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诊治新进展_第1页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_第2页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_第3页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_第4页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 高血压诊治新进展 台州市中心医院 冯莉梨 流行病学 高血压的发病的危险因素: n 超体重 n 高盐饮食,特别是国人缺钙严重 n 中度以上饮酒 n 精神因素 流行病学 患病率: n 西方发达国家,为 20%; n 中国为 12%左右, 35 74岁的中国成年人 高血压患病率为 27,中国高血压病人约 1 亿 3千万人。 n 中国 “一高三低 ”现象,即患病率高、知晓率 低、治疗率低、控制率更低。 美国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率 - 76 80年 88 91年 91 94年 99 00年 - - 知晓率 51 73 68 70 治疗率 31 55 54 59 控制率 10 29 27 34 - 中国高血压知晓、治疗、控制率 - 1991年 2002年 - 知晓率 26 30 治疗率 12 25 控制率 3 6 - 中国高血压人数逐年增加,但三率提高不多 血压的准确测定 n 有靠背的椅子上静坐至少 5分钟, 30分钟内 禁烟酒咖啡,双脚着地,排空膀胱 ,上臂平 于心脏水平,手臂应有支撑 ,至少测量 2次 , 第一次就诊时双侧血压 ,以后测右侧血压 .气 囊充气达到动脉搏动消失后升高 20- 30mmHg n 提倡自测血压,减少白大衣效应,了解服 药效果 动态血压: n 白大衣高血压的诊断 n 夜间高血压的诊断 正常人在夜间血压应下降 10- 20%(勺型) ,夜间高血压(非勺型)和过度勺 型均提示预后不良,特别见于严重自主神经功能障 碍患者或糖尿病人,常先于蛋白尿(糖尿病肾病) 出现 n 监测低血压:特别老年人 n 顽固性高血压:用于调整用药剂量和时间 n 预测预后 从血压水平 /昼夜节律 /血压变异性三个 方面 n 观察疗效 谷峰比值 0.5 诊断分类的新信息和新概念 中国高血压的诊断分类 n 源于 1999年 WHO/ISH的标准 WHO/ISH诊断标准 中国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999年) 血压分级 收缩压( mmHg) 舒张压( mmHg) 理想血压 30% 区别: n 有无危险度分层是美国 JNC7( 2003年)与美国 JNC6( 1997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2003年)、 中国高血压指南、 1999年 WHO/ISH指南的最大区 别。这种分歧反映了不同国度之间对高血压防治策 略的不同看法, n 美国:根据血压水平启动治疗,过多强调了控制血 压的意义, 140/90(或 130/80)mmHg,就需降压治 疗。药物治疗前移,治疗更主动积极; n 欧洲:根据危险分层启动治疗,更多考虑到危险分 层及疾病对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影响。对 130/85mmHg的正常高值 ,也提出了可能的抗高治 疗 . 中国怎么办? n 邓小平思想 三个代表 两个务必 n 中国综合国情,有 1亿 3千万人高血压,有 危险分层更合理,将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 、经费用在刀刃上。低危和中危:改善生 活方式;高危和极高危:较强的合理治疗 。 n 首先提高治疗率,其次是控制率 药物经济学 药物经济学 考虑药物的价效比 n 患者受益首先来自降压本身,而不在 于药物类别的不同,但不同类别的降 压药价格差别很大, 决定依从性的三个因素 n 药物疗效 n 不良反应 n 药物价效比 中国高血压指南( 2004年) n 强调价效比,防止一顿饭吃了 1月的伙 食费,剩下的 29天不吃饭。 n 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 诊断高血压后患者评估 n 评定生活方式,确定可能影响预后的 危险因素及合并症并指导治疗 n 明确高血压的原因,排除继发性高血 压 n 评价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和 CVD 高血压的治疗 n 治疗对象:总的趋势是起始治疗的血 压阈值逐渐降低,人群数量增加。 高血压的治疗 n 治疗目标:心血管病危险与血压之间的相 关呈连续性,在正常血压范围并无最低阈 ,应将血压降到最大能耐受的程度。因此 抗高血压治疗的目标是将血压恢复至 “正常 ” 或 “理想 ”水平。至少降压至正常高值( 140/90 mmHg )。青年、中年人或有糖尿 病或肾病的高危患者, 50 . n 个体化治疗 考虑到并存疾病 降压六大类药物 n 均为一线药物 一利尿剂 n 作用温和、疗效确切、价格低廉、持续时间长,尤 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或并发心力衰竭时。具有较好 的降压谷峰比值 .可用于顽固性高血压 /容量负荷过 重 /钠敏感型 /肥胖 . n 注意:小剂量应用,大剂量无益且副作用增加。痛 风患者禁用,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者慎用。 n 双氢克尿塞:推荐为最基本用药。维持 18小时,肾 衰时作用降低。速尿仅用于并发肾功能衰竭时。 n 寿比山:对血脂影响小,易引起低血钾,半衰期 16 小时,用药 4周达最大降压效果。 n 国外为首选,中国多用于联合应用中,为最佳配角 。价格低廉适于中国国情 ,首先提高治疗率其次是 控制率 . 二 受体阻断剂 n 尤其在静息时心率较快 (80次 /分 )的 中青年患者或合并心绞痛时。心脏传 导阻滞、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 围血管病患者禁用,胰岛素依赖性糖 尿病患者慎用。 n 倍他洛克和比索洛尔 n 卡维地洛 三 ACEI n 唯一拥有全部 6个强适应症的抗高药物 :心衰、心梗后、冠心病高危因素、 糖尿病、慢性肾病、预防中风复发) , 强力推荐 n 洛汀新(贝那普利)组织 ACE亲和力 最高,阻断更充分。 四 ARB n 主要用于 ACEI治疗后发生干咳的患者 。 五 CCB n 心脏传导阻滞和心力衰竭患者禁用非 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n 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塞时禁 用速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n 优先选择使用长效制剂 . 六 受体阻断剂 n 哌唑嗪,与 1受体亲和力强,半衰期 短, 2-3小时,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n 特拉 唑嗪、多沙唑嗪,半衰期长,与 1受体亲和力弱, 一般无首剂效应。 n 适于合并前列腺肥大。 联合用药 优点: n 作用协同或互补,加强降压效果,(高血 压病理生理涉及多种机制) n 减少单一大剂量的不良作用 n 钝化反调节,限制另一药物诱导触发的不 良代偿 n 兼顾患者并存的多种危险因素和疾病 n 改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n 提高费用效益比 联合用药 利尿剂 +ACEI或 ARB n 电解质维持平衡 n 利尿剂促进排钠、激活 RAS 联合用药 利尿剂 +受体阻断剂 n 利尿剂促进交感神经兴奋、激活 RAS n STOP实验( 1992年)证实合用降低死 亡率 联合用药 利尿剂 +CCB n 二氢吡啶类与利尿剂降压均与扩血管 和钠利尿有关,理论上无叠加降压作 用。 n 非二氢吡啶类与利尿剂联用效果好。 联合用药 受体阻断剂 +二氢吡啶类 CCB n 心率的影响 联合用药 CCB+ ACEI或 ARB n CCB激活 RAS, 联合用药 受体阻断剂 + ACEI或 ARB n 理论上都作用于 RAS,联用收益不大 , n ACEI对 ATII阻断不全, 受体阻断剂可 减少这一途径的底物。 n 适用于年轻高肾素、高交感活性、心 肌梗死或心肌肥厚者 顽固性高血压 定义: 使用包括一种利尿剂在内的 3种药物治疗仍未 达到目标血压。 原因 : n 不正确的血压测量 n 容量负荷过重和假性耐药 n 钠摄入过多 n 肾病所致的液体潴留 n 不充分的利尿剂治疗 n 继发性高血压 n 肥胖 n 饮酒过多 顽固性高血压 与药物相关的原因 n 未坚持服药 n 药物剂量不足 n 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n 非甾体抗炎药 n 拟交感神经药 n 口服避孕要药 n 肾上腺类固醇类 n 免疫抑制剂 n 红细胞生成素 n 中药或食物补充剂:如麻黄、苦桔 n 干草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治疗 n 青春期高血压 青春期高血压 n 当人进入青春发育期,也就是十三、四岁 时,其血压已开始接近成年人,如处于安 静状态时,血压高于 140/90毫米汞柱,就 认为青春期高血压。青春期高血压一般是 青少年发育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平对无明 显的症状表现,只有在运动量过大或过度 疲劳时才表现有轻微的头晕乏力等症状。 血压主要以收缩压明显增高,可达 l40-150 毫米汞柱,而舒张压多在正常范围内。 引起青春期高血压的主要原因 n 由于青春发育期对,身体各器官系统迅速 发育,心脏也随着发育,心收缩力大大提 高,但此时血管发育却往往落后于心脏, 导致血压增高。 n 青春发育时期内分泌腺发育增强,激素分 泌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植物神经 调节功能不平衡,也会产生血压增高现象 。 n 青少年在迎考复习等特定环境下,由于精 神高度紧张,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皮层下 血管舒缩中枢失去正常调节,引起小动脉 紧张性增强,外周循环阻力增加亦使血压 增高。 青春期高血压的治疗 n 青春期轻度高血压虽然在相当长对间内无 任何自觉症状,但它能在机体内慢慢地破 坏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不少人因此 会在没有任何不适的情况下出现血管破裂 、堵塞或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n 由于青春期高血压的发生是暂时性的,过 了青春期,心血管系统发育迅速趋于平衡 ,血压就会恢复正常。因此一般不主张过 早应用降压药物,但必须通过建立良好健 康的生活方式来达到使血压恢复正常的目 的。 青中年肥胖高血压 n 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升高 n 表现为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高血脂 、高尿酸、高血压、心率增快。 Kaplan提出 致命四重奏:糖耐量异常、高血脂、肥胖 、高血压,胰岛素抵抗是始动环节。 n 30岁左右(男性居多),可出现脑卒中。 n 机理:肥胖和胰岛素抵抗刺激交感神经。 n 治疗:减肥 +合理膳食 +药物,推荐 受体 阻断剂 + CCB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 是环境因素长期作用下的病理现象,并非正常的衰 老过程。证据: n 白大衣高血压多见,老年占 42%(一般 20%),可 动态血压鉴别。 n STOP2和 ALLHAT表明,各种药物无明显差异 n 多需 2种以上药物,推荐首选利尿剂 +长效 CCB n 起始剂量宜小,递增剂量宜小。急剧过度降压常引 起脑血栓、心梗 n 易血压波动和体位性低血压,特别注意应用 受体 阻断剂时。与压力感受器调节血压的敏感性减退有 关。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 对老年人 SBP 170/110 mmHg, 妊娠合并高血压 考虑胎儿的安全,选用甲基多巴、 BB、血管扩张剂( 心痛定、 受体阻断剂);禁用 ACEI或 ARB,硝普 钠、利血平、合心爽、异博定。利尿剂可减少血容 量,使胎儿缺氧,应慎用。 SBP180mmHg或 DBP110mmHg必须立即急诊住院;静 脉:拉贝洛尔,口服:甲基多巴,硝苯地平 合并糖尿病 n 目标 1g/d 时 125/75 mmHg, n 强调应用 ACEI或 ARB,双重阻滞对于降 压和蛋白尿更有利 n 血肌酐大于 3mg/dl停用 ACEI n 晚期肾衰,需应用速尿。 脑卒中的血压调控 n Bayliss效应 n 血压升高使脑小动脉管腔内压力增加,产生小动脉 收缩,脑血流量减少;血压降低可使脑小动脉扩张 ,脑血流量增加。这种脑小动脉的自动调节,称为 Bayliss效应。 n 当 MBP降至 60mmHg时,血管舒张已达最大限度, 脑血管扩张的反应就不足以维持原来的血流量,就 会出现脑组织缺氧。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 30%以 上,自动调节能力就会发生影响,脑血流量减少。 n 当 MBP升至 160mmHg时,血管收缩已达最大限度 ,为自动调节的上限。慢性高血压,由于血管硬化 ,自动调节的上下限都高于正常人,所以慢性高血 压患者较能耐受高血压,不能耐受低血压。 脑卒中的血压调控 急性脑卒中后 3-7天,局部小动脉失去了 Bayliss效应的调节功能,若强烈降压, 局部易发生低灌流,加重缺血。当然血 压过高,可发生大动脉痉挛、水肿、出 血,降压是必要的。 急性脑卒中患者,机体应激反应,不论 以前是否高血压,发病后血压往往升高 ,需要谨慎降压,急性脑卒中急性期, 血压宜在 160-180/100-110mmHg水平。 脑卒中的血压调控 血压过高或过低或迅速降压,都加重恼 损伤,住院后 24小时内,收缩压下降超 过 30mmHg,舒张压下降超过 20mmHg ,就会出现严重神经功能损失, 3月后 CCS评分也较高。 慢性期,控制 140/90 mmHg。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思路 n 打鼾,白日嗜睡,肥胖 睡眠呼吸暂停综 合征 睡眠研究 n 高钠低钾 原醛 肾上腺 CT、血浆肾素醛 固酮活性 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