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docx_第1页
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docx_第2页
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docx_第3页
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docx_第4页
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认识与实践为主题的作文教学参考 作文是一种言语表达过程,伴随着作者的心理活动。 儿童作文,其心理操作程序大体可概括为三个阶段:产 生表达或交流的意向、愿望、动机;出现一 种粘附着丰 富的心理表象的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活动形式转化。 这一作文心理操作程序表明:儿童语言表达的优劣高下, 一方面取决于他们表达的意向、愿望、动机的丰富、充实 和强烈的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他们心理活动及言语的发 展水平。作文教学应顺应儿童言语心理,在上述两个方面 着力研究、探索规律。 儿童的作文动机是直接推动他们作文的内部动力,是 儿童作文需要的一种表现形态。在生活实践与作文教学的 影响下,儿童总是在原有作文水平上下断产生新的作文需 要,而原有的作文水平又总是满足不了新的作文需要,新 的作文需要跟已有的作文水平总是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过 程中。正是儿童心理发展的这对内部矛盾推动着儿童作文 心理不断向前发展,成为儿童作文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因。 作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就在于创造条件,使其内容和形式适 合于儿童心理发展的这一内部矛盾,在儿童已有的作文水 平上不断引起新的作文需要,产生强烈的作文动机,从而 促进儿童作文心理素质全面、和谐、充分地向前发展。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 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则主要是内心 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 象。小学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通过表象进行的。小学作 文主要是写记叙文,要求写得真实、具体、清楚、形象, 切忌空洞、杂乱。这就决定了表象在小学儿童作文中必然 起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自 觉表象活动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 而深刻的表象。儿童记忆库房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 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就越有 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具体形象的好文章。表象只能通过知 觉而获得,是知觉本象在人记忆中的“留影” 。同时,儿童 在知觉事物时,被知觉的事物和词语间就会建立相应的联 系,就会产生“视觉经验的词语化” ,同汇及表象的储存随 之丰富。知觉映象越鲜明、强烈,心理表象就越清晰、深 刻,对词汇的理解就越准确、贴切。可以说,儿童作文实 质上是从他们对客观世界的知觉开始的。 儿童初入学时知觉选择性主要取决于兴趣,随着教学 的要求,儿童逐步学会从需要出发,有意识地支配自己的 感知觉。需要产生动机、激起兴趣、生发情感,动机、情 感、兴趣调动注意,注意的光斑投射在事物的某一部位, 那一部位就会被凸现出来,被优先、充分地知觉。在作文 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知觉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训练, 引导儿童逐步把知觉发展成有目的、有系统的观察知 觉的高级形式。要教育儿童满腔热情地对待生活,兴致勃 勃地观察生活,自觉地学习科学的观察方法,主动地锻炼 五种官能,坚持培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随时记录的良 好习惯,以不断促进他们自觉表象活动和言语活动的发展。 表象是无法直接交流的。日常生活中,人们交流表象的最 常用手段是言语。表象在人脑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其活 动经常受到言语主要是内部言语活动的指导、配合和 制约。儿童作文实际上并不是在头脑里通过表象活动形成 一个个表象,然后再寻找一些词句去固定它、表现它,而 是在大脑中始终有着表象活动与内部言语活动两种心理状 态的交织。儿童用字选词造句的变化是同表象变化紧密结 合的。 儿童头脑中储存的以及在作文、说话中要表现的也不 全是表象。由于词、语言的概括作用,过去的经验,有的 全部以词的形式保持在记忆的库房里,有的部分以词的形 式、部分以表象的形式保持着。以表象保持着的部分是形 貌以及种种外部联系,以词语保持着的部分是纲目,是人 们对事物内部联系和本质的认识。儿童进行思考、对思考 结果的回忆、把思考的结果明确地传递出去,更是离不开 字词的选择和句式的安排,离不开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活 动。 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儿童外部言语和 内部言语的研究,努力掌握规律,并根据其特点,通过有 效的方法和途径,按大纲要求严格训练,让学生真正掌握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本领。 从上述基本认识出发,为探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促 进儿童素质发展的有效途径,我们自 1978 年起进行了“从 培养观察能力入手,改革作文教学”的实验。18 年的教改 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方面着力研究命题作文的改革,使作文教学紧密联 系小学儿童生活实践,努力激发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表达欲 望;另一方面,改变以命题作文为唯一训练方式的做法, 从低年级起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从培养观察能力入 手,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努力提高儿童的 作文能力。 教学生作文,教学生做人。教育学生热爱生活,认真 实践,积极投入各种有益的活动。通过活动,指导学生留 心观察,认真体验,学习运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提高能力, 使他们从生活中增长见闻,丰富感受,产生倾吐的欲望。 在此基础上着力引导他们交流汇报,练习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努力把作文训练与班队 活动统一起来,与各科教学紧密联系,并渗透到校内外学 生各自的个人生活之中;努力引导学生向自然、向社会接 近,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触角延伸到生活的广阔领域, 充分发挥作文的工具作用,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种需 要和有机组成部分。 把作文变成学生童年的乐事。运用迁移规律,培养观 察、作文的兴趣;激发求知欲,引导学生自求了解、一吐 为快;改革课堂教学,根据儿童情感特点,有的放矢地充 实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生活;开展丰富多采、富有情趣的 课外写作活动;改革作文评分、批语,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的欢愉。 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自由倾吐, 表达真情实感,怎么做、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怎么写, 不要胡编乱造、无病呻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表达的意思, 选择恰当的语汇和种种表达方式,不要生搬硬套、机械模 仿。 进行观察、思维、表达的综合训练。观察要有目的, 使文章中心明确;观察要有次序,使思维、表达有条理; 观察要仔细,形成清晰形象,使文章内容具体;观察要展 开联想,丰富观察感受,使文章有真情实感;观察要进行 比较,捕捉事物特点,使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反复观察, 反复思考,反复修改,不断提高观察表达能力。 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作为作文训练的重要方式。从低年 级起步,从培养观察能力入手,以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 生活日记为训练的主要方式,进行多种形式的作文训练, 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努力调动学生作文的自觉能动性。 在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对作文教学进行整体 性改革,把“从内容入手”贯穿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全过程。 从认识和语言发展的阶段性看,着力加强低、中、高年级 作文的纵向联系,使其在训练要求和方式上做到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从作文教学与其它因素的联系来看,继续加强 生活实践、阅读教学、作文练习的横向联系,相互促进; 从教育的角度看,进一步强化培养一代新人的意识,把指 导作文和指导做人结合起来,使其在观察、思维、想象、 表达和思想道德情感素质、行为习惯方面得到综合发展。 根据全校整体教改实验的设想,对课程设置进行了适 当调整。从 1983 年起,在低年级增设一节说话、写话课, 加强对低年级学生听说读写训练的研究。 在扎扎实实地开发好说话课的同时,利用一切机会培 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把说话训练贯穿在低年级语文教学的 全过程中,渗透到晨会、班队会和思想教育中去。 说话训练坚持从内容入手,努力把说话同学生的生活 实际、思想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选择学生生活中的内容 自编成说话教材,努力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教师 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准确。在这样的实验 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多种说话训练的类型,主要有:看图 说话、观察生活说话、实验说话、制作说话、听故事说话 等。 保持低年级写话的发展势头,继续以写日记为主要的 训练方式,加强向书面作文过渡的训练。通过日记交流的 方法,启发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日记的内容,引导学 生从生活中寻找日记内容,培养学生从生活中选择有意义 的内容并写成日记的本领。抓好日记评讲,进一步改进问 说教学,深入探讨读写结合的有效途径。 在探索现代小学各年级段课程结构整体优化的改革实 验中,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本身的改革, 而且更加重视它与各学科课程、各活动课程以及与生活实 践的联系;不仅重视作文教学方法的研究,而且更加注意 对作文活动的主体学生作文心理的研究。 把作文训练与全日性综合活动统一起来。实验班每周 开展一次全日性综合活动,由同年级各科教师根据德育大 纲、学科教学大纲、学科特点、学校实际共同拟订活动计 划,体现如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