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洽谈会新闻策划定稿1_第1页
06洽谈会新闻策划定稿1_第2页
06洽谈会新闻策划定稿1_第3页
06洽谈会新闻策划定稿1_第4页
06洽谈会新闻策划定稿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高师院校 吉林省高师院校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届毕业生联合供需洽谈会 基 本 情 况 一、基本情况 这次洽谈会是在教育部学生司及东北三省教育厅的指导和支持下,以东北师范大学为主体,由东北 26 所高师院 校联合举办的洽谈会,同时也是东北 26 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主会场均设在东北师范 大学。洽谈时间为 2005 年 12 月 3 日4 日,地点在东北师范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北苑餐厅) 。 今年,东北高师 26 校共有本专科毕业生 50000 余人,其中,东北师范大学共有毕业生 6270 人,包括硕士、博士 研究生 2132 人,本科毕业生 4138 人,准备通过洽谈会就业的人数在 2500 人左右。据初步统计,将有来自东北 26 所 高师院校的 15000 余名本科毕业生、1900 余名研究生前来参加东北师范大学主会场的洽谈。 截至 12 月 3 上午止,共有来自全国 26 个省(市、自治区)的 1500 余家用人单位的 2400 多名代表参加洽谈,用 人单位提出需求信息近 43000 条,总体供需比达 1:3.8。 其中,在东北 26 所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全国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洽谈会上,来自全国 18 个省、 (市、自治区)136 个 基层县市的 518 家用人单位共提出需求信息 4867 条,共有 1271 名东北高师毕业生与基层百县用人单位签约。 预计截止洽谈会结束时,26 校参加洽谈会的毕业生将有 40能落实就业去向。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将有 80能 够落实就业去向。 今年是东北高师院校就业工作协作体成立五周年,协作体院校已经由 2001 年的 17 所发展到了 26 所。其中,辽 宁省 5 所、吉林省 10 所、黑龙江省 10 所(今年新增 2 所) 、内蒙古自治区 1 所,涵盖了东北三省所有高师院校。 二、形势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研究前置,对就业市场形势做到准确把握,并将其 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密切关联。 1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持续火爆。在洽谈会之前就有来自全国 189 个招聘团的 527 家用人单位到东北师范 大学招聘毕业生,实际签约人数已达 1300 余人。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50%。 2总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全国就业现状来看,毕业生数量急剧膨胀,全国 2006 届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 413 万人,比 2004 年净增 75 万,增幅达 22%。 3外地毕业生进入东部大中城市难度逐渐加大。北京市中心的 8 个区规定,自今年起一律不允许接受外地本科 毕业生;上海自 2004 年起对外地毕业生进沪实行居住证政策,根据打分情况决定可否落户上海,不能达标的毕业生 只能申请暂时居住证。这些规定的出台,抬高了外地高校毕业生的准入“门槛” 。 4东北高师 26 校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下基层就业成为今年的一大热点。 东北高师 26 校在洽谈会前,共发倡议,同期动员,出台政策,签署协议等号召鼓励广大毕业生下基层建功立业。在 东北高师院校毕业生到基层百县就业专场招聘会上,有来自 26 个院校的 1271 名学生同基层百县签约,占签约学生总 数的 26.71%。东北高师院校的 26 所院校与 80 个基层县市签署合作协议。 5研究生第一轮就业高峰出现,研究生进中学数量明显增多。1999 年开始的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不仅引发了 2003 年高校本科毕业生第一轮就业高峰,也同样导致 2006 届研究生毕业生出现第一轮就业高峰。数量变化使就业结 构迅速下移,大部分毕业研究生无法像以往一样顺利到高校就业,只能进入中学。 6高校与就业市场间的互动逐步加强。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程度的日益加深,高校与市场的依赖度也在不断 增强。双方已越来越不满足于互为就业基地建设等传统的市场培育形式,开始探索范围更广、持续更久等全面合作方 式。如东北师范大学与温州市联手打造“温州教育模式” ,并通过就业“红娘”为校市“联姻”即是这方面的大胆探 索和有益尝试,东北师范大学计划与 10 个城市建立全面合作。 7就业特殊困难群体更受关注。大学生多为人才市场中的优势群体,但每所高校都有一小部分因经济条件等特 殊原因而导致有业难就的毕业生。政府和学校对这些毕业生的特殊指导与帮助既促进了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也 体现了党和国家的人文关怀。如东北师范大学开展“春风行动” ,保证不让一个学生因特殊困难不能就业。 从“三个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 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的理念与实践 2006 年,全国大学毕业生预计达到 413 万,是 2001 年 115 万的近 4 倍;由于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为两年,2006 年部分高校两届研究生一起毕业,更加剧了毕业生就业竞争的激烈程度;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陷入了“一毕业,即待业” 的窘境 面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东北师大毕业生就业依然持续火爆。正式洽谈会尚未召开,东北师范大学已有 1300 余名毕业生落实了就业去向,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50%;虽然京津沪等城市各中学招收毕业生的指标尚在审批之中,但 已经有 20 余家中学提前与东北师范大学打招呼:“只要指标下来,我们都给东北师范大学。 ” 2004 年 9 月,东北师范大学获国务院表彰,被评为“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 ,教育系统 2000 多家高校 中仅有 4 家获此殊荣;东北师大连续 10 年保持高比例就业率,连续 8 年被教育部树为高校就业工作典型,每年在以 东北师大为龙头的东北高师 26 校联合供需洽谈会上,2000 余家用人单位云集东师,供需比平均保持在 1:8,拉动东 北 26 所高师院校就业率每年提升 2-3 个百分点,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与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四大 盛会” ,被新闻媒体誉为“东师现象”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连续两年对洽谈会进行了报道。新华社、 人民 日报 、 光明日报 、 中国青年报 、 中国教育报 、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师大就业 情况 人们不禁要问,在日趋激烈、严酷的就业市场竞争中,东北师大就业为何越来越“火”? 这得益于一流的人才 培养质量、鲜明的人才培养特色;得益于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业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实现了就业观念的重大变革 和跨越。十余年间,东北师范大学创新并实践了“三个三分之一” 的就业工作模式和“内合外联”的就业工作战略, 构建了“一支队伍,两个联动”的就业工作体制,形成了人才培养、市场开拓、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四线并举的就业 工作体系,对就业工作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 理念篇:从“三个三分之一”到“内合外联”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在过 去的十余年中,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两次重大转变。在这样一个持续变革的就业环境中,大学 生就业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目前处在什么阶段?未来会如何发展?高校应该怎样应对、预见甚至抢占市场的先机?对 于这些问题不仅要有清醒的认识,还要有深刻的思考和研究。没有理念“航标”的指引,对就业再大的投入也只能是 “南辕北辙” 。很多高校的实践也证明,就业工作理念的滞后是制约其就业甚至办学发展的“第一瓶颈” 。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东北师范大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就业新思路、新模式、新战略,先后提出了“三个三分 之一” 的就业工作模式和“内合外联”的就业工作战略。 一、 “三个三分之一”:引领转型期就业潮流 20 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毕业生就业制度由“包分配”转变为“供需见面,自主择业”后,毕业生就业工作发生 了革命性的变化,原有模式已经打破,新的模式尚未建立。如何尽快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成为高等院校共同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而紧迫的现实问题,就在大多数高校徘徊探索的时候,东北师范大学针对毕业 生就业工作行政性管理职能减弱,就业指导、就业服务等职能增强的实际,提出了“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工作模式。 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或更少的时间做有关毕业生就业的行政性管理工作,用三分之一的时间或更多一点的时间走进学生 中开展就业指导,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走出校门开拓就业市场。这个模式是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时间上做了一个模糊的 量化分配,其核心的思想是就业工作要由管理转变为服务。这个体系主要由完善的行政管理机制、全过程的就业指导、 全方位的市场格局等三大要素构成。 建立有效的宏观管理机制。 转型期的学生就业管理工作必须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相适应,实现由管理向服务的转 变,东北师范大学敏锐地把握到这一变化,率先实现了管理职能的转变。实行“三个三分之一”的就业工作模式后, 学校认识到就业工作职能的转变,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减少计划管理、弱化权力管理,增强管理过程的合法性、透 明度和调节能力,管理是为市场供需主体服务的。在实践中,提出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树立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两 个市场主体”服务的思想,即,一切为引导学生正确择业、顺利就业服务,一切为用人单位顺利选才服务。通过制定 完善的管理制度,形成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学校在协调供需双方关系和宏观调节毕业生 流向等方面的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实现了管理的法规化、现代化。 实施专业化、全程化的毕业生就业指导。 学生思想动态调研结果显示,实行“双向选择”之后,就业压力转移 到学生的身上,就业问题成为学生自身成长的最大压力之一,就业焦虑,已成为不同年级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东北 师范大学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率先在全国成立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心,建立了一支专兼 结合的就业研究、咨询、指导队伍,开展包括职业价值观教育、职业素质测评、自我评价、就业政策咨询、择业方法 与技巧训练、择业观念引导以及我国基础教育现状、学校就业基地校基本情况等内容在内的就业指导。全方位、全过 东北高师院校 2006 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新闻背景材料之八 程的就业指导,使学生充满自信地走进人才市场。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他们敢于向风险挑战,敢于竞争,能够恰当 地处理好择业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学生的择业观念成熟、择业心态平稳、洽谈成功率高。 主动培育毕业生就业市场。 转型期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人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东北师范大学 居安思危,借鉴企业化的市场运作模式,积极主动地培育和开拓以学校为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主要思路和做法是: 一是建立了以学校为基础,以重点中学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市场。1993 年开始举办面向全国的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 1999 年,建立了以东北师大为龙头的省内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二是确立了“巩固北方、扩大沿海、开辟中部、 渗透西部”的毕业生就业市场总体开拓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学校在 21 个省市建立了以重点中学为主体的相对稳 定、动态平衡的毕业生就业基地,与 100 多所省级以上重点中学签订了毕业生供需合作协议,以就业基地为辐射源, 形成较大规模的毕业生需求市场。在此基础上,成立了由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和重点中学校长参加的学生就业工 作咨询委员会,建立了学校与基础教育互相联系、互相沟通的机制。与此同时,加快毕业生就业无形市场建设,学校 一期投入 30 万元建成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网。 以“三个三分之一”就业工作模式为主体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的建立,给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显 著的变化。一是实现了就业工作的两个根本性的转变,即学生的择业观念和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能发生了根本转变;二 是以学校为中介和基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已基本形成,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建成,实现了网上供需信息查询;三是初步 建立了全过程的毕业生就业指导体系;四是毕业生的质量、就业工作的服务和良好信誉得到用人单位的公认,毕业生 供不应求。 “三个三分之一”战略效果显著,学校在教育部直属高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排行榜中一直稳列前十名, 位居高师院校前茅。这种就业工作新模式在当时被教育部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职能由管理向指导与服务成功转变的 典型,引领了转型期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发展潮流,在全国产生了深刻影响。 二、 “内合外联”:开创区域就业协作先河 1999 年,高校开始扩招,这预示着四年后就业高峰的到来。东北师范大学敏锐地洞察到新的就业形势带来的挑战, 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在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火爆的情况下,水不到先修渠,积极应对就业高峰的到来。学校清醒地 看到,在新的就业形势下,就业市场面临着一次重组,单纯靠一个学校的力量,能够抢占的市场份额是极其有限的, 各行业就业必然走向联合。基于此,东北师范大学把目光瞄在了东北高师院校的大联合上,于 2001 年在全国开创性 地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就业战略内合外联。 “内合”即东北高师院校“合纵”协作,平等互利、优势互补、资源共 享,共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共创东北高师院校形象;“外联” ,即采取换位思维的方法,把毕业生就业和用人单位人 才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互为基地,互利共建设,互惠同发展。 五年来,内合外联的就业战略不断走向完善。2003 年 9 月,学校成立了独立的正处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 完全按照国家要求核定编制和经费,并由具有丰富学生工作经历和留学背景的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中心主任,为内 合外联战略向纵深发展奠定了组织和机构保障。此后,学校在第二代市场开发、网络平台和信息市场建设上通盘布局, 精心设计,成功做大了东北区域性教育专业市场,使东北高师院校不但从容应对扩招带来的就业高峰,而且借势生威, 借威开路,化压力为机遇,初步实现了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建设目标。 东北师范大学成为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并以这个集散地为辐射源,立足吉林,服务东北,面向全国,把规模和区域 的特色做大做足。 做大“蛋糕” ,竞合促共赢。 早在 2001 年,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盛连喜就指出, “实施内合外联的就业 战略,联合东北 17 所高师院校打造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不是数字上的新闻,而是思想上的新闻。 ”五年来的 实践表明,这一战略新就新在率先在全国打出了联合打造就业品牌的旗帜,通过东北高师院校的大联合,实现了优势 互补、资源共享,以规模优势抢占了市场先机。2005 年东北高师就业工作协作体已经扩展到 26 所院校。 在这种联合的背后实际上孕育着更大的竞争。众多高师院校毕业生共享一个就业市场,会不会造成信息资源不足, 人才流通不畅,强者更强,弱者更弱呢?针对大家的顾虑,时任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处长的许丙东指出:“兄弟院校毕 业生之间短兵相见,直接竞争,主要体现在学校的层次、水平、特色和学生质量的不同档次上,是边缘性竞争, 客观上通过这个大市场,可以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每个学校在竞争中获得的既得利益都有较大增长。 ” 事实即是如此,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的建成,使毕业生数量和用人单位数量都有跨跃式增长,东北高师的 就业“蛋糕”越做越大。到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选才的用人单位从 2001 年来自全国 21 个省市的 230 家攀升到 2005 年来自全国 30 个省市的 1400 家;需求信息开始联合是 4000 条,五年后攀升到近 40000 条;总体供需比从联合第一 年的 1:1.8 攀升到 1:3.7,东北师范大学的供需比从联合第一年的 1:8 提升到现在的 1:13,吉林师范大学从的供需比 从联合第一年的 1:2 提升到现在的 1:7;东北 26 所高师院校学生就业率每年提升 23 个百分点。 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的建成,形成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 。正是借着这股强劲的“东北风” ,东北地区本 来实力不是很强的高师院校纷纷“借船出海” ,一举摆脱学生就业的困境。黑龙江省属院校,哈尔滨师范大学就业指 导中心主任司红说:“东北师范大学内合外联就业战略的实施,对于我们整个东北地区高等师范院校的就业工作 是一个整体的拉动,各高校都是受益者,而且受益匪浅。这一就业战略使哈师的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全国各个省市的用 人单位,毕业生签约率大幅度提高,这是以前我们学校自己组织供需见面会根本做不到的。 ”通化师范学院地处山区, 根本不能召开洽谈会,该校学生处处长徐伟东形象地说:“过去,虽然我们酒很香,但是巷子很深。现在通过参与东 北师范大学牵头的东北高师院校的大联合,我们能够把它拿到更大的市场中去,通过一次大的洽谈会签约的学生,比 我们全年分出去的还多。这个大市场对于像通化师范学院这样交通闭塞的学校来说更有意义。 ” 降低“成本” ,一堂求遍东北师。 “内合外联”就业战略倡导资源共享、市场共建、品牌共创,东北区域教师 专业品牌市场像一个大的自选超市,大大降低了供需双方的交易成本。 26 所高师院校共建就业基地,极大地降低了市场建设成本。协作体成立以前,每家高师院校都要投入大量的人力、 财力、物力外出跑市场,同一家市场大家都要跑,各自为战,难以发挥规模优势和区域优势,而且每所学校在就业基 地建设方面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建成以来,情况大为不同。有 26 家东北高师就业 协作体作为有力依托,以东北师范大学为龙头的开拓市场工作极为顺利。2005 年,全国 1000 余家中学名校成为东北 高师就业协作体的就业基地,是五年前的 5 倍。作为有形市场开发、建设的一种主要形式,东北高师毕业生联合供需 洽谈会发挥了巨大作用。自 2001 年开始,东北高师院校开始联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并以“两大一全” (规模大、需 求量大,学科门类、学历层次、用人单位规格齐全)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条件。除有形市场的构建外,2002 年 11 月东北高师就业协作网的正式开通,标志着东北地区大区域、专业化的无形就业市场开始同步形成。网站已获 得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正式审批认证(吉 ICP 备 020087) 。网上汇集了 26 所高师院校共 5 万余名毕业生的个人资料可供 查询。日访问量万余次。日趋成熟完善的东北高师就业协作网已成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人才需求信息的集散地和 服务中心。 大区域、专业化市场的形成,既有效整合了东北高师的毕业生资源,形成了区域规模,也降低了用人单位的选才 成本。大市场建成之前,用人单位的“选才团”到东北来选拔中小学教师,要从大连一路北上直到齐齐哈尔、佳木斯, 翻跃长白山、跋涉过黑龙江,把东北高师院校“翻个遍” ,也不一定达到预期的工作效果。大市场建成以后,免去了 这种不必要的辛苦和劳顿。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副局长陈为国已经连续五年到东北高师就业洽谈会来招毕业生,一谈 起东北师大的教育大市场,他很激动地说“现在我们既不用跋山涉水,也无须东奔西跑,只须在东北高师洽谈会上便 可招到令人满意的学科门类齐全的人才,既免除了我们的劳顿之苦,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一堂求遍东北师, 我们当然愿意来。 ” 优化“配置” ,花香蝶更多。 市场经济讲究宏观调控,而宏观调控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东北师 范大学花大力气建设东北区域教师专业品牌市场,积极倡导并实施东北高师就业协作决不是盲目求大,而是对毕业生 就业客观上形成的一种潮流的顺应。用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的话说,就是就业工作必须顺应市场,按市场规律办 事:“新时期师范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诸多挑战,要想成功应对这些挑战,一要在毕业生质量上打造师字名 牌;二要以规模造就市场。而要做到这两点,单打独斗肯定不行,必须走联合的路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来提升市场 份额。 ”这些富有创造性的思想,使五年前在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洽谈会上已经露出冰山一角的东北区域性教育市场 浮出水面,26 所东北高师院校成功地走向了联合。 经过多年的运作,东北师范大学已经成为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东北区域性的教育人才市场已经形成。在这里, 用人单位的规模空前,规格齐全。北京市、上海市、山东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十余个省市都组建“选才团”到东北 淘金,用人单位从基础教育单位到公司、企业应有尽有;人才的学科门类、学历层次齐全。26 所高校拥有全国师范教 育所需的所有专业,学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梯次结构鲜明。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晓慧自信 地说:“立体交叉的资源信息确保了信息的均衡和对称,为双向选择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用人单位可以找到从幼儿园 到小学、中学、大学的各类师资人才,同样,不论是博士、硕士、本科生还是专科生,也都能找到满意的用人单位。 ”到 2005 年底,以东北师大为中心、国内规模最大、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东北教育人才市场已经形成。 每年一届的东北高师洽谈会已是声名远播,与在长举办的农博会、汽博会、电影节并称吉林省的“四大盛会” , 为服务政治稳定、拉动地区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东北教育人才集散地的建成,也赢来了方方面面的 肯定和赞誉。用人单位说好, “一堂求遍东北师” ,方便、高效;毕业生说好,市场大,机会多,人尽其才;各兄弟院 校说好,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便于“借船出海” ;省市及教育部领导说好,形成了“东北风” ,为其它行业就业和全 国高校就业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多赢局面令人欣喜。 机制篇:“淬炼”队伍, “立体”联动 “三个三分之一”和“内合外联”的就业工作理念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既没有超越学校发展阶段,又没有 落后于实际工作要求。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实现了毕业生资源和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 影响最大、占有市场份额最大的区域性教师品牌市场。东北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形势十余年来持续火爆,就业工作始终 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了就业工作的类别优势。 东北高师院校 2006 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新闻背景材料之八 受全国大学生就业整体形势的影响,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就业工作机遇与挑战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高校毕业 生就业与高校内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的相关度越来越高。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内部原有的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已不 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体制上的“瓶颈” 。如何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日益市场化的高 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呼唤更加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工作队伍将就业工作精工细做。学校适时建立了“一支队伍,两 个联动”的就业工作体制,即建设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建立横纵两个联动机制,形成全校重视、全员参与的就业 工作队伍格局,走内涵发展道路,使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场面持续火爆,就业形势令人欣喜。 一、 “淬炼”队伍:走专业化发展道路 2003 年暑期,当时的东北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全国学生工作调研,全国高校通行 的就业工作专业化改革方向凸显了东北师范大学就业工作体制上的滞后性。在“两科一室”的框架内,就业工作办公 室仅是作为学工部(处)的一个科级单位来做就业工作,不但人员、场地、经费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就业工作的专业 性也难以实现,如果只是停留在学生工作部(处)全员“季节性”地做就业,很难把就业工作做精做细做实。拥有一 支数量相对稳定的职业化、学者型、精干的就业工作队伍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作为全校学生工作改革的第一步,在 适应变化,科学调整的工作原则指导下,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应运而生。 东北师范大学于 2003 年 9 月成立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与全国其它大学生就业中心相比,中心体制顺,正处级建 制,独立运行;中心人员配备充足,完全按照国家教育部 1:500 的比例要求,配备 10 名工作人员,副主任以上 4 人; 中心保障有力,按照学费的 1.5%划拨经费,中心办公面积 1000 余平米。这些工作条件充分保障了就业工作的专业化 运行。 以市场为导向设置机构。这实现了就业工作与市场的直接对接。市场是就业工作的关键,市场不可能自动生成, 而是需要主动去开拓,已经成型的市场也需要不断优化;信息是就业工作的核心,传统的以洽谈会为主体的供需见面 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制约着就业市场的发展,因此畅通信息渠道也成为完善就业工作的当务之急;指导是就业工作的 保障,学生对深层次的职业生涯设计指导需求迫切,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必须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基于这些原因,中心 下设企划发展室、信息服务室、咨询指导室、综合办公室四个科室,将市场、信息、指导、服务四项就业要素摆在主 体地位,将就业指导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以“专家化、学者型”为标准组建就业工作队伍。学校在中心的人员配备上,确是煞费苦心,资源整合是一方面, 结构优化的特色也很鲜明。中心成立之初即建立在高起点上,中心的 10 名工作人员中,有 2 名博士,8 名硕士研究生, 中心主任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们的专业覆盖了人力资源、法律、教育、计算机等与就业工作紧密相关的专业,10 人全部获得了国家“职业指导师”认证。这样一支“专家化、学者型”的就业工作队伍充分符合了未来对高校就业工 作人员的基本要求,确保了各项就业工作的专业化。 超常规选拔人才,高起点使用人才。培育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的职业化就业工作队伍,是学校学生就业 工作队伍建设的一项特殊措施。中心在人员配备上不拘一格,把注重实效、面向未来作为组建和培养学生就业工作队 伍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干部使用的高起点带动选拔的超常规,从干部使用和培养的长远着眼, 把优秀人才凝聚到中心来。 创设平台,提供条件建设人才高地。学校党委明确提出,把中心作为培养学校党政后备干部的基地,要提供条件, 创设平台,将其建设成学校的人才高地。为了推动就业工作队伍向职业化学者型方向发展,学校多方努力,为干部发 展创造优越的条件。如,就业指导人员以教师身份参与职称评定,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编写就业指导教材,为就业指 导人员提供教学科研阵地。同时为中心工作人员培训进修,提高学历创造条件。三年来,中心以面向社会的工作特色, 视野开阔、形象良好、品位独特的工作要求,为年轻干部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平台,打造了一支能力强、 素质硬、职业化、学者型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 二、 “立体”联动,全员全方位保障就业 一支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固然重要,但是在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单纯依靠专业的就业工作队伍也不可能 全部满足参与竞争的需要。尤其是非师范专业,门类多,市场分散零碎,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已经无法独自完成这些市 场开发工作。因此,通过就业这一有效载体,让学校中的每一个人都感到责任和压力,是新形势下应对严峻的就业竞 争的必然要求。为此,东北师范大学建立了一横一纵两个联动机制。 横向联动:系列挂钩,推动教育教学练内功。 横向联动机制是指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 培养规格、教学评估相挂钩,提高就业与招生、培养的相关度,真正做到“出口引导入口,就业指导培养” ,并且将 这一机制贯彻于从学校到院和系,从校长到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等各个层面。 在学校层面上,校长基于学校生存发展角度通盘考虑,将学生就业工作与学校的招生数量、专业设置、教学评估、 学校评价相挂钩。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决定专业的设置,并及时调整招生计划。如学校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在全国率 先设置小学教育专业,结果学生报考踊跃,社会对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2 年,第一批小教专业 学生还在读大三时,很多用人单位就开始前来“订购” ,当时供需比就已达 1:5;教育管理和教育学等专业,由于市场 需求减少,学校及时调整了招生计划,隔年招生。 在学院层面上,将院长、系主任、研究生导师的晋职晋级、业绩评定、课题申报、招生数量与学生就业情况挂钩。 这一系列挂钩,使全校上下普遍感受到来自就业的压力,也由此激发了改革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动力。各 院长、系主任积极行动起来,开始考虑如何提高生源质量、调整教育教学、开拓就业市场;由于学校将研究生的培养 质量与导师的晋职晋级、招生数量紧密联系,研究生导师积极为其指导的研究生谋求就业出路。 纵向联动:实行五个责任制,拉动全员抓就业。 在实行横向联动的同时,学校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如何让更多 的人关注就业,使他们有一种责任感和大局意识,能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参与就业工作,为此,学校又提出了纵向 联动机制。纵向联动机制实质上是一种责任机制,即学校调整原有就业工作领导体制,建立学校和学院两级就业工作 领导体制,分别由校长和院长担任两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落实教育部提出的“一把手”工程。同时,将专业系 主任、研究生导师、专业教师纳入学生就业工作体系,分别承担不同的责任。学校建立五个责任制,即由校长对全校 学生就业工作负总责;院长对全院学生就业工作负总责;系主任具体负责本系学生就业工作;研究生导师除了培养研 究生外,还负有为所带研究生联系单位、推荐工作的责任;所有专业教师都负有推荐毕业生的义务。 东北师范大学这五个责任制的实施,自上而下,将上至校长、下至专业教师的学校各个层面人员全部纳入学生就 业工作体系,充分调动了学校各个层面参与学生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抓就业的工作局面。据统计,近三年 来,由专业教师推荐的就业单位占所有用人单位的近 20,每年都有 500 余名专业教师参与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亲自开拓就业市场,使本院学生就业率提高了 25 个百分点;原广播电视学院教育技术系主 任每年联系就业单位达 30 余个。通过实施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障措施,学校已经彻底实现了一横一纵的相互联动。 通过横向信息的及时反馈,兑现责任,公平奖惩;同时,通过纵向的层层负责、级级考核,使各层面就业工作负责人 主动将就业工作纳入其整体工作体系中,全盘考虑。两个联动机制的形成,显著扩大了全校就业工作队伍的外延,学 生就业工作由以前学校就业工作部门“孤军作战”变为现在的“全员会战” ,69 个专业系主任和 400 余名研究生导师 以及千余名专业教师积极关注和投入到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来。按照职业化、学者型标准组建的学生就业工作队伍和一 横一纵两个联动机制的有效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多年来,全校学生就业工作持续呈现出欣欣向 荣的局面。 实践篇:倾心培育“东师品牌” 供需有效对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工作追求的理想状态,但实际上这种对接很难自然而全面地实现。特别是随 着市场规模的扩大,毕业生资源更加丰富、需求信息不断增加且向多元发展,传统就业服务方式单一、滞后、协调性 差的弱点日益显露。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学校充分认识到,做好就业工作,培养质量是根本,市场开发是关键,就业 指导与信息服务是“两翼” 。面对新形势,东北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规格、就业市场开发、就业指导创新、信息服务 与反馈等方面全方位出新,开辟了就业服务的崭新天地。 一、 “树状”到“网状”:瞄准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规格 十余年来,学校反复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对人才的需求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地改进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和方法。这些成功的举措在学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实践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提高了毕业生核心竞争力。因 此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学校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受到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在基础教育界享有较 高声誉,毕业生供不应求,闯出了闻名全国的“东师品牌” 。 2003 年 10 月,学校开始新一轮本科教学改革工程,出台了东北师范大学修订本科课程计划的方案 ,建立了模 块式的、多样化的、网状有向的课程体系。 “网状有向”课程体系是东北师范大学瞄准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这一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究竟有哪些特色呢? 宽口径:以自选定终身。 东北师范大学实行“宽口径”设置课程。 “宽口径”设置课程主要是指把某些专业的 基础打通,学生入校后,首先实行联合培养,一年半或两年之后,学生再按不同的专业进行培养。 “宽口径”设置课 程打破了以往指定“套餐”的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和选择权,使他们的专业学习建立在学生自觉和自主的兴 趣基础上,从长远来说,更有利于学生潜力和才智的发展与发挥。 厚基础:以不变应万变。 “厚基础”就是通过加强通识教育课程来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注意“文文相通” 、 “理理相通”和“文理相通” ,文科的学生要学习一定的理科课程,理科的学生要学习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东 北师范大学的通识教育主要包括交流与表达课、数学与信息技术课、人文社会科学课、自然科学课等,不论是文科还 是理科的学生,都要修满 50 学分的通识课,达到一定的知识广度。这些课程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系 的孟男同学说:“我们学理科的学生人文知识普遍匮乏,经常在一些人文常识上闹笑话。学校开设人文社会科学课, 不但使我们拓宽了理论视野,还使我们提升了理论境界,真正做到精神成人 。 ”同样,数学与信息技术课、自然科 学课对于文科学生夯实知识基础也是多有裨益,文学院的张丹同学颇有感慨地说:“我们学文学的,往往在文学创作 东北高师院校 2006 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新闻背景材料之八 中写出不符合科学常识,违反科学规律的文字,我们虽然都想学点自然科学知识,但求教无门,现在学校开设自然科 学的通识课对我们来说真是雪中送炭。 ”通识教育课在提高学生选择专业和规划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对社会需 求的应变能力,可以根据形势的变化,选择“适销对路”的专业,提高就业的竞争力。 精专业:以专长求发展。 “精专业”就是要精练专业技能。精练专业技能就是加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建设。在 东北师范大学的课程计划中,专门设置了 25 学分的教师资格教育课程,规定想从事教师职业者,必须修满这 25 学分。 之所以做这样的硬性规定,用史宁中校长的话说,就是“教师职业专业化或培养专业化教师是师范教育的本质。因为 在历史发展的推动下,师范教育的要领可能改变,师范院校的存在方式可能不同,教师教育的模式也可能多种多样, 但其培养专业化教师的基本职能是永恒不变的。 ”教师资格教育课程由教育理论课、教育技能课和教育实践课三个模 块组成。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修满这 25 学分,同样可以获得“教师资格教育证书” ,可以选择到基础教育岗位工作,给 用人单位带来了方便。 多出路:以多变应万变。 “多出路”主要表现在学生的就业门路多。就业门路多是指从整体看, “网状多向” 的课程体系打通了不同专业的基础,实现了不同专业的嫁接,学生可就业的专业多了。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学习的 内容、学习的方式、知识的储备都是网状,学生可以在任何一个点上“拐弯” ,这样就使每个学生在大课程体系中成 为一个全新的人才。正如党委副书记兼副校长杨晓慧所说:“富有特色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使他 们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发现自我,设计自我,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自主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市场竞争力, 使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各具特色,各有专长。没有两个知识结构完全一样的毕业生。 ” 这样的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 就具有了更强的竞争力。 正是因为瞄准市场,不断优化人才培养规格,才使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持续火爆,供不应求。东北师范大学的毕 业生以其一流的培养质量和鲜明的培养特色,在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 “东北师范大学的学生专业思想 扎实,综合素质好,能力强,留得住,用得上。我们就是只要一名毕业生,这个名额也要东北师范大学优先。 ”浙江 绍兴教育局的陈培琪同志高度肯定了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培养质量。 二、 “百校”到“百城”:跨越式拓展就业市场 在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生就业制度日益市场化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逐渐由原来的高校“卖方市场”走向用人 单位“买方市场” 。高校的就业市场建设直接左右着学校未来的生存空间。早在 2003 年,党委学生工作部长兼学生就 业指导与服务中心主任王确教授就在系统回顾东北师范大学十余年来就业市场建设工作时指出:“市场开发要发挥资 源的最大效益,要有长远眼光。对于市场要开发一代、瞄准一代、储备一代。先占领最好的市场是正确的,但不能止 于此,要同时开发设计第二代、第三代接续性市场。 ”这既是对东北师大就业市场开拓与建设工作的系统总结,也勾 勒出了未来就业市场开发的宏观构架。早在“三分之一”工作模式提出前后,在很多高校还在被动适应市场时,东北 师大就已经开始以“巩固北方,扩大沿海,开辟中部,渗透西部”为战略指导,多次组团到全国各地开辟就业市场。 1999 年,学校建立百所毕业生就业基地;2001 年 8 月,学校成立了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与用人单位人才队伍建 设联合互助体。在原百所就业基地校的基础上,采取距近校校联合、距远一校展扩等方式,建立以市(地) 、县(市、 区)为单位的区域性就业基地;2003 年,启动了“百所城市就业市场开发规划” ,以“高端巩固、中端拓展、基层引 导”为原则,在全国挑选了 112 个城市作为首批城市就业基地,实现了从“百校”到“百城”的跨越;2005 年,学校 搭建“双十平台” ,与全国十个重点城市实施全面合作办学,在全国挑选十个重点省、市人才中心建立毕业生就业实 践基地。至此,完整的东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基地网络集群最终形成。学校不断拓宽就业市场的开发渠道,建 立一整套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对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双管齐下” 。一方面,学校建立了“东师信使” 。每年学生就业指 导服务中心都本着按地区、分专业、均匀分布、保证重点的评定原则,在应届毕业生中选聘一定数量的优秀学生作为 “东师信使” ,以加强毕业生与母校的联系,及时准确反馈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实际情况,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 空间。此外,还成立了东北师范大学“百名基础教育界优秀毕业生联谊会” ,寻找市场中的关键点位,将其作为学校 在社会中的“探测针” ,及时反馈市场中的最新动态与需求。另一方面,学校积极与用人单位互动。每年就业洽谈会 前夕,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都会组织相关人员,对重点城市的教育局、重点中学、高校和重点企业进行实地走访, 以加强沟通和联络,获取用人信息并调研用人单位的情况。 市场是公平的。学校本着“以市场为准绳”的原则,通过一系列的市场开拓与培育,就业空间得到了有效拓展, 取得了瞩目的成绩。十余年来,就业市场已经从传统的东北地区拓展到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西南 地区,师大毕业生也“桃李满天下” ,遍布全国各个大中城市的重点中学和重点企业。来学校参加就业洽谈会的用人 单位从 2001 年来自全国 21 个省市的 430 家攀升到 2005 年来自全国 26 个省市的 1500 家,需求信息从 4000 条上升到 近 43000 条。就连远在南部和西南的海口市教育局和南宁市教育局也乐于万里迢迢来东北师大招聘毕业生。 三、 “讲座式”到“体验式”:就业指导重人性、求实效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中,过高期望值的学生往往“有业不就” ,自误前程。如何帮大学生把握社会就业形势, 在就业中准确自我定位,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显得尤为重要。就业本身是一种体验,在学生择业的 过程中,直接经验作为亲身体验后获得的知识,对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鉴于这种认识,学校在开展 传统式就业指导讲座,传播就业知识的“间接经验”的同时,大力推广普及“体验式”就业教育,引导和鼓励学生从 亲身经历中把握就业形势,准确自我定位,规划职业生涯。 “就业形象大使”:体验就业过程。 通过担任“就业形象大使” ,让学生直接参与到就业工作的过程中来,直 接体验就业工作过程,从而了解择业玄机,撑握择业技巧,是“体验式”就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形式。 2005 年东北师范大学从 6000 余名应届毕业遴选出 120 名形象气质佳、综合素质好、成绩排名在本专业前 50%的 学生作为就业形象大使。这些 “就业形象大使”都佩带统一标识,经过严格培训后,直接参与用人单位接待、信息 发布、洽谈面试等校园招聘的全过程。通过体验式的工作,就业形象大使可以展示自身形象、深入了解各用人单位自 然情况、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规则、增进与用人单位的感情、提高自身的择业技巧,从而实现自身就业。已签约深圳 某中学的美术学院“就业形象大使”王毅深有感触地说:“在参与、体验就业的过程中,我对就业有了更深的理解, 不仅仅是找工作,重要的是从中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等,这些对我们今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直接参与洽谈招聘全过程的 120 名“就业形象大使” ,全部签约到重点中学。 岗前“预就业”:体验职业感觉。 今年,毕业生刚一进入大四年级,东北师范大学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及用人 单位对各专业的需求情况与用人单位合作,组织 450 名毕业生到温州、深圳福田区、沈阳、长春的 20 所中学进行岗 前“预就业”体验实习。每个人体验实习的时间为一个月,在一个月毕业生既要了解所在单位的实力、办学情况,以 及用人标准,还要担任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通过岗前“预就业”的亲身的体验,一方面使毕业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 来验证这样的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以便及时地调整就业意向,另一方面也通过岗前“预就业”让用人单位对实习的毕 业生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便于选才。文学院的李艳同学由衷地说:“学校这次组织去温州进行岗前预就业实习, 使我找到了做教师的感觉,坚定了最初选择教师职业的决心。同时逐渐地适应温州的生活环境,喜欢上了温州。 ” 走进名企名校:体验用人单位。 为了让学生在就业前对用人单位有更加直观的了解,东北师范大学组织了“走 近名企名校”的“体验式”就业教育活动。活动采取学生自愿报名,集体组织,因就业意向进行分类分组的方式。毕 业生进入大四年级以来,学校先后出资组织了宁波、温州、深圳、沈阳、长春五个城市的学生就业体验小组,分别在 长春市二实验中学等 30 个重点中学、长春百事饮料有限公司 15 家企业进行就业体验的参观走访,参与者多达 1300 人次。 四、 “一对多”到“一对一”:信息服务个性化、零时差 信息是基础,技术是保障,服务则是生命。在同等或类似水平的人才竞争中,谁能够得到高质量的信息服务,谁 就可以优先掌握了有效、准确的信息,谁就掌握了竞争的先机和主动权。东北师范大学采取具体化、及时化、高效化 的就业信息服务方式使毕业生及时准确地获取就业信息,这也是学校十余年来就业持续火爆的重要因素。 鼠标一点实现双选。 20 世纪 90 年代前,计算机尚未普及,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主要以在高校的各大海报栏张 贴海报的方式发布,是“纸介时代” 。1999 年,东北师大推出第一版就业信息网,成为了当时全国首批尝试以互联网 为载体发布就业信息的几所高校之一。到 2001 年,学校已经投入了近百万元,先后推出了四版东师就业信息网,实 现了从“纸介时代”向“鼠标时代”的跨越。发展至今,协作网中汇集了东北地区 26 所高师院校 5 万余名毕业生的 详细资料和全部面向东北高师的毕业生需求信息,日点击率过万次,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乃至全国教育人才需求信息 的集散地和服务中心。据统计,90%的东北高师毕业生通过协作网来查找用人信息,关注洽谈招聘。 我给的是你想要的。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通过网络发布海量信息供学生查询的 方式逐渐不为学生适应。对于个体来讲,需要的信息永远是少数,其余的大部分“无效信息”就会造成干扰。 鉴于此,东北师大提高就业信息服务水平,变革信息服务手段,使就业信息服务实现了由被动向主动、由复杂向 简捷、由低效向高效的转变。以就业网为依托,在 2003 年和 2004 年分别开通了电子邮件定制就业信息服务和手机短 信定制就业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