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_第1页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_第2页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_第3页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_第4页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城市防灾公园的规划建设 摘要:城市防灾公园是重要的避 难场所,其具有供居民避难以及确保避 难人员基本生活条件、防灾减灾、情报 收集与传递、医疗与救护、运输基地等 功能。规划建设防灾公园可以提高城市 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本文以南宁市南 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为实例,介 绍了防灾公园的作用与功能,提出其规 划时应注意的内容。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10673.htm 关键词:防灾公园、减灾功能、 避难场所 前言 近年来我国频发发生的地震灾害 让很多人意识到,公园不仅是市民休闲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娱乐场所,也是灾难来临时保障安全的 应急避难场所。当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 后,应急避难所设置得当与否,对居民 安全避难、震后有效救援以及城市恢复 重建都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完善城市 绿地系统的防灾避险功能,提高城市综 合防灾避险能力,国家建设部要求加快 编制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因此, 强化城市公园绿地的防灾避难职能,已 被国内不少城市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并 给予了格外的关注。 1 防灾公园的定义及体系构成 1.1 防灾公园的定义 防灾公园是由于地震灾害引发市 区发生火灾等次生灾害时,为了保护民 众的生命财产、强化大城市地域等城市 的防灾结构而建设的,起广域防灾据点、 避难场地和避难道路作用的城市公园和 缓冲绿地。 1.2 防灾公园的体系构成 由避难通道紧密联系的中心防灾 公园、固定防灾公园和紧急防灾公园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成防灾公园体系,通常主要依避难人员 停留时间与需求来进行合理规划配置。 1.2.1 中心防灾公园 具有中心避难疏散场所功能的城 市公园即面积在 50 公顷以上的大 规模公园,为多个居住区的受灾市民服 务,可用作抗震救灾指挥中心、医疗抢 救中心、抢险救灾部队的营地、外援人 员休息地等。主要是提供大面积的开放 空间,作为安全生活的场所,提供灾后 城市复建完成前进行避难生活所需的设 施,也是当地避难人员获得情报信息的 场所。因此,必须拥有较完善的设施及 可供庇护的场所。 1.2.2 固定防灾公园 具有固定避震疏散场所功能的城 市公园即面积在 10 公顷以上的主 要公园,用作灾害时人们较长时间避难 和进行集中救援的重要场所。主要以暂 时收容无法直接进入中心防灾公园的避 难人员为主,以等待救援的方式,经由 引导进入层级较高的中心防灾公园,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备自来水管、地下电线等基本设施。 1.2.3 紧急防灾公园 紧急防灾公园是灾害发生 3 分钟 内人员寻求紧急躲避的场所。其针对个 人自发性避难行为,以现有的开放空间 为主要对象,设置在居民区、商业区等 人员聚集区附近。紧急防灾公园可以是 面积在 l 公顷以上的城市公园,也可以 是面积在 500 平方米左右的街心花园, 平常作为防灾活动的据点。 2 防灾公园选址的安全性评价 2.1 地震地质环境 选址应避开地震活断层、岩溶塌 陷区、矿山采空区和场地容易发生液化 的地区以及地震次生灾害(特别是火灾) 源,不在危险地段和不利地段。 2.2 自然环境 选址不会被地震次生水灾(河流 决堤、水库决坝)淹没,不受海啸袭击; 地势平坦、开阔;北方的避震避难场所 应避开风口,南方应当避开烂泥地和水 渠、池塘多的地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2.3 人工环境 选址必须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生产 工厂与仓库、高压输电线路、有可能震 毁的建筑物;有较好的交通环境、较高 的生命线供应保证能力以及必需的配套 设施,应设防火隔离带、防火树林带以 及消防设施、消防通道,设突发次生灾 害的应急撤退路线,有伤病人员及时治 疗与转移的能力。 3 防灾设施的设置 3.1 入口形态 入口设施所用的材质应当耐高温、 阻燃,在高温下不释放有毒气体,且牢 固、耐久, 破损后易于修补,易于安 装与拆除。 3.2 外围形态 应尽可能降低公园外围护栏、栏 石、围墙等设施的高度,方便避难人员 进入。护栏的材质要求以及维护与入口 设施相同。 3.3 避难疏散场所 主要是园内的绿地和自由空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城市公园能够提供的用于避难的自由空 间与绿地面积越大,改造成防灾公园的 可能性越大,改造后的防灾减灾功能也 越大。 3.4 公园道路 道路宽度应当能够通行大型车辆 和救援车辆且不宜有台阶和陡坡。道路 的材质难燃,难以产生高温,融化后不 释放有毒物质,使用耐久,易于维修。 3.5 直升飞机坪 按照设计标准建设直升飞机停机 坪,确保升降安全, 并配置相关的各种必备设施。直 升飞机停机坪可以设在 较高建筑的宽敞楼顶、草坪等坚 固的场地。 3.6 抗灾贮水槽 平时供水系统与贮水槽相通,是 管路系统的一部分。 严重灾害发生后,出水口关闭, 形成贮水功能。饮用水 的贮存量每位避难者每天 3 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可以供应 23 天。图 1 南湖公园应急 停机坪 3.7 灾时水井 井水可以作生活用水或其它用水。 作饮用水时,视 水质确定是否安装灭菌装置。水 井宜有抗震性能,严重 地震灾害发生时,不致破坏。 3.8 水池、水景设施 为了美化公园的景观,提高休闲 效果,公园多设水 池、水流。同时,这些水景设施 还可以提供防火、消防 用水,生活用水,洒水车用水等。 3.9 散水装置 安装散水装置的目的是强化防火 树林带的防火功能, 减轻火灾产生的热辐射和热气流 对树木以及避难者的危 害,提高避难疏散场所的安全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3.10 临时厕所 严重地震灾害往往造成给排水系 统瘫痪,平时使用的图 2 南湖公园应急 水井 水冲厕所不能使用。在这种情况 下,应当为避难者开启临 时厕所,并由专人管理。 3.11 灾时广播设备 这些设备平时为游园者提供各种 信息;灾时给避难者 提供灾情情报,指导避难行动和 避难生活。 3.12 灾时通信设施 严重地震灾害发生后,平常的通 信设施往往遭到不同 程度的破坏,必须启用灾时通信 系统。建立灾时通信系统, 确保畅通地传递灾情情报、抗灾 减灾情报、人员安危情报。 3.13 避难标示设施 在灾后紧急救援阶段的混乱条件 下,可通过避难标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牌提供避难疏散场所的位置、去 往的路径和安全注意事 项,提高避难行动的引导性、安 全性。 图 3 南湖公园应急厕所 3.14 灾时发电设备 灾时发电设备可以确保防灾公园 相关抗灾减灾设施的电源以及夜间照明 用电。 3.15 灾时照明电源设备 当城市电力系统遭受地震破坏, 电力中断后,如果没有灾时照明设施, 夜间避难者摸黑避难或在黑暗中度过避 难生活,必然带来诸多困难以及避难者 心理上的恐慌。 3.16 抗灾减灾资源物资储备仓库 仓库储存灾后急需的食品、帐篷、 衣物、药品与医疗设备、灾时发电设备 与照明电源等。抗灾减灾资源物资储备 仓库可以设在防灾公园内,也可以设在 城市灾害物资储备仓库及其分库或者大 型商场的仓库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3.17 管理机构 管理机构负责公园的平时管理和 灾害发生后防灾公园和各种减灾设施的 管理、运营和相关活动的开展。 4 南宁市南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 介绍 南湖公园位于南宁市东南部 的城市中心地带,总面积 192.2 公顷, 其中陆地面积 85.2 公 顷,是南宁市最大的完全敞开式 管理的公园,地域宽广平坦。南湖南广 场占地约 36.6 公顷,沿湖边而建,既有 缓坡草坪、疏林草地,又有广场和停车 场,还有大型的喷泉,为应急避难场所 的各种设施、功能的设置提供了良好的 条件。而南湖公园地处琅东黄金地段, 人口密集, 高层建筑林立,道路交通发达, 附近居民及办公人员步行 5 至 30 分钟 即可到达,便于广大市民紧急避难、疏 散,符合“就近,可通达 ”原则。此外, 南湖公园与市应急联运中心仅一路之隔,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一旦发生重、特大灾害或突发事件,联 动中心即可利用其先进的交通、通讯、 供电、供水设施对紧急避难的民众实行 有效的组织、指挥和安置。同时,南湖 公园距广西医科大学不足 3 公里,便于 人员的救治。为此,作为南宁市示范点, 市政府组织了南湖防灾公园的规划设计 与实施。 3.1 总平面设计 南湖公园地面表层内多为人 工填土,没有发现明显的湿陷性、 胀缩性、地裂缝、岩溶、滑坡等 地质灾害现象。南湖南广场北面 临湖,南面为 50 米宽的城市主 干 道双拥路,东西两侧较远距离范 围内没有大型建筑物。周边均有 绿化隔离带分隔,完全可以阻止 火势的蔓延;南面临街面长 1150 米,设置了四个主要的出入疏散 图 4 南湖公园应急避难场所总体布局图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口;西面也有一个疏散口,可确 保人员疏散、物质运输通畅快捷。 3.2 交通组织 公园道路分主、次两级。主路宽 度大于 7 米,承担主要的人行交通和必 要时的车行 交通,混凝土路层。支路宽度约 2.5 米,路 面以天然条石间草地为主,在灾 时加上道路 两旁的绿地,可以达到 4.5 米的 通行能力。 公园共设置 6 个出入口与城市道 路相接,每 个出入口宽约 1520 米。在公 园内和周边的 主要道路设置 262 块指示牌,指 示应急避难设 施的位置。 3.3 应急设施 根据南湖公园的地形地势、景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绿化分布, 图 5 南湖公园场内应急设 施指示标志 避难所设计划分为 8 处,由西向 东依次编为 18 号应急棚宿区,并完善了公 园内的应急避难设施。同时在公园内和 公园周边的主要道路上,设置了多种应 急避难场所标志和道路指示牌,使应急 避难场所具备十大基本的应急功能设施: 应急棚宿区(8 处) 、应急厕所(6 处) 、应 急供水(30 处) 、应急消防(3 处) 、应急 供电(1 处) 、应急指挥 (2 处) 、应急物资 储备(2 处) 、应急医疗防疫(4 处) 、应急 垃圾(排污 )处理 (6 处)、应急直升机停机 坪(1 处 )等,形成了一个通讯、电力、 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完整网络,以保 障应急避难场所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