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docx_第1页
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docx_第2页
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docx_第3页
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docx_第4页
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建设农村五 大产业体系 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标 着力建设农村五大产业体系 市人民政府 济宁市现辖 12 个县市区和济宁、曲阜 2 个新区,153 个乡镇,6513 个行政村,耕地 780 万亩,总人 800 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 570 万人。XX 年,预计全市完成 GDP1080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8%,其中,农业增加值 155.5 亿元,按可 比价格,同比增长 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3648 元,增长 14.8%。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 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指示要求,为促进农业增 效、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小 康社会建设进程,从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 了“关于培育壮大五大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的重大决策部署,决定从 XX 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 市实施以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和 劳务经济为主的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通过龙头带动,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培植农民 收入新的增长点。XX 年是我市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的第 二年,全市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 1 号文件精神,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明 确主攻方向,把握关键环节,狠抓措施落实,全市农村五 大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五大产业体系 建设收入成为全市农民收入最重要的增长点。全市农民人 均纯收入直接来自五大产业的达到 2264.9 元,占 62.1; 增加 351.9 元,对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4.9。 一是瓜菜和优质专用粮棉油产业结构进一步调优。全 市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 250 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 68;农作物粮经种植比由上年的 5842 调整到 5545。 以瓜菜、棉花、花生为主的经济作物面积达到 645.9 万亩, 同比增加 33.1 万亩,其中瓜菜 382 万亩,比上年增加 34 万亩;棉花 154.4 万亩,增加 5.1 万亩。二是林牧渔业快 速发展。林果产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年完成造林 65 万亩, 同比增加 30 万亩,增长 85.7%。其中经济林 15 万亩,速生 丰产林 41 万亩,林业育苗 15.3 万亩,水果产量 21 万吨, 同比增长 15.8%,林木覆盖率达到 22,比上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畜牧养殖实现新的发展。全市肉、蛋、奶产量 分别达到 74.9 万吨、50.6 万吨和 5.7 万吨,同比增长分别 为 10.5、5和 22.3。渔业快速发展。全市养殖面积 达到 64.3 万亩,水产品产量达到 26.6 万吨,同比增长分 别为 16.1%和 36.6。三是农村劳务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到 XX 年底,全市转移到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达到 146 万 人,新增 26 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 43。其中县外输出 72.4 万人,增加 13.6 万人,年创劳务收入 50 亿元。 围绕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体系建设,工作中着力加 强了以下几个方面: 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 认真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从我市实际 出发,坚定不移地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千方百 计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一是搞好区域布局结构调整。 按照自然资源、传统优势和市场需求,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优化配置资源,逐步形成农产品优势产区和主导产业。全 市初步形成了东部山区果、牧、油,中部平原粮、菜、牧, 北西部平原粮、棉、林、牧和南部滨湖稻、菜、渔四个农 业经济区域。按照区域布局,确立主导产业,依托龙头企 业和专业市场,实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泗水县针对山 区特点确立了“南北山区抓林果,泗河沿岸抓瓜菜,全县 上下抓畜牧,一年四季抓劳务”的结构调整布局结构。二 是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选准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 方向,着力延伸拉长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用粮棉油 产业链,实行重点培育,通过市场引导和龙头带动,促进 主导产业快速膨胀,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产业带,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在种植业 形成了以金乡为中心的 100 万亩大蒜基地,以鱼台为中心 的 30 万亩圆葱基地,以泗水为中心的 15 万亩优质西瓜基 地,以任城为中心的 3 万亩甜叶菊基地,以邹城为主的 10 万亩土豆、150 万平方米食用菌种植基地,以曲阜、泗水为 中心的 6 万亩中药材和以微山、梁山为中心的 5 万亩芦笋 特色种植基地;在养殖业建成了 1260 余处规模养殖小区, 年出栏千头的肉牛基地 33 处、年出栏万只以上禽场 562 处, 年出栏千头的养猪场 345 处,百亩以上的水产养殖基地 520 余处;在林果业形成了 100 万亩的速生丰产林基地和 23 万 亩的苗木花卉基地。通过调整和优化,林牧渔业等短腿产 业得到拉长,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比达到 50.3,比上年 提升 2 个百分点。三是搞好农产品品种品质结构调整。实 施农业品牌战略,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把大力 发展适销对路的优质专用和安全、生态农产品,作为结构 调整的主攻方向,扶优汰劣,提质增效,加快优质专用农 产品的引进推广力度。近年来,全市先后引进开发和推广 各类农作物新品种 300 多个,推广先进实用技术 150 多项, 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 97以上 。全市小麦优质专用化程 度 68,水产品、果品名特优品种比重分别占到 60、70以上。 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为农民增收提供支撑。适应农 业提质增效的要求,把加快实施农业标准化,作为提高农 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一是根据我市实际,参照国 家和行业标准,修订完善了 36 项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和生 产技术规范,编印了 12 万册,发放到县市区、乡镇及生产 基地配套推行。二是规划新建了 35 处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 范基地,基地总数发展到 56 处、面积达到 235 万亩,其中 有 9 处、73.5 万亩被列为国家和省级示范基地。三是加强 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市级农产品质检中 心已建成,部分项目检测已投入使用;区域性农产品质检 站和速测点达到 56 处。四是启动了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 市政府制定下发了文件,成立了领导和办事机构,进行了 部署安排,制定了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五是优质特色农 产品认证取得新进展。全市有 17 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取得产地认证,2 个农产品取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取得产 地认证的生产基地达到 36 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达到 21 个。金乡大蒜已取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产地认证,其中宏 昌公司的 3 万亩大蒜出口基地已取得国家有机农产品产地 认证和 ISO9000 国际质量标准认证。 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拉长延伸农民增收链条。 把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重点和农 民增收新的增长点,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推进力度。一是加 大政策扶持。为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提升我市农 业产业化水平,XX 年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扶持农业产业 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确定市财政每年拿出 4000 万 元,用于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的贷款贴 息,XX 年根据实际运作情况,又进一步调整扩大了扶持使 用领域和范围。全市各级每年用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 财政资金达 1.8 亿元,其中邹城、兖州、任城都在 XX 万元 以上。二是加强利益联接机制建设。引导龙头企业与农产 品生产基地和农户,通过股份合作制、签订合同订单、委 托生产等多种形式,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经济利益联接 关系,降低和有效规避农户市场经营风险。国家级农业产 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兖州绿源公司,通过合同、订单方式与 养殖基地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关系,带动发展标准化肉鸭 养殖场户 XX 多个,养殖规模 3000 万只。目前,全市各类 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发展到 2260 多家,农产品加工流通企 业达到 810 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 220 家,年销售收入 190 亿元;现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 50 家,其中省级以上 9 家,国家级 2 家;农村各类专业协会、研究会等合作经济 组织发展到 2200 多个,农村经纪人队伍 3.2 万人;带动和 辐射种植基地 320 万亩,养殖基地 4500 万头只,农户 76 万户,全市已有 40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 44的农户纳入 产业化经营。 加快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和空间。 按照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思路,采取多种途径,加快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步伐。一是深入推进农业结 构调整,大力发展精耕细作和集约化经营,发展设施农业、 苗木花卉、中药材和畜禽养殖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消化一 批;二是加快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吸纳一 批;三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以中心镇为重点的农村小 城镇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集聚功能,安置 一批;四是大力发展劳务输出,结合实施农村劳动力输出 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大力开展定向和引导性培训,通 过建立输出服务组织,强化服务,向外输出一批。泗水县 劳务输出已成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全年在外务工人员 12 万人,其中境外 1500 人,每年实现劳务收入 6 亿多元, 全县农民人均 1132 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的 40以 上。XX 年,全市在外务工人数达到 72.4 万人,新增劳务输 出 13.6 万人,其中市外劳务输出 8.5 万人,新增劳务经济 收入 4.5 亿元,农民人均增收近 80 元。农民工资性和劳务 性收入已成为农民新增收入的主要来源。去年 全市农民工 资性收入达到 1263 元,增加 161 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比重达到 34.6,对农民人均增收的贡献达到 34.2。 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形成促进农民增收的推进 机制。为加快推进农村五大产业链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和 农民增收,从强化督导调度和考核奖惩入手,逐步建立健 全了责任目标、组织领导、政策支持、服务保障和考核奖 惩体系。一是明确目标责任。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了 任务目标分解落实方案,把调整的任务目标分解到各 县市区和五大产业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并制定配套的考 核办法,明确规定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分管副职是主要责任人,五大产业部门主要负责人是直接 责任人,并确定了具体的奖惩标准,实行重激励、硬约束、 严考核,按考核结果兑现奖惩。对 XX 年度农村五大产业体 系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 3 区市、5 个部门和 18 名有功人员,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给予了隆重表彰奖励。二是加强组 织领导。为切实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工作的领导、组织、协 调和指导,市委、市政府 XX 年 8 月成立了由市几大班子负 责人任组长、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农业产业化 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 15 人组成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三 是强化督导调度。围绕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市委、市政府 先后多次召开高规格、大规模的专题会议和督导调度会议, 作出安排部署;县市区建立了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定期调度 乡镇党政一把手制度,亲自部署发动,分管负责同志靠上 抓好落实,各部门齐抓共管。在秋季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 时期,市里派出督导组驻县市区进行集中督导检查。全市 共派出督导组 296 个、包村干部 1 万多名,深入基层抓调 整。 XX 年,我市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快增长,农民增收的宏 观环境和条件总体较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 和问题。一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政策性、体制性和结构 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长效 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城乡、工农“二元结构”的格局尚未 完全打破,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就业、保险、户籍制度尚 未完全消除;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特别是 个体私有经济发展缓慢,已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三是农业结构层次偏低,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水 平不高,农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农民素质特别是就业 适应能力弱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四是农资大幅涨价,一定 程度上抵消了政策拉动农民增收的效果。五是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不够强,农业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比较弱。 我们根据这次会议要求,借鉴兄弟市的经验,切实做 好今年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总体思路和要求是:继续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两个 1 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 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按照“两个趋向” 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 活”的方针,实行城乡统 筹发展,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 坚持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不动摇,坚持深入推进农业结 构调整不动摇,坚持培育壮大畜禽、林果、瓜菜、优质专 用粮棉油和劳务经济五大产业体系不动摇,坚持强力推动、 督导检查和考核奖惩不动摇,进一步明确方向,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加大力度,狠抓落实,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持 续快速健康发展,确保实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