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_第1页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_第2页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_第3页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 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 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内容 1读准下列字的音: 圃 锢 喑 哑 蓑 笠 膏 襁 褓 2解释下列词语: (1)禁锢:束缚,强力限制。 (2)寒浅:初春时淡淡的余寒。 (3)留滞:停滞,不流通。 (4)喑哑:嗓子干涩发不出声音或发音低而不清楚。 (5)喧嚷:(好些人)大声地叫或说。 (6)蓑衣:用草或棕制成的,披在身上的防雨用具。 (7)润如油膏:细腻光滑的像油,像脂肪涂抹的一样。 (8)安息:安静地休息,多指人睡或长眠。 (9)祝福:原指祈求上帝赐福,后来指祝人平安和幸福。 3朗读课文。 二、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这是唐代诗人杜 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 作家作品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祖籍河北,1933 年出生于山东省。台湾当代诗人。 1949 年自费印刷了第一本诗集草鞋与筏子 。1954 年考入中兴大学法商学院, 并在现代诗季刊发表大量诗体,成为“现代派”的中坚。1968 年赴美留学。 出版的诗集有梦土上 、 衣钵 、 窗外的女奴 、 郑愁予诗集 、 刺绣的歌 谣等。在台湾诗坛郑愁予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在“中国也很有些外国 诗人,用生疏恶劣的中国文字写他们的现代感觉”时,郑愁予始终坚持用良好 的中国文字写作,形象准确,声籁华美,而且是现代的。他的诗表现技巧和手 法是十足的现代的,可在诗的感情深处,则是深厚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他把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与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技巧相结合,把西方技巧化入中国传统 的意识中,使内容和形式结合得浑然一体。作为现代派的一员,郑愁予以其对 中国传统精神和艺术品味的继承,迥然有别于西化的“现代” 。 2、朗读的基本要求和技巧介绍。 朗读的基本要求有三个:一是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 不添字,不错字,不破句;二是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 当;三是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朗读的技巧主 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是: 首名、小标题与正文间,段与段间停三拍;句、问、叹和冒号处停两拍;分号 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重读是把句中重要词语读 重一些表示强调, “重要词语”一般指句中主语、动词谓语和修饰限制的定语。 语调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感情的,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一 般地说,表颂扬的。赞叹的、热诚的、悲壮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祈求的、感 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犹豫的、怀疑的、暗示的、双 关的句子用曲调;表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仁慈的句子要平调。速度 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一般说,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的句子,含有庄重或悲 哀的句子读缓慢些,紧张气氛的内容、激烈的对话,慷慨陈词,含有快活,愤 怒、恐怖、惊愕的句子读得急促些。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 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5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 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6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7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 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 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 生命气息。 8.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 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9.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 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 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 表现雨的轻柔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 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 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 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 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 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 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 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 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 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 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 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提问:副标题起什么作用?这一首诗的副标“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 童而歌”对我们理解这首诗的题旨有什么帮助? 副标题:新闻报道中多行标题的一部分,又称辅题或子题。写在正题的后边, 用以补充或说明正题,对中心进行提示。散文和诗歌中的副标题一般以是提示 诗、文写作缘由为多。如有的人其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其实这首诗 就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的创作的,目的也就是以鲜明的爱憎,赞颂鲁迅先 生自愿“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伟大精 神。 雨说这首诗的副标题“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它提示了读者, 诗人写作本首诗歌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广大儿童们。诗人想借“春雨”告诉中 国的儿童们,中国人传统的人文思想是“一切为了孩子” “一切为了下一代” , 儿童们应该去感受生活的美好,去体会长者的爱抚,在无忧无虑中幸福成长。 本课总结 本诗于 1979 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 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