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docx_第1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docx_第2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docx_第3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docx_第4页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场十二五脱贫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实现 稳定,解决温饱,进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农 场在继续改善基础面貌,夯实发展基础的同时,着力培养 优势产业,推进工业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全面发展社会事业,促进全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 可持续发展。根据省农垦局的布置、安排和要求,结合农 场实际情况,现就农场“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作如下规 划。 1、基本情况 黄盖湖农场位于东径 1131545,北纬 29 1052,地处长江 XX 洞庭湖东岸岳阳市临湘境内,北 靠长江,东邻赤壁,是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冲积交汇处。 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四季分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 风,夏季盛行西南风,年平均气温在 17.2以上,年平均 降雨量为 1525 毫米,年日照总时数 1790 小时,历史上无 地震等重大地质灾害。农场于一九五八年围垦,一九六零 年建场,是湖南省十三大国营农场之一,辖区内有 6 个村, 1 个居委会,1 个国资中心,辖区总面积 65700 亩,耕地总 面积 53800 亩,总人口 1.83 万人,其中农垦职工 6966 人, 现有人均耕地 2.93 亩,以种植粮食、棉花、油菜、豆类和 养殖牲猪为主。 2、十一五前期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农场在计划经济时代为国家的粮食生产作出了较大贡 献,但由于农场体制特殊,政企合一,农场办社会,农场 办事业,而国家投入却逐年减少,农场包袱越来越重,现 在靠举债运转。根据湘发XX4 号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 制改革意见文件精神,我场于 XX 年 6 月撤场建镇归属临 湘。农场改制后从以下几方面开始着手抓发展: 一是实行产业化经营。充分利用农场的资源优势、规 模优势、组织优势和技术优势,集中力量培育和壮大农业 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把有特色产品的 农场通过整合土地等资产,按照产业化经营方式,实现产 加销一体化,壮大龙头企业。 二是推进集团化发展。对资源优势明显、有主导产品 的农场进行资源整合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破除地域封锁,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通过向 社会招商,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民营企业参资入股,形成 跨地区、跨所有制的农工贸产业化集团。 三是推进国有农场事业单位改革。根据湘发XX4 号 关于国有大中型农场体制改革意见文件精神,农场事 业单位改革享受农村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的各项政策。针对 农场改革后的存在形式,对农场所属的事业站采取不同的 改革办法。国有农场将其所属的事业站区分为公益性和经 营性事业单位,作为新设镇政府所属的事业单位。 四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进一步完善土地承包经营体 制,稳定承包关系。积极推进土地流转,在政策允许的前 提下,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推进农场土地经营 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者不得私自流转承包土地。到达法 定退休年龄或承包期满后,在农场职工按国家规定享受基 本养老保险的前提下,可终止与农场职工的土地承包合同, 收回土地,由农场实行租赁经营。同时积极探索土地开发 利用的新途径,试行划分人口田和经营田,用一部分土地 来保障农场职工的基本生活,其余土地由农场按市场机制 统一组织经营。 二 00 九年,农场农作物播种面积 85150 亩,其中粮食 播种面积 54160 亩,粮食总产 18850 吨,油料作物播种面 积 8000 亩,总产 1026 吨;棉花播种面积 5200 亩,总产 2082 吨;疏菜播种面积 8550 亩,总产 13060 吨;生猪出栏 1.2 万头,家禽出笼 9.3 万羽;鲜鱼产量 2720 吨;现有企 业 9 家,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 4 家,09 年度第一产业总产 值 2.4 亿元,第二产业 0.4 亿元,第三产业 0.3 亿元。09 年末总人口 1.83 万人,人均纯收入 2600 元。土地实行 “两田”制管理即:人口田按农业人口分配 1 亩/人,经营 田按市场机制进行土地流转,收费限 90 元/亩。09 年度财 政总收入 456 万元,机关刚性支出和运转开支 560 多万元。 虽然通过一些实质性的工作,我场经济有了小步伐的 发展,但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相比,我场的发展还相差甚 远,还是刚刚起步,目前我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存许 多不利因素:一是农业科技信息覆盖率还不高,农场机构 改革后,大多数关系还没理顺,农技人员为生存而奔波, 一些公益性的技术信息服务不能落实,技术服务出现断层, 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信息无法落实到村组、农户;二是农 业产业化经营质量不高,带动能力还不够强,特别是果菜、 畜牧业缺龙头带动,致使特色产业的优质优势难以发挥; 三是水利设施老化,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是农业投 入少,示范带动作用不突出。 3、农场发展形势 3.1、农场优势条件 3.1.1、交通优势条件 我场地处湖南最北部,扼湘北咽喉,守湘北门户,北 枕长江黄金水道,可通江达海,南距 107 国道,京珠高速 公路、京广铁路、武广高速 30 公里,水陆交通便利。 3.1.2、种养技术优势条件 我场拥有一大批种养示范大户。全国粮食科技示范户 李洪亮、魏国龙;省级种田大户范绍民;种田女状元刘红 秀;单株产子棉 1 斤的市级红旗农户叶立志等等。在这些 典型示范户的带动下,全场种植粮食面积达 100 亩以上的 大户有 120 多户,种棉面积 20 亩以上的大户 110 户。 3.1.3、旅游优势条件 黄盖湖流域面积达 1240 平方公里,风光秀丽,湖底平 坦,水草丛生,鱼虾种类达 100 多种。它既是长江中下游 地区重要湿地之一,也是临湘市平垸蓄洪的重要域地,现 已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国原生态湿地保护基地”。黄盖 湖农场乃三国时的古战场,东吴大将黄盖在此操练十万水 军,取得赤壁之战的伟大胜利,湖以人名,地以湖名,拥 有诸多英雄的传说和故事,如虚白晚钟,团山鼓台,萝湖 苎春,秋星斗月,犀角落雁等黄盖八景。我场介于武汉、 XX、岳阳、赤壁等众多旅游景区及长江三峡黄金旅游干线 之间,接受旅游辐射较强。黄盖湖景区既是岳阳楼风景名 胜 9 大景区之一,又是临湘六大景区之首,是旅游业尚待 开发的处女地。 3.2、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3.2.1、基础设施薄弱。一是沟渠淤积,机器设备老化, 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抽水泵站设置不合理导致了水路不畅, 取水困难,水泵不能正常发挥效用等诸多问题。我场的电 排是 60 年代的产品,现在已经不能发挥旱涝保收的作用, 严重影响农业生产。二是农业机械落伍,作业能力差,作 业质量和速度都难以达到标准,特别是在秋种秋收时期不 能满足农户的要求,造成迟耕晚种,严重影响作物产量。 三是仓储容量严重不足,而且库房结构老化,水泥场地严 重不足,根本不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3.2.2、农场承担的社会性支出较大。如文教、卫生、 政法等各方面的支出,还承担了农业职工社会保险支出, 而集体收入仅靠承包费收入来维持,带来财政严重亏损。 过去几十年开垦农场的农工们大都已经步入老年,原来职 工养老退休要由农场负担,而且农场的干部和三代人员相 对较多,农场每年都要花费 1000 多万用于对职工的退休工 资,养老金,社保,以及医保的支付,这是一笔很大的负 担,经济负担较重。 3.2.3、二、三产业基础薄弱无后劲。建场初始是围湖 造田,向国家提供商品粮油,重抓农业而忽视了第二、三 产业的发展,二、三产业起步晚,基础弱,导致经济结构 失衡。 3.2.4、债务包袱压头。由于农场社会性开支逐年增加, 职工工资,退休金,养老金等支出每年都在增长,农场大 多设施设备,以及用房都已经老旧化,急需翻新重建,每 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上,然而农场收入 来源却是极为有限的,自然而然借贷也就日益增多。到 XX 年我场资产总额 20800 万,负债已达 17870 万元,其中流 动负债 7560 万,长期负债 10310 万。资产负债率达 86%。 4、十二五脱贫发展规划主要思路和目标 4.1、十二五脱贫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 4.1.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增加 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增强农产品市场竟争力为方向。紧紧 围绕“打基础、创环境、谋发展”的奋斗目标,立足于改 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牢固树立大扶贫观念,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本着立足现状,充分依靠广大群众自力 更生,艰苦奋斗,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利用土地 潜力,大力改造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合理安排扶贫项 目,尽快让黄盖湖农场职工脱贫致富。 4.1.2、基本原则: 挖潜增效原则:合理更新水利设施,增强排灌能力, 创建优质稻示范基地;更新陈旧落后的农副产品加工设备, 提高产品品质,通过产品加工增收增效。 提供保障,安稳人心的原则:争取农场职工进社保、 农保,保障职工老有所养,改造、维修农场职工危旧住房, 让职工安居乐业。 保护耕地,维护环境的原则:坚持保护耕地,节约土 地,维护环境,切实保护好人民的生命线,改善群众的生 存条件,吸收外资搞好湿地旅游开发。 可操作性原则:利用市场经济活力,使我场的劣势通 过“输血”得到转化,优势通过“造血”得到更进一步的 发挥,以适应“两个转变”的发展要求。 4.2、发展目标与任务 4.2.1、总目标:通过“十二五”扶贫开发,首先完成 两个增加。一是工农业总产值增加,到 XX 年农场工农业总 产值达到 5.6 亿元,比十一五末(预计)的 2.8 亿元翻一翻; 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十二五”期间农民人均纯收 入以每年 400 元左右的速度递增,力争到 XX 年农民人均纯 收入突破 4600 元,比“十一五”末(预计)的 2600 元,增 加 XX 元。 粮油:种植面积稳定在 8.5 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5.4 万亩,油料作物 0.8 万亩,力争总产相比十一五末期增 长 21,通过调整品种结构,复种率达 98,推广应用先 进的适用技术,力争上单产,增总量,增效益。 畜牧渔业:至 XX 年,全场出栏生猪 5.3 万头,肉牛 1 万头,肉羊 6 万只,肉禽 50 万羽,年产值 1.3 亿元,畜产 品商品率达 70,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 1200 元,各类规模 养殖大户 400 户,同时组建黄盖生猪养殖业协会,会员达 300 户。完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稳定防疫队伍,配备先进 的防疫检验设备,扶持示范养殖大户 200 个。水产业鼓励 黄鳝、甲鱼等特种养殖,重点利用裤裆叉、东湖、南湖、 北湖等精养水面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网箱养鳝、围湖养蟹、 仿野生养甲鱼、利用稻田养殖龙虾,拓展水产发展领域。 果菜:到“十二五”末,水果产业发展到 5000 亩,产 量达到 7500 吨,其中柑桔 3000 亩,产量达到 4500 多吨, 水果产值 1100 万元,优质果率达到 95,推广有机食品和 无公害栽培管理技术,无公害率达 100。贮藏能力提高到 65以上,商品化能力提高到 85。果品出口量达到 XX 吨, 果品加工能力达到 800 吨,带动农户 1300 户,果农来自水 果产业人均年收入由 2700 元增加到 4800 元。蔬菜产业发 展到 1.25 万亩,其中大棚反季节蔬菜 0.4 万亩,年产鲜菜 1.8 万吨,全场建立红旗、双州、广坪等蔬菜重点示范片。 发展蔬菜产品粗、深加工业,新建 12 家产值达千万元的 加工龙头企业。加强蔬菜保鲜、冷藏、贮运工作,拓宽销 售渠道。重点建一座 5001000m3 的调节库。建立健全蔬 菜产业质量安全、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政策保障、工 作指导和协调体系,提高蔬菜产业整体质量与效益。 农村能源:计划“十二五”期间建设沼气池 2500 口, 让农民用上优质的沼气能源,改善农村卫生状况,节约能 源支出,增加有机肥和猪饲料,可带动 2500 农户,户均年 增收 600 元。 休闲旅游:计划“十二五”期间通过对 30 万亩黄盖湖 湿地的综合治理,充分发挥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旅游优势和 黄盖古战场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宣传推介,引进有实力旅 游公司进行休闲旅游开发,带动黄盖休闲旅游经济发展。 4.2.2、发展任务: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在落实农业产业三个优化的基 础上,着力推进工业发展,加快旅游业和城镇化发展步伐, 繁荣商贸流通,带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实现两个提高。一是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 通过优质稻生产基地建设及配套项目建设,建立现代化的 排灌排涝体系,完成高产农田改造面积 2.5 万亩,使全场 旱涝保收的种植面积增加到 4 万亩;二是科技水平和劳动 者素质大幅度提高,到 XX 年,使科技在农业产业增长中的 贡献率达到 80,农村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信息网 络延伸到村、组、户,生物工程、信息技术以及生态农业 等高新科技在农村得到广泛应用。 加强基础设施改善。交通通信、农田水利、生态环境、 电力能源、城镇建设投入明显增加,全场面貌发生较大变 化。 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4600 元,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农场群众生活进一步改善。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科技创新,提高全民科技 素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让农场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接受 实用技术、经营管理或非农职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能掌 握 12 门扶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产业发展的附加值。 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进一步加强,严格控 制环境污染,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 在 5以内。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大 力建设平安黄盖。 4.3、发展战略 4.3.1、科技兴农战略。科技是增强农场经济实力最现 实的选择。积极发现、培养和引进优秀技术人才,加大对 农场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干部职工的科技素质和服 务能力。推广各种适合本地发展的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农 业科技项目,真正实现科技兴农。 4.3.2、开放引进战略。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多渠 道引进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以引进促进发展,加 快农场经济发展步伐。 4.3.3、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控 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切实保护好资源和环境,做 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强污染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同 时实施资源有偿制度。在进行产业开发时,不仅要安排好 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坚决走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 4.3.4、实施项目带动战略。要勤跑项目,善跑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财政支农资金,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 业发展后劲。结合本地实际,围绕适宜发展的优质稻、油、 棉、菜、畜牧、水产、能源等项目,积极向国家、省、市 争取项目。 5、十二五脱贫重点项目规划 我们请求上级涉农部门单位,企改单位,社保单位, 环境单位等部门针对黄盖湖脱贫建设的需要,在项目申报、 项目实施等方面给予倾斜,让农田基础设施改造、企改、 社保、环保等重点项目早日落户我场,让我场 1.83 万人口 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5.1、农业基础设施改造计划 5.1.1、在全场实施国土平整改造 2 万亩基本农田的基 础上,再引入优质稻高产创建项目,改造好 2.5 万亩农田。 更新水利设施,对沟渠进行彻底清淤,达到旱能浇,渍能 排,旱涝保收。 5.1.2、兴建沼气池,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结合五改配 套,人畜粪便入池,既能有效地抑制蚊蝇滋生,保持环境 的清洁卫生,又能改善农民生产和居住的环境。发展沼气, 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封山不封灶的问题,提高森林覆盖 率,减少水土流失。 5.2、经济发展计划 5.2.1、企改增效工程。企业通过挖潜改造,盘活国家 固定资产,提升产品质量,畅通销售渠道,发挥龙头企业 作用。重点放在大米加工厂、油脂加工、棉花加工等农产 品加工企业上。 5.2.2、大力支持专业合作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工程。 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农场当前的产业开发情况,成立农 机专业合作社、黄鳝养殖专业合作社、生猪养殖专业合作 社和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以此带动一部分农场职工先行 脱贫致富。同时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在广坪、双洲等 旱地面积较大的村大力发展大棚蔬菜,在天鹅、挂口、合 兴等水田面积较大的村大力发展优质稻种植,在东湖、南 湖村等村大力发展特种水产养,国资中心等单位大力发展 农副产品加工业。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培育壮 大中介组织,促进土地流转和农村富余劳力的转移,推动 农业顺着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方向发展。 6、实施脱贫开发的主要措施 6.1、加强组织领导 6.1.1、建“龙头”,强领导。 成立由党委书记皮述禾同志任组长,镇长、党委副书 记、副镇长等 5 名党政领导为副组长,财政、农技、水利、 畜牧、社保、经委负责人为成员的黄盖湖农场脱贫致富领 导小组。 6.1.2、树“龙身”,建立脱贫致富工作网络。 除成立领导机构总揽脱贫工作大局外,还专门成立扶 贫办公室,安排一名副镇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有关单位负 责人在周一例会后到办公室集中办公一天,汇报上周工作, 交待、安排本周工作。各村各站所也相应成立扶贫工作组, 在各自工作职能范围内选好二至三个项目,向上争项目、 争资金帮助扶持点搞建设,改造基础设施,推广新技术, 新品种。 6.1.3、促“龙尾”,发动群众力量。 我们计划通过群众动员大会、广播、电视等宣传媒体, 大力宣传中央好的政策,各级的扶持政策,利用项目充分 发动、调动群众积极参与十二五脱贫攻坚战,要通过宣传 发动,使全场农垦职工主动找市场,找项目,找贷款,加 投入,学技术,种优良品种。要通过五年的努力,在上级 扶持下,在本级单位促进的下,在农垦职工的共同努力下, 把我场农垦职工人平纯收入提高起来。 6.2、产业结构调整 6.2.1、稳定粮、棉、油、湘莲等基础农业产业。 着力于粮、棉、油、湘莲等传统基础优势产业的发展 壮大。在手段上改行政命令为引导服务,在品种上改常规 种植为良种良法的推广,在规模上改小家小户的种植为规 模大户的发展。一方面加强农技服务力度,积极推广优质 高产品种。在农田面积总量无法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单位 面积的产量,促进农业总产的增长。围绕粮、油、棉、菜 等支柱产业,按照不同的区位、土壤、气候条件进行科学 规划布局,同时根据支柱产业来大力扶持和发展龙头企业。 6.2.2、大力发展实效特种水产养殖业。 黄盖湖是一个水产养殖条件优越,基础较好的地区, 要大力发展黄鳝、甲鱼、螃蟹等“名优特新”水产,在精 养水面进行综合开发,发展网箱养鳝、围湖养蟹、仿野生 养甲鱼、利用稻田养殖龙虾,拓展水产发展领域,在水产 养殖上创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产业优势,开辟农场 职工发家致富的新道路。 6.3、科技扶贫战略 6.3.1、加大科技扶贫力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农场脱贫的重要力量,农 场各项事业发展有赖于科技进步和科技人才作用的发挥, 要把科技进步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来抓。要进一步加大对农 业科技创新的投资,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为新型 农业科技项目建设打下牢固的基础。 6.3.2、实施农业科技人才培训战略。 以人为本,稳定和巩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充分发挥 农民技术员在农民中的科技示范、推广、引导、辐射和带 动作用。引进、示范和推广良种、良法,加快品种更新换 代,加大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 度。加强技术培训与合作,一方面做好农技干部的再学习 再教育工作,组织中高级农业技术人员定期培训,外出参 观学习,提高专业队伍素质。另一方面以市农广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