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说话能力的四个技巧_第1页
打造说话能力的四个技巧_第2页
打造说话能力的四个技巧_第3页
打造说话能力的四个技巧_第4页
打造说话能力的四个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打 造 说 话 能 力 的 四 个 技 巧 讲 师 : 孙 路 弘 一、使用垫子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常会有问答的情况出现。在问与答之间,如果永 远是一方在问,另一方在答,双方的关系就很难融洽,很难做到更加密切。涉 及严肃的问答时,更容易导致关系紧张。此时垫子就可以起到缓解的作用。 比如,小孩子经常会问父母一个问题:“我是哪里来的?”有的父母回答 “捡来的”,有的父母回答“石头里蹦出来的”,也有的父母认为应该耐心地 给孩子讲科学道理 事实上,这些都不是妥当的回答方式。妥当的回答方式 是使用垫子,可以说:“孩子,你长大了,你都开始问这个问题了。”这其实 并没有回答孩子的问题,只是超越了孩子的问题,对他的问题进行了肯定,这 时可能父母还没有接着往下说,孩子就已经转移注意力了。 通常而言,使用垫子的方法有三种: 1.肯定对方的问题 第一个垫子是肯定对方的问题,超越对方的情况,关注问题的背景。例如,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你这个问题问得很专业”“你这个问题的视角非常 独特”“你能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你很不简单啊”这个垫子可以缓冲提问 的冲击性与对抗性。 面对别人的提问时,如果将人们大脑的思考比作 CPU,那么普通人就只有 一个 CPU,加一个垫子就是用了两个 CPU,一个用来思考问题的答案,一个用 来肯定对方的问题。 垫子可以有效促进提问的一方对自己的问题进行解释,这样就会透露出更 多信息。比如,一位客户在买车后的第二天回来找厂家理论,声称车顶有明显 的刮痕,这时如果销售人员推卸责任,辩解不是厂家的问题,沟通立即就会僵 化,而如果销售人员在回答时加一个垫子:“你真是细心啊!你是什么时候发 现这个刮痕的,昨天你提车时有没有看到呢?”在肯定问题的同时让客户 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客户就会思考自己的处境,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不是立刻 陷入“你问我答”的情景,从而避免沟通僵化。 案例 周总理巧答问题(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周恩来总理在与 西方国家打交道的过程中,西方记者经常刁难周 总理。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有个美国记者问周 总理:“请问总理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 ”当时全场都安静了。 面对这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周总理答道: “你这个问题一下就问到点子上了,明确告诉你, 有。”全场哗然,议论纷纷,交头接耳。周总理 停顿了一下,马上接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 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 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本想周总理一定会回答“没有”,进而通过追问 “台湾有妓女”而让周总理跳入“台湾不是中国领土”的陷阱。而周总理一眼 就看穿了该记者的伎俩,回答得非常有技巧。 2.把问题普遍化 第二个垫子是把问题普遍化,肯定对方提出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这样可以 让对方的心理发生变化,使对方降低对此问题答案的挑衅性。 例如,女友问男友“你爱我吗”,男友如果回答“我当然爱你了”,女友 就会追问“那你证明给我看”,双方很快就会陷入僵局。如果采用加垫子的方 法,男友先肯定对方提的问题有代表性,如“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很多人 都问过我这个问题”,这时女友就会想“还有谁问过这个问题”,这样就把谈 话主题转移开了。 案例 周总理巧答问题(二)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周总理遇到一位西方 记者提问:“周总理,在你们中国,明明是人的 路,你们为什么叫它马路呢?”周总理回答: “不止你问过这个问题呀,当年意大利有一位叫 利玛窦的人来中国,也问过这个问题。不过我的 回答和他当年得到的回答不一样,我们走的是马 克思主义道路,简称马路。” 这位记者本来期待的答案是“中国人民当牛做马,所以走的路叫马路”, 但周总理的回答加了一个垫子,将问题普遍化,回答逻辑清晰,简单明了,一 句话就把西方记者顶回去了。 3.讲明自己的处境,表明问题的难度 第三个垫子是在回答之前加一句“这个问题可把我难住了”,让自己超 越回答的平等水平,使对方觉得自己谦虚,在随后的沟通中不知不觉地体现自 己的优势地位。也就是说,在回答问题前先将自己的处境讲出来,然后再尝试 着回答问题,这样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让对方降低对答案的质疑。 案例 周总理巧答问题(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某西方记者在记 者招待会上问周总理:“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 金?”周总理回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 嘛,这个问题确实不简单,有难度。”然后接着 说,“不过我还是可以答复你的,有十八块八毛 八。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货币面额为十块钱、五 块钱、两块钱、一块钱,五毛钱、两毛钱、一毛 钱,五分钱、两分钱、一分钱,一共十种主辅人 民币,合计为十八块八毛八。” 周恩来在短短一分钟之内就回答出了对方的问题,可见他沟通说话的水平 是来自于他的思考、思想和充分的准备。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要用加垫子的方式回答别人的问题,要做好准备,养 成加垫子的习惯。这就需要给自己列三个清单:第一,至少预备十种夸奖对方 问题问得好的说法;第二,列出十条承认对方的问题很多人都问过的说法;第 三,写出十条示弱的方法。 按照以上方式勤加练习,养成习惯,说话时的垫子就多种多样,让对方听 不出来是在加垫子,对方就会愿意跟自己打交道,这能很好地改善人际关系。 案例 周总理巧答问题(四)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美国记者曾经问 周总理:“请问总理阁下,我看你手里拿的是一 支派克钢笔,这是我们美国产的钢笔,你们堂堂 的中国人怎么用我们美国的钢笔?”周总理听后 乐了,说:“你这个问题让我想起了当年的事情。 说来话长,这支钢笔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 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不想 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缴获来的, 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来了这支贵国的钢笔。” 美国记者听完后哑口无言。 在这个案例中,美国记者的问题其实话里有话,意指中国没有生产能力, 周总理通过加垫子,很巧妙地将问题驳了回去。 二、迎合 迎合不是吹牛、拍马屁、奉承,而是一种沟通技巧,是指快速通过对方语言 中的事实、观点,运用听到的逻辑对对方说的话进行补充,让对方有感同身受的 氛围和体会,产生相见恨晚之感,自然地建立一个共振的场。简单而言,迎合就 是将心比心,通过说话拉近彼此的距离,使交流更加顺畅。 1.三种迎合方式 要想让迎合达到期望的效果,有三种方式: 对方说结论,自己给事实 例如,对方说“今年的冬天可真够冷的”,这句话是一个结论,要想迎合对 方,就可以回应“是啊,零下 19呢,这是 45 年来的最低记录了”,这等于给 对方的结论补充事实。 对方说事实,自己给结论 例如,对方说“我今天刚到这里,就在长途汽车站丢了一个手机”,这是一 个事实,要想迎合对方,就可以补充一句“长途汽车站那儿确实人流特别多,挺 乱的”,这就是按照对方的事实补充结论。最高的境界就是在无形中看到对方的 行为就给出结论,看到一个现象就给予符合逻辑的结论。 对方既有事实又有结论,自己补充体会 例如,对方说“上周我发烧 39.8,头晕目眩,真是难受”,这句话既有事 实又有结论,要想迎合对方,可以说“我太有同感了,上次我发烧还不到 39, 就已经全身发软了,连说话都没有力气,眼镜戴上都累”,这是补充与对方类似 的体验,可以让对方有亲切感。此处的体会要包括类似的细节,这样才能创造出 一种双方是同类的感觉。 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要想让对话投机,就要创造 同类的感觉。 2.迎合的本质 迎合的本质是同感、同理心,即用说话的方式、标准的技巧,把同理心快速 表达出来,让对方立刻明确感受到。 案例 如何才能不着急 某银行早晨刚开门就走进来一个小伙子,小 伙子没有排号,急急忙忙就走到柜台前,跟银行 柜员说:“我昨天在你这儿开了一个账户,存了 3 万块钱,你们也给我开了网络管理的功能,晚上 回家我在网上一看,只剩 30 了。” 对此,常见的回答是:“小伙子,你先别紧 张,不要着急,冷静一点儿。”这不是迎合。如 果要创造同理心,正确的表达手段应该是:“怎 么能这样?这太不正常了,这种情况是无论如何 都不能出现的,不仅我们银行不能容忍,我都不 能容忍我来帮您看一下,昨天您存款时盖章 的小条带来了吗?您的身份证带来了吗?我立刻 帮您查,这件事是不应该存在的”之后两个 人沟通才会进入正常的轨道,如核实此人的身份、 存款记录、网络功能、上网方式、上网设备、账 号等细节。 马上去拿 顾客吃饭时不小心将筷子掉在地上,于是对 服务员说:“服务员,帮我再拿一双筷子来。” 此时,服务员经常会说“你等一下”,这其 实不符合顾客的心情,即使服务员立刻去拿筷子, 顾客心里仍然是不高兴的。优秀的服务员首先要 改变自己的本能,用迎合的方式回答“我马上给 您去拿”,这就能很好地符合顾客的心情,即使 拿筷子的速度慢一些,顾客也是满意的。 可见,迎合就是符合对方的心情、符合对方的感受,甚至于符合对方的思考 逻辑。 三、制约 “制”是指规范、范围,用范围进行约束就是制约。制约是一种说话技巧,可 以帮助交谈中的一方获得谈话的优势位置,让对方无法反对自己。 1.说出对方的结论 案例 销售人员的两种回答 一位顾客走到手机柜台前询问:“这款手机多少 钱?” 回答一:没有使用任何技巧 销售人员直接回答:“3800 元。” 顾客可能会说:“这够贵的,怎么这么贵?有打 折活动吗?” 之后顾客便将关注点放在手机价格上,忽略了手 机的特点。 回答二:使用制约技巧 销售人员回答:“我跟你说,这手机特别贵!” 顾客接着就问:“有多贵啊?” 销售人员把价格报出来:“3800 元。” 这时顾客心里有两种可能,一是觉得自己被瞧不 起,从而产生购买冲动;二是想知道手机这么贵的原 因。这时正好是销售人员介绍手机优势的机会,可以 将顾客的关注点从价格转移到手机的特点、与众不同 之处等方面。 如案例所示,制约的第一个技巧表现在讲出对方要说的话,让自己的观点得到对 方的默认,使对方不愿意跟着讲话人的思路前进,进而产生关注,这要求人们有较强 的逻辑思考能力。在沟通过程中,提前给出对方可能要说的结论,可以有效转移对方 的关注点,为自己赢得主动权,这在销售中运用效果较好。 销售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大学毕业生走入社会求职就是一种自我销售,当 被问到预期收入问题时,求职者都很头疼,害怕回答高了,对方没打算给那么多钱, 进而失去工作机会;也担心回答低了,真正进入公司后发现自己的实际收入低于该职 位的预期薪资。所以,对此应该使用制约的方法,说“对于我的预期收入,我说出来 后您一定觉得我是狮子大开口,我要得很高,但我有要得高的原因,我能为公司创造 至少 2 倍于月薪的价值 ”以得到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技能、价值,从而争取更 高的收入。 再如,约会的时间是晚上 6 点,5 点 45 分时发现到达指定地点还需要 30 分钟, 对方打来电话询问还有多长时间到达,如果回答“马上就到”,结果 5 分钟以后没有 到达,对方会再次打电话询问,几次反复之后,对方就会产生不满情绪,觉得自己受 到欺骗;如果一开始时回答“估计 6 点半才能到”,这样当自己在 6 点 15 分赶到时, 对方就会比较惊喜,这就叫制约。 2.给对方两个选择 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当需要传达负面消息时,给对方两个选择, 也是一种制约方式。 案例 巧妙的汇报 某公司新产品上市三个月了,华东区的市场情况 并不好,市场占有率排在同类产品的 12 名,每天的销 售量仅占库房的 16%,经销商回款占应付的 34%。 在公司内部会议上,经理问及华东区市场情况时, 华东区市场主管如果实话实说,显然不是一个好选择, 不如选择制约的方法:“经理,您想听好消息还是坏 消息?”大多数人倾向于先听坏消息,这时将实际情 况陈述一遍即可,当被问到“好消息是什么”时,可 以说:“这样的市场情况是使我们下决心的前提,我 们必须进行产品创新了。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我们 开始创新,提前升级到下一阶段,引领下一阶段的产 品竞争。所以说,这是一个好消息。” 这样说完,坏消息带来的冲击得到了缓和,经理 也就不会过度追究坏消息了。 娶了新夫人 一次,成吉思汗外出征战,兼并了一个小部落, 这个小部落的首领是一对漂亮的姐妹,战争结束后一 起嫁给了成吉思汗。返回部落的过程中,成吉思汗担 心无法向夫人开口,于是走得很慢。一个手下见状, 主动提出自己快马加鞭先回去,告诉夫人发生的事情, 为成吉思汗做好铺垫,成吉思汗点头同意了。 手下见到夫人后汇报:“夫人,我独自回来是为 了提前跟你报告,有两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 消息,您想先听哪个?”夫人沉吟片刻,说:“你先 告诉我坏消息吧,这样我听完坏消息,起码还有一个 好消息可以高兴一点。”手下说:“坏消息是咱们打 赢了,但是大汗娶了两个年轻貌美的新夫人。”夫人 听完,心里不是滋味,痛苦了片刻,说:“你把好消 息给我说说吧。”手下说:“好消息是大汗经常征战 在外,有新夫人照顾他,您在家就不用担心他的身体 健康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思考周全之后就可以有效回答对方的挑战问题。对于一些 不好的消息,可以从正反两方面来理解,运用制约技巧缓和说话氛围。 3.表现得比对方更加期待 第三种制约就是将自己的处境表现得比对方更加希望实现对方的想法,延伸并强 化对方的期待,这时可以缓和对方提出的要求。 比如,当顾客认为产品太贵,要求降低价格时,可以这样回答:“先生,我真想 降价,降了卖得更多,你不觉得这也是我希望的吗?”通过制约影响对方的心理,让 对方觉得两人是一致的。 四、主导 在人际交往中,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能控制局面,占据主动。要想统一诸多意见, 使自己的观点成为主导,就应该具备辅导的能力、引导或导向的能力。 1.用三个方式来说 案例 晚上去哪吃 几个朋友聚会,在“晚饭去哪吃”的问题上一时难以统一意见,大家七嘴八舌, 有人说去吃麻辣诱惑,有人说去吃湘鄂情,甚至有人以节省时间为由建议吃肯德基, 期间小孙一直沉默不语,最后大家问他想去哪吃。 小孙说:“我去哪吃都无所谓,但是吃饭的地方要符合三个前提条件。”大家都 很好奇是哪三个前提条件,小孙接着说,“第一,风味要独特,到处都有的菜咱们不 吃;第二,环境要好,太嘈杂的环境不适合咱们交流感情;第三,既不要等位也不要 等菜。” 小孙一说完,大家纷纷表示同意,并问小孙有没有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候选餐厅, 小孙在不知不觉间占据了谈话的主导地位。 在此案例中,小孙掌握主导的策略很简单,就是凡事都用三个方式来说。比如, “选择理发的地方要具备三个前提”“选择一款笔记本电脑有三个要点”“选 择职业关键看三个本质”“出去旅游要有三个前提”,等等。考虑所有事情时 都养成用三个方式来说的习惯。 要想熟练运用主导式的说话技巧,就需要深入思考,快速反应。这种能力不是与 生俱来的,需要不断提高反应和思考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