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docx_第1页
xx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docx_第2页
xx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docx_第3页
xx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docx_第4页
xx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 年世界卫生日宣传资料 1946 年 7 月 22 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 次国际卫生大会,60 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 生组织宪章 ,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 1948 年 4 月 7 日生 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 年 6 月,在日内瓦举行 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 并决定将每年的 7 月 22 日定为“世界卫生日” ,倡议各国 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每 年 7 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 活动,便规定从 1950 年起将 4 月 7 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 卫生日” 。 世卫组织指出,不安全的食品与每年约 200 万人的死 亡有关,其中多数是儿童,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寄生虫 或化学物质的食品可导致从腹泻到癌症等 200 多种疾病。 为了应对食品安全的新威胁,以及新出现的病原体和 抗微生物耐药性,世卫组织确定 XX 年 4 月 7 日的世界卫生 日主题为“食品安全” 。 世卫组织强调食品安全是一项共同责任,倡导在从农 民和生产商到销售商和消费者的各领域采取行动,呼吁生 产商、决策者和公众共同努力促进食品安全。同时,公布 了关于食品安全的 10 大事实: 每年有数百万人因食用不安全食品而患病,还有许多 人因此而丧失生命。据估计,每年仅腹泻就夺走 180 万儿 童的生命,而其中大多数疾病因食品或水受到污染所致。 适当的食物制备可防止大多数食源性疾病发生。 食品中引起疾病的生物体通过当今相互关联的全球食 品链远距离广泛传播,致使食源性疾病发生的频率和范围 不断升级和扩大。全球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了新的风险, 因为城市居民食用非家庭制作的食品较多,包括新鲜食品 和鱼、肉类及家禽等,它们在处理或制作上可能不够安全。 食品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增加了发生涉及污染食品 国际事件的可能性。大多数国家通常都进口食物产品和原 料。在出口国家加强食品安全系统,可增强本地和跨界卫 生安全。 过去 10 年里,影响人类健康的新的传染病大约有 75% 是因细菌、病毒和源自动物和动物产品的其他病原体所致。 其中,人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即在食 品市场和屠宰场对受感染的家养和野生动物的处理有关。 绝大多数人间 H5N1 禽流感病例,是在直接接触受感染 的活禽或死禽后招致感染。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该疾病是 因食用适当烹煮过的禽类而传播给人类。为避免禽类导致 食源性疾病的危险,应该做到: 生肉与其他食品分开 保持清洁并洗手 烧熟煮透(直到肉食所有部分的温度达到 70C,看不 到任何粉嫩色为止)。 从农场一级开始预防动物感染,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 发生。例如,把鸡场中的沙门氏杆菌量减少 50%(通过改进 鸡场管理),结果会使因感染细菌生病的人减少 50%。在一 些国家,无沙门氏杆菌鸡群的喂养越来越普遍。 可导致癌症的丙烯酰胺,是在高温烹煮(通常在 120C 以上)某些食品过程中由自然成分形成的,包括煎炸土豆产 品、烘焙谷物产品和咖啡。食品业正在努力寻找适当的方 法,降低接触此类化学品的风险。煎炸、烧烤或烘焙食品 时应避免烹制过度。 从农场到餐桌,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发生食品污 染。在食品供应链中,从农场主、加工商、销售者到消费 者,人人都要采取适当措施,保证食品的安全。家居安全 对于防止疾病暴发同样至关重要。妇女是食品安全教育的 主要目标群体,因为在许多社会中,妇女分工负责家庭膳 食。 对儿童进行安全食品操作行为的教育,是今天及未来 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关键环节。将食品安全课纳入学校课程, 可教给儿童基本生活技能,有助于保证儿童及家人的健康。 世卫组织和会员国在宣传食品安全、健康饮食和身体 活动的种种好处。加强食品安全的五大要素: 一:保持清洁 二:生熟分开 三:安全煮熟 四:在安全的温度下保存食物 五: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 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40 岁以上、超重肥胖、经常静坐、 高血压、血脂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是糖尿病的高危 人群,建议接受糖尿病筛查。 一、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 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 二、糖尿病的主要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 多尿)以及体重下降、皮肤瘙痒、视力模糊等急性代谢紊乱 表现。 三、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包括卒中、心肌梗死、视网膜 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可能进一步导致残疾或 者早亡。 四、40 岁以上、超重肥胖、经常静坐、高血压、血脂 异常、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建议接 受糖尿病筛查。 五、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保持正常体重,从事有规 律的体力活动,并注重饮食健康,可降低患糖尿病风险。 六、营养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和血 糖监测是糖尿病的五项综合治疗措施,自我血糖监测应在 专业医生和/或护士的指导下开展。 七、糖尿病患者采取措施降糖、降压、调整血脂和控 制体重,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如戒烟、限酒、控油、减盐和 增加体力活动,可明显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积 极治疗糖尿病,平稳控制病情,延缓并发症,糖尿病患者 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八、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中医可对糖尿病 高危人群和前期人群进行调理,对患者进行中医药治疗。 九、国家开展糖尿病分级诊疗试点,由二级以上医院 医师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组成签约医生团队, 为患者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 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双向转 诊,为患者进行体检、并发症筛查、患者随访和治疗,指 导患者自我健康管理。三级医院负责疑难复杂和急危重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