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13年 赵正群 在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哈工大学报组织专题学术研究情况_第1页
2008-2013年 赵正群 在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哈工大学报组织专题学术研究情况_第2页
2008-2013年 赵正群 在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哈工大学报组织专题学术研究情况_第3页
2008-2013年 赵正群 在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哈工大学报组织专题学术研究情况_第4页
2008-2013年 赵正群 在南京大学学报,南开学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哈工大学报组织专题学术研究情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赵正群 2008-2012 在南京大学学报 , 南开学报 和中国社会科学报担任特约主持人,组织专题学 术研究情况 “当代西方研究: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 南京大学学报2008 年第 6 期: 本栏目主持人语: 信息自由作为一项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承认的基本人权,首先被包含在 1948年通过 的世界人权宣言第 19条规定的表达自由条款之中。即, “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 见的自由;此项权利包括持有主张而不受干涉的自由,和通过任何媒介和不论国界寻求、 接受和传递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美国于 1966年制定的信息自由法则开启了当代信息公开 法制化的世界潮流。在不到半个世纪之内,已经有约 70个国家先后制定了“信息自由法” 或称为“政府信息公开法” ,并且还有更多的国家仍在持续不断地加入这一行列。反映了 人类社会对一种新型制度文明,即信息法治文明的执着追求。南京大学学报注重对这一顺 应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法律制度研究,在 2008年第 2期发表了对美国信息公开制度的专 论之后,本期继续组织讨论通过司法裁判对信息自由的保护问题,以总结信息自由如何从 一项被宣示的基本人权落实为一项可以获得司法保护的权利的经验,不仅具有学术价值, 而且可以裨益于方兴未艾的中国信息公开法制建设事业。 (赵正群) 本栏目发表论文: 判例对免除公开条款的适用 -对美国信息公开诉讼判例的初步研究 赵正群 崔丽颖(南开大学 法学院,天津 300071) 欧洲人权法院判例法中的信息自由 王四新(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北京 100024 ) 本专栏学术评价: 知情权法制化研究的新进展 胡锦光 * (本文发表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 1期) *本文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院副院长。 * 教授,政府学博士,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当代西方研究: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 南京大学学报2009 年第 6 期: 本栏目主持人语:伴随信息技术与法治的发展,曾经被包含在世界人权宣言 表达自由之中的信息自由,已经被发展成为一项受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予以专门保护的权 利。在中国,这一迅速生长的基本人权已经被规范表述为“知情权” ,并被写入了于 2009年 4月 13日发布的中国首部国家人权行动计划 2009-2010之中。 南京大学学 报在此背景下继续开展对“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的专题研究,在本期“当代西方研 究”栏目发表如下三篇专题论文。其中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状况的评价与监督 一文,着眼于对美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公众监督与社会评议制度的研讨, 提出了政府信息公开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新课题;美国信息公开推定原则及方法启示 一文,较深入研讨了支撑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一项基本原理;法国信息自由保护的立 法与实践一文评介了法国获取行政文件委员会,这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运作的新 模式。这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中国大陆学者对积极推进信息自由与政府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的真诚努力。期待有更多的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研究课题产生兴趣并参与相关研究。 (赵正 群) 本栏目发表论文: 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实施状况的评价与监督 美国“奈特开放政府系列调查报告”论析 赵正群 董 妍(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美国信息公开推定原则及方法启示 胡锦光 王书成(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 法国信息自由保护的立法与实践 李 滨(哈尔滨工业大学法学院,哈尔滨) 本专栏学术评价: 深化域外法治研究,推动中国信息公开 张千帆 * (北京大学 法学院,北京 100171) (本文发表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 1期) 3 / 13 “当代西方研究: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 南京大学学报2010 年第 6 期: 本栏目主持人语: 作为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创建出的一种新型制度文明, “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正在 世界范围内强劲而又稳步地发展。有关制度建设呈现出从国内制度向着国际秩序,从一般 国家法律制度向着专项法律制度的发展趋势。本期“当代西方研究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 栏目发表了反映这一趋势的两篇论文。其中“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一文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亟需解决的政治和经济问题背景下,梳理 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信息公开制度的研究文献,考察了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信息公开制度建 设的现状与需要改进的方面,拓展了“信息自由与信息公开”的研究领域。 澳大利亚财政 预算信息公开制度述评一文以澳洲 1998年预算诚信章程法为基本素材,专题评价了 中国大陆尚了解不多的澳大利亚政府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为已经成为中国政府信息公 开制度建设热点的财政信息公开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资料。 与本刊已经发表的同一研究专题的两期栏目相比较(见于本刊 2008年第 6期和 2009 年第 6期) ,本期两篇论文关注的问题更为前沿,并一如既往,在评介研究当代西方与相关 国际问题时保持了对中国面临相关问题的浓郁关注和思考。 (赵正群) 本栏目发表论文: 论国际温室气体减排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 韩良(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澳大利亚财政预算信息公开制度述评 以 1998 年预算诚信章程法为中心 董妍 耿磊(人民大学法学院,天津市政府法制办) 本专栏学术评价: 不断拓展信息公开研究领域 推动信息公开法制持续发展 朱冬玲 (本文发表于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 1期)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副教授。美国法学院访问学者。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信息法制的发展”南开学报2010 年 2 期 本专题研究主持者言: 中国信息法制事业的正式展开至少可以追溯到本世纪与上世纪之交。1999 年 1月中国 政府全面启动“政府上网工程”,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府”的目标。与此同时,法学界开 始了对保障公民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法制问题的专门研究,立即引起社会各界与实务部 门的高度关注。此后,历经“中国加入世贸”、“抗击非典”、“制定行政许可法”、 “抗击禽流感”、揭露部分西方媒体对极少数疆独、藏独分子破坏活动的歪曲报道、 “5,12 四川抗震救灾”等国内外重大事件与问题的洗礼,学术界与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关 注度“一直有增无减” 正是在面临这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社会背景下,在相应学术研究成果的支持下,并以多 项先行制定的地方政府信息公开规定为基础,国务院 “经过 5年多的艰苦努力”,终于 2007年 4月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 2008 年 5月 1日起施行。条例的制定与实施,是坚持改革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所 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表明中国的信息法制正在走上有序与快速发展的轨道。也使与之密 切相关的信息法制问题,成为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与法治建设的重大问题之一。 南开学报关注对这一具有重大理论与实践意义课题的研究,早在 2003年组织的“SARS 对中国社会影响与对策研究”中,就已经对此进行过相关研讨(见南开学报2003 年第 4期)。值此条例实施两周年之际,再次组织了本次“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 信息法制的发展”专题研究,一并发表三篇相关论文。希望能引起学术界与实务部门的关 注,以推进方兴未艾的中国信息法制事业的持续发展。(赵正群) 本栏目发表论文: 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在我国的生成与发展论析 * 赵正群 朱冬玲 政府预算信息公开的维度 李 建 人 *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政府主导环境信息公开制度论析 *赵正群,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071)教授,主要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信息法与人权法研究; 朱冬玲,天津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天津 300191)讲师,主要从事宪法与行政法研究。 *作者 李建人,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071)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财税法律制度研究。本文的撰写 得益于南开大学法学院赵正群教授的建议和启发,并提供了最新的实务动态和部分资料,特此致谢。当然, 由于本文可能产生的所有文责均由作者独自承担。 5 / 13 申进忠 1 1 作者简介:申进忠,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071)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环境法与国际经济法研 究。 “信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 专题研究南开学报2011 年第 2 期 本期主持者言:“注意并重视规则的制定本是现代政府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伴随数字 化生存状态的出现与信息化社会的形成,世界近百个国家正在不约而同地参加到一种新型 的法律制度建设,即信息法制建设中来。以致自 20世纪下半叶以来,逐步形成了一股信息 公开法制化的世界潮流,初创出了一种新兴的信息法治文明。同时,日益展开的中国信息 法制建设也正在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社会向着现代化转型。“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信 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加强重要信息 系统建设,强化地理、人口、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构建宽带、融 合、安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进物联网研发应用。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 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确保基础信息 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这些已被明确写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之中。正在蓬勃发展中的信息法部门至少应该包括信息法制基础理论与信息公开法、信息 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管理法、对信息违法犯罪的追究与惩戒等部分。南开学 报积极支持这一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问题的研究。继在 2010年第 2期组织了“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信息法制的发展”专题研究之后,本期进一步开设了“信 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专栏,以集中发表有关研究信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论文。 本期发表的三篇专论,分别从信息公开法制的理念基础,信息法制的社会环境和财政预算 信息公开等角度论述了有关信息公开法制问题。但本专栏今后发表的文章选题,将不仅限 于信息公开,而是包括上述所有与信息法制相关的论文。(赵正群) 本栏目发表论文: 中国的知情权保障与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发展进程论析 赵正群 信息公开的制度实践及其外部环境 以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环境为视角的观察 王锡锌 2 预算公开的价值与进路 胡锦光 张献勇 赵正群,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与宪法和行政法相关的信息法与人权法, 还有诉讼法问题。本文刊于南开学报2011 年第 2期“信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专栏” 并附主持人言。中国高校社科文摘2011 年第 3 期重点摘发。 2本文作者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院副院长。 7 / 13 “信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专题研究 南开学报2012年第4 期 本期主持者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四周年之际,国务院于 2012年 5月 24 日召开了首次全国性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会议指出,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 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一样,在经济社会资源结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特别是微博技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政府信息的及时发布、快速传 播有了更好的条件和平台;另一方面,一些热点事件信息尤其是负面消息容易被聚焦放大, 不实传言容易滋生蔓延。这不仅对政府信息的及时准确发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也 向学术界展示了多角度、多侧面、深入研究信息法制问题的必要性。为此, 南开学报 在 2010年推出“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信息法制的发展”专题研究基础上,继 续 2011年开始的“信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专题研究。一并刊出有关行政执法信息公 开、纳税人信息保护、盗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及其法律责任等三篇从不同角度研究信 息法制与中国社会发展问题的论文(赵正群) 。 本栏目发表论文: 中国的行政执法信息公开制度实践考察 -一项基于知情权保护视角的实证研究 莫于川 雷振 盗用个人信息行为的违法性及其法律责任论析 对“罗彩霞案”的信息法解读 赵正群 王进 * 税务公开语境下的纳税人信息保护 李建人 作者简介: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教授,法学博士,博导。主要从事行政法 与行政诉讼法研究;雷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研究。 * 赵正群, 南开大学法学院(天津 30071)教授,主要从事宪法和行政法、信息法与人 权法及其相关的诉讼法研究。 王进,南开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硕士研究生。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 年 5 月 11 日学术专版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我国信息法制的发展”: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两周年而作。 主持人:赵正群教授 发表报刊论文 3 篇 政府信息公开报告制度促进信息法制建设 作者:赵正群(作者单位:南开大学法学院)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与个人信息保护 作者:齐爱民(作者单位:重庆大学法学院) 以深圳为例看地方政府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作者:邹平学 叶海波(作者单位:深圳大学法学院) 补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 8 月底即将刊出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专题讨论及其“主持人语” 专题讨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主持人语 特约主持人:赵正群 a,b 9 / 13 (南开大学 a.法学院; b.人权研究中心 ,天津 300071) 2013年的4月和5月,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六周年、实施五周年的纪念日。在 此背景下,国务院办公厅继2012年4月28日发出了印发2012年政府 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之后,于2013年7月1日再次“公开 印发”了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这既是作为 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主管部门的国务院办公厅认真履行“推进、 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职责的表现,也反映 出上一届国务院和中共十八大之后产生的新一届国务院在推进政府 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及其有效实施方面,已经实现了前后紧密对接并保 持了持续有力发展的良好势头。 进一步考虑到,既是为回应“信息公开法制化的世界潮流”而 启动,更是源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落实依法治国宪法原 则的“内生要求”而展开的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已经成为 上一届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和国务院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和人权保障 事业留下的宝贵政治遗产之一; 3也是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出 现了利益多元之后,却能凝聚社会各界共识,释放出的中国政治和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最大红利”之一。 4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3参见赵正群“ 专家点评:2012 年,有 98个中央部门公开了“三公”经费。” 源于人 权保障进步大 百姓心中都有“数” 白皮书 10大数字展现中国人权保障新跨越, 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 年 05月 15日 第 05版。 4参见“用改革最大红利让广大人民受益” 记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一文,中央政 府门户网站 2013 年 03月 17日 01时 07分来源:新华社。 (社会科学版) 在本期郑重推出“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专题讨 论,一并刊发了中国政府信息公开法制建设中的公众参与论析 和信息公开、制度安排与责任政府的建设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在陕西的实施两篇论文。 考察国内期刊已刊出的有关“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专题研 讨栏目和相关论文,不难发现,已有相关问题研究,或偏重对国外 制度理论及实践的评介,或偏重对国内制度本身的学理解说,还较 少比较全面系统探讨中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形成的政策源流与实施 状况和改进途径的实证研究。而本专题研究刊发的两篇长文较为突 出的特点,恰在于突出了立足中国的实践与面临的问题,专注于 条例的实施状况及其改进途径的实证和对策研究,并在此基础 上,做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阐述与概括,体现了本刊提倡的 “中国问题意识”及其理论自觉和创新精神。 本专题鼓励这种注重观察思考与解决中国问题的实证性研究, 热诚欢迎更多的学界同仁踊跃为本专题研究投稿,积极参与到这一 有利于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中国法治和社会发展的专题研究中来。 中国信息公开法制建设中的公众参与论析 * 赵正群 a,b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研究” (11b. 人权研究中心,天津 300071) 摘 要:信息公开法制建设与扩大公民有序参与互为表里、相互作用, 已经成为中国民主法治建设中密切关联,又相互包容、相互支持的两项重要内 容。中国公众对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的参与,主要有普通民众的个人或群体参与、 专业人士和社会组织的参与以及学术界的参与。考察分析近年,特别是2011年度 的中国公众参与信息公开法制建设的实证资料,可见公众参与体现了信息公开 法制建设的内在要求,为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来源,也为政府规制信息行为提 供了正当性支持,促进了尊重和保护基本人权要求的落实。同时,其显现出参 与主体日益专业化、组织化和群体化;参与方式日益多样,参与途径不断拓宽; 社会影响和实效不断增强;新闻媒体和包括博客、微博在内的网络新媒体在其 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等特点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公开;法制建设;公众参与 信息公开、制度安排与责任政府的建设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陕西的实施 钱锦宇 (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西安 710063) 摘 要: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创设及其有效实施,关乎政府的透明性、公 正性和有限性的建设。作为中国西部内陆地区,陕西在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 例过程中取得显著成绩,但研究数据也显示存在着缺乏权威的规范化指导和 有效的综合协调机制、公众参与不足、人事编制和相关制度的衔接配套不完善、 救济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应当建立权威的规范化指导和有效的综合协调机 制、推动社会公众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参与、完善人事编制和相关制度的 衔接配套工作和救济制度。 关键词: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地区;实证分析 The Positive analysis and Stud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in Shaanxi QIAN Jin-yu (Administrative Law School, Northwest University of Politics and Law, Xian 710063, China) Abstract: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regulations concern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nsparent and limited govern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publicity regulations, Shaaxi is confronted with some serious problems. In order to perfect its implementation, we should establish the aut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