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_第1页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_第2页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_第3页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_第4页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优课展示活动发言稿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们听了六节课,大家一直坚守到现在,很辛苦。但是我们分享着语文之美、孩童之美、课堂之美,真正的语文人又是乐在其中的。整个六节课,我们先不说老师的精彩,首先我们能够切实感受到孩子们的天真有趣,给我们带来的无穷无尽的享受。那么,为什么孩子们的知识在与日俱增,但是我们也看到,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特别是这样一种童真童趣却是与日俱减?这样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真实的现象,它的原因到底在哪?这也是我今天思考的一条主线,一个核心的问题。结合这几节课,我似乎找到了一些回应,或者说所谓的答案。我觉得我们给孩子们的应该是多元的世界,如果说它是单一的,那么我们可能会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的孩子们只是获得了一些可怜的知识和一些苍白的说教。但是,如果我们给孩子的世界是完整的、丰富的、多元的,他们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会让他们的童真童趣与日俱增。所以我在想,我们给孩子的是一个怎样的世界?第一,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童话的世界。尤其是小学生,尤其是低段的孩子,很多时候还生活在童话的世界之中,我们不要残忍的点破或是割断出来。第一节课猫和老鼠中问“什么样的猫、为什么喜欢猫”,有一个孩子说“猫有九条命”,我们是不是要把他点破呢?老师没有点破他,我很欣赏。因为在这样一个童话的世界里,才能让孩子的这样一种天性、这样一种趣味、这样一种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得到滋养和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一定会得到解惑、获得一种知识的诠释,但是在这样一种阶段,可能我们让他基于这样一种状态更好,不去点破他,可能更善意的。在后面一个环节,一个孩子用了一个关键词“拟人”,我觉得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们过多地给孩子灌输了所谓的修辞的概念。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在美国的一个母亲因为幼儿园的老师把教孩子一个圈是“0”的知识而去状告幼儿园,居然还告赢了,因为,当孩子只知道它是零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已经没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了。所以我觉得咱们给孩子一个童话的世界,也许是明智的。第二,我们要给孩子一个生活的世界,还是第一节课,我们可以看到孩子有许多丰富的生活化的语言,比如“一屁股坐在地上”等,我们应该引导这样的源泉、赋予生活气息的元素,同时在内容上看,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孩子最为鲜活、最为真实的每天都发生的背景,比如有个孩子说,这只猫为什么突然冒出来呢,是因为它正在看不该看的东西,这耐人寻味、浮想联翩,不知道他的母亲给他灌输了什么,也可能他正在玩游戏,这是比较合乎逻辑的。这样一些生活的东西,应该成为我们课堂上很重要的一些背景和源泉。第三,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时尚的世界。因为我们是基于现在的背景和现代的元素在教育孩子,所以我们不需要回避而应该去很好地取舍并且引路。比如有个孩子喊了一嗓子讲到“妈妈咪呀”,我就突然想起那个特别火的电视节目,还有讲到猫和老鼠要视频连线,你看这都是非常时尚的东西,我觉得我们不能拒之门外,而是要多多地了解并且汲取注入到我们的课堂之中。第四,也是作为语文人最为核心的、最根深蒂固的,给孩子一个语文的世界。那我在想,如果我们在给孩子一个语文的世界时,还能给另外三个世界,那我们给他的世界就是完整的。当然,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也不是单一地进行语言和知识的训练,也应该是丰富的、多元化的,尤其是对孩子语文能力的发展具有致命的、关键性的、有支撑点、有影响的这样一个世界。第一节课让我们感觉到老师是有意识地始终从故事出发、再回到故事,从图到文、从理解到欣赏、借鉴,到最后的下笔成文,我非常惊叹,课堂这么短的时间,孩子们能写出将近一百字的文章,而且写出的文章非常有质量、非常难得,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顺应了孩子的天性。天性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听故事、讲故事、写故事。这是孩子最喜闻乐见的,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讲故事是儿童的天赋,讲好故事是老师的职责。同时,讲好故事、写好故事也是我们后期进行复述、写作等更高层次语文训练的一个前提和铺垫。我们尤其要重视低段讲故事、写故事的训练。当然老师把握得也非常经典,讲故事、写故事,从低到高,有个逻辑上升的过程,从写完整到写明白、写具体、写生动,到写出自己的创意,这是在不同年段有不同要求。在低段我认为只要说、写完整、明白就可以了,不需要再拔高。从第一节课我们梳理出来对刚才问题的回应,要给孩子四个世界,尤其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要精耕细作,写出自己漂亮的文章。后续的几节课,尤其是在语文的世界里,我觉得他们都有自己可圈可点的地方,给了我们全新的视野和深度的思考。第二节课是商量,可以说整个这节课不知不觉就结束了,在欢声笑语中、在阵阵掌声中,这节课是非常成功的。我想,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们真正认识到,商量这样一个核心的语文的元素、语文的能力,它是多元化的,这是让我们看到这节课最有价值的地方。第一个,它让我们认识到商量应该是善意的,这在我们引导的过程中有所体现,所以有的时候会换位思考,知道别人的感受,在这种对话之中,让学生切实地领悟。第二个,商量是复杂的,没有那么简单,一次就搞定、就成功,它有几个来回,甚至老师设置了几个“坎”,几个让学生很难够得着的跨越的任务去驱动它,我觉得有必要,让学生感觉到商量是复杂的,但如果有一定的方法做支撑,是可以达到的。第三个,商量是相互的,既有别人的商量,也有别人和“我”反过来的商量,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最后,商量是有用的,甚至是有大用的。有个孩子课堂上就讲“商量嘛,就是来软的,不来硬的”,这说的多好啊,这比我们老师备课的语言可能更精准,它就是一种“上善若水”的,在商量的过程中让你悦纳、让你认同、让你接受我的建议。所以,这是对我们语文的世界里的核心要素进行全面的诠释和恰当的处理。第三节课是一篇经典的老课文寒号鸟,我非常欣赏两点。第一点是以读贯穿始终,这是语文最基本、最有效,也该是最常态的一种教学策略。从范读到解读到看读到告诉学生读的方法,到练读,一以贯之,读成了主旋律。第二个,借“法”落实要素。这里方法的提示和支撑非常清晰,也非常有力,让学生按照老师的方法,按照提示语里关键词语的提示,再结合文本和形象的这样一种特点,再去读好这些语言,我觉得这是实实在在的教给学生一些读法,很有必要。第四节课是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我觉得这节课在我们整个今天的课堂教学体系中至关重要。实际上,传统文化已经形成我们新的一种价值取向,让我们有一种作为中华文化元素更新的重要的奠基性作用,所以我们不要忽视它。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使命是“传道”,中庸第一段所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教的要义就在于“传道”,而不仅仅是“解惑”,不仅仅是“授业”。“道”要传下去,它是有“法”的,如果“法”不当,最终会让孩子远离传统文化、憎恶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折磨。今天,陈老师很好的把握了传统文化教学之“道”,首先就是把握了传统文化教学特有的“法”,我把它概括成这样几句话:第一,读为体,也就是说整个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陈老师坚决地按这个原则在运行教学的流程,最终,孩子们熟读成诵;第二,解为知,需要一定意义上的讲解,但是点到为止,不可以字字费力;第三,悟为辅,在有些关键性的引导学生价值观的环节、要点处,我们要让他链接自己的生活,让他有所共鸣;第四,诵为基,如果咱们一节课,短短的几篇小短文或几句话,却没有让学生记诵在他的内心深处,化为他的血液,这节课最多只能说成功了一半,甚至是失败的;最后,行为用,最终我们要让文化的精品碎片在他的生活实际中有运用的余地、运用的可能。掌握这样一些原则,我相信我们国学的教学就是鲜活的、有意义的。另外,这节课,陈老师创设了传统文化教学特有的“场”,这个“场”看似不存在,实际上它时时都是在我们身边的,有了这样一个“场”,我们教学的引导也好、教学难点的突破也好都迎刃而解。所以整个这节课,我就觉得老师营造了一个神圣的、崇高的、丰盈的教学的“场”。这个“场”怎么造出来的?第一,以媒造“场”,需要一些媒体的介入,当古风古韵的音乐响起的时候,一下子我们就思接千古、遥视千里,这样一来,让孩子们和千年之前的哲人产生了联系。第二,以言构“场”,传统文化教学的课堂,老师的语言是要经过推敲的,是要有种古风古韵的,是要有备而来的。第三,以情渲“场”,首先老师对国学当中的这些只言片语要高度认同,带着感情去教,这样,“场”才可能产生。第四,以练强“场”,在适当的环节让学生嵌入进去,有一个练习衍生的环节,特别是和孩子们自己的生活对接的时候,这样的练更能强化这样的“场”。这节课让我们感觉到传统文化也是可教的、可亲的、可感的、可爱的。桂花雨这一课让我们感觉到特别的美,而这种美是在语文的世界里彰显出来的,尤其让我特别欣赏的是老师紧紧抓住两个语段,紧紧扣住“沉浸”这样一个词语,在文本中多走几个来回,反复咀嚼品位琢磨,让孩子们浸在语文的世界里。所以,让孩子们始终感觉到一年四季都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日日夜夜都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沉浸在语文的世界里,那是多么美妙的童年之旅啊!最后一节课卧薪尝胆,这节课呢,我觉得同样在语文的世界里咱们也品出了滋味,特别是让我眼前一亮的第一点是在课题质疑的地方,所以我在想,疑在当疑之处很重要,不是所有的课题都是值得质疑的,我们看过很多很多失败的课题的质疑,但是这个课题的质疑是有价值的、有必要的,由这个质疑引发出的问题我觉得也是有价值的,比如“什么叫卧薪”、“为什么要尝胆”、“为什么用这个题目来概括这个故事内容”都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讲得清楚的,需要去研读文本才能对它做一个回应,所以,疑在当疑之处。第二点,读在当读之处,尤其是对于这篇课文之中有些关于人名、地名,关于有深厚历史背景的离学生比较遥远的词语,反复去读有必要,这是当读之处。最后,是说在当说之处,特别点在两个环节“怎样求和”、“谋臣们会怎么说”,这是文本中的一个空白,也是和后期理解“卧薪尝胆之难”、“卧薪尝胆之无奈”密切相关的,所以这两个点既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又和文本的深度解读紧密地结合起来,所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总之我觉得这六节课,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而这些思考是归结在这样一个话题上面,那就是我们要给学生一个真正有分量的语文的世界,我们进一步发展、提升的话,我有两点建议:第一,发展语言是语文教学的第一要义,无论我们的形式多么鲜活,无论我们的媒体多么高超,这一切都是辅助,最后核心指向是要让孩子们的语言真正得到快速明显的提升,走得太快要等一等,等一等我们的灵魂。在课堂上我们走得太快,还要等一等孩子们还没有跟上的脚步,很多时候需要静下来,让孩子想开来,让他内部的语言和思维走起来,从语言的搬运工到思维的建构者,所以我非常提倡句群式的表达。比如说课堂上某一个环节,就让学生在一定的时机,他去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