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_第1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_第2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_第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_第4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 摘 要农村文化是个时间节点性 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更是新文化创造的源泉之一。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同时并举,但 分而为之可以实现双方的预期目标,又 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国论文网 /4/view-12686304.htm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新文化;农村文化;关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保护 更多的文化资源,推进新文化的创造, 为民族的复兴积淀更多的文化财富。鉴 于我国传统社会的特殊社会模式,我国 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生产于乡土民 间,其中绝多部分是在农村中产生并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展的,当然也有小部分是在城镇间产生 的。因而,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与新文化创造工作就不能不重视农村, 不能不重视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并 发展其中的农村文化。 一、农村文化是一个时间节点的 文化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 农村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农村文化是 一个时间节点的文化,是一个传统社会 (1912 年以前)的广大农村地区为了乡 民的物质生活有序和精神生活的完满而 自主自觉的文化创造,既包括我们称之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部分,也包括 物质文化遗产的部分,还包括尚未纳入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 部分。 当然,农村文化并不是一个画地 为牢的文化类型。农村并不是一个绝对 的地域概念,因为在漫长的传统社会中 农村也是不断的变化的,既表现为因为 自然环境变化而导致地理位置的变迁,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也表现为农村与城镇之间因为朝代的更 迭或者战乱的影响的角色互换。故,农 村文化同其他文化一样也不是完全独立 的,其与城镇文化、商业文化等存在一 定程度的交集。 农村文化并不是纯粹的一个的农 业型文化。农业是农村的主要生产渠道, 但是农民为了自身的物质生活的丰富和 精神生活的满足也会从事一些畜牧业、 工具制造业、小商业等。当然,这些畜 牧业、工具制造业、小商业也都是围绕 农业展开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 文化都是农业型文化,因为农村在不同 的地域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在崇 山峻岭之中,在少数民族聚居之地,可 能表现为寨子形态,在广阔的草原可能 表现为小型的游牧部落,在广阔的水域 可能表现为船帮等。在这些地域,农村 文化可能表现为寨子文化、游牧文化、 水上文化等。 二、农村文化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的对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产生于 农村,而且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只有在其原生的文化环境中才能更好的 传承发展,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要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生的文化环 境即农村文化。农村文化特有的文化环 境和文化需求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 和传承创造了条件,离开了农村文化环 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再是存粹的非 物质文化遗产,或者讲离开了农村文化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不再是非物质文化 遗产。任何企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农 村文化中脱离出来进行单独保护的想法 和举措都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心破坏, 也都是违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规 律的。 任何文化保护工作都带有明确的 指向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也不 例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家实施 的专项性文化保护工程,受其保护资金 和保护力量的限制,其保护的目标就是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涉及其他文化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类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传承于乡土 民间,寓于农村文化之中,是农村文化 的一部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农村文化 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故非物质文化遗 产保护智能保护农村文化中的非物质文 化遗产部分。当然,农村文化中的非物 质文化遗产项目与农村化的其他组成部 分也有一定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也不可能完全将它们截然分而治之, 只能视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具体 情况而有所选择。 三、农村文化是新文化创造的源 泉之一 新文化创造不是凭空而来的,更 不是臆造,是基于丰富的传统文化基础 上的文化再创造、再发展。非物质文化 遗产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 封闭的农村更是传统文化保存最好的环 境,农村文化更是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 之一。因而,我们的新文化创造必须珍 视农村文化。 新文化创造绝不是与传统文化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割裂,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农村是 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产生传承于农村 的农村文化基本原汁原味的承载着我们 的传统文化。相对变化较大的城镇文化 而言,若要寻找相对纯正的传统文化讯 息,恐怕农村文化是一个比较理想的文 化载体。新文化创造必须从农村文化中 汲取营养,把最纯正的传统文化讯息融 入到新文化中,使新文化成为民族文化 传承中一个节点。 新文化创造不是盲目的吸收农村 文化。农村文化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文 化体,存有非常多的积极进步的文化内 容,也存有一些已经落后消极的文化内 容。新文化创造是为了满足新时期广大 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而进行的文化创造, 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是符合时代旋律 和民族文化发展方向的。故,新文化创 造只能积极汲取农村文化中积极进步的 内容,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容和文化 逻辑。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化创造分而为之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 造是两个文化工程,可以同时并举,但 切不可同一平台操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和新文化创造两者是一个矛盾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为了使非物质文 化遗产项目免受破坏,而新文化创造是 在原有文化基础上的再发展,如果把非 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化创造放在同 一平台操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势必 因新文化创造的强力推进而举步维艰, 新文化创造也会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而寸步难行,二者都能实现其预期的目 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文化保 护的平台实施,既能保证文化资源的延 续,又能保证保护工作的顺利推进。新 文化创造放在文化创新的平台实施,既 能汲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资源,又 能不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有 力推进。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新文 化创造放在两个平台实施,既能实现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自的预期目标,又能对彼此形成文化映 照,既能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的进展,又能使新文化创造能够在传统 文化中观照自身。 作者简介:张兆林,山东济宁人 (1980- ) ,男,聊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 授,山东省重点学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护学方向带头人,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 护研究。束华娜(1979-) ,山东济宁人, 女,聊城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主 要从事教育管理、文化遗产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