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J].pdf_第1页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J].pdf_第2页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J].pdf_第3页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J].pdf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第2期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JournalofGuangdongPolechnicNormalUniversityNo2,2010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贾剑方(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07)摘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技术型人才。技术型人才的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首先是一个技能型人才,具备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素质,是技能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二是能够为技能型人才作示范者和指导者;三是能够处理非常规事件;四是能够操作高新技术设备。高等职业教育的能力构成决定了课程的设置。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技术型;技能型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2X(2010)02011704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学制上基本延用当年普高专科的三年制。而西方国家相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一般为一到两年,不但学制较短且效果较好。这种学制长且效果不甚理想的现象与我国的高职教育人才类型定位不准、高职人才能力的内涵不切贴,从而导致教育的浪费有关。我国在9O年代初才开始关注高等职业教育能力问题的研究1】。在政府的文件中,91年的提法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2,93年调整为“要注重职业道德和实际能力的培养”3,95年进一步明确为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层次实用人才”4,到96年有了“技能型人才”的提法,98年深化到能力的构成方面,提出职业能力“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组成”6。到2000年的表述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7,2004年后又调整为培养“高技能人才”。从精神实质上看,培养第一线操作性的人才是我国一贯的主张。但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技艺型、技能型还是技术型或是高技能人才,认识还不成熟,内涵也不明了,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提法争议还很大8。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构成是高职教育实施的前提,而对高职教育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和内涵的界定,又是分析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构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一、从人才类型的角度来审视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定位有关人才的类型问题,在业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以杨金土、石伟平为代表的,将人才分为两大类9_:一类是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旨在发展理论并对实践中的有关现象、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讨,并通过抽象概括来揭示事物的特性和规律,称之为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另一类是应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人才,称之为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又可细分为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运筹型、决策型)人才、技术型(-r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和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学术型人才素质要求,主要体现在有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与较好的学术修养,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主要从事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工作,该类人才主要由综合性大学来培养。工程型人才是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工程(产品或服务)的开发、设计、规划与运行决策的人才,要求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且具有较强的应用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由应用型本科教育来培养。技术型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人才要求有相关的理论基础和知识领域,特别强调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变能力,主要由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技能型人才是大量的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操作人才突出强调具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专门的知识,主要由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另一种观点主要是以姜大源为代表的,将四类人才归纳为三类,把技术型与技能型划为一类,认为技术与技能具有“不可分性”1。姜大源从“技术”“技能”两个词的概念上人手,分析技术与技能问题,认为技术的载体至少有两种:人和物;而技能的载体只有一种:人。教育作为“育人”而非“育物”的工作,在“育人”的意义上讲,技术与技能“珠途同归”无须再进行划分_l0。在职业教育的划分收稿日期:20100526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创新的理论与实践构建院内实习公司培养学生职业素质”(项目编号:O6AU叭30182)作者简介:贾剑方(1959一),男,河北石家庄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研究所副所长,双学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研究。118贾剑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第2期中,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两种观点在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与学术型、工程型人才的关系与区别是一致的,但在技能型与技术型人才有无必要区分和技术型人才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上,还存在着分歧。双方所涉及到的技艺型人才,无论是中等职业教育还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效果与实际出入还很大,还不切合实际。因而,从最终意义上讲,高职教育的定位还未统一。姜大源的观点考虑到了未来的因素,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技能型人才劳动组成中的智力成份会不断增长。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且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二者有接近的趋势。然而,笔者更倾向于石伟平等基于现实的划分方法。因为在现阶段这四种人才类型不但是客观存在的;同时,将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于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技术人才,在操作上也比较容易实施。而仅从“技术”“技能”词汇的本身来确定两种人才类型的内涵问题,也容易与现实脱离而导致逻辑在先。但是,杨金土、石伟平等将技术型人才定位在车间主任、作业长、工段长、设备科长、护士长等职位上,在办学实践中也遇到了困难:无论商科还是工科都需开设与管理相关的课程,才能迎合作为车间主任等管理者的要求。这不但容易改变高职教育的专业性质,也会导致就业的狭窄。另外,管理素质更多地体现为非权力影响力,也难以单纯地通过学校教育来获得,这也会在效果上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笔者认为,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存在着质的区别,有着其特定的内涵和岗位指向,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技术型人才,不但符合现今社会的需求实际,而且各级各类学校分工也较为清晰,能够避免人才培养上的漏缺和就业的冲突。二、从职业教育内部来审视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内涵在职业领域技能型、技术型、技艺型人才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人才类型。他们之间既存在着联系,也存在着区别。分析三者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澄清技术型人才的内涵。1、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包容关系从工作关系上,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在诸多方面存在着共同之处。从工作任务上看,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物化工作,都是把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从劳动性质上看,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都是第一线从事具体操作工作的劳动者。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的突出区别在于创造与再造上的差异。在现实中,绝大多数的岗位主要是重复性的、只需要熟练地再造和模仿的操作,或落实、执行的岗位;同时也需要大量的不但具备能够熟练操作,并且具备创造力和灵活性才能胜任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其岗位“劳动组成的主要部分是动作技能”,需要具备的是模仿、再造能力;而技术型人才其岗位“劳动组成的主要部分是智力活动”,需要的是创造能力、应变力。再造与创造具有不同的性质,再造意味着模仿、规范和程序,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的硬性的规则和动作技能:创造意味着革新和应变,任务的完成主要依靠的智力活动。再造力和创造力基本反映了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的能力差异,同时也反映了二者的劳动性质。这种技术型人才在现实中是独立存在的,它与其他人才有着清晰的界限。随着科技的发展,重复性、模仿性操作的科技含量也将随之增加,这就更需要技术上的骨干和业务上的指导,尤其对于技术上出现的新问题和突发事件来说,这是重复性、模仿性操作的人才所难以解决的。技术人才与负责人员的组织、协调的管理者也不同,他们所面对的是不同工作对象的人才类型。技术型人才与技能型人才存在着包容关系。技术型人才首先应当是一个技能型人才,具备技能型人才的技能素质,能够熟练地再造和模仿。同时,他还要是技能型岗位上的技术骨干和中坚,且具备技术示范和指导的素质,能够解决技能型人才所遇到的新问题、技术难题和突发性非常规问题。还要具备能够高新设备操作的能力。换句话说,在高职教育人才能力构成中,包括了中等职业教育人才的技能素质,并且具有技能型人才所不具备的自身的内在特质。2、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均属于技艺型的预备人才在心理学上将技术界定为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力量,而将技能界定为一种内在于人的潜能。职业教育中的技术与技能不同于心理学的概念,也不是辞海中词条本身的含义。任何语言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实际,技能、技术、技艺在职业教育中也有着自己特定的意义。在现实中,技能与技艺反映了人才的不同层次。技能型人才是一种职业资格性的人才,其高级层次是技艺型人才,是电视剧大工匠中的杨老三和成语典故中“一锤定音”能力那样的人才。这种人才一般不是学校能直接培养出来的,学生需要在工作数年后才有可能成为技艺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也不包括技艺型人才的能力构成,即技术型与技艺型并不存在包容关系。对粤东地区客家米酒小作坊的调查显示,各个家庭作坊的酿酒手艺虽也有高低之分,但工商部门要求米酒小作坊必须具有的数名技术职称资格的人才,并不能酿制出民间风味米酒,更不能替代手艺高超的客家民间酿造师傅。技艺型人才是不同于技术型人才的另一种人才类型,但由于技术型人才包含有技能型人才的素质,随着经验的积累,技术型人才也可以兼备技艺型人才的素质。换句话说,技能型人第2期贾剑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119才的发展空间是技艺型人才,技能型和技术型人才都有可能发展成为技艺型人才,但技艺型人才并不是直接由学校培养的学校只能为学生成为技艺型人才奠定必要的基础。这就基本决定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3、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都是现实所需要的独立存在的人才在相当的时期内,我国的社会构成将仍然呈金字塔结构,从事第一线操作工作的劳动者将长期占据较高的比例。无论是从社会的构成角度看,还是从教育普及的程度越来越高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趋势上看,绝大多数国民都需要接受职业教育。中央提出的“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就是指这种第一线的劳动者。这种第一线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则属于技能型人才。从科技发展的轨迹来看,科技的发展总是经历由高端到普及、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而且,只有操作走向大众化,成为生产的主体,才能在社会发展中产生重大作用。也就是说,从事重复性劳动、相对简单操作(由技能型人才胜任)的岗位,将长期存在并且占据整个社会的主体地位。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工艺设备的科技含量会越来越高,对第一线的操作人员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这种不断地变迁和升级,就需要技术人员在其中发挥作用。而且,科技发展越快,技术人才的地位就会越突出。对GPS市场和生产企业的调查发现,几乎每年都有产品出现,“普工”(即技能型操作人员)对于新产品基本均能很快适应但其适应的前提是“技工”要在新产品出现时给予指导和示范。这就说明,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各自都有自己的工作领域。从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已经有人提出将高职院校划分为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等技术院校。职业院校解决上岗从业问题,中等职业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高等技术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这一提法是否过早,是否符合目前的实际,仍须探讨。但是,这一提法也反映了职业与技术存在着差异。我国目前高职普遍的名称“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其含义也是培养兼备技能素质的技术型人才。至于技能型、技术型、技艺人才对应的职称问题,如初级工、高级工、技术员、技师、艺师等系列,不是本文所探讨的范围,均可依据实际进行人为的规定。三、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构成依据以上分析,本文据岗位需求所界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型人才,是生产经营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将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变换成物质形态或者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的劳动者是技能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示范、指导和非常规事件的处理者,是高新设备和技术的操作者。其能力构成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一是他首先是一个技能型人才,具备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素质,是技能型工作岗位的技术骨干;二是他能够为技能型人才作示范者和指导;三是能够处理非常规事件,四是能够操作高新技术设备。这四个方面可以归为三大类:自身的操作技能、传授的能力、应变能力。中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所侧重的应当是操作技能,特别是常规技术(指逐步大众化的技术)、设备的操作技能,是数以亿计的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就业谋生的职业能力,在企业界培养的是“普工”。而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则包括了培养对象自身的操作技能、传授的能力和应变能力,对于高等职业教育所培养的操作技能既包括着“普工”的技能素质,也包括着高新技术设备的操作能力。这样看来,整个职业教育的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就显得十分清晰,由普通中等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升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上就可以避免内容的重复或遗漏。对于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学生,其培养重点则是操作技能中的高新技术设备的操作能力、传授的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力构成中的传授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特别是应变能力,更为明显地体现着综合素质。以往我们在分析职业能力构成时,往往借鉴国外的从“人职匹配”的角度划分为一般学习能力、言语能力、算术能力、空间判断能力、形态知觉、职员能力、眼手协调、手指灵活、手的灵巧等9种细化的划分方法,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国外对职业能力的构成也有了新的认识,将众多种类的职业能力归纳为两大类:专业能力和与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能力。后一种是更好地发挥专业能力和转岗与发展自身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劳动者从事其他职业岗位也需具备的能力。在职业变更后,这方面能力依然能在新的岗位上起作用,他是一种跨职业的能力、可携带的具有共通性的能力。用“轮型课程”的观点看,这种可以辐射的能力在学术上叫做核心能力。在德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把这种能力叫做关键能力,主要包括组织和执行任务的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学习能力、解决问题和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创造性和适应能力、独立性与参与能力、反省能力和获取与使用信息的能力等。在英国叫做通用能力,在美国称之为基本技能,在新西兰称之为必要技能,香港叫做共同能力。近年来,我国职教界人士纷纷赞同这种划分方法并强调突出核心能力培养的主张。本文认为,对于职业能力的分析,一是应注重实际,从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二是在借鉴中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西方国家近年来强调核心能力的培养,与他们前一时期对能力本位思想的狂热和过度推崇有关。这种狂热导致了西方职业教育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比较偏重于上岗技能的训练而忽视通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国际劳工组织的组合技能模块课程带有着强烈的岗前培训性质。这种偏失和后果,导致了基120贾剑方: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构成分析第2期本素质低下、转岗能力差、应变力不强等等现象也使得近年来西方国家开始反省并回过头来又倡导加强核心能力的培养。而这一时期,正是我国引进西方职业教育模式的时期,西方的教育模式和强调核心能力这一思想也一并深深地影响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界。然而,而我国的国情恰恰是职业院校的岗位能力培养很不到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也不为企业所首肯认同,甚至短期培训机构的岗位能力训练也是不甚到位;我国职业教育的岗位能力培养课程的内容、标准等还没有建立起来,甚至科学的课程开发手段还未建立。从某种意义上讲我国的职业教育还仅仅是一种素质教育基本上还是一种带有基础教育色彩的缺乏岗位能力而侧重于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在这种国情下盲目地仿效国外侧重核心能力。其培养的效果和毕业生的能力为企业所认同也就成为了必然。除此之外,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不强不但岗位能力不过硬,其核心能力也不过硬,“专业能力不专,核心能力也不硬”的另一个原因是是没有很好地遵循“必需够用”的原则,教学内容庞杂而无边界,教学目标不鲜明脱离了职业教育质的内在质的规定性。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需要紧紧围绕其能力构成,有针对性设置教学内容。基于本文对高职教育培养的技术型人才的定位和能力的构成,其岗位操作技能,需要包括某一岗位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