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3页
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4页
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推 动力。农业生产的进步,单靠“头以下的部位”来促进农 业生产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创新农业科技传播的新模式,推动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真 正实现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道 坎”的难题,对于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 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全面建设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 现代农业发展对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密集型的 农业生产方式逐渐会被技术和资金型的新型农业所取代, 在此转化过程中,农业技术进步、示范和有效的传播成为 推动农业发展的根本源泉。 一、目前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基本方式 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模式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位于 农业推广示范的最基层,担负着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示范 的重担,在农业技术的传播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 由于研究与示范推广的脱节,加上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技 术水平及农户对推广示范的顾虑,这种推广模式也存在弊 端。 农民专业合作社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 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 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目前在 农村中建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类型主要有“技术协会”、 “农产品协会”、“专业技术合作组织”等形式。农民专 业合作社在农户、企业、市场和政府之间发挥联系和沟通 作用,为农户与市场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中介服务。农民专 业合作社的优点是依据本乡本土而成立,贴近农户,有当 地的良好的自我信誉作保障;缺点是规模太小,而且管理 低下。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模式 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在引进推广示范新品种、新技术, 构建从“基地到农户”的带动性技术培训,调整农业产业 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创新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加速了农业科技 进步,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有效促进农业科技的增 收增效的示范效应,能够带动周边农户一起致富。这种模 式的缺点在于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主动性差,不是“技术送 上门”,而是“上门要技术”。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一般指“专家+示范大院+示范农户”模式,1999 年始 于陕西 XX。并于 XX 年后在全国推广。主要有三种方式:一 是“专家+龙头企业+农民”的运作方式,以龙头企业作为 连接市场和农户的核心,以专家为农业科技的技术指导; 二是“专家+农技推广机构+农民”运作方式,适用于对技 术要求较高,并需要通过较多的推广示范进行带动的农产 品;三是“专家+农业专业协会+农民”运作方式,主要依 托当地各专业协会。 农业科技特派员模式 1999 年起源于福建南平市,也称为“专家+技术成果+ 示范农户”模式。科技特派员制度是探索依靠科技解决 “三农”问题的一种制度创新。农业科技特派员作为专家, 把科技、资本、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植入农村,以技术、 资金等生产要素入股,通过示范农户的推广带动效应,促 进示范区内农户的增长增效。这种模式不足在于其与企业、 农户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责任承担模式,可能使 农业科技特派员在农技推广中有所顾虑,部分农技特派员 由于害怕承担市场损失责任而丧失了最佳的推广时机。 二、云南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实践 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云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自 XX 年开始启动。文山 州广南县是云南省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农业部唯一部级 试点县;省级选择保山市 XX 区、昆明市寻甸县、曲靖市宣 威市、昆明市 XX 县、XX 州建水县五个县市区为省级试点县。 共推广 14 个左右主导品种和 22 项左右主推技术。云南农 业科技入户工程广泛依托基层农业科技推广试验示范机构, 构建了“省级专家-县级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户 -普通户”的科技成果转化快捷通道,受到广大农民和科技 人员的普遍欢迎,工程实施 3 年来,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 自 XX 年农业部在云南省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 建设示范县项目以来,云南各地逐渐制定了基层农技推广 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实施方案,建立了人员聘用和 工作绩效考评制度,明确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强化了农技 人员培训和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制度。各地在摸索和建设 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的同时,也逐渐确定主导产业、主 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并着手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选聘农 业技术指导员。 云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这个产业体系已于 XX 年 10 月这是启动,是一种综合 性更强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体系,它将首席科学家、产业 技术研发中心及功能研究室、综合试验站、区域推广站产 业经济研究室、农户和加工流通企业等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产学研一体化的新模式。第一批 水稻、玉米、马铃薯、生猪、奶牛、甘蔗、油菜、蚕桑 8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由 8 个产业研发中心、61 个功 能研究室、39 个综合试验站、66 个区域推广站组成,拟建 立 66 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示范区。第二批将于 XX 年启动,包含肉羊、蔬菜、茶叶和土著鱼。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依托现有省、州、县、乡的科 研和推广力量,围绕产业发展需求,以农产品为单元,以 产业为主线,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 密衔接,有效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是农业科技传播的 新尝试。 三、云南农业科技传播模式的效果 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效果较好 云南省在长期的科技示范推广过程中,摸索出科技人 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长 效农技推广机制。云南省自 XX 年在示范县推广 14 个左右 主导品种和 22 项左右主推技术。如寻甸县培养了 1000 户 核心科技示范户,示范种植优质马铃薯 8067 亩;辐射带动 XX0 户种植马铃薯户 106800 亩。XX 年,经测产示范户平均 亩产 2204.5 千克/亩,比辐射户亩增 237.6 千克,增 12.1,亩增收 166.32 元;比普通户亩增 455 千克,增 26,亩增收 318.5 元。辐射户平均亩产 1966.9 千克/亩, 比普通户亩增 217.4 千克,增 12.4,亩增收 152.18 元。 这些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推广,都能使示范户先进实用 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 90以上,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 收入比上年提高 10以上。 省-县-乡-户的推广示范体系比较健全 云南省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由省级农业主 管部门在省级层面遴选省级专家,通过省级专家的科研技 术和新品种对全省进行科技指导;县级成立主推品种和主 推技术专家组,是省级首席科学家和乡里实用技术和品种 的沟通载体,通过接受省级专家的技术培训,再对技术指 导员进行指导;以乡镇农技推广站为基层单位,通过遴选 技术指导员的方式,对农户进行田间地头的现场指导和技 术追踪,并搭建示范户的示范推广平台,以吸引辐射户和 普通户;由技术指导员遴选出有一定文化,懂技术的农户 作为示范户,通过新品种物化补贴或者技术进村入户的方 式,创建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辐射效应。做到“村看村,户 看户,农民看咱示范户”。 绩效考核制度逐步完善 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有利于规范农业科技传播的制 度,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示范人员的积极性。为完善和推 进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体系,引入自下考评制度,考评重心 下移,增加农户考评的份量。如广南县引入“70”的考 评指标,规定一位技术指导员指导的示范户有 70的对其 不满意,就可以启用淘汰机制,对该名技术指导员予以淘 汰;一位县级首席专家联系的技术指导员中,有 70的技 术指导员对该名首席专家不满意的,该名首席专家一样被 淘汰。 除此之外,在绩效考核中,还实行末尾淘汰制。每年 末,根据农业部的绩效考评标准表,对县级首席专家、技 术指导员、示范户进行绩效打分排名,将排位末尾的县级 首席专家、技术指导员、示范户予以淘汰。如 XX 年,寻甸 县按绩效考核结果,实行末尾淘汰制,淘汰了 9 名技术指 导员、103 户示范户,并依程序补充 9 名技术指导员、103 户示范户。 农业技术推广创新更多方法 随着农业科技推广示范传播的深入,也创新了一些新 的推广示范方法,高产创建和高产竞赛就是农业科技入户 工程的延续。在高产创建中,通过土地流转和中低产田整 治,在品种技术、整地播种、肥水管理、技术培训、病虫 防治等方面进行集中管理。既有效利用了土地,提高了劳 动生产率,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改变了农民粗放种粮习 惯,增强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大面积推 广高产栽培品种和技术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示范户集中在“优势人群” 目前的示范户绝大多数文化程度相对较高,如广南县 八宝镇 140 户示范户中,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的有 24 户, 占 17.14,初中文化程度的有 113 户,占 80.71,小学 文化程度的只有 3 户,仅占 2.15。这些农户,不少是致 富能手,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懂经营,敢于在市场上闯 荡,因此,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新品种和新技术不排斥, 愿意尝试。但是,随着未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深入,对 于那些偏远山区,文化程度更低,不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 示范推广受众来说,目前的推广示范方法会面临更多挑战。 激励机制不足 农业科技传播过程中,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责任 和义务要求太多,而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云南省农业科 技入户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求技术指导员 1 年中下乡 的天数要超过 100 天,如广南县 1 个技术指导员 1 年才有 500 元的交通费补贴,平均 1 天仅 5 元。而且由于技术指导 员处在最基层,一方面要求他们要随时紧跟新技术和新品 种的步伐,另一方面他们恰恰也最缺乏接受系统培训的机 会和条件。 科技推广的风险无人买单 现代农业理论告诉我们,科技含量越高的新产品和新 技术,实现转化投入的成本就越大。当然风险也就越大。 如果把投入成本和风险转嫁给农民,由于农民的自身积累 不够,不可能承担高额风险,就会阻碍推广和成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作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者,技术指导员对此也无 能为力。而关注弱势群体的农业保险想要被农民认可和接 受,恐怕要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对地方特色农业、精品农业的认识不足 大多数推广示范县对于农业推广示范的作用与做大做 强地方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清晰的认识, 并对此没有长远的规划,很多推广示范项目在申报和立项 时一哄而上,不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 五、对策思路 宏观农业政策的调整 在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随着基层 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的启动和深入,对于 农业中的微利甚至无利的行业,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在支 农惠农政策、资金、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大农 业保险的宣传力度,并给予参保农户给予一定的优惠,以 解决目前云南农村中青壮年外出打工,无工可打及留守老 弱病残在家种养植的不利局面。 挖掘地方优势,打造特色农业、精品农业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应该立足地方特色,挖掘地方优势, 引进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技术和新品种,做大做强特色农 业、精品农业,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品”甚至 “一县一品”。 让新技术和新品种与地方优势有机结合,实现农业科 技传播的成效最大化,生命力最强化。 逐步实施财政为新技术买单 对于目前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中的成熟户、富裕户, 他们有知识,有文化,有创新,懂经营,财政无需对他们 的推广示范风险买单;但是对于没有风险承担能力,而又 渴望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来改变自己全家命运,摆脱贫穷 的贫困户来说,政府应该也是必须为其推广示范过程中的 风险承担公共责任。 大力推广从“农民到农民”的学习方式 农业科技推广示范的成功,关键在于农民的接受,从 田间到田间的农民田间学校是一种非常有生命力的推广示 范模式,它使农民真正成为新技术和新品种的学习者、受 益者,可以让更多的农民在现代农业技术产业体系中扮演 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强化政策性总结,提炼成熟经验 应该强化政策性总结,通过成熟的推广示范经验为新 技术、新品种走入千家万户提供服务,这是典型的“二重” 推广模式,比单纯的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更能让百姓接 受。 参考文献: 1、王小军,卢燕,张亚平.江苏农业推广的现状、问题 和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XX(3). 2、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 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 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4). 3、刘飞翔.科技特派员制度生命力的探析J.福建农 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XX(3). 4、陈志英.我国与美国农业推广的比较研究J.农业 科技管理,XX(2). 5、管红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