挡风棚内作业:当风速8m/s 时,应在挡风棚内作业。当环 境湿度90%RH 时,应停止焊接作业。 6.10.4.5 焊接过程中,应对母材采取如下保护措施: 施焊时禁止在坡口以外的管壁上引弧; 焊机地线与管道坡口应打结牢固,为防止地线与管壁产生电弧而烧伤管材和防腐 层。焊前在防腐层两端设宽为 300mm 石棉板的保护层,以防焊接飞溅灼伤。 6.10.5 根焊 6.10.5.1 根焊之前,先将预热后的表面污垢清除干净。 6.10.5.2 在管口焊接时,用自制防风套密封管口,以防止管内产生穿堂风。 6.10.5.3 组对完成全部根焊道,撤离外对口器前,根焊道必须完成 50%以上,且焊完的 焊道应沿管周长均匀分布,对口支撑或吊具应在完成全部根到后方可撤除。 6.10.5.4 在管口焊接时,用自制防风套密封管口,以防止管内产生穿堂风。 6.10.5.5 在两名焊工收弧交接处,先到达交接处的焊工多焊部分焊道,便于后焊焊工的 收弧。 6.10.5.6 根焊道必须熔透,背面成型良好。根焊完成后,用角向磨光机修磨清理根焊外 表面熔渣、飞溅物、缺陷及焊缝凸高。修磨不得伤及管外表面的坡口形状。 18 6.10.5.7 焊道的起弧或收弧处,应相互错开 2030mm。每根焊条引弧后应一次焊完; 每层焊道应连续焊完,中间不应中断;要保证焊道层间温度要求,每道焊口应连续焊 完。 6.10.5.8 管道下向焊应采用流水作业,每层焊道由两名焊工同时施焊。 6.10.5.9 地下管道的焊接,每天收工前,将管子两端用特制的管口密封套密封,以防止 雨水、泥沙、杂物等进入管内。同时禁止用点焊方式来封堵。第二天施工时,要检查 封堵情况是否良好。 6.1.0.6 焊道的返修 6.10.6.1 当存在下列缺陷时,割除整个焊口重焊: 需返修的焊缝总长度超过焊口周长的 30%; 需去除根焊道的返修焊缝总长度超过焊口周长的 20%; 当裂纹长度小于焊缝长度的 8%时,经业主同意后使用评定合格的返修焊接规程 进行返修,否则所有带有裂纹的焊缝必须从管线上切除。 6.10.6.2 对割掉重焊的焊口执行相同的焊接工艺。 6.10.6.3 进行返修前,先将返修表面的铁锈等杂物清理干净;用角向磨光机将焊接缺陷 找出,并彻底清除干净,且修磨出便于焊接的坡口形状,坡口处及返修焊接每层焊接 之前经过渗透检查,以判断该处缺陷是否已经完全清除。坡口及其周围 25mm 处应露 出金属光泽。 6.10.6.4 返修时,预热、层间温度与施焊同样要求。 6.10.6.5 每处返修焊缝的长度大于 50mm。 6.10.6.6 返修不合格的焊缝,必须从管道上割去;除非业主同意保留,进行第二次返修。 6.10.7 修补 6.10.7.1 每处修补长度大于 50mm: 6.10.7.2 相邻两修补处的距离小于 50mm 时按一处缺陷进行修补; 6.10.7.3 对管子表面偶然出现的引弧点,经工程监理允许,可进行修补。修补后的管壁 厚度偏差应在允许的公差范围之内。 6.11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6.11.1 一般措施 19 6.11.1.1 在开始施工前,各部门应组织一次检查,及时做好防雨、防洪准备。检查仓库、 休息室等是否牢固,是否有水泡、下沉倒塌的危险,有隐患的采取加固措施。 6.11.1.2 注意收集当地气象资料,特别是中长期的天气预报,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合理 安排施工。雨天施焊,必须经业主代表和监理同意并采取相应措施后再进行施工。 6.11.1.3 增强防范意识,准备必要的防雨、防洪材料,做好特殊情况下应对措施。 6.11.1.4 所有的用电设备都要有接地保护,用电设备的操作者,要穿戴绝缘胶鞋及手套。 6.11.2 设备、材料管理措施 6.11.2.1 雨天焊接必须设防雨蓬,并用烤把把焊口水渍烤干。焊缝焊完后,在焊缝的温 度降至室温后。才能撤去防雨蓬。 6.11.2.2 对电动工具等用电设备要有防雨防潮措施,不能露天存放。 6.11.2.3 进入现场的材料应有良好的存放条件,防止雨淋和受潮。 6.11.2.4 焊接材料、应在仓库内保管,室内要通风干燥。 6.11.3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 6.11.3.1 雨季焊接时空气的湿度较大,对于使用的焊接材料严格控制烘干。烘干后的焊 接材料应放入保温筒内恒温,随用随取,做到用一根取一根,并将焊条保温桶盖盖好。 严禁一手焊接,另一手拿一把焊条,或把焊条放在地上或放到被焊工件上。 6.11.3.2 当相对湿度超过 90时,必须在焊前对管口进行烘干处理。 6.11.3.3 焊条存放于干燥的环境中,受潮后严禁烘干再次使用。 6.11.3.4 雨后进行焊接作业,被焊接工件的表面干燥后,方可进行焊接。 6.11.3.5 每天收工前,将管子两端用特制的管口密封,以防止雨水、泥沙、杂物等进入 管内。 6.11.3.6 为了保证安全,应避免在雨天进行下沟作业。 6.12 焊接检验 6.12.1 外观检验 6.12.1.1 焊缝外观成型均匀一致,焊缝及其附近表面上不得有焊渣、飞溅、裂纹、未熔 合、气孔、夹渣、引弧痕迹、凹坑、夹具焊点等缺陷; 6.12.1.2 焊缝表面不应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余高不大于 1.0mm、局部不得大于 2mm, 超标部分可以进行打磨,但不能伤及母材进行圆滑过渡; 20 6.12.1.3 焊后错边量不大于 1.0mm; 6.12.1.4 焊缝宽度为两侧外表面坡口宽度每侧增加 0.52.0mm; 6.12.1.5 咬边深度不超过 0.5mm;咬边深度在 0.30.5mm 之间,单个长度不超过 30mm,累计长度不大于焊缝圆周全长的 15%; 6.12.1.6 在介质流向的下游距焊缝 1m 处,用白色记号做好焊工或流水作业班组的代号 标志;返修焊口要做好返修焊工代号;不允许在钢管上打钢印。焊口编号:标段号 台班代号 里程 口数,字体不小于 5050mm。 6.12.2 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由业主指定的无损检测单位进行。 6.13 防腐补伤 6.13.1 补伤措施 6.13.1.1 管道防腐层破损直径30mm 的损伤(包括针孔) ,采取补伤片补伤。直径 30mm的损伤,先用补伤片进行补伤,然后用热收缩套包覆。 6.13.1.2 清除损伤处的泥土、油污等,用钢丝刷或类似工具将损伤处周围涂层打毛,打 毛面积应向伤口边缘外延伸 150mm 以上。 6.13.1.3 用火焰将清理好的表面加热,加热温度用红外线数字测量计或感温变色条测量 控制(约 60100) 。 6.13.1.4 对直径小于 30mm 的损伤,可用空心冲头冲孔,然后用补伤片进行补伤。补 伤片的大小,以补伤边缘距损伤边缘距离补不小于 100mm 为准。给补伤片加热,戴上 耐热手套挤压补伤片将空气全部排出,补伤片周围应有粘胶均匀溢出。 6.13.1.5 对于直径 30mm的损伤,在清理后将损伤处切成圆形边缘并带有坡口,然后 涂上胶粘按照补口的方法在补伤处包覆一条热收缩套(带) 。 6.13.1.6 补伤处的外观质量和针孔捡漏应符合规范要求。 6.13.1.7 补伤后的外观进行 100%目检和 100电火花检漏检查,不合格则重新补伤。 6.13.2 检验、检漏及处理措施 6.13.2.1 补口时对外防腐层进行目检和第一次电火花检漏,发现漏点及时补伤。 6.13.2.2 用火花检漏仪进行检漏,检漏电压满足设计或产品说明要求的电压,无漏点为 合格。 6.14 管沟开挖 21 6.14.1 管沟开挖前,应编制管沟开挖计划,报业主和监理批准后方可实施。并根据开挖 通知书的要求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6.14.2 在管沟开挖通知书下达后,由业主或监理、承包商依照设计图纸和管沟开挖通知 书,对开挖段的所有控制桩和标志桩、管道中心灰线进行验收和核对,确认无误并在 管沟开挖通知书上联合签字后,才能进行开挖。 6.14.3 在管沟开挖前,管道轴线画线后,将管线轴线上的桩进行移动。除转角桩按转角 的角平分线移动外,管道轴线上的所有桩应平移至堆土侧施工作业带边界内不大于 200mm 处;对于移桩困难的地段可采用增加引导桩、参照物标记等方法来测量原位置。 6.14.4 管沟开挖行进按管线中心灰线进行控制;管线经过一般地段时,管沟开挖深度结 合设计图纸、线路控制桩及标志桩综合考虑进行开挖控制。穿越地下设施时,设施两 侧 3m 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与其穿越间距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重要设施,开挖前应征 得其管理单位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 6.14.4 管沟开挖时,应将挖土的土石方堆放在与施工便道相反的一侧,距沟边不小于 1m。地表有植被的地区和耕作区管沟开挖时,应将表层耕作土和中下层土分别堆放, 表层土靠近边界线,下层土靠近管沟。 6.14.5 管道与电力、通信电缆交叉时,其垂直净距不小于 1.5mm,管道与其他管道交 叉时,应保证两管道间垂直净距不得小于 0.5m.。 6.14.6 湿陷性软土地段、地下水位小于沟深地段及深度超过 5m 的管沟,应根据情况, 采用明渠排水、井点降水等方法辅助进行管沟的开挖实验,由监理或业主现场认定后, 方可实施。 6.14.7 山前冲积平原地段管沟开挖,应防止洪水对管沟的冲刷,管沟的开挖应与前后工 序紧密结合,开挖一段,完成一段,每段长度不宜超过 1.5 公里,回填后应及时进行水 工保护。 6.14.8 石方段管沟开挖,宜采用松动爆破与机械清沟或人工清沟的方法进行开挖,可采 用带粉碎装置的岩石挖掘机开挖,以减少远距离运土的工作量。 6.14.9 石方、碎石段管沟深度应比设计要求的深度超挖 200mm,以便铺垫细土,管沟 沟壁不得有松动的石头。 6.14.10 管沟开挖完毕按设计要求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及时向监理提交管沟验收申请报 22 告;检验项目、检验数量、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应符合下表规定: 检验项目 检验数量 检验方法 合格标准 外 观 全 部 观察现场,检查施工记录 直线段管沟顺直,曲线段圆滑过度,无 凹凸和折线;沟壁和沟底平整,无沟坎 阶梯;沟内无塌方、无杂物,转角符合 设计要求。管沟中心线偏移 不少于 5 处/km 用经纬仪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 100mm 沟底宽度 全 部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100mm 沟底标高 不少于 5 处/km 用水准仪检查 允许偏差50mm,50mm 变坡点位移 全 部 用尺检查 允许偏差应小于 100mm 6.14.11 开挖方法 6.14.11.1 土质稳定地段管沟的开挖采用单斗挖掘机和人工配合辅助开挖方式进行;当 穿越电力、通信电缆等地下设施时,两侧 3m 范围内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前征得其管理 单位同意,并在其监督下开挖。 6.14.11.2 对于地下水位较高地段管沟的开挖,应采取明沟排水措施排出管沟内的积水; 在沟底一侧开挖排水沟、集水井,使水流入集水井中,用水泵排走,用人工对沟底进 行修整,抽水工作持续到整个地段铺管工程结束。 6.14.12 大开挖穿越公路 管道穿越级以下公路及普通乡间公路时,原则上采用开挖直埋的方式穿越,管 沟应在穿越管段预制完成后进行突击开挖,完成穿越段下沟后两侧进行连头,为减少 连头数量,管沟开挖也可分两步进行,过路管段与两端管道连续组焊,组焊完成,先 开挖半埋或全埋式临时管沟,在对防腐层做好保护后将管道放入临时管沟内,上面搭 设钢板式过桥以保护防腐层,恢复交通;在管道下沟之前突击开挖正式管沟、下沟回 填、修复公路;根据路基情况,管沟边坡坡度适当减小或开挖直立管沟,以减小路面 恢复工作量。 6.15 管道下沟、回填 6.15.1 管道下沟 6.15.1.1 管道下沟应在业主或监理确认下列工作完成后方可实施。 管道焊接、无损检测已完成,并检查合格; 防腐补口、补伤已完成,经检查合格; 23 管沟宽度、深度已复测,符合设计要求; 管沟内塌方、石块等已清除干净; 石方、卵石地段沟底按照设计要求处理完毕且沟底细土垫层已回填完毕。 6.15.1.2 管道下沟至少有 2 台吊装设备同时作业,起吊点距环缝距离不小于 2m,管段两 个起吊点间距不得超过 21m,起吊高度以 1m 为宜。 6.15.1.3 起吊工具必须采用尼龙吊带或橡胶棍轮吊篮,严禁使用钢丝绳;避免管道碰撞 沟壁,以减少沟壁塌方和防腐层破坏。 6.15.1.4 管道下沟时,应由专人统一指挥作业,下沟作业段内严禁有人,应采取切实有 效的措施防止管道滚沟。 6.15.1.5 曲线断管段下沟时,应使吊具位于管沟拐点附近,以保证管子下沟过程中不碰 撞沟壁。 6.15.2 管道沟底测量 6.15.2.1 管道下沟后应使管道轴线与管沟中心线重合,且横向偏差不得大于 100mm 否 则应进行调整,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6.15.2.2 管道下沟完毕后,应对管顶不标高进行测量,每 20m 测一点;在竖向曲线的始 点、中点和终点进行测量;在公路穿越段两端还应进行高程测量。标高测量的允许偏 差在-100 0mm 间。 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