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师三级辅导_第1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辅导_第2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辅导_第3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辅导_第4页
人力资源师三级辅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考前辅导 -基础知识模块 基础知识 v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v 第二章 劳动法 v 第三章 现代企业管理 v 第四章 管理心理与组织行为 v 第五章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基础知识内容分析 v 基础知识一共只有 20分,只出现在理论知识 v 技能部分、论文部分、文件筐部分都不考基础知识 v 本书五章内容,平均每章 4分 v 一般侧重考 概念、分类、性质 等,图标和数学模型 等基本上不会考到 第一章 劳动经济学 第一节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劳动力市场现象以及劳动力市场运行 规律的科学。 一、 劳动资源的稀缺性 p1 、相对性(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 、绝对性 、本质表现: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真 题 1资源的稀缺性的属性包括 ( )。 (2008年 5月三级真题 ) A暂时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相对的稀缺性 D永久的属性 E消费劳动资源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v CBE 商品和劳务的供给 居民户( 应聘者) 企业 货币支出 生产要素收入 生产要素供给 收 入 循 环 模 型 生产要 素市场产品 (服 务 )市场 劳动力市 场是生产 要素市场 的重要组 成部分 二、效用最大化 v 个人追求的目标 效用最大化 v 企业追求的目标 利润的最大化。 三、劳动力市场 v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v 就业量和工资 的决定是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 v 劳动力市场的功能是通过 商品的供给和需求 来决定价格的机制,实现、 调节资源的配置;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一经济社会的 基本课题。 v 劳动经济学的主要任务:要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理解并揭 示劳动力供给、劳动力需求,以及工资和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 置的作用原理。 v 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交换的商品是 劳动力 。 真 题 1.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 ()。 (2008年 5月二级真题 ) A调节资源的配置 C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B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D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B 2.( ),与其它市场相比具有显著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导致劳动力市场 与其他市场的重大区别是劳动经济学产生的基础。 A劳动力市场配置的资源是劳动力 B.劳动力市场交换的商品是劳动力 c劳动力具有交换价值 D劳动力具有流动性 E劳动力的无形性 AB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 v 重点研究现象本身 “是什么 ”的问题。 v 特点: 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 对经济现象研究所得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可根据经验 和事实进行检验。 v 主要步骤: 确定研究对象 设定假定条件 提出理论假说 验证。 规范研究方法 v 特点: 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说明经济现象及其运行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政策服务的工具。 v 互惠交换障碍: 信息障碍 体制障碍 市场缺陷 v 实践表明:规范研究方法脱离不开实证研究方法对经济现象的客观分析 ,实证研究方法也离不开价值判断的指导。 真题练习: 1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 ( )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 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 v A.观察研究方法 B实证研究方法是什么 v C对比研究方法 D规范研究方法应该是什么 v B 2规范研究方法重点解决客观经济现象 ()的问题。 v A是什么 B怎么样 C应该是什么 D本质 v C 第二节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与劳动力参与率的概念 劳动力 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 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与失业者。 P5 劳动力参与率 是劳动力在一定范围内的人口的比率。是衡量、测度人 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标。它反映的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程度的指 标,它本身不是影响人口参与社会劳动的因素。 P5 v 总人口劳参率 劳动力 100 总人口 v 年龄(性别)劳参率 某年龄(性别)劳动力 100 该年龄(性别)人口 v 劳动力供给: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 策主体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v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 给的工资弹性,简称为劳动力供给弹性。 v 供给无弹性 Es 0 v 供给有无限弹性 Es v 单位供给弹性 Es 1 v 供给富有弹性 Es 1 v 供给缺乏弹性 Es 1 S W Es= / S W v例: 当郑州市零售行业服务员劳动力工资由 元上升到元后,服务员供给量 由人添加到人,请计 算该行业服务员劳动力供给弹性 s。 (二)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 1、 15 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口劳动参与率下降。 2、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 3、老年人口劳动率下降。 4、 25 55岁男性劳动参与率保持高位水平。 (三)经济周期与两种劳动参与假说 v 附加性劳动力经济假说:二级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 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提高。 v 悲观性劳动力经济假说认为: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参与率下降 。 二、劳动力需求 劳动力需求 :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 意并且能够雇用的劳动量,是一种派生性需求。 v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 劳动力 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 。 1 、 需求无弹性,即 、需求有无限弹性,即 、单位需求弹性,即 、需求富有弹性,即 、需求缺乏弹性,即 D W Ed= / D W 真 题 1劳动力供给弹性是 ( )变动对 工 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2007年 ) A劳动力供给增加量 B劳动力供给量 c劳动力需求增加量 D劳动力需求量 v B 2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是 ( )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A劳动力需求 B劳动力供给 c劳动力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量 v C 3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 )。 A. Es1供给富有弹性 B Es0 供给无弹性 D Es0 v A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 当把可变的劳动投入增加到不变的其他生产要素上,最初劳动投入的增 加会使产量增加;但是当其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 。 Q AP MP L0 TP AP MPa b Q:总产量 L:可变的劳动要素投入 AP:平均产量 MP:边际产量 AP=Q/L MP= Q/ L 其一: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 其二: AP与 MP的交点为 AP最大值; 其三:当 MP=0时,总产量取得最大值 。 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 v MRP=VMP=MP*P=MC=W 周燕萍 编制 19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劳动力市场的含义 v 性质 p12 v 劳动力市场的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价值 工资。工资是实现和决 定这种交换行为的必要手段。 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表现: v 是在产权边界界定清晰的条件下的必然产物 v 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调节劳动力的配置,实现劳动要素与非劳 动要素结合的最佳途径 v 劳动力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劳动交换,离开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后 ,所开始的劳动过程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过程 (二)均衡分析: 局部均衡分析方法代表人物 A.马歇尔 一般均衡分析方法代表人物 L. 瓦尔拉 (三)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 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充分就业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 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v 人口规模 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使劳动力供给增加。 v 年龄结构 v 城乡结构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 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v 资本存量的增加 改变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 劳动生产率提高 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增加 劳动力需求扩大 均衡工资率提高 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v 在人口增长、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下,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 的增长率,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 真 题 1现代劳动经济学所要研究的劳动力是指 ( )。 A能从事劳动的人 B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 C在一定年龄之内 D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 E一定范围内的人口 CBD 2.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 (2007年 ) A就业人口总量 B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 C劳动年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 D劳动年龄组外部年龄构成 E劳动年龄人口占失业人口比重 BC 3.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 ( )。 (2007年 5月二级真题 )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 ABD 第三节 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 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v 工资 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 需求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v 工资作为劳动力要素的均衡价格是由劳动力的供给价格 和需求价格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的。工资决定是以劳动 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 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v 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受社会的、历史的因素影 响。 二、工资形式 v 生产要素分为四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v 工资形式:基本工资福利 基本工资 v 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 工资构成的主要部分。 工资率 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v 货币工资 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 v 实际工资 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 v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 /价格指数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v 计时工资工资标准 实际工作时间 v 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率(计件单价) 合格产品数量 v 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v 计件工资的特点决定了:低生产率的风险主要由工人承担。 福利 v 福利是工资的转换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v 福利支付方式分为两类:实物支付、延期支付(包括各类保险支 付、如退休金、失业保险等)。 v 福利实质上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其特征如下: v 1、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不与个人劳动量直接相关; v 2、法定性; v 3、自定性和灵活性 真 题 1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 ( )。 (2007年 5月二级真题 ) A货币工资价格 B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 价格 D货币工资 价格指数 B 2 ( )实际上是计时工资的一种转化形式。 (2004年 6月三级真题 ) A等级工资 B岗位工资 c绩效工资 D计件工资 D 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 (2007年 11月三级真题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ABD v 4福利所具有的特征包括 ( )。 A福利支付以劳动为基础 B法定性 c企业自定性 D灵活性 E公平性 ABCD v 5影响货币工资的因素有 ( )。 A货币工资率 B工作时间长度 c劳动力数量 D价格指数 E工资制度 ABE v 6劳动者工资差距的内容包括 ( )。 A产业部门差异 B地区差异 C职业差异 D教育程度差异 E年龄性别差异 AECDE 第四节 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 总供给、总需求与均衡国民收入 v 总供给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价 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 v 总需求 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对产品和服务需求的总和。 v 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总供给消费储蓄消费投资 v Y C S C I 就业总量决定 v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总需求水平。 真 题 v 1总供给等于 ( )之和。 A消费 +储蓄 B投资 +储蓄 C投资 +收入 D消费 +收入 A v 2均衡国民收入等于 ( )。 (2007年 5月三级真题 ) A消费与储蓄 B总需求 C投资与储蓄 消费与投资 D.总供给 E消费与投资 ABDE 二、失业及其类型 v 摩擦性失业(正常性失业) 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v 技术性失业 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解决办法:推行积极的 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v 结构性失业 在全部失业中占有很大比重。解决办法:超前的 职业指导和预测、广泛的职业技术培训、低费用的人力资本投资 。 v 季节性失业 表现为: 气候对行业生产影响 气候对消费需 求的影响。 三、需求不足性失业 需求不足性失业的两种具体形式 v 增长差距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最常见,最严重,最难对付)。 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的对策 v 总需求不足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v 刺激总需求及扩大有效供给是解决需求不足性失业的根本方向。 v 对非正常性失业,政府通过宏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结合产业政 策,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来缓解需求不足性失业,进而实 现充分就业 。 真 题 v 1在劳动力总量过剩的情况下,不同的资源个体因其自身条件和所处 的环境不同,不会出 现 ( )的状况。 (2004年 11月三级真题 ) A隐蔽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潜在性失业 D公开性失业 B v 2周期性失业属于 ( )失业。 (2003年 6月三级真题 ) 。 A选择性 B结构性 C摩擦性 D总量性 D v 3实际上,不论是出于工资水平的考虑,还是出于岗位技能等级考虑 的选择性失业,都有 ( )的色彩。 (2004年 6月三级真题 ) A自愿性失业 B周期性失业 C摩擦性失业 D结构性失业 C v 4总量性失业是指 ( )。 A劳动力需求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供给量 B劳动力供给数量大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C劳动力供给数量等于社会对它的需求量 D劳动力供给结构小于对它的结构需求量 B v 5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 )。 (2007年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A v 6 ( )是造成非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 (2008年 5月三级真题 ) A劳动生产率提高 B气候的变化 c市场经济的动态性 D总需求不足 D v 7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动,造成劳动力供求结构上的失衡所引致的失业 称为 (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v C v 8下列失业类型中,主要是由于个人方面原因造成的是 ( )。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技术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需求不足性失业 AC v 9对失业造成的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 A失业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B失业造成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C失业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D失业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E失业有利于国民收入的增长 ACD v 10下列对摩擦性失业表述正确的是 ( )。 (2008年 ) A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B是一种正常性失业 c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 D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 E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 ABCDE v 11失业类型分为 ( )。 (2007年 11月三级真题 ) A摩擦性失业 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季节性失业 E阶段性失业 ABCD 四、失业的度量和失业的影响 反映失业的两个指标:失业率和失业持效期。 失业人数 失业人数 v 失业率 = 100 = 100 社会劳动力人数 就业人数 +失业人数 失业者 周期 v 平均失业持续期 = ( 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失业人数 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 平均失业持续期(周) v 年失业率( 100%) = 占社会劳动力总额的比例 52周 v 失业的负面影响: 造成家庭生活困难 是劳动力资源浪费的典型形式 直接影响劳动者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 真 题 v 1常用的反映失业程度的指标有 ( )。 A平均劳动时间 B失业率 C就业人数 D失业人数 E失业持续期 BE 1、国防用品 2、公共管理服务 3、公共工程项目 4、雇员薪酬 1、社会保险福利 2、社会优抚 3、社会救济 4、某些补贴 政府购买 转移支付 再分配 政 府 支 出 五、 政府行为和劳动力市场 政府支出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 最低劳动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最低社会保障。 工会。 就业与收入的宏观调控 对就业总量影响最大的宏观调控政策是:财政、货币和收入政 策 v 财政政策 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v 货币政策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v 收入政策 有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资源的合理配置、缩 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v 收入差距指标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库兹涅茨比率、 帕累托定律等 v 当基尼系数接近 0时,收入便接近于绝对平衡,接近 1时,则 接近绝对不平衡。基尼系数越大,表示收入越不平衡。通常 基尼系数在 0.2 0.4之间。 收入政策措施: v 1、调控收入与物价关系的措施:制定工资 物价指导线。冻 结。以税收为基础的收入控制政策。 v 2、收入平等化措施:个人所得税制度。其他税。发展社会保 障事业。 真 题 v 1 ( )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 (加班加点 )的 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 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 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 D最低工资标准 A v 2 (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稳 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策。 (2007年 11月二级真题 ) A财政政策 B收入政策 c金融政策 D。货币政策 D v 3.劳动力市场的制度结构要素有 ( )。 (2007年 11月三级真题 ) A.工会 B最低社会保障 C劳动力需求量 D最低劳动标准 E劳动力供给量 ABD v 4现代经济学中对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主要有 ( )。 A洛伦茨曲线 B基尼系数 C库兹涅茨比率 D人口众数组分布频率 E帕累托定律 ABCDE v 5一般而言,正常的收入差距范围的基尼系数水平是 ( )。 (2004年 6) A 0.10.3 B 0.2 0.3 C 0.2 0.4 D 0.20.5 C v 6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接近 (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 对不平等。 A 0 绝对平等 B 0.5 C 1 D 0或 1 C v 7当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 基尼系数接近 ( )时,收入便接近于绝 对平等。 A 0 B 0.5 C 1 D 0或 1 A v 8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 ( )。 (2007年 11月三级真题 ) A国民收入 B基尼系数 C人均 GDP D需求弹性 B v 9财政政策的手段包括 ( )。 (2008年 5月三级真题 ) A调节利率货币政策 B增减预算支出水平 C增减政府税收 D调节法定准备金率货币政策 E公开市场业务 B CE v 10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 A扩大政府购买 B减少政府购买 C增加政府转移支付 D增加税收 E降低税率 ACE v 11政府支出包括 ( )。 A赠与 B政府购买 c税收 D转移支付 E政府呆坏账 BD v v 12收入政策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包括 ( )。 A有利于经济的稳定 B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 C有利于缩小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D有利于限制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及其危害 E有利于物价的稳定 ABCD 第二章 劳动法 第一节 劳动法的体系 1 ( )是指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 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A宪法的基本原则 B宪法的指导思想 C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D劳动法的指导思想 C( p28) 2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 )。 (2008年 5月二级真题 ) A指导性 B权威性 C稳定性 D唯一性 D( p29) 3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 ( )。 (2007年 5月二级真题 )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C( p30) 4对企业富余职工实行下岗而不是直接辞退的做法,属于 ( )劳动者权 益。 (2004年 11月真题 ) A偏重保护 B优先保护 C平等保护 D全面保护 B(P30) v 5 ( )是劳动权的核心。 (2007年 11月二级真题 )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B( p30) v 6 “安全重于生产 ”所体现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为 ( )。 (2005年 ) A全面保护 B绝对保护 C优先保护 D偏重保护 C (P30) v 7对劳动者提供最低限度的保护,体现了劳动法对劳动者的 ( )。 (2005年 11月三级真题 ) A平等保护 B全面保护 C基本保护 D优先保护 C (P30) v 8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 (2008年 5月二级真题 ) A规范企业的行为 B规范劳动者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规范劳动力市场 C(P31) v 9社会保险特征不包括 ( )。 (2007年 5月三级真题 ) A自由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A(P31) v 10.与劳动法法律地位与立法层次相同的 “姊妹法 ”是 ( )。 2004 A公司法 B合同法 c安全法 D工会法 D ( p33) v 1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称为 ( )。 (2008年 5月 ) A劳动法规 B劳动法律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D( p34) v 12 ( )不具有法律效力。 (2007年 11月二级真题 )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B( p34) v 13下列不属于现行劳动法主要制度的是 ( )。 (2006年 5月 ) A就业促进制度 B企业内部规章制度 c集体谈判制度 D职业技能开发制度 B( p37) v 14当员工代表或工会代表与单位行政部门或雇主之间,就劳动条件的 改善和劳动关系的处理问题进行谈判,并达成一致时,双方达成的协议 称为 ( )。 (2005年 l1月三级真题 ) A劳动合同 B集体协议 c集体合同 D劳资协议 C (P36) v 15下列不参与集体谈判的是 ( )。 (2005年 5月三级真题 ) A企业雇主 B公司董事会 c工会代表 D单位行政部门 D(36) v 16 ( B )包括工作时问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以及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B(p37) v 17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 ( )。 A.34小时 B 36小时 C 38小时 D 40小时 B( p37) v 18根据我国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一 般情况下加班时间为 ( )。 A每天不超过 l小时 B每天不超过 3小时 C每周不超过 8小时 D每周不超过 10小时 B v 19.劳动法调整的对象是 ( )。 (2004年 11月三级真题 ) A经济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 C劳动关系 D经济协作关系 C v 20 ( )不是劳动监督检查制度方面的内容。 (2004年 6月三级真题 ) A纠正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和现象 B检查企业的社会保险缴费情况 C检杏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D调查和解决企业 T资差距问题 D(P38) v 21下列对劳动法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 (2004年 6月二级真题 ) A对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B体现了劳动既是权利又是义务的基本原则 C它是以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合理化为宗旨 D所有与劳动者有关的社会关系都是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D(P28) v 22.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 )。 (2005年 5月三 级真题 ) A某公司向职工集资而发生的关系 B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借款关系 C两企业之间签订劳务输出的合同关系 D某民工被个体餐馆录用为服务员产生的关系 D(P28) v 23.关于劳动法的正确论述有 ( )。 (2003年 6月三级真题 ) A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 B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之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 C是从民法中分离出来的 D是从经济法中分离出来的 E它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 【答案】 BCE v 24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点是 ( )。 (2007年 5月三级真题 ) A是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B高度的权威性 C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D高度的稳定性 E反映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 【答案】 ABCD(P29) v 25.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 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 【答案】 CDE(P29) v 26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包括 ( )。 (2007年 11月三级真题 ) A物质帮助权原则 B适用性原则 C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D灵活性原则 E保证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答案】 ACE(P30) v 27以下关于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和 “调整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 ”的说法正 确的是 ( )。 (2008年 5月三级真题 ) A前者的明确性高于后者 B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小于后者 C前者的明确性低于后者 D前者所覆盖的事实状态大于后者 E前者的稳定性高于后者 【答案】 CDE v 28劳动法规定劳动者有 ( )。 (2006年 5月二级真题 ) A就业的权利 B组织工会的权利 C休息的权利 D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 E罢工的权利 v 【答案】 ABCD(P30) v 29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 ( )。 (2007年 5月二级真题 ) A基本保护 B平等就业权 C全面保护 D自由择业权 E优先保护 【答案】 ACE(30) v 30劳动者与雇主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表现为劳动者与雇主之间有 ( ). A平等性 B互利性 C矛盾性 D不平等性 E相容性 【答案】 AD v 31劳动权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包括 ( )。 (2008年 5月 ) A平等就业权 B劳动报酬权 C休息休假权 D自由择业权 E职业培训权 【答案】 AD(30) v 32我国宪法对公民在劳动方面的 ( )等权利做了原则性规定。 (2004) A劳动权 B.休息权 C.劳动保护权 D.最低工资权 E职业培训权 【答案】 ABCE(30) v 33下列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表现为优先保护的是 ( )。 (2005年 11月三 级真题 ) A对企业裁员进行严格限制 B保护女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 C优先录用原企业被裁人员或下岗人员 D企业贴有 “安全第一,生产第二 ”的标语 E为了扩大就业,尽量保证企业的经营效益 【答案】 AD(30) v 34社会保险具有 ( )特征。 (2005年 11月二级真题 ) A强制性 B社会性 C互济性 D补偿性 E差别性 【答案】 ABCD(31) v 35.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 )。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平等协商的权利 C集体协商权 D共同决定权 E知情权 【答案】 ABCDE(P31) v 35在劳动法中,促进就业制度包括 ( )。 (2005年 11月 1级真题 ) A. 国家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职责 B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就业服务和实施失业保护等方面的责任和措施 C政府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退役军人等特殊群体的就业措施 D政府为保护各类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有关劳动条件的最低标准 E政府对要求就业或已经就业的劳动者进行专业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措施 【答案】 ABC( 37) v 9.下面的选项中,正确的表述有 ( )。 A劳动只是一种权利 B公民不分性别和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