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_第1页
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_第2页
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_第3页
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_第4页
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省际人口迁移趋势预测及特点分析 关键词:人口迁移;流动人口; 户籍制度;城镇化;人口预测;区域经 济;人口普查 中国论文网 /4/view-12844902.htm 摘要:在城镇化背景下,人口城 乡、省际迁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为国 内外学者持续关注的热点。以自然人口 预测模型为基础,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 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相关数据可以得到广 东、北京、上海、浙江、安徽、河南、 湖南和江西 8 省市的人口迁移率。通过 8 省市的人口迁移率对这些省市 20102100 年的人口迁移结构趋势进行 预测,发现:人口迁移表现出长远积累 性和选择变化性;迁入地区逐渐集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迁出地区逐渐分散;各省市人口迁移在 20502070 年均表现出先增后减趋势, 其中,北京和上海人口迁入最多且女性 迁移人数与男性持平或高于男性,而浙 江和广东人口迁移趋势发生逆转。 中图分类号:F241.22; C921 文 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 4474(2016)05-0117-06 Key words: population migration; migrants;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Hukou) ;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forecast; regional economy; census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natural population forecast model is established and correspondent population mobility of Guangdong, Beijing, Shanghai, Zhejiang, Anhui, Henan, Hunan and Jiangxi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demographic data from the “Fifth National Census” and “Sixth National Census”. Prediction of the trend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abovementioned provinces in 2010- 2100 shows that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will cumulate over a long term and feature variation in the destinations chosen. The population immigration and emigration respectively show a trend of concentration and dispersion. The population migration in the provinces in 2050-2070 will first increase and then decrease. Among them, Beijing and Shanghai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migrants with number of females equivalent to that of males or higher number of females, and Zhejiang and Guangdong population migration show a trend of reversal. 人口迁移这一社会现象随着社会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工业化的加速, 其规模也逐渐扩大;而不同省份和地区 的经济发展程度、资本聚集程度、产业 结构分布与变迁、人口规模和社会关系 等的差异促使人口迁移出现规模、结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上的省级特点。 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 告 2015显示, “十二五” 期间,我国流 动人口年均增长约 800 万人,截至 2014 年末已经达到 253 亿人,流动人口居住 长期化趋势日益明显,预计 2020 年我 国流动迁移人口将逐渐增加到 291 亿 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调查数据显 示,城镇跨省流入人口规模最大的前 5 个省份依次为广东(195669 万人) 、浙 江(87728 万人) 、上海(78473 万人) 、 北京(63459 万人) 、江苏(53446 万人) ,合计 4787 万人,占全国跨省流入人 口总量的 669%。跨省流出人口规模超 过 300 万人的省份有 8 个,依次为安徽 (77281 万人) 、四川(72952 万人) 、 河南(71635 万人) 、湖南(62836 万人) 、湖北(50485 万人) 、江西(49710 万 人) 、广西(36212 万人) 、河北(30345 万人) ,合计达 4515 万人,占全国跨省 流出人口总量的 631%2 。可以发现, 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三大经济圈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大中城市(省份)与中西部省份在人口 净迁移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口迁 入和迁出呈现集中和固化的趋势。在国 内生育率持续偏低、死亡率逐渐减小的 人口学特征下,人口的迁入和迁出是否 会依旧保持地域间“ 强者更强 ”的趋势是 需要研究的课题。 一、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一) 理论基础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 17 卷第 5 期马少楠省际人口迁移趋 势预测及特点分析国际社会理论界对人 口迁移的概念界定与不考虑户籍转移的 人口学意义上的定义相一致,即将离开 原住地半年及以上的人口统称为人口迁 移,我国对构成人口迁移的时间定义历 经三次调整后于 1995 年和国际接轨。 早期的人口迁移理论主要由西方学者提 出,被广泛接受的是 D.J.Bogue 的“推 力拉力”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出于 改善自身经济状况的目的进行迁移3 。 国外学者通过研究迁移人口的性别、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龄、迁移距离等因素,认为城镇居民比 乡村居民有较高的迁移可能性,城镇人 口迁移以青年人口为主,而且女性的迁 移倾向普遍强于男性。美国社会学家吉 佛将“万有引力定律 ”引入维拉模型,认 为两地之间的迁移人口与两地人口规模 成正比,与迁移距离成反比4 。之后, 越来越多的学者将教育水平、年龄结构、 收入、失业率等因素引入引力模型,反 映人口迁移的规模和特征随地区间社会 经济要素的变动而变化的情况。新古典 经济学家认为区域间劳动力的供给和需 求差异是促使劳动力在不同区域主动调 整的关键原因,人口迁移是劳动力区域 调整的宏观表现。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 论将个体的迁移视为人力资本的投资。 也有研究者发现,迁移率和人口净迁入 量分别与人均收入成正相关关系5 。 新家庭迁移理论认为家庭会影响个人决 策,于是在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 提出,影响个人迁移行为的因素有可能 是家庭追求最大化经济利益和最小化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险的折中策略,也有可能是为了充分利 用家庭资源才进行城市和农村的周期性 往返。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不同劳 动力市场对劳动者有不同的素质要求。 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本地员工与 上层劳动力市场有着较高的匹配度,而 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外来员工只能与下 层劳动力市场形成匹配,同时,不同劳 动力市场的员工在薪资待遇和福利政策 方面存在较大差异6 。发展经济学中 的人口迁移理论来源于刘易斯和托达罗 经济发展理论。刘易斯模型按照劳动边 际收益率的差异将一国经济部门区分为 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认为差异的存在 促使劳动力在两个不同部门之间流动, 进而表现为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 托达罗模型弥补了刘易斯模型对工业部 门失业问题的忽视现象,提出劳动力从 农村向城市的流动,源于人们对城市工 业部门的收入报以较高的预期。该模型 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即使城市失业现象 严重也能够吸引农村劳动力持续流入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原因7 。美国人口学家 Rogers 根据 劳动迁移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提出了年 龄迁移率理论模型,认为人口迁移概 率随不同年龄阶段表现不同。一般情况 下,幼儿阶段人口迁移概率较高,经过 初等义务教育阶段的下降趋势后将在 2030 岁达到顶峰,随后呈现缓慢下降 趋势,而 5060 岁阶段会有第三次的 迁移小高峰8 。 如上所述, 人口迁移峰值出现在 20502070 年, 经历先增后降或逆转现象,一方面说明 了人口迁移的长远性和累积性,即人口 迁移的优势或劣势并不会马上显现出来;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和 变化性,即今日的人口迁入大省并不一 定具备持久的人口吸引力,有可能在未 来变成人口迁出省市,而传统的人口迁 出大省也并非将长久处于人口迁出状态。 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的迁入人口数 量与河南、安徽、湖南等地的人口迁出 数量之差,反映了人口迁入省市的集中 性和人口迁出省市的分散性。长三角、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珠三角等地以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 优质的教育和生活资源吸引了大量中西 部省市的劳动力迁入,而众多中、西部 二三线省市成为劳动力输送者,持续为 发达省市造血,同时为自身劳动力市场 的供需失衡埋下隐患。北京和上海的迁 移人口性别差异明显小于其他省份,说 明经图 3 人口流入、流出省市迁移人数 济发展程度越高,职业性别歧视越小, 女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有利于吸引女 性人口流入;另一方面,各省女性迁移 人数的逐年提高也和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有关。纺织业、服装制造业、电子及通 信设备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轻工业和第 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对女性就业 者的大量需求。 四、总结本文结合两期人口普查 数据建立了省际自然人口预测模型,计 算了 8 个省市分年龄和性别的人口迁移 率,并预测了未来 90 年各省人口迁移 趋势。发现人口省际迁移具有长远性、 累积性、选择性和变化性四个特点。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省市的人口迁移均会经历先增后减的趋 势;中青年是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