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_第1页
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_第2页
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_第3页
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_第4页
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循环水系统沉积的产生及控制处理 摘 要敞开循环冷却水系统酸性 清洗后由于排污置换受到限制,导致系 统中高浓度清洗水不能及时排出系统, 造成系统沉积,并产生了垢下腐蚀的倾 向。预膜完成后系统铁指标长时间不稳 定。随后系统进行了剥离补膜,整体运 行状况趋于稳定,但是较长时间停置换 后系统的铁指标仍会缓慢上涨。为了确 认系统铁指标的来源,取样分析了系统 不同水样,发现循环回水上塔后水样中 的铁指标有明显的变化。停冷却塔检查 填料,发现填料上黄色沉积物较多,故 确认系统中铁指标波动主要是循环回水 冲刷填料,将填料中清洗阶段沉积的沉 积物带入系统所致,而填料中的沉积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通过投加次氯酸钠进行剥离处理。 中国论文网 /1/view-12796854.htm 关键词 循环冷却水系统 沉积 填料 铁指标 剥离 补膜 次氯酸钠 中图分类号:T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14X(2015)19- 0020-03 此循环水系统为热电站、空分、 仪表空压站等装置供水,设计循环量 27000m3/h,实际循环量 24000 m3/h 左 右,系统的保有水量 10000 m3。采用正 磷酸盐水稳药剂配方控制系统的腐蚀、 结构及微生物,主要工艺控制指标见表 1: 2014 年 9 月 22 日系统停工大检 修,于 10 月 4 日进水建立循环,10 月 7 日开始清洗,次日清洗结束,开始排 水置换。但是由于排水量受限,导致系 统水质于 10 月 13 日发生突变,水体发 红,铁指标及浊度最高时分别达到 28.73mg/L 、144NTU ,系统产生一定 的沉积。后期下游生产装置调整水处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流程,接收循环水排污量的能力增加, 系统才通过长时间的置换满足了预膜的 条件,11 月 7 日系统开始预膜。可是由 于沉积导致预膜效果不佳,水体颜色长 期发白、挂片沉积现象严重、铁指标异 常。为了保证水质指标合格,系统需要 大量的排污,从而使浓缩倍数控制过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系统于 2014 年 12 月 10 日、12 月 31 日分别进行两 次剥离、补膜工作,水体颜色发白、挂 片沉积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铁指 标波动得到了初步控制。但是若较长时 间停排污,系统的铁指标仍会缓慢上涨。 为了彻底解决铁指标对系统稳定运行的 困扰,通过分析不同水样确认了系统铁 指标的来源-填料中的沉积物。而填料 中的沉积物是由于清洗后未及时排污置 换导致杂物沉积造成,通过投加次氯酸 钠进行剥离,使系统得到了彻底的恢复, 水质指标稳定,系统平稳运行。 1、系统沉积的产生及危害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1.1 化学清洗及沉积的产生 10 月 7 日 10:00,系统具备化 学清洗条件(铁指标 1.18mg/L,浊度 11NTU) ,本次化学清洗采用酸性清洗 的方法,具体药剂投加情况见表 2: 药剂投加过程控制:向系统中加 入次氯酸钠,将余氯快速提高到 0.5- 0.7mg/L,在集水池中挂入锈片;向系 统冲击投加适量清洗剂 CS0702,使 pH 值降至 5.0-7.0,随后根据 pH 值的变化 情况缓慢投加清洗剂 CS0702,防止大 量投加使 pH 迅速下降,待其投加完毕 后开始使用 98%硫酸调整 pH 值,使之 维持在 4.5-6.0;向系统投加分散剂 CMS317;整个药剂投加过程耗时 9 小 时。 10 月 8 日,系统清洗结束(耗时 21 小时) ,铁指标和浊度达到峰值(铁 指标 15mg/L、浊度 15NTU) ,且稳定运 行 4 小时,系统开始以 300m3/h 的流量 进行置换。正常系统通过 2-3 天的置换 可满足预膜条件,但是 10 月 10 日由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环保要求,系统排污受到限制,高浓度 的清洗水在系统中长时间停留,10 月 13 日系统水质突变,水体颜色发红,浊 度和铁指标最高时分别达到 28.73mg/Ll 、144NTU,此种情况下导致系统产生 了一定的沉积现象。 为了尽快解决以上问题,下游回 用水装置调整工艺流程,于 10 月 14 日 开始大量接收系统的排污水,同时系统 增加了分散剂的投加量。可是后期由于 其他循环水系统清洗预膜、排污置换等 的制约,本系统于 11 月 7 日才开始预 膜。 1.2 预膜及沉积危害 11 月 7 日系统开始预膜(铁指标 1.13mg/L,浊度 24 NTU) 。具体药剂的 投加见表 3: 维持系统预膜期间 pH 值在 6.0-7.0 之间 药剂投加过程控制:向集水池挂 入挂片;冲击投加非氧化性杀菌剂 NB1100,运行 1 小时后依次冲击投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分散阻垢剂 CMS317、缓蚀剂 MC7210、JLT6210,每种药剂加入的间 隔时间为 10-20 分钟;加酸调节系统 pH 值在 6.0-7.0;运行 2 小时后向系统 冲击投加次氯酸钠,使系统余氯达到 0.1-0.4mg/L,然后维持系统余氯并控制 正磷 20-25 mg/L。 11 月 9 日,进行挂片硫酸铜破膜 滴定实验,挂片预膜良好,系统预膜结 束,转入正常运行。但是在随后的运行 中发现系统水体颜色发白,挂片状况差、 出现沉积及垢下腐蚀的情况,系统的铁 指标不稳定(具体图 1) ,且排污置换量 为 96m3/h。 2、沉积处理 2.1 剥离补膜处理 系统预膜后的一系列问题说明系 统清洗预膜效果不佳,产生磷酸盐沉积 及垢下腐蚀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系统于 12 月 10 日、12 月 31 日进行了 2 次的剥离、补膜处理,本次补膜使用 成膜快且不产生沉积的锌盐缓蚀剂。具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体药剂投加见表 4,水质指标变化趋势 见图 2、图 3: 视现场挂片补膜情况投加,第一 次 125 kg,第二次 100kg 通过上述图表可知:第一次剥离 过程中铁指标从 2.32mg/L 上涨至 2.64mg/L,上涨 0.32mg/L。16:00 时 的铁指标突然上涨至 3.03mg/L,主要是 试运调峰泵时将管线中沉积的高浓度清 洗水带入系统所致。第二次剥离过程中 铁指标从 1.81mg/L 上涨至 2.14mg/L, 上涨 0.33mg/L。 两次剥离时药剂投加方式有所不 同:第一次非氧化性杀菌剂、分散剂与 次氯酸钠为前后两天投加;第二次剥离 上述药剂为同一天投加且杀菌剂的量大 于第一次。不同的投加方式铁指标的涨 幅非常接近,且幅度不大,说明系统中 的沉积现象不是很严重。通过剥离、补 膜系统水体颜色发白及挂片沉积、垢下 腐蚀的现象明显好转,但是系统的铁指 标在停排污的情况下,仍有缓慢上涨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趋势,若不置换极可能超出工艺指标。 2.2 铁指标来源确认 2.2.1 不同水样取样分析 为了进一步确认系统中铁指标的 来源,装置于 1 月 7 日至 1 月 9 日监控 了下述水样中的铁指标,具体情况见表 5 及图 4: 通过上述图表中可以看出:系统 的铁指标通过排污置换逐渐下降。分析 测定不同的水样发现系统的供回水铁指 标未出现大的波动;但是回水上塔后冲 刷的塔壁水中的铁指标出现明显上涨, 随后经过集水池和吸水池进一步稀释后 又下降。从而初步判断系统外网腐蚀情 况不严重,铁指标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 系统初期化学清洗,因排污受限,导致 清洗剥离下的物质在填料中、塔壁上出 现一定程度的沉积现象,通过循环回水 上塔不断冲刷填料、塔壁将沉积物带进 系统,从而引起铁指标上升。 2.2.2 检查冷却塔、填料 为验证上述推测,装置于 1 月 14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日上午 10:30 停运冷一间却塔,办理 受限空间作业票,落实安全措施,进塔 检查,现场检查的照片如下: 2.2.2.1 塔壁照片 从左至右依次:收水器上部正常 的塔壁、收水器与填料间发黄的塔壁、 经循环水冲刷过的塔壁。 2.2.2.2 填料 从左至右依次:产生沉积的填料、 正常的填料。 从上述一系列的现场照片可以看 出:系统清洗初期由于排污受限,高浓 度的清洗水对系统的填料及冷却塔产生 了一定的影响,沉积现象明显。从而可 以判定系统中铁指标不稳定的主要原因 是循环水冲刷填料及塔壁,沉积物进入 系统所致。同时由于系统长期置换,导 致杀菌剂在系统中的停留时间过短,作 用未充分发挥,使得系统产生一定的黏 泥。 2.3 杀菌剥离处理 因次氯酸钠具有杀菌及黏泥剥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的功效,故填料沉积及黏泥的滋生,可 通过投加其进行处理。向系统冲击性的 投加次氯酸钠,将余氯控制在 0.2mg/L,同时根据系统的水质变化情 况及时进行排污置换,经过多次冲击性 投加次氯酸钠发现系统的浊度及铁指标 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且浊度和铁指标逐 渐趋于稳定(见图 5) ,并控制在工艺指 标范围内,另外排污置换量也降至 40 m3/h,较前期明显降低。 因填料的沉积现象较严重,故需 要较长时间的杀菌剥离才能彻底使系统 恢复正常运行。 3、结论 3.1 循环水系统酸性清洗后必须 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大流量的排污置换, 不然清洗下来的杂质不能及时排出系统, 导致系统发生沉积。若由于不可控的原 因导致系统已产生沉积,即使置换水质 满足预膜条件,也不能立即进行预膜, 应该及时对系统进行剥离处理,从而保 证预膜效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3.2 在循环水系统未发生严重腐 蚀及沉积的情况下,应采用中性清洗的 方案进行系统的清洗工作。采用中性清 洗的优点:清洗结束后的排污置换周期 较酸性清洗短,节省水资源;同时若发 生不可控的情况导致系统不能及时置换 也不会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 3.3 确定引起水质指标波动的原 因对后续的调整处理至关重要。若系统 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