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_第1页
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_第2页
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_第3页
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_第4页
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沈舒文辨治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摘要:介绍沈舒文教授分期论治 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沈教授认为中医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根据患者具体病 情表现,分为初期、前延期和缓解期, 三期各有侧重,而脾虚表现则贯彻其中, 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初期以泻实为主, 前延期可攻补兼施,恢复期以补虚固本 为上,疗效显著。 中国论文网 /6/view-13013894.htm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 辨证治疗;名医经验;沈舒文 中图分类号:R57462 文献标志 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7) 10-0006-03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colitis,UC)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结肠炎 症表现,病变严重者可累计整个结肠及 直肠,主要表现为镜下肠道黏膜的慢性 炎性反应,甚至累及黏膜层至浆膜层的 溃疡病变1。目前该病的病因及发病机 制医学界仍然没有明确的定论。大部分 学者认为主要可能与免疫、遗传因素有 关,同时饮食、感染、精神和生活习惯 等因素也越来越多的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而就其治疗而言,西医往往依赖于糖皮 质激素、氨基水杨酸类和部分免疫抑制 剂等药物的使用,此类药物的运用,对 于患者病情的缓解起着一定的作用,但 是其副作用明显,且不利于长期使用, 患者的病情并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而 中医中药的介入,不但为本病的治疗提 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并且凭借副作用 少、用药的个体化治疗等优势,在治疗 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沈舒文教 授系陕西省名中医、全国第四批第五批 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验俱丰,其治疗经验报道如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1 病因病机 我国古代文献并无关于溃疡性结 肠炎的记载,根据本病的发病表现来看, 应当归为“痢疾 ”、 “肠辟“、 “泄泻” 等范畴 2。本病的发病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 是时暑湿多见,湿为阴邪,易损伤脾阳, 脾阳受损,不足以鼓动脾胃之运化,运 化乏力,脾气不升,胃气不降,从而导 致大肠传导失司,雍滞于内,气血搏结, 血络损伤,血溢脉外;或平素嗜食肥甘 厚味,容易酿生湿热,湿热之邪气易损 伤肠道;又如素问脏气法时论云: “脾病者, 虚则腹满肠鸣,飨泄, 食不化。 ”脾属太阴湿土,以中医五行学 说为依据,土气则与大自然中的湿气相 对应,同气相感,脾更易受到外来湿邪 之困扰,湿性黏滞,困阻脾气,则水谷 不化,不化之水谷亦更加重脾气的虚弱, 不化之水谷,顺肠道而下,肠道失司, 则腹泻伴肛门里急后重等症状。再者脾 乃后天之本,肾乃先天之本,中土之阳 的根基在于命门,若湿滞日久,中阳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伤,则必累及肾阳,肾阳不足,命门火 衰,则下元不固,反过来又难以温煦脾 阳,久而久之便形成脾肾阳虚之侯3。 沈老认为本病根本在于脾虚,贯穿于疾 病发展的整个过程,并根据各个阶段的 不同表现,划分为初期、前延期和恢复 期三期,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 宜,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2 临床用药心得 21 初期宜以泻实为主 沈老认为 本期多以感受湿邪为主,外感湿邪,侵 袭人体,留滞不去;或素体脾虚,运化 乏力,湿浊内生,滞留脾胃,脾胃气机 失调,肠道失司;而湿邪或从寒化,或 从热化,治疗上多以祛湿为主,又要辨 别寒热之分,方能对症施药。湿热证症 状主要为:腹痛,腹泻,下痢赤白脓血, 赤多白少,或者是纯下赤冻,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口渴发热,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多表现为滑数或浮数。用药:党参 30 g,黄芩 6 g,黄连 6 g,秦皮 10 g, 槟榔 15 g,大黄 10 g,白芍 30 g,木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10 g,炙甘草 6 g。方中取党参健脾气 之效,增强脾胃运化之力;黄连、黄芩 既可清热燥湿,又能解毒凉血,助党参 健脾祛湿之功,又可凉血止血,缓解肠 道症状;大黄、槟榔、木香皆可行气导 滞,促进肠道通畅,以缓解里急后重之 感,白芍和甘草合用,以酸甘化阴,缓 急止痛,秦皮起清热燥湿止痢之功。寒 湿证症状:腹痛伴腹泻,下痢赤白黏冻, 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口淡,饮食乏 味,舌质淡,苔白腻,脉象大多濡缓。 用药:白术 30 g,茯苓 12 g,砂仁 6 g,木香 10 g,陈皮 10 g,炮姜 9 g, 防风 10 g,枳实 15 g,赤石脂 12 g。方 中选取白术、茯苓健脾燥湿,炮姜、枳 实、木香以散寒行气,赤石脂涩肠止泻, 佐以防风升清降浊。 随证加减:便中脓血较重者可加 地榆炭、槐花炭、白头翁、白及、仙鹤 草等。腹痛剧烈,若为瘀血内阻则可加 延胡索、没药、蒲黄等活血化瘀止痛, 若为虚寒腹痛可配伍小茴香、肉桂、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姜等温中止痛,若为食积腹痛者则重用 大黄、枳实行气痛腑,消积导滞;若为 气滞腹痛者,可加柴胡、香附、佛手等 疏肝理气;湿重者,加白豆蔻、藿香、 佩兰等化湿利水;同时可配伍升麻、柴 胡等风药,因为风药清p,多具升阳 之性,可宣升肺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 表里,用此类药物可达到升清泄浊之功。 22 迁延期宜补虚泻实,虚实兼 顾 沈老认为该期病情较为复杂,虚证 表现已经较为明显,而实邪仍存在,症 状也表现不一,主要有下腹痛,多以隐 痛为主,大便稀溏,赤白黏液或有或无, 反复发作,同时可伴有食纳欠佳,身困 乏力,舌淡苔白腻,脉象多以虚为主。 用药:党参 30 g,白术 15 g,炒白芍 30 g,补骨脂 10 g,肉豆蔻 9 g,炙甘 草 6 g,干姜 6 g,黄连 6 g,陈皮 10 g,诃子 10 g,粳米 9 g,肉桂 6 g,三 棱 6 g,莪术 6 g。本方中党参、白术、 粳米健脾益气和中,补骨脂、肉豆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肉桂温补脾肾之阳,加以三棱和莪术既 能活血行气,又可消积止痛。 随证加减:若有阴血亏虚症状, 如腹痛,心烦口干,舌红少苔,脉象细 数等,则可相应配伍滋阴养血之药物, 具体有:黄连,当归,白芍,炙甘草, 炮姜,阿胶(烊化) 。方中主要以黄连 清热坚阴,白芍和甘草合用酸甘化阴, 合营止痛,当归、阿胶养阴和血。 23 缓解期以补虚为主 溃疡性结 肠炎发展至后期,病程迁延,往往以虚 证为主要临床表现。沈老根据溃疡性结 肠炎有着易复发、易反复的特点,在疾 病的缓解期更加注重其复发频率的降低。 并总结出脾气的亏虚才是导致疾病反复 发作的根本原因,所以在此阶段应更加 侧重于益气健脾,脾主运化,只有脾气 健运,其运输、消化食物的功能才更加 旺盛,可使人体受纳的饮食物充分被小 肠吸收,避免出现纳差、大便溏泻等症 状。常用的健脾益气的药物主要有:人 参 10 g,白术 15 g,陈皮 10 g,茯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10 g,半夏 12 g,炙甘草 5 g,木香 10 g,黄芪 30 g。方中诸药皆以补脾气为 主,从而在根本上达到减少疾病复发的 目的。 3 典型病案 李某,女,49 岁,咸阳市永寿县 人,2016 年 07 月 24 日初诊,以腹痛、 腹泻反复发作半年为主诉就诊。病程中 行肠镜提示肛门上 15 cm26 cm 处多 发性溃疡病灶,遂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 自诉既往于多处就诊,口服柳氮磺吡啶 及美沙拉嗪后症状可缓解,但若是饮食 不慎或情志不舒时上证即加重,为求进 一步治疗,遂来就诊。刻下证见:腹痛, 腹泻,伴有黏液脓血,每天 4 次左右, 自觉肛门里急后重感明显,时有左侧下 腹部疼痛不适,稍有周身乏困,食纳较 前减少,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沈老根 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诊断为: 溃疡性结肠炎;证型属:湿热雍滞,气 血瘀滞。治法:清热化湿,凉血导滞。 方药如下:黄连、黄柏各 6 g,秦皮 10 g,白头翁 15 g,蒲公英 20 g,槐花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12 g,炒白芍 15 g,当归 10 g,枳壳 12 g,槟榔 15 g,木香 10 g,延胡索 9 g,丹皮 6 g。7 剂,水煎 400 mL,分 早晚温服。二诊:8 月 1 日,自觉腹痛 较前好转,每日大便次数有所减少,约 3 次/日。舌脉无明显变化。守方继用, 复开 7 剂,服法同前。三诊:8 月 8 日, 大便中黏液脓血较前减少,质稀,自觉 便前腹痛,便后痛减,食纳稍有增加, 舌淡红,苔白腻,脉滑。此次患者症状 较前有变化,但是仍是脾虚湿盛,遂在 原方的基础上,加以健脾益气之药物。 拟方如下:前方去槐花炭,白头翁用量 减为 10 g,加炒薏苡仁 30 g,陈皮 10 g,藿香 10 g,防风 9 g,白术 15 g, 炙甘草 5 g。 7 剂,水煎服。四诊:8 月 15 日, 患者诉大便黏液脓血基本消失,大便次 数每日 2 次,且便前腹痛感不明显,自 觉肢体疲倦,嗜卧,时有少气懒言之感, 舌淡苔白,脉沉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 状分析,现应以健脾益气为主,兼以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湿行气,更方如下:前方去白头翁、黄 连,加黄芪 30 g,茯苓 10 g,12 剂, 水煎服,先服 6 剂,间隔 1 周后,将剩 余 6 剂服用。五诊:8 月 30 日,患者诉 上证基本消失,嘱其继续口服参苓白术 散 2 月,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同时 避免辛辣刺激之饮食,少食肥甘厚味之 品,保持情绪愉悦。 按: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素体虚 弱,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运化无 力,中阳受困,郁滞于内,化生湿热, 故腹痛、腹泻反复发作。患者初来就诊, 腹痛、里急后重明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