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docx_第1页
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docx_第2页
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docx_第3页
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docx_第4页
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低产柑橘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成效 黄惠章 摘要:文章分析了柑橘果园低产的主要原因,采用生态技 术措施对低产柑橘果园进行改造,以有机肥为基肥减少无机 肥的施用量,减少了无机肥对环境的污染,对防止病虫害, 用低毒农药防治,改善了生态环境。同时实践表明,通过低 产改造使果园的产品、产量、品质、经济效益与改造前相 比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关键词:柑橘果园;林业生态技术;频振式杀虫灯;绿色 食品;果草畜综合种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 S6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432-08-0136-2 国有广西南宁市丁当林场是全国 4466 个国有林场之一,位 于广西南宁市西北部,隆安县东部,与武鸣县接壤。地跨 隆安丁当镇和武鸣县锣圩镇。地理位置东经 10749、北 纬 2310。 气候条件:该场林区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气候。 太阳辐射强,年日照时数达 1596 小时,年平均温度 21.9, 7 月最热,月平均气温 26.7-28.3,1 月最冷,月均温 11.4-12.9。全年无霜期 350 天。年降雨量 1227- 1691mm。 地貌类型:林区属桂南岩溶低丘台地,周围有石山环绕, 林地海拨 200m 以下,相对高 30m 以下,坡度 0-15,按坡 度级划分,缓坡林地占林业用地 48.5%,平坡占 51.5%,80%的 林地可以机耕。 土壤类型:全场林地属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成的赤红壤, 土层深厚,酸性强,渗透性良好,质地粘重。表土层薄, 有机质含量中等,全氮含量表土中等,心土偏低,全磷含 量中等,全钾含量偏低。台地中上部土壤中有少量石砾零 星分布。 植被类型:草本有黄茅草、铁芒箕、金婴果等,灌木有桃 金娘、白背桐、三叉苦等。由于人为破坏严重,林下植被 稀蔬,小片状分布。乔木有桉类、马尾松。林地土壤深厚 粘重,气候炎热,干湿明显,只适宜桉类和松树主要用材 林树种生长,建场以来,林场一直以桉类和马尾松为当家 树种。 全场林地面积 686.7hm2,其中有林地面积 326.7hm2,经济 果林 122.8hm2,辅助生产林地 320.8hm2,其他林地 39.2hm2,森林活立木蓄积量 11232m3。 林场自 1999 年开始林种树种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短轮伐期 工业用材速丰林和经济果木林,其中:柑桔果树种植达到 800 多亩。柑桔是亚热带常绿果树,是我国重要的果树之一。 在植物分类上属于芸香科,柑桔亚科,有十三个属,属下 又分为若干种,在种以下又分为品种品系。经过筛选比较 符合林场发展种植的柑桔品种主要有甜橙、红江橙、温州 密柑、椪柑等。虽然建立柑桔园时按照一定的技术规程要 求进行建园,但在经营管理上不到位,特别是对土壤的各 养分含量:如有机质含量、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 效锌、有效硼、交换性钙、交换性镁等调查不全面,因此 不能适地适树配备适宜柑桔果树的肥料以及施肥时间、整 形修剪技术掌握不到位等原因,使果园在进入丰产期后达 不到预期产量,而存在着低产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林 场自 XX 年启动了 200 亩柑桔果园的生态改造技术。本文着 重强调了根据林场的具体条件采用生态改造技术可有效地 提高柑桔的产量及质量。生态改造技术是以生态学原理为 基础,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组建、维护和调控林地的一门 技术。利用生态技术措施对现有的果园林地进行改造,果 林的生态系统的特征与环境特点是统一的,具有提高果园 效益和改善环境的双重作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采用生态 改造技术进行柑桔果园的改造与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防 治果树病虫害农药的施用量,使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或无 公害产品的要求。 2 柑桔果园改造生态技术措施 2.1 加强土壤肥水管理 果农在建园时,一般都很重视土壤改良,做到了开沟撩壕, 沟内分层填入绿肥、农家肥,增施农家有机肥,基本达到 了建园标准。进入盛果期后,由于不重视整形修剪、管理 不善等善原因,多数果园植株生长势转弱,果品产量质量 明显下降。究其原因,是果农水肥管理不到位,不重视施 用农家有机肥,偏施无机肥,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 土壤板结,通透性差,酸性土进一步酸化,pH 值最低达 4.5;一般果园无灌溉条件;丰年后期施肥量普遍不足,树 体必需的养分、水分得不到及时满足,必然导致低产劣质。 因此必须通过加强土壤肥水管理来改善果园、果树的生长 环境和养分需求,使果品产量和品质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从 而达到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为了找出最适合林场果园果树 施肥配方、方法、时间、用量。XX 年 12 月我场请教了广西 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专家,并对林场的土壤和柑 桔树叶片进行了取样检测分析,经检验,找出了柑桔园中 肥料养分不平衡的原因,针对这个原因设计了土壤肥水管 理的改造方案。土壤肥水管理包括:实施配方施肥、使用 农家有机肥、有效地灌溉技术、利用水池收集雨水以备旱 季果园水分所需等。通过施足基肥,巧施追肥可有效保证果 园土壤的肥力;而在干旱条件下柑橘的灌溉参数为:1-5 月 份 0.7,6-9 月 0.65,10-11 月 0.7。由以前普施无机化肥 更改为以施有机肥为重肥、无机肥为追肥、加上一定量的 微量元素和生物菌肥,三者比例以 1.20.70.3 为佳。 施肥时间:施有机肥作基肥于花前的 1 月份施,施无机肥 为追肥于 5 月份施,微量元素和生物菌肥可随施和喷施。 果树吸收肥料主要由根系中的根毛来完成,柑桔的根系分 布较深,可达 80cm 以上。但大部分的吸收根,集中于土层 深度 20-50cm 处。所以,果树施肥时要根据上述这些特点 来进行,施有机肥时,因有机肥分解缓慢,供肥期较长, 宜深施;化肥移动性较大,可浅施。对于密植果园或已封 行的果园宜在果行间深施,但注意要不伤或少伤大根。 2.2 株行距 该场种植柑橘果树合理密度为 43m,合理的密度能使果树 接受充足的阳光,但人们在种植果树的密度都采用 42m 或 41.5m,意在盛产期前能提高单产产量,获取最佳的经 济收入,但果园进入盛产期后,果树全面封行,果树采光 面积小,不利于果树生长,而且通风条件差,果树逐步发 生分化,直接影响果树分芽和开花结果,形成开花结果主 要分布在果树顶层,单株成果率低是造成低产的主要原因 之一。为此,采取间伐果树,使其密度达到 43m 或 44m,给果树能充分采光,间伐的原则是伐小留大,伐弱 留壮,密度均衡,同时对加修技疏通通风空间,促进果树 生长。 2.3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对果园和果品的品质危害最大。化学防治见效快、 效果好,容易被果农接受,但对果品的品质,特别是果品安全 影响极大。推广使用生态方法进行防治,不但防治效果好, 而且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 2.3.1 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 长期以来,普施和滥施农药 使环境日趋恶化,果产品受到污染,而且土壤、水源也不 同程度的受到了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并直接危害到人 们的身体健康。为适应加入 WTO 后的新形势,发展我场的 优势产业,扩大出口创汇,使我场农产品达到安全食品标 准,并不断向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发展,因此,采用频振 式杀虫灯杀虫技术。 频振式杀虫灯诱蛾杀虫技术,是把电能变换成高压灯,利 用害虫成虫喜光聚光的生活习性,运用光、波、色、味四 种方式,以不同波长的灯光诱杀害虫成虫的过程。这是一 种主动灭虫方式,效果非常明显。因为危害果树的主要是 幼虫,而每只虫蛾可产卵 500-3000 粒,也就是消灭一只成 虫相当于消灭 500-3000 条幼虫。 频振式杀虫灯的特点: 频振式杀虫灯较多年使用的高压汞灯、黑光灯相比在害虫 防治中展现出可观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有清洁、安全、无污染的特点,是典型的环保型能源。 不仅减少了农药的污染,而且大大提高了农副产品质量。 此技术是根据害虫的习性而设计,害虫永远不会产生抗性, 而且保护了大部分害虫天敌,维持了生态的平衡。 XX 年 1 月,林场在植保部门的指导下,架设了 3 公里的电 力线路,安装了 100 盏频振式杀虫灯来诱杀害虫成虫。应 用频振式杀虫灯使用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减少了农药使 用,使化学防治害虫次数从原来的每年 12-15 次降为 8-9 次,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水资源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 促进了“生态县”的建设,保证了绿色安全食品的可靠性, 扩大了产品市场,对当地的水果产业,起到了积极推进作 用。另外,为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树立很好的典范。 2.3.2 以虫治虫 只有充分发挥昆虫天敌的生物学特性,才 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是对昆虫天敌越冬采取室内保护措 施,降低其越冬死亡率。二是改善或创造有利于自然天敌 昆虫的生存环境,促使天敌昆虫增殖。如在柑橘果园附近种 植防护林,种植蜜源植物、种植藿香蓟及其他有助于补充天 敌生活所需要的植物等。三是早春在适合天敌昆虫栖息生 活的场所释放一定数量的饲养天敌昆虫。四是掌握适当的 释放时机,促使在害虫尚未大量发生危害之前,就受到天敌 的有效抑制。五是针对害虫的种类施放昆虫天敌。如:在 每年的 7-8 月份,果园中每亩挂 5-6 个放有性诱剂的玻璃 瓶,能有效地诱杀柑桔大实蝇和小实蝇成虫,减少害虫对 柑桔果实的危害。在每年的 3 月下旬开始,果园中每亩挂 100 个小袋子捕食螨粉剂,能有效抑制柑桔红蜘蛛的发生。 还有如赤眼蜂、瓢虫等能有效抑制危害果园的蚜虫、蚧壳 虫等主要害虫。 2.4 花果管理 加强花果管理是提高柑桔果品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2.4.1 摘心控梢、整形修剪、更新复壮 利用摘心技术控制 徒长枝生长,促进花芽分化,是提高果品产量的必要措施: 同时要加强授粉树的管理,必要时辅以人工授粉。对于树势 衰老的柑桔树枝,在每年 2-3 月春芽萌动前,通过短截等 方法对柑桔过密过弱的枝条进行回缩修剪,更新复壮,使 果树抽生壮健的枝梢以培养结果母枝,提高产量。 2.4.2 疏花疏果 先保果、后疏果和抹除夏梢是提高产量, 提高品质,防治果园过早郁蔽的有效措施。先保果,当花 谢 2/3 时,用混合保果药剂保果,隔 15-20 天,再喷一次。 同时通过人工控梢技术,减少夏梢抽发,达到保果的目的。 进入结果盛期后,对花量过多的植株应进行疏花,以提高坐 果率,疏花量应视树势、品种、肥水和授粉条件而定。在早 期生理落果高峰期之后进行疏果,每花序保留方位好、果形 端正的果品 1-2 个,保持合理负载,以提高果品的品质和产 量。 2.5 果草畜综合种养方式 园中种柑桔,树下栽草,草给家畜供应饲料,家畜给树提 供肥料,这就是果草畜综合种养方式,以此替代化肥,补 充有机肥,恢复柑橘林中的土质。在过去,柑橘果园中总 是用施用化肥,柑橘园质地板结,蚯蚓无处可见。可现在, 树根旁的蚯蚓粪不时可见,土壤得到了改良。 家畜在林间放牧,采食林木的落叶、林间的杂草、杂草中 的昆虫,或在林荫下休息,不对果林造成危害,而家畜的 粪便可作为果林的优质有机肥,是一种生态养畜模式。果 林中养家畜,一定要分区轮牧,有利于提高草产量,取得 最大经济效益。经过这三年来的试验,果园中养殖密度以 每亩养鸡 200-250 羽、鸭 100 只为宜,每年出栏两批次。 特别要注意,果林施药期间,禽畜必须归栏,停止放牧。 3 成效分析 经验这三年的生态改造技术,土壤中的养分含量与改造前 相比较,均有所提高,达到了柑桔园土壤有效养分分级适 量标准;果品的品质如泽色亮度、糖的含量、一级果比例 等均得到改善和提高,柑桔平均亩产量也由 XX 年的亩 3500 斤提高到 XX 年的亩 6000 斤,按照当前市价计算每亩增收 达 1500 元,加上果林下养殖收入每亩 500 元左右,每亩总 收入增加近 XX 元。试验地 200 亩每年增收达 40 万元,经 济效益明显。 实践证明,要培育适宜市场的优质高产果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