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_第1页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_第2页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_第3页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_第4页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 来源:家教 / 心理危机更应警醒 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 无数父母、教师都这样告诫孩子,“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 别的什么都不用你管”,这句异口同声的话反映出了一种可怕 的国民共识。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必然导致扭曲的教育,扭曲的 教育必然扭曲学生的身体与心灵。就此,本报记者走访了中国 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孙云晓。 健康三要素没有保证,是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 中国教师报: 中国青少年体质长期处于下降趋势,肥胖率、近视率居高 不下,您研究青少年健康多年,对此怎么看? 孙云晓:孩子的体质健康与否,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第 一是睡眠,第二是营养,第三是运动。中国学生的体质危机正 是这三要素共同发生的危机。孩子只有睡眠充足,才能长高长 壮。如果睡眠不足,人体抵抗力会下降,影响身心及智力的发 育。1999年到现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了3次大规模的跟 踪调查,发现多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 中国教师报:有没有具体的数字依据? 孙云晓:以1999年第一次调查为例,46.9%的中小学生没 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睡眠标准,其中小学生和初中生每天睡眠不 足7小时的占8.2%;7小时的占12.6%;8小时的占26.1%。调查 还发现,在休息日,城市中学生平均做作业107.12分钟,体育 锻炼仅为37.83分钟;小学生平均做作业72.26分钟,体育锻炼 仅为25.14分钟。 2000年时,我们就通过新华社发出过保证学生睡眠,减 轻课业负担的警告。2005年调查显示,这一状况日趋恶化,学 习超时、睡眠不足的多项比例已达到70%左右。到现在,这个 现象更为严重。没有充足的睡眠,就没有健康成长,剥夺睡眠, 就是剥夺成长。 中国教师报:中小学生课业负担重,几乎没有体育锻炼 的时间,许多学校曾经一度取消体育课。 孙云晓:是的。中国孩子的运动量严重不足。只有运动, 才能把孩子的生长潜能变成现实。温总理在今年全国人大政府 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要保证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必须 清晰地、具体地、明确地提出这种要求,因为至少有一半中小 学生的运动时间不够。 我刚从湖北回来,教师们跟我说,学生运动时间不够, 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就把做眼保健操的时间都算作运动时间。 体质健康三要素没有保证,成为中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根本原因, 成为顽疾。 身体不健康导致心理不健康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三要素的重要性,可是,现在好 多孩子就是喜欢在家当“宅男宅女”,没时间不运动,有时间 也不锻炼,家长急得团团转,孩子对大自然的冷落又作何解释? 孙云晓:学生压力过重,父母期望过高,“只要你学习 好,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已经成了无数家长的共识。只学习 少睡眠,只学习不运动是孩子的常态生活。我研究生活习惯与 人格形成的关系已经10年,得到的结论就是:不良的生活方式 一定会养成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一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养成初 步的习惯,坚持90天就成为一个稳定的习惯。因此,孩子总是 熬夜,总是坐在桌子前,总是不运动,时间长了,也就成为习 惯了,运动、健身、亲近大自然反而不习惯、不喜欢了。 现在的中小学生到郊外出游的时候,他感觉眼前无美景, 提不起一点精神来,“神马”美景都是“浮云”。他最希望回 房间,看电视、上网,他觉得网上最好玩儿。现实的景色不美, 现实生活不好玩、无情趣。这其实是典型的习惯养成问题带来 的心理异化,也是孩子肥胖率、近视率逐年攀升的重要原因。 但这些只是表象,由于睡眠不足,运动不足,还会给青少年带 来严重的心理危机,这才是最最值得警醒的事情。 中国教师报: 也就是说,身体不健康导致了孩子的心理不健康。 孙云晓: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就是这种关系。高中生是我 国心理健康水平最低的群体。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调查发 现,16到18岁的孩子,心理问题最严重。这个年龄的孩子,升 学压力达到最高峰。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睡眠不足、运动减少 最直接的原因。带来的伤害不仅是体质下降,更是一系列的心 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恐慌,严重者精神分裂,等等。不 要说体质下降,生命都受到威胁。我最新出版的拿什么来爱 你,我的孩子当代未成年人心理危机调查一书中,有许 多耐人寻味的案例。 体育不会影响考试成绩 中国教师报:如此严峻的事实面前,我们的出路在哪里? 孙云晓:第一就是把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狠抓落实。不 抓落实,再好的计划都是空谈。要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 无论学校还是家庭。学校无论如何要保证学生每天运动1小时。 课间活动、课后活动的时间必须保证。英国的伊顿公学有个宗 旨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我们一定要把运动放在特别重要 的位置上!课间一定要让孩子运动,增加体育课程,增加课外 活动时间。 中国教师报:中国孩子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还有一个 重要因素,就是他们的课外班、特长班太多了。周六日几乎都 是泡在各种各样的“班”里的。 孙云晓:对家庭来讲,课外班报名应该首选体育类,这 是明智的父母。北大附中原校长康健,他儿子从小学开始,课 外班首选永远是体育,其他的都可以按孩子的兴趣。国际奥委 会驻中国首席代表李红,从7岁开始,每天跟父亲长跑,丝毫 没有影响学习,顺利考上清华后,自己每天在操场上跑10000 米。 中国教师报:中国老百姓有一个认知上的误区,认为只有 学习落后的孩子,体育才好,才跑得快,跳得远,体育好恰恰 是学习不好的反证。我们应该怎么转变这种观念?怎样和他们 讲体育? 孙云晓:上面两个例子都说明,体育不会降低考试成绩, 反而会促进人的各方面发展,我们对体育应该有新的理解。最 近,我和北师大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有一个交流。他说, 体育是青少年社会化最有效的途径。什么是体育?体育的要素 是团队合作,是顽强拼搏,是忠于职守,是崇尚荣誉,所有这 些都是一个人的社会化指标。因此,体育必须成为必修课,体 育是人格的教育,其核心是人格塑造。学校、教师、家长要教 育一个孩子你要顽强,多难呀,培养合作精神多不容易呀,可 是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一切教育化于无形! 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中国教师报:您对体育的认识令人耳目一新,体育确实可 以担此重任。不仅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不可替代,对孩子的人格 塑造、心理健康同样无可替代。 孙云晓:所以,我提倡把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结合起来, 相互促进。每一个未成年人都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说心理 出现问题的孩子才需要。这是一种发展教育,是一种引导孩子 积极生活、热爱生活的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是体 育锻炼!这赋予体育以新的意义。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各种心 理疾病。比如,抑郁、自闭,在运动场上,你可以尽情释放情 绪。在运动中怎么可能自闭呢? 中国教师报:您对日本教育有很深入的研究,在体育这方 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孙云晓: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三个措施广泛开展综合实 践活动,开阔青少年的视野。日本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开展远 足活动,春游,秋游,甚至修学旅行,探险考察等搞得非常好。 单说修学旅行,孩子在不同的环境里增长见闻,在接近自然和 社会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自理能力、协作 能力和公共道德。 我女儿是北京月坛中学毕业的。中学阶段,她在家里接待 了4批日本学生和记者。我参加过一次他们学校组织的去日本 的远足活动,早上5点出发,晚上7点多回家。爬了一座2053米 的高山,除了中途吃饭1小时,13个小时都在运动。孩子的体 质、毅力等都同时得到了锻炼。 记者手记: “运动第一,学习第二。让身体好成为教育的起点,这一 点特别重要!特别重要!特别重要!”孙云晓的声音一遍比一 遍低沉,拳头无意识地握起来,越握越紧。我看着他他的 眼神里有一种凝重,你能看到一种必须改变的、迫在眉睫的紧 迫感。 这一幕,是我采访孙云晓的一个瞬间。多年来,孙云晓一 直在从事青少年健康方面的调查、研究与实践。采访中,我一 度被他的忧患意识所感染。中国的创新型人才在哪里?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