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1]_第1页
11年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1]_第2页
11年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1]_第3页
11年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1]_第4页
11年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中国医药行业并购投资机会报告 【来源:清科】 一、 挖掘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三大看点 并购看点之一:生物制药领域备受青睐 (1)高盈利高增长的明星 生物制药行业是一个高盈利高增长的行业。2009年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到850.00 亿元,同比增长24.6%。并且随着越来越多的生物药品进入医保目录,以及国家加快创新药 品研发的步伐,可以预计未来生物制药业的工业总产值将持续上涨。 目前国家努力通过加大投入来壮大整个生物制药行业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生物 产业的发展。在“十二五” 规划中,我国将进一步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技术产业化, 促进生物产业集群化和国际化发展。生物制药安全制造标准不断提高,监管力度也逐步加 大,这必将导致整个行业的政策性洗牌加速,行业的集中程度逐渐提高。随着生物制药领 域在全世界的蓬勃发展,使越来越多的跨国制药公司将目光和精力投入到了这个领域,并 开始进一步发掘中国生物制药市场的巨大潜力。 (2)资本追逐的热点 生物制药新产品的研究和开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新产品的开发存在较大的不确定 因素,但是一个成功的产品往往能给投资者带来巨额的利润。生物制药企业在创业阶段以 创业投资资本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成熟,普通权益性资本开始增加,达到生产销售的规 模经济以后,开始吸收债务性资金如企业债券和银行贷款。 近几年,全球肆虐的甲型H1N1 流感疫情,在为疫苗等产品带来火热销售的同时,也使 得生物医药产业备受关注,各大创业投资机构纷纷盯紧该领域。 (3)并购整合的焦点 针对生物制药高投入、高风险、高科技、开发时间长的特点,通过收购可以节约开发 投入、降低投资风险、利用现成的科技人员和设备、缩短投资回收期,经过兼并收购,收 购者可以利用被收购企业的市场地位,如现成的行销网络,及其与当地客户及供应商多年 以来建立的信用,使企业能马上在当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后金融危机时代,制药巨头积极多元化发展纷纷通过并购重组来整合实力,应对危机 的同时也为危机后的运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9 年7 月全球第二大制药公司葛兰素史克 (GSK)获欧盟委员会批准,以36.00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独立制药公司、美国护肤品公司 Stiefel 实验室。收购将使GSK 的护肤品业务增加至原有的三倍,使其占有全球处方药妆 市场8.0%份额。2009年11 月4 日,强生正式宣布全球重组计划。继2009年4 月以5.00亿美 元的价格收购生物技术企业BiParSciences 公司、7 月收购印度疫苗公司Shantha 后,10 月1 日,赛诺菲安万特宣布,将以3.70 亿欧元(约合5.38亿美元)收购开发眼科产品的法 国生物技术企业Fovea 公司。赛诺菲安万特还在继续寻猎。近10 年来全球最大药品制造商 辉瑞制药共投入2222.00亿美元进行了8 次大的并购,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制药公司。在 相继获得欧盟、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等有条件的审批通过之后,辉瑞制药以现金加股票的 方式成功收购惠氏。10 月16 日,这一总价高达680.00 亿美元的交易正式宣布完成。化学 药老大的辉瑞希望通过并购惠氏来抢占生物制药的桥头堡。 并购看点之二:中国医药流通行业大洗牌 (1)借鉴国外经验,整合方向明确 对比发达国家情况,其药品流通市场已比较成熟,批发环节的集中度高,“规模化、集 约化”特征比较明显。美国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份额40.0%以上,但药品批发商总 共只有75 家,排在前三位的高达96.0%;欧盟排在前三位的药品分销企业,其市场占有率 为65.0%;法国8 家药品批发企业中,排在前三位的市场份额高达95.0%;德国仅保留了10 个大型药品批发商,排在前三位的的市场份额达60.0%-70.0%;而像丹麦、挪威、瑞典等小 国,全国只剩下2-3 家医药批发企业,集中度很高;日本药品销售额占世界药品市场的 12.0%,仅有147 家药品分销企业,排在前三位的为74.0%。由于药品市场的集中度相当高, 这些发达国家不仅可以对药品市场进行非常有效的监管,而且有效降低了监管成本。发达 国家医药市场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我国医药商业领域的集中度仍有巨大提升空间,在未 来一段时间,行业集中度将有一个加速形成期,医药商业企业的未来竞争的大格局是集中 度将大幅提高。 (2)医药流通:进一步提高集中度,整合已加速 近年来,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受惠于行业整合,市场份额已呈现上升趋势,市场集中度 也不在不断提升。根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统计资料,2003-2008 年,我国三大医药流通 企业,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上海市医药有限公司和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并 市场份额由12.7%增至20.0%;前十大医药流通企业的总市场份额由26.1%增至34.6%,行业 集中度已大幅提升。我国超过50.00 亿的企业个数也由6 个增至11 个;超过20.00亿的企 业个数由17 增至42 个,行业规模化也在逐步形成。 并购看点之三:医药外包领域的并购之路 (1)迅速崛起的CRO 医药外包(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合同研究组织)始于欧美,指大 型制药企业将一些非核心的研发环节外包,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节省30.0%-50.0%的成本。 专业的医药研发外包机构由此应运而生,并逐渐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2009年,世界领先 的医药研发外包公司如昆泰(QUINTILES,Nasdaq: QTRN)、科文斯 (COVANCE,NYSE:CVD)、PPD(Nasdaq: PPDI)等,各自的年营收均超过10.00亿美元。中 国的CRO行业则相对年轻,若以2000年药明康德成立为行业元年,则本土CRO企业至今不过 10年历史。 在国际CRO企业的带动下和中国鼓励新药研发政策的大环境下,中国CRO行业得 到了迅速发展。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内,中国已涌现出了100多家从事CRO 的企业,从事在 化合物研究外包、原料药研究外包、制剂临床前研究外包和临床研究外包等细分领域的研 发外包工作。 (2)CRO获创业投资机构青睐 CRO这个年轻的行业在中国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获得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例如:北 京亦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已形成CRO产业集群。其更以“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行业特 征吸引了创投资本的青睐。启明创投投资了临床试验CRO泰格;华平、泛大西洋资本、富达 亚洲、大华投资、天地基金和富达生物先后投资了药明康德。2007年,药明康德在纽交所 的成功上市点亮了整个行业的前途。 (3)CRO:兼并提高价值 对中国本土的CRO企业来说,通过并购实现纵向一体化,既能通过收购一步到位,也可 基于自身成长延长产业链,或是以联盟形式携手合作。2009年1月,康龙化成通过收购获得 欧洲GLP毒理学服务认证的维通博际(中国),得以将业务从新药研发前期扩展到能够提供 临床前实验的所有化学服务,目前其将视线瞄准了利润率更高的生物试验环节,表示将拓 展相应业务,实现盈利增长。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交易创新高背后动因分析 1、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动因 (1)国家的医药产业政策主导并购前行 医药行业的第一个显着特征是其政策主导性。国家医药管理局曾多次表示要加快医药 行业的并购重组,并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医药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 有制的并购。“十五” 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医药产业的发展方向,即在现有大型企业集团的基 础上,通过股票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方式,着力培育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抗衡的大型 医药企业集团。并且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基本药物目录制度等政策的逐步实施,强者 更强的马太效应将继续发挥作用,整合有利于行业龙头继续做大做强。 今年,医药行业各类政策与工作安排陆续出台,政策导向加快促进产业集中度提升。 2010年4月,卫生部公布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0年度主要工作安排,提出了 国家就8500.00亿元医药改革投资细化到2010年的具体举措,而医药“十二五”规划则大力鼓 励提高行业集中度,并且近期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行业整合方向以及调整组织结构的5大具体目标,希望通过“十二五”五年的调整, 使发展方式明显转变,逐步实现我国医药行业由大到强的转变。这些目标分别是:基本药 物主要品种销量居前20位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应达到80%以上;在化学药领域,争取有10个以 上自主知识产权药物实现产业化;在生物技术药物领域,争取有15个以上新的生物技术药 物投放市场;在中药领域,培育50个以上疗效确切、物质基础清楚、作用机理明确、安全 性高、剂型先进、质量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同时促进民族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民族 药标准提高,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在医疗器械领域,培育20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销售收入超过1000.00万元的先进医疗设备。 (2)高投入的行业特征驱使着并购的发展 医药行业的另一个显着特征就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是其发展的核心。制药企业的生存 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能否持续开发出新药,这样企业才能在新药的专利保护 期内,获取较多的利润以弥补研发的开支。医药研发的特点是周期长和投入大,显然,高 昂的研发投入和巨大的研发风险是众多的中小型制药企业难以承担。这样,并购就成了国 际范围内制药企业常采用的手段。并购不仅扩大企业规模,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避免重 复生产与开发,合理调整产品结构,还能增强跨国市场经营网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3)产业集中度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医药行业的第三个显着特征就是成熟市场的行业集中度很高。在世界范围内,前100家 全球医药企业供应着全世界的80.0%药品。并且,全世界近90.0%的药物生产是来自发达国 家:美国占30.0%,日本24.0%,德国13.0%,法国9.0%, 英国6.4%,瑞典4.0%。全球前十强 的制药企业已经占有国际药品市场份额的50.0%,而中国医药工业前十强只占有国内市场的 25.0%,相对而言,中国医药市场的集中度严重偏低,束缚了整个医药产业的发展,调整医 药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已迫在眉睫。而并购重组是加快产业集中进程的有效手段。只有通 过大刀阔斧的结构性调整和整体产业化的升级,通过并购重组优胜劣汰等方式进行产业链 的整合,才能解决产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 (4)外资进入压力加大,在华医药行业并购加速 医药需求的世界性和医药经营的跨国性是医药行业的又一特征。医药产品是国际贸易 最广泛的产品之一,使少数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医药市场上实现了跨国经营。 根据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埃及的32.0%、阿根廷的50.0%、印度的70.0%、巴西 的78.0%、厄瓜多尔的90.0%以至许多非洲国家的100.0%的市场份额都被跨国医药公司所占 领。跨国医药公司经过多年的激烈竞争和疯狂购并,已经形成了少数跨国医药公司统治着 国际医药市场的局面。医药企业通过跨国经营,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费用,实现 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其竞争力,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随着中国药企的日益壮大,有市场价值的药品和企业的涌现,中国这个极富吸引力的 大市场必然成为世界医药巨头争夺的目标。目前外企在华并购加速增长,许多跨国制药企 业已经直接或间接通过独资、合资等方式,进入了我国医药市场,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国内 站稳脚跟,正稳步扩大市场份额。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到2010年的五 年间,医药行业外资并购共发生10起,交易金额达7.55亿美元。随着跨国制药企业在国内 市场的扩张,我国制药企业将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与跨国制药巨头相比,我国制药企 业在资本实力、销售收入上相距太远,巨大的差距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的快速兼并, 寻求并购的渠道。中国医药集团无论是联合抵抗还是加盟世界制药巨头提升层次,都会带 来国内医药行业格局的变化。 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内,2006年至2010年,中国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92起案例, 其中披露具体金额的并购案例共有78起,并购总额为22.63亿美元。2006年医药行业并购规 模较小,仅发生了6起案例,并购总额为4.64亿美元。2007年以来,医药并购市场维持在较 高的水平,2007年全年完成18起案例,并购总额高达6.08亿美元。 2008年和2009年在金融 危机的冲击下,医药行业的并购放缓了步伐,并购案例数和金额都有所下降,分别发生了 17起和10起案例,披露金额的案例涉及金额分别为2.96亿美元和1.67亿美元。2010年中国 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41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高达310.0%;披露金额的36起并购案例涉及 金额7.28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36.3%,不论并购案例数量还是并购金额都创造了新的历史 纪录。 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内,2006年至2010年,中国医药并购市场共完成11起VC/PE相 关的并购案例,其中披露具体金额的并购案例共有11起,并购总额为4.72亿美元。2006年 医药行业整体并购规模较小,未发生与VC/PE相关的并购案例。2007年和2008年分别发生1 起,并购总额分别为178.09万美元和5,857.00万美元。2009年以来,医药并购市场VC/PE相 关的并购维持在较高的水平,2009年全年完成3起案例,并购总额高达1.15亿美元。2010年 VC/PE相关并购更是突破了历史新高,共完成6起案例,披露价格的并购有6起,并购总金额 为2.97亿美元,平均并购金额为4,955.86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2010年并购案例数增 加3起,同比增加100.0%;并购金额增加159.4%。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机遇与风险提示 一、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机遇 (1)国家政策频繁出台,行业整合势在必行 2010 年,我国陆续出台了公立医院改革、新版药典、中药注射剂安全评价、医疗机药 品集中采购规范等政策,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医药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促进了我国医疗行 业的规范健康发展。国家在10月份出台的战略新兴产业规划中,将生物产业提升到国家支 柱产业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国家对生物产业的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态势可期。同 时,工信部、卫生部等三部委在10月份联合发布了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创新和 整合将成为未来几年医药行业的关键词。医药企业的并购在未来几年仍将风起云涌,央企、 地方国企等大型医药集团公司将会更加强大。 (2)上市公司手握重金,并购动能十足 医药上市企业在一级市场大都受到了资本的热烈追捧,其中海普瑞、科伦药业、康芝 药业、力生制药、誉衡药业、乐普医疗等均募集了超过10.00 亿元的资金。医药上市公司 在2010 年三季度的期末现金总共为8,685,795.00万元;其中排名前四十位的现金总量为 6,137,457.00万元,占比在70.0%以上。手握重金的上市公司大多为所在领域的优势企业, 做大做强的愿望很强烈,以兼并、购买、合作或自建等多种形式来拓展产品线和扩大经营 规模,并购和整合产业链的动能十足。在国家稳健的货币政策和行业结构性调整的背景下, 资金充裕的优势上市公司必然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 (3) 外资加大中国市场投资,掀并购高潮 2009年,我国外资、合资医药企业数量约占我国医药企业总数的30.0%,销售额约占整 个医药销售额的26.5%,2009年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1.11亿美元,同比增长33.7%。2010 年四季度以来,外企在华掀起了一轮投资和并购的小高潮,先是赛诺菲安万特宣布以 5.026亿美元收购了美华太阳石公司的全部股份,然后是瑞士奈科明斥资2.10亿美元收购广 东天普生化医药公司51.34%股权。除了并购之外,外企还纷纷将研发基地放在中国,例如: 礼来在11月份宣布投资1.00亿美元用以扩建北京研发中心、诺和诺德宣布在北京建立糖尿 病研发中心等。外企巨头的加速进入,在带来先进技术和产品的同时,也将与国内医药制 造企业争夺医疗资源。具有渠道垄断优势的商业企业,其渠道的稀缺性将更加明显,估值 有望提升。外企大规模的并购和投资必然将加速国内医疗产业的整合进程。 (4)并购形式多种多样,整合之路畅通无阻 医药企业并购的形式开始向多元化发展,为行业整合提供了多种渠道。 1、外延式并购 2、完善产品组合并购 3,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并购 4、大型国企资源整合并购 中国医药行业并购风险 (1)并购过程中的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本身被称为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高风险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来自于政 策的严格监管。并购作为一种投融资行为,其中的风险更是多样化。比如:医药行业的相 关政策变动。医改政策调整、医药流通秩序调整、医药监管改革等,政策的不确定性导致 医药企业的市场规模、市场发展趋势难以预测。还有与资本市场相关的政策也影响医药并 购的进程。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公司法、证券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政策的出台, 都使得原先的并购操作或多或少受到影响。面对政策风险,企业只能去预测、去适应,而 不能改变。常年聘请政策顾问作为企业的智囊,在某种程度上能使政策风险降低。 (2)并购价值评估风险 我国医药企业数量很多,而其中大多数为非上市企业。在这些并购活动中,信息不对 称、评估方法选择不当及政府干预比较多是引发价值评估风险的主要原因。并购企业在对 目标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