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_第1页
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_第2页
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_第3页
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_第4页
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通信工程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 方案设计方法及分析 【摘 要】随着通信运营网络规 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室外的覆盖已基本 达到无缝连接,且话音质量已得到改善 与提高,但室内覆盖率相对较低,语音 质量较差,如何全面统筹通信运营商的 网络覆盖需求,充分掌握室内外网络现 状,推动覆盖方案由单一、孤立地宏站、 室分规划向宏微结合、室内外协同规划 转变,提供技术合理、成本最优的一体 化综合解决方案,成为工程设计与建设 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就通信工程 室内场景一体化综合覆盖方案设计方法 进行分析与研究。 中国论文网 /8/view-12936532.htm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关键词】通信网络;一体化; 覆盖 中图分类号: TP311.5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 2457(2018)04-0139-002 Design Method and Analysis of Integrated Integrated Coverage Scheme for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Indoor Scenes SUN Y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dong Innovation Technology Vocation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523960, 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communication operation network, outdoor outdoor coverage has basically reached a seamless connection, and the voice quality has been improved and improved, but indoor coverage is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relatively low, the voice quality is poor, how to comprehensively co- ordinate communication Operators need to fully cover the indoor and outdoor network status, promote the coverage plan from a single, isolated macro station, room division planning to macro and micro integration, indoor and outdoor collaborative planning changes, providing reasonable and cost-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integrated Solutions,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work.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researches the design method of integrated indoor coverage integrated scenario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Communication network; Integration; Covering 1 研究背景 通信系y 设计的过程中,应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地制宜采用宏微结合、室内外协同的综 合覆盖解决方案,保证通信网络覆盖质 量、降低综合成本,进一步提升通信工 程设计方案的能力,并细分覆盖场景, 综合覆盖目标环境特点、建设难度、投 资风险、维护便利、商务定价等因素, 实现覆盖方案的精细化设计。 对于室内覆盖技术方案来讲,采 用室内覆盖方式主要有室外覆盖室内和 室内深度覆盖两种,常用的技术手段有 室外宏站、无源分布系统、光纤分布系 统、室外微站、室内微站等。在进行室 内规划设计时,应结合覆盖场景特点, 选择合理的技术手段或多种技术手段相 结合,实现覆盖方案的最优化1。 2 室内一体化综合覆盖室外宏站 解决方案 宏站覆盖是通过室外宏蜂窝基站 用以解决室内的覆盖问题,宏蜂窝基站 的特点是功率较高,覆盖范围较大,可 以满足小型楼宇、小型建筑群的深度覆 盖以及大型楼宇、大型建筑群的浅层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盖需求。 (1)对于普通塔站或楼面站, 一般采用 RRU+独立天线方案进行建设, 并且各通信运营商可共享电源、机房、 杆塔等配套资源。 (2)对环境要求高、天线安装 空间受限的站点,无法为各通信运营商 提供独立的天线安装位置,如单平台美 化灯杆塔、楼顶美化天线等,可采用 RRU+POI/合路器 +共享天线(多端口) 的方式,通信运营商共享合路器、天线、 馈线等设备及电源、机房、杆塔等配套 资源。 室外宏站具备覆盖能力强、容量 高、成本低、实施简单的优点,室内覆 盖应优先采用室外宏站覆盖,对于室外 宏站无法解决的平层、电梯、地下停车 场等弱覆盖区或无法建设室外宏站的场 景再考虑采用室外分布系统、室内分布 系统等方式进行覆盖2。 3 室内一体化综合覆盖室外分布 系统解决方案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室外分布系统是指在室外建设多 副分散的天线点,采用“ 多天线、低功 率”对目标楼宇进行覆盖的方式,一般 可解决穿透建筑外墙和室内一堵墙的覆 盖。室外分布系统适合采用光纤分布系 统及室外微站两种技术手段。 光纤分布系统由接入单元(AU) 、 扩展单元(EU) 、远端单元(RU)及分 布系统组成,通过远端单元外接天馈系 统或采用集成天线的远端单元进行覆盖。 采用光纤分布系统建设室外分布系统覆 盖室内,一般采用远端单元外接少量室 外型定向天线(壁挂天线、射灯天线、 路灯天线等)的方案,远端单元 RU 可 安装在楼顶、外墙或灯杆等载体上。室 外分布系统的天线一般体积较小且易于 伪装,主要有定向板状天线、对数周期 天线、垂直面大张角天线、水平面大张 角天线等,应根据覆盖目标具体环境确 定天线的美化形式。 室外微站 覆盖是指通过室外小微基站覆盖室内, 微站结构紧凑、支持天线一体化安装、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易于美化,对天面、电源配套要求较低, 物业协调难度低,可灵活部署在墙壁、 灯杆、监控杆、水泥杆等载体上。室外 微站的典型载波发射功率有 5W、10W、20W 三个等级,一般配置 为 2T2R,挂高 6-15 米、覆盖范围 50- 200 米;室外微站可支持 1-3 个制式。 室外微站主要用于建筑物结构简单、易 于穿透的室外补盲、业务分流及室外覆 盖室内的场景3-4。 (1)分布式微站支持小区合并/ 分裂功能,适用于建筑物数目较多的场 景,如较长的商业步行街、大型居民小 区等。 (2)一体化微站一般不支持小 区合并功能,适用于建筑物数目较少的 局部补盲吸热场景,如较短的商业步行 街、独栋居民楼等 4 室内一体化综合覆盖室内分布 系统解决方案 室内分布系统可以采用无源分布 系统采及光纤分布系统以及室内微站5-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6。 无源用基站做信源,采用 RRU 拉远的方式进行平层和分区的覆盖。无 源分布系统由 POI/合路器、馈线、功分 器、耦合器、衰减器、负载、天线等器 件组成。无源分布系统技术成熟、支持 共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的室内覆盖。 室内光纤分布系统的远端单元一 般安装在弱电井内,外接小型分布系统 覆盖楼宇的平层、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等 区域。采用光分设备建设室内分布系统 适用于业务量不高的大型单体建筑或住 宅小区平层、电梯及地下停车场的覆盖, 在路由复杂、信源安装空间受限、施工 困难的场景,具备更大的优势。适用的 典型场景如下: (1)建筑面积超过 40000 平米 且业务密度相对不高的大型建筑物。 (2)住宅小区、工业园区等建 筑群业务量不高的楼宇室内覆盖。 (3)针对中小型建筑物的覆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场景,可通过光纤分布系统引用附近的 信源拉远进行覆盖,节约信源数量,如 单一地下停车场覆盖、小型办公楼等。 (4)针对电梯数量较多或地下 停车场面积较大、平层业务量较高的场 景,可采用 POI 与光分相结合进行覆盖, 如:POI 覆盖平层,光纤分布覆盖电梯 和地下停车场,节约电梯和地下停车场 所需要的信源数量。 室内微站主要为分布式微站,一 般由基带单元 BBU、接入合路单元 DCU(可选,支持异厂家射频馈入) 、 集线器单元 RHUB 和射频远端单元 pRRU 等组成,pRRU 单载波功率一般 为 50mW-150mW,设备支持末端可监 控。室内分布式微站采用光纤或五类线, 相比射频同轴电缆(馈线)易于布放; 远端单元 pRRU 集成天线、体积小巧, 可直接放装;不同级数的集线器单元 RHUB 与远端单元相结合,通过软件设 置小区合并或分裂,便于构建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