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_第1页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_第2页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_第3页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_第4页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降低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解读与反 思 内容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 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稿) 对将行政拘留实际执行的年龄从 16 周 岁降低至 14 周岁,引发了学界和社会 的广泛讨论。这一修改是对近年来犯罪 分子低龄化现象的回应,亦可视为刑事 责任年龄降低之争的妥协产物。但从实 效角度来说,这样的修改可能会导致行 政处罚与刑罚的衔接不畅、惩罚效果不 良以及不利于未成年人复归社会等弊端。 因此,对待青少年违法犯罪应当在处罚 轻缓化的前提下,完善各种非监禁的处 遇方式,并对未成年犯进行区别对待, 以实现改造少年和预防犯罪的双重效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中国论文网 /2/view-12934841.htm 关键词 治安管理处罚法 行政拘 留 刑事责任年龄 报应刑 成年人 公安部日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 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公开征求意 见稿) (以下简称修订稿) ,第 21 条规 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下列情形 之一,依照本法应当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的,不执行行政拘留处罚:(一)已满 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初次反治 安管理的;(二)七十周岁以上的,但 是二年内曾因违反治安管理受过行政拘 留处罚或者曾受过刑事处罚、免予刑事 处罚的除外;(三)怀孕或者哺乳自己 婴儿的。 ”这一规定,取消了现行治安 管理处罚法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 未成年人不适用行政拘留处罚的限制性 规定,同时将初次违反治安管理不执行 行政拘留处罚的年龄范围从之前的“已 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 修改为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8 周岁” ,这也就意味着修订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稿对未成年人的行政拘留执行年龄将从 16 周岁降低至 14 周岁。 这一规定刚出台,其合理性便引 起了法学界的热议和讨论,姚建龙、高 维俭、宋英辉等多位教授发声表示对于 这一条款的反对。但也有部分学者表示 支持,如阮齐林教授明确表示赞成。也 有不少学者在理解立法者初衷的基础上 主张修改该条款要慎重。不过,调查显 示,公众对此的看法几乎是一边倒。西 安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近日推出了一项网 友投票,截至 2017 年 2 月 25 日下午投 票结果显示,超过九成投票者赞成行政 拘留年龄降至 14 周岁,在这一问题上, 民意可以说再次占据了制高点。但是投 票结果所显示的民意究竟能从多大程度 上代表公众的看法?理论界应当对此表 示疑问。正如有学者所说:“在利益分 化的社会中,民意很容易被某些别有用 心的团体恶意的或者善意的利用甚至操 纵。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与 人之间的交流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这无疑会加剧民意的从众性,导致情绪 性立法的滋生。 ”因此,对于行政拘留年 龄的讨论,还应当回归到其背后的法教 义学路径进行考量。 一、修订稿对行政拘留年龄修改 的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发 展出现了新趋势,我国青少年犯罪最典 型的特征主要有低龄化、女性青少年犯 罪日益突出、暴力化、成人化、智能化、 团伙化,财产犯罪、暴力犯罪、性犯罪 为主体新型犯罪显现等。特别是随着青 少年犯罪的低龄化和暴力性的趋势日益 明显,青少年罪犯无论从客观方面还是 主观方面都表现出相当严重的社会危害 性与主观恶性,有的甚至已经超越成年 人。对此,无论是公众的呼喊,还是舆 论的压力,都急迫要求立法者予以回应。 (一)对校园暴力等一系列低龄 化违法犯罪的回应 不断升温的校园暴力事件可以说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是违法犯罪者低龄化最突出的表现,朋 友圈流传的视频以及媒体频繁地揭露让 我们了解到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手段之 恶劣。仅 2016 年,就发生了诸如永泰 初三男生遭殴导致脾脏被切除、重庆荣 昌初中女生被打涉成十级伤残、南昌象 湖实验学校女生扇 32 记耳光等一系列 恶性伤人事件。出于少年司法的从宽处 遇和利益平衡原则,我国刑法和 治安管理处罚法都对未成年人做出 了宽宥处理的规定。但是,我国刑法与 行政法也被人扣上了惩治青少年不力的 帽子。 从刑法的角度来说,我国对青少 年的刑事责任进行了特殊规定:不满 14 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只有在犯故意 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 奸、抢劫、贩毒、放火、爆炸、投毒等 八类严重犯罪时才要负刑事责任。这一 规定在彰显刑法谦抑性的同时,也面临 着司法实践中的挑战。例如,已满 1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中学生在对他人实 施严重的殴打时,只要不构成重伤的危 害结果,就不能通过刑法进行规制。而 在大多数的校园暴力事件中,拳打脚踢 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多为轻微伤,有时候 甚至连轻微伤也不能构成,受害人只能 通过民事途径追究加害人的责任,这样 的打击力度对未成年被害人来说显然是 不够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 21 条规 定了应当进行行政拘留但并不执行的四 种法定情形,其中两种与未成年人有关, 分别是“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 和 “已满 16 周岁不满 18 周岁,初次违反 治安管理的” 。因此,对于已满 14 周岁 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无论违反治 安管理行为次数多少,都不执行行政拘 留,只能通过训诫、责令监护人严加看 管等方式来对违法行为进行干预,因此 公法的威慑力和强制力在未成年人的问 题上也是大打折扣。除此之外,这样的 规定也给不法分子钻法律漏洞留下了余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地:大量不法分子组织不满 16 周岁的 少年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即使被发现, 也可以通过免予执行等方式逃避法律制 裁,从而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以及对 未成年人的伤害。 对此,笔者并非强调一定要通过 立法来应对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但在 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面前,我们也不得 不承认, “我国对低龄未成年人不良行为 和触法行为干预机制的缺失是该问题迟 迟得不到解决的症结所在”。从这一意 义上来说,推动立法虽然不是最好的解 决手段,但在干预机制缺失的情形下, 通过立法来回应低龄化犯罪,也实属公 权力机关的无奈之举。 (二)刑事责任年龄降低之争的 妥协产物 如前所述,违法犯罪的低龄化正 在引发人们对于理发的反思和讨论。其 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刑事责任年龄是否 应当降低的问题。赞成者主要结合近些 年多发的犯罪低龄化和暴力性的倾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来证明不满 14 周岁的儿童具备了成年 人的行为能力和心智水平,因而为了短 期内遏制青少年犯罪的势头,降低刑事 责任年龄可以说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 式。而反对者的态度则更为强势,认为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既不符合刑罚的目的, 也不符合少年司法的基本理念;既不符 合国际公约的规定,也不利于法律的稳 定性要求;既不利于打击未成年人犯罪, 还容易给未成年人贴上犯罪的标签。 虽然众多刑法学者可以基于理性的分析 提出对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批判,但在 一次次的少年恶性犯罪事件面前,立法 者要面对来自各界的舆论压力,人罪的 提倡者们完全可以挟持公众的立法情绪, 不断对立法者施压。因此,每年的全国 两会上都会涉及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问 题,每次刑法修正案的修改也都会听到 惩治少年犯的声音。而刚刚通过的民法 总则已经将民事责任年龄由 10 周岁降 至 6 周岁时,刑事责任年龄的降低似乎 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因此,当刑法修正案(九) 刚刚颁布一年有余,刑事责任年龄近期 内难以调整的情形下,修订稿对行政拘 留年龄进行降低,可以说是妥协的产物。 一方面,它可以暂时缓解民众对于惩治 少年犯的呼声;另一方面,对于少年犯 和校园暴力的打击也可以在短期内起到 一定的效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不难 看出,立法者意图通过这样的修正,听 取学界和社会上的声音,以供今后决定 对刑事责任年龄是否修正作参考。因此, 修改稿此举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不容 忽视。 二、行政拘留年龄降低之弊端分 析 行政拘留年龄的降低对短时间内 未成年人犯罪可以起到有效的控制和打 击,但从长远来看,这样的规定不但与 我国人文主义的刑罚观相抵牾,更无助 于构建法秩序的统一。 (一)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顾 此失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如何实现刑罚与行政处罚的衔接, 历来成为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的工作难 点。对此,立法者也致力于从中协调, 并通过法律和法律解释进行体现。 治 安管理处罚法的修正也致力于这一目 标,正如学者所言,从增设违法记录封 存制度,扩大虐待行为的处罚范围等内 容来看,此次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修 订是想与刑法保持衔接和协调的, 但是这样的努力似乎并没有取得应有的 效果,却反而使得原有的认定体系缠杂 不清。 行政拘留是我国治安管理处罚 法所规定的一种行政处罚手段,其惩 罚的对象是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达不到 刑事处罚的人。行政拘留尽管不是刑事 处罚,但也具有一定程度的惩罚性。因 此,对于青少年来说,用这种短时间的 剥夺自由宋代替刑罚手段,是一种人文 主义的关怀。就像有学者提到的, “尤其 是公安工作中的治安管理工作,由于其 独特的管理工作内容和方法,体现在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上,具有其他任何 机关、部门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 原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衔接是顺畅 的:对于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青 少年,如果他所犯的是故意杀人等八类 严重犯罪,需要予以刑事处罚;对于这 八种犯罪以外的其他犯罪行为和严重的 违法行为,则需通过治安管理处罚法 所规定的警告、罚款等行政处罚予以惩 处。为了显示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刑法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 年人多通过非监禁刑的手段予以制裁。 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我国从 2011 年 至 2014 年未成年罪犯非监禁刑适用比 例总体呈稳定趋势,维持在 40%左右, 波动不大,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未 成年犯的刑罚都没有得到实际执行;而 治安管理处罚法则通过不执行行政 拘留的方式来实现行政法的宽宥,从而 在处罚方式和执行手段上与刑法实现了 对接。 但是当修订稿出台之后,已满 1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所确定的 行政拘留也将执行。这样一来,刑罚与 行政处罚的衔接将会遭受这样的诘问: 对于更为严重的刑事犯罪行为而言,尽 管修订稿出台后对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未 成年人的犯罪行为,亦可以适用行政拘 留,但得益于多年来形成的诸种措施的 有效保障,以及不同适用主体之间的衔 接障碍,仍然会有大量不能判处刑罚的 未成年犯亦无法适用行政拘留,可是, 根据修改稿对于社会危害程度更轻的未 成年人违法却要被关进拘留所。这样的 结果显然是修订者当初没有预见到的, 刑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法之间的平衡 关系也将不复存在。 我国刑法对不满 16 周岁的少年 犯减轻或免除刑事责任,从法律与基本 内容的关系来看,这就是典型的规范性 拟制。正如有学者指出的,这个范围是 由刑法拟制的,只要达到一定年龄且精 神正常,就被推定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 能够理解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的性质及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其后果,从而成为刑法指引的对象。而 为了保证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实现管 教结合,刑法与行政法规共同构筑起一 个惩罚圈,二者分别作为一个半圆,虽 然承担着不同的法律属性,有着不同的 制裁手段,但两个半圆相扣,才能将应 受惩罚的未成年群体牢牢地固定在圆圈 之内,进而保证圈外的社会秩序之稳定。 但是,行政拘留执行年龄的降低却为这 一圆圈打开了一个缺口,将那些只需要 在圈外进行社会管教的未成年犯也纳入 到惩罚圈,短期内可能会降低犯罪率, 但长此以往,特别是在社会不法洪流的 侵袭下,惩罚圈将时刻面临决堤的危险。 (二)针对未成年人的报应刑作 用甚微 刑罚的正当化依据包括报应的正 当性和预防犯罪目的的合理性,由此引 发了报应刑与责任刑的讨论,报应论讲 求的是刑罚对于已然的犯罪的惩罚,反 对将刑罚作为预防犯罪的唯一手段,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而至少在观念上显现出对犯罪的积极遏 制性不足而消极惩罚性有余。 根据报应刑的理论,刑罚的正当 化依据在于对犯罪人施加与行为相应的 痛苦,从而使得犯罪人产生对于犯罪的 畏惧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刑法通过 分则条文对什么样的行为构成犯罪及其 相匹配的法定刑进行了规定,当出现了 违法与有责时,就可以适用三段论的推 理方式对行为人以相应的量刑相绳。因 此,刑事责任成为适用报应刑的基础。 行政拘留虽然不属于刑罚,但其强制性 的特点也类似于对罪犯的惩罚,具有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的同态复仇理念, 可以视为报应主义在行政执法领域的体 现。 但是报应刑的理论显然与青少年 刑法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关于这个问 题,有学者曾从四个方面对其弊端加以 系统分析:(1)报应刑理念的理论基 础是自由意志的假设,而未成年犯是不 具有自由意志或者说自由意志不成熟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5 (2)国家应该是积极的对未成年犯进 行矫治而不是注重给予其刑罚;(3) 报应刑理念具有刑罚痛苦的本性,而考 虑未成年犯自身的特殊性应对其主张处 置的宽容性和人道主义;(4)报应刑 论以形式正义樗咔螅但少年刑法追 求的是实质正义。 笔者深以为 然。事实上,青少年对于刑罚或行政处 罚的意义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刑罚给 他们带来的痛苦也难以阻止他们今后的 违法犯罪行为。也就是说,监禁刑对于 未成年罪犯来讲,惩治意义本来就要大 打折扣,因为未成年人对于犯罪的理解 不同于成年人,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所 造成的社会后果也缺乏正确的认知,因 此,对他们一味采取惩罚,并不会对他 们的再犯可能性产生太大的影响。究其 根本,在于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刑罚 以及两者之间的必然关系都存在认识上 的欠缺。 首先,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 的未成年人对自身行为的违法性缺乏认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6 识。未成年人是否应当具有违法性认识, 理论界历来存在很大争议。我国刑法对 此做出的认定是不满 14 周岁的少年对 犯罪缺乏认识,因而不负刑事责任,而 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未成年人只对 故意杀人等八种严重犯罪具有认识,而 16 周岁以上的人对所有违法犯罪行为都 应当有一定的认识。但整体并不排除个 例。例如,在农村特别是留守儿童群体 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缺失给少儿 的普法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经常会出现 16 周岁的儿童对自己的行为的社会意义 全然不知。因此,青少年的违法性认识 问题还有待立法机关的进一步实证研究。 其次,未成年人对犯罪行为与刑 罚之间的关系也缺乏认识。未成年人即 使知道自己的行为应当受到社会的否定 评价,也可能以为像在学校被老师打骂 几下即可,而对自己所要经受的刑罚缺 乏认识。2012 年 4 月 13 日,湖南衡阳 西渡镇的少年小岳,杀死姑妈三口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7 把尸体简单藏了一下就自顾自地去网吧 上网,接受审讯觉得疲惫之时,这个在 当地最好学校读书的模范少年跟民警认 真地问:“我明天可以去上学吗?” 不难 发现,他们不但对刑罚的意义没有认识, 对生命、法律、犯罪也缺乏最基本的概 念。 对此,实证研究也提供了诸多可 供参考的依据。张宝义教授在实践调查 中发现,不同年龄的犯罪青少年对刑罚 风险的主观预期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 现为犯罪年龄越小,对刑罚风险的预期 越小;而随着犯罪年龄的增高,对刑罚 风险的主观预期也随之增高。这些因素 均决定了未成年人对犯罪的特殊危害性 缺乏完全的认识,目经历的社会化过程 不完整而在社会认知上难以避免的幼稚 性。 (三)行政拘留不利于青少年重 返社会 拘留所是执行行政拘留的场所, 对未成年人来说没有单独的执行场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8 与其他行政违法人员关押在一起,这样 的环境对未成年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 “大染缸”。短期的关押虽然可能有助于 改造违法未成年的品格,但更有可能为 他们提供一个“ 交流学习”的平台。如果 不去尝试着融入被关押人员的群体,就 有可能被“狱友 ”所排挤,甚至受到欺凌。 人们在与实施过犯罪行为的人和有实施 犯罪行为意识的人交往时,会相对更多 地面对与犯罪相关的情境。此时,如果 更多地将犯罪行为确定为可接受的、合 理的,并且将来不再被处罚,那么,人 们从事犯罪和偏差行为的可能性就会大 大增加,而遵守社会规则的可能性就会 降低。 从人权保障方面来说,拘留所内 的人权保障本来就存在很大问题,牢头 狱霸、以大欺小,现象比比皆是,甚至 发生了 2009 年福建福清拘留所“睡姿不 对死”、2010 年湖北公安县拘留所 “洗脸 死”等一系列恶性事件。未成年人因为 生理、心理方面的不健全,再加上社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9 经验不足,更容易成为牢头狱霸攻击和 刁难的对象。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最长 可达 20 天的拘留生活给未成年人带来 的身心伤害显然要高于成年人,这些都 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的 影响。 从复归社会的角度来说,行政拘 留的执行与否对未成年人的评价有着很 大的差别。当前对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仅仅宣告但不执行行政 拘留,虽然也对未成年人造成了负面评 价,但不实际执行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其 不影响青少年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待案 底封存之后,青少年的这一段不良记录 将不会为太多人所知。但如果依据修订 稿相关条款,即使违法记录案底会封存, 但对于已满 14 不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犯 将实际执行行政拘留,可能造成他们的 违法行为将被更多人所知。远离家庭、 学校,等于是向邻居、老师、同学宣告 了他的不法行为,从而被贴上了“罪犯” 的标签。此外,未成年人的识别能力有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0 限,在拘留所内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引 诱,进而沾染更多的恶习,从而大大增 加了他们的再犯可能性。美国佛罗里达 州的研究人员比较了 3000 名被移送刑 事法院审判的少年和 3000 名没有被移 送刑事法院审判的少年,结果发现,被 移送刑事法院审判的少年比没有被移送 者更可能重新犯罪。因此,从种种数据 和理论研究来看,扩大对未成年人的行 政拘留执行范围,并非是当前我国少年 司法模式的最佳选择。 三、应对少年违法犯罪的合理路 径 应该看到,无论是行政处罚的执 行,还是刑事处罚的实施,对青少年的 面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应对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理念和思路应当是明 显不同于成年人的,修订稿降低行政拘 留执行年龄等加大打击及威慑力度的做 法不是一个科学合理的选择。笔者认为, 有必要在现有基础上确立更加合理的应 对青少年违法犯罪之路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1 (一)继续贯彻教育为主的基本 原t 1992 年未成年人保护法第 38 条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基本方 针和基本原则进行了规定:“对违法犯 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 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 则”。随后,在 1999 年出台的 预防未 成年人犯罪法和 2012 年的刑事诉 讼法中,该原则再次被重申,从而为 日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审判实践确立 了基本的指导理念。因此,在对待未成 年违法犯罪人时,教育是比行政处罚和 刑事处罚更加有效的规制方式。特别是 当我们考虑到未成年人身心发育不完善、 自我控制能力和辨认能力较低的情况下, 以教育代替处罚才是最有利于未成年人 的处遇方式。控制犯罪的理想形式不是 一支具有镇压性的警察力量,而是这样 一个社会,即首先是年轻人适合于社会 生活,遵守法律,并通过非正式的社区 压力将犯法者引回到社会主流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2 有学者认为,由于我国长期以来 矫治机构的不完善限制了教育矫正功能 的发挥,因此,应当修正现有政策,从 过分重视教育矫治转变为强调惩罚。但 是,司法和执法过程中的错误不应当归 咎于立法,对于矫治机构的不作为和矫 治模式的问题,我们更应当求助于司法 过程中的严格执行,而非因此否定教育 为主的基本原则,这样的做法显然是本 末倒置的。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从违法 犯罪的基本理念上我们还是应当对未成 年人和成年人区别对待:在惩罚主义与 保护主义的天平中,成年违法犯罪人更 加注重惩罚,而未成年违法犯罪人则更 倾向于保护;在对于法律的执行方式上, 对成年人应当严格按照程序法的规定进 行,而对未成年人则需考虑多元化的处 遇方式,做到当宽则宽。 (二) 强化监护人的责任 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了解社会 的第一场所,是决定人生方向的重要因 素。残缺的家庭结构、恶化的家庭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3 恶劣的家庭气氛、家庭的反社会倾向、 不适当的管教方式,都有可能成为诱发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重要因素。浙江省少 管所 311 名流窜少年犯中,有 15%因父 母离异、亡故失去家庭关爱和管教,继 而离家出走,最终走向犯罪。因此,监 护人应当为未成年的违法犯罪行为承担 一定的责任,这也是对未成年人的处罚 有别于成年人的重要原因。 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角 度来说,该法律从总则到预防未成年人 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 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 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 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等章节中 都不同程度、不同角度提到了监护人的 职责。据有关学者的统计,在该法正文 56 个法条中,涉及未成年人家庭、父母 或者其他监护人的共 18 条(22 款) ,占 全部法条的 32.1%,涵盖了对未成年人 进行人身监护、教育、犯罪预防以及对 监护人的教育惩戒等诸方面。因此,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4 现有法律条文的规制来看,监护人不实 施监护行为,如果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 将不予以处罚;但如果监护行为的缺失 通过被监护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体现出来, 对于监护人也应当通过一定方式的行政 处罚等措施予以惩治。 从刑法的角度来说,强化监护人 的责任也有其理论根据。 刑法第 17 条第 4 款规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 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 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 收容教养。从这一条文的规定来看,是 否决定收容教养并不完全依据少年所犯 的罪行;而很大程度上是与少年的家长 或监护人是否有管教能力以及少年本人 的表现情况密切相关。从刑罚的执行场 所来看,收容教养需要在专门的场所执 行,违法犯罪未成年人也因此与家庭和 社会隔离,而责令管教并不是一种严格 意义上的刑罚执行方式,只需在日常家 庭生活中就可以完成,无需单独的执行 场所;从人身自由的限制程度来说,责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5 令管教对人身的限制几乎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