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我和我的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_第1页
农民我和我的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_第2页
农民我和我的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_第3页
农民我和我的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_第4页
农民我和我的祖国60周年优秀征文.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民我和我的祖国 60 周年优秀征文 泉水井水自来水 从水井的变迁看家乡的演变 我的家乡在桑干河 XX。在我的心中,桑干河就是一条 神圣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哺育了两岸人民,孕育了中华 文明。这里是传说中黄帝、炎帝、蚩尤经过多次大战,从 而诞生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的部落联盟之地。曾获斯大林 文学奖的丁玲代表作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就是以故乡 温泉屯作为抒情叙事舞台,作品生动地描述了桑干河畔天 翻地覆的变化,引起了读者对桑干河的向往。 我所在的村落是传说中古代舜的都城千年古镇* 省*,镇中有两眼旋转流动的清泉,用砖石砌成,直径一 米有余,泉深不可测,泉水在村南淌成一条清亮的河流, 一年四季流淌不止。每当雨季,河水便溢满河川,顺流而 下向北汇入桑干河。 两眼清泉是全村人的命脉所在,泉水清澈晶湛,水面 澹澹如镜,水质甘甜润泽,供人们饮用、洗浴、做饭之用。 为保持泉水干净长久,村里人在她的上源地西山栽树 种草,那里常年竹林婆娑,梅花鹿鸣叫奔跑,涿鹿县由此 得名。 五、六十年代,泉水还常年流溢,在泉周围几十亩的 地方形成一片水泽,芦苇水草密密匝匝,泉水不断地喷涌 着,水色透明如洗。镇里三百户人家靠泉水哺育,万亩粮 田靠泉水灌溉。清澈甘甜-这是我记忆中泉水的味道。 七十年代,搞农业学大寨,讲以粮为纲,人们在西山 水源地毁林造田,两眼古泉先后干涸。在民以找食为天的 贫穷阶段,没有人注重水环境保护,昔日清泉淙淙如江河 一样日去日远,村庄暮色般黯淡了下来,古泉成了人们美 好的回忆。 人们只得启用古人留下的几口深井维持生活。记得每 天的清晨和黄昏,村民们便挑着一副副水桶来到古井边, 摇着辘轳打水。深井水甘甜、纯洁、清美。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塞北大地。村里 很多人家生活条件好了起来,在古泉边打了机井,再引水 到各个居民点水泥井里,自此,村里的老古井便渐渐淡出 了人们的视线。冬暖夏凉-这是古水井留给我的一个最难 忘的印象。 小时候,在我家院外就有口新建的水泥井。那时打水, 先用扁担勾住水桶,放到井中左右摆动几下后汲水,再费 力地把水桶像拔河似的从水井中提上来。每家每户都备有 盛水用的水缸,置于灶膛旁。 那时,父亲是生产队干部经常出差,取水的事只能由 我们去完成。每天放学后,第一件事就是到井边抬水,由 于我们力气小,每次只能提多半桶水,因此要来回抬三四 趟,才能注满水缸。 孩子们毕竟力气小,一不小心把水桶掉下去的事经常 发生,遇到这样的事我们常常呆在井台边,等着乡亲们的 到来,请他们帮我们用钩子吊上来。有一次,正值农忙, 乡亲们都在田里劳作,我们在井边整整等了大半天,才有 人来帮忙,那天就因为提不到煮饭的水,我们连饭也没吃 上,这是水泥井留给我的深刻印象。 水泥井打水虽然比古井辘轳汲水方便了许多,但很容 易受外界污染。那时候打上来的井水,有时要先倒到水缸 里,用明矾沉淀一下才用来煮饭做菜。但一下雨,井水就 非常浑浊,只能用来洗碗。那时候看着城里姑姑家已经用 上了自来水,真是非常羡慕。像城里人那样喝上自来水, 成为乡村人的渴望。 时光脚步迈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乡村的生活发生了巨 大的变化,村里的人们几乎家家户户都新建起了砖瓦房。 村民利用大包干赚的钱集资引水入户,乡亲们把清洁甘甜 的自来水引到了厨房,吃着放心,用着方便。这时,大家 的吃水方式是用水泵抽水,只要合上电闸开关,人们在家 里便能毫不费劲地吃上自来水。记得村里通上自来水那天, 老奶奶脸上的皱纹笑开了花:“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啊, 今儿个咱也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的幸福日子”龙头一 拧,纯净的自来水哗啦啦地流了出来,洗菜、淘米、做饭、 洗碗,轻轻松松在厨房就搞定。农村通上了自来水,饮水 水质提升,卫生状况不断改善,村民因饮用水不洁而染病 的情况不见了,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农民的日子越过 越红火。 为了发展经济,摆脱暂时的经济贫困,人们忽略了古 老文明与文化的遗存,开矿建厂,毁林开荒,富裕后又到处 拆迁盖房,把老井填了,古泉废弃了,XX 门和庙宇拆了。 名胜古迹、山清水秀的舜都被拆的的面目全非。1992 年, 一场史无前例的沙尘暴袭击了塞北,人们别无选择地接受 了大自然的惩罚。这才震惊了,开始反思如何与自然和谐 发展?人们全面清醒过来:过去盲目追求 GDP 数量,导致生 态环境、文明古迹遭到破坏以及竭泽而渔的短期行为要不 得,这种暂时的发展对整个社会而言只相当于揠苗助长。 从此,这里人们开始保护环境和历史文化,编制了古 舜都遗址旅游生态保护与开发总体规划。他们在西山栽树 种草,退耕还林,经十年努力,湿地恢复,西山又披上了 绿装,泉源的水位迅速上升。人们在静静地寻找一种文明 的回归与文化振兴,古舜都的神韵又回来了:古堡的几口 老井不用了,保护起来,留作纪念。古庙毁坏了,复原修 缮。古泉、古井复苏了,自来水取替了钢筋水泥井,清清 地下泉水进入了百姓家中。 古舜都就这样既神秘又崭新,在一代代村人心中蕴藏 着一种言说不清的唐尧虞舜情结。苍灰色的记忆,遥远的 历史,以片断的形式活在人们的心中。寻常的村庄站在不 凡的老城上,厚重的时空积淀包蕴着的是伟大的民族起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