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分析_第1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分析_第2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分析_第3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分析_第4页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高职教师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感外 部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职业倦怠症又被称为 “职业枯竭症 ”,是由工作压力带来的心 理疲惫现象。由于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 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信息的不断更新 等,各行各业都出现了职业倦怠的情况。 在高职院校中,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 时间长,任务烦琐,每天重复相同或相 似的工作,导致高职教师成为最容易产 生职业倦怠的行业。 中国论文网 /9/view-13024895.htm 【关键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 主观幸福感;外部影响因素 高职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有 高职教师自身的因素,还有外部因素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影响。主观幸福感是人们对自己的生活 质量做出的情感性和认知性的综合评价。 影响高职教师主观幸福感有诸多的外部 因素,这些因素绝大多数和职业倦怠有 密切的联系。高职教师的职业倦怠会造 成教师自身的身心伤害,在教学方面会 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在社会关系上,教 师的人际关系会变得紧张,最终会影响 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此,本文将对 影响高职教的职业倦怠与主观幸福 感的外部因素进行分析。 一、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生理方面 有些高职教师从身体上看并没有 生病,似乎是健康的,其实处于“亚健 康”状态。目前,很多高职教师都会有 这样的情况:食欲不振,经常性失眠, 记忆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工作效率下 降,缺乏活力等。有的高职教师在工作 了一天后会感到身心俱疲,第二天醒来 想到又要重复那些烦琐的工作任务会感 到失落、空虚、厌倦。这是教师对工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失去兴趣的一种表现,会造成情绪波动 大,严重的会诱发抑郁症。 (二)心理方面 美国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古瑞感叹: “倦怠的感觉正打击着无数有爱心、有 理想、乐于奉献的教师,教师已在逐渐 放弃他们的专业工作。 ”是的,高职教师 的心理也受到了职业倦怠强有力地冲击。 一部分高职教师在工作中是敷衍了事的 态度,不去关注升职的事,有时会逃避 升职竞争,没有了竞争的热情。面对重 复的工作,有些高职教师会想自己工作 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单纯地为 了挣钱养家,那么这个工作在他看来是 毫无价值和意义可言的,因而就会逐渐 丧失对工作的热情。他们有时对学生不 负责任,认为学生毕业以后能不能找到 工作不是教师的问题,而是学生本身的 能力问题,甚至对学生漠不关心,回避 学生的问题。在人际关系上,有职业倦 怠的高职教师不会表现出对他人的关心, 而是有意逃离公众场合,不愿与人沟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交流,喜欢一个人待在安静的地方封闭 或麻痹自己,这样的他们对新鲜事物的 敏感度就会降低。 (三)行为方面 高职教师的心理会对他们的行为 有所影响,直接表现为对工作敷衍了事, 身体各种不适,情绪变得易怒,暴躁, 爱抱怨,远离公众场所,整个人变得敏 感化,情绪化,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家庭关系不和谐。 二、职业倦怠和高职教师主观幸 福感的关系 幸福是个经久不息的话题。近年 来,幸福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目前,教师的主观幸福感正在悄悄溜走, 这其中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职 业倦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职业倦怠与 高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职业倦怠会影响教师的主观幸福 感,主观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职 业倦怠。职业倦怠越强的高职教师,其 主观幸福感就越低。职业倦怠产生的负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面影响涉及多方面,包括生理上的、心 理上的和行为上的。这些负面影响会让 高职教师对人生产生怀疑的态度,让他 们感到沮丧、失望,严重影响到高职教 师的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职业倦 怠的对手。高职教师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烈,对生活满意度就越高。高职教师有 了较好的主观幸福感,对生活的充满信 心和希望,就会追寻美好的生活,就会 激起对生活、对工作的热情。高职教师 要增强主观幸福感,就要有积极进取和 努力拼搏的精神,就要树立崇高的道德 观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还要有为 事业乐于奉献的凌云壮志,在工作中要 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对学生要有不厌 其烦的耐心。只有这样,高职教师才能 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愉快而用心地 教书育人。高职教师一旦觉得自己从事 的是崇高而快乐的职业,身心就会获得 巨大的满足,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这伟大 而辉煌的事业中,职业倦怠就会随之而 消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三、影响高职教师职业倦怠和主 观幸福感的外部因素 (一)职业因素 1.外在期望。高职教育是近几年 来在国内兴起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和 技术型人才,提高就业率,降低社会犯 罪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家长将成绩 不好的学生送入高职院校继续求学,为 的是不让自己的孩子辍学在家无所事事, 或者在社会上流浪。家长认为孩子在高 职院校至少有班规和校规约束着孩子, 不至于走上歪路;在学校里自己的孩子 至少能够学到一点技术,以后出了社会 也有谋生的技能。因此,有不少家长对 高职院校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够培养 出有技术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的 发展。 2.角色模糊。有不少高职院校是 由中专改制和合并过来的,这导致一些 高职教师出现了角色模糊的现象,比如 角色混淆、角色冲突、角色过度负荷。 高职教师的责任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他们还要扮演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 父母与朋友的角色、研究者角色。角色 混淆就是高职教师对角色要求不清楚, 不了解工作的目标、要求、职责范围。 角色冲突就是高职教师有时同时扮演两 种互相矛盾的角色。角色过度负荷是高 职教师所扮演的角色的要求超过了教师 的个人能力所及,甚至有时扮演的角色 过多,标准过高。角色模糊的现象使高 职教师疲于应对,心力交瘁,难以适应 工作。 3.职业的低创造性。教师工作与 其他工作相比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高职 教师也是一样的,他们跟学生一样每天 过着“两点一线 ”(即在学校与教师宿舍 往返)的生活,每天重复相同或相似的 烦琐工作事务,逐渐丧失了对工作的热 情。高职教师的职位晋升空间也不大。 这两点就极大地限制了高职教师的创造 性发展,使他们在工作面前变得麻木冷 漠。 (二)社会因素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1.社会巨变带给高职教师的压力。 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全球 化的趋势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我国很快就迎来了教育的现代化和信息 化,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了教 育的方法、方式、策略以及内容,也逐 渐转变了人们的教育观念,对教师这个 职业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对教师的心理 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高职教师不仅要对 自己提出新的要求,而且要转变自己的 教学模式与教育方法。教师角色要由单 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学生的领导者、 示范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转变。在 课堂上,高职教师不要搞“一言堂” ,必 须运用起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采用多 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多了解国内和国 外的历史与时事,知识面要广。在管理 学生层面,不能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言语 侮辱,必须尊重学生。以上这些方面都 是对新时代的高职教师提出的要求,导 致高职教师出现了职业倦怠,降低了他 们的主观幸福感。 2.群体关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高职院校虽然实现了差生求学的梦想, 但近几年来,高职院校所反馈给社会的 现象让不少家长不满意,比如在资源设 施、管理体制等方面。有一些家长认为 孩子去高职院校继续上学是在浪费钱和 青春,根本学不到什么东西,还不如让 孩子早早踏入社会,积累几年社会经验, 说不定比那种读了高职院校的学生混得 还好一些。还有的家长认为高职教师能 力不够,教不好学生,如果孩子在学校 出现什么问题,就会死揪住教师不放, 认为是教师教坏的,缺少对教师的理解 和支持。 3.社会支持。社会上一般认为师 范专业好,工作轻松,每年都有寒暑假, 并且还有工资。其实教师也很辛苦,不 仅要备课,还要管理好学生,有一大烦 琐的事情需要去做。高强度的工作任务 与教师所领到的工资有很大的差距,这 些工Y 只能够勉强支撑生活。另外, 高职教师并不像普通高校的教师那样受 欢迎。高职教师在社会上受到不公正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待遇,就是因为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他们 的能力不如普通高校的教师,而且有些 普通高校的教师在心里也会瞧不起他们, 这是歧视。 (三)教育对象的特点 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良莠不齐,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存在 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学校因招不够学生, 就会降低分数线,连两三百分的学生都 招进来。这不仅加大了高职教师的教学 难度,还加大了高职教师管理学生的难 度。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人数爆满,的 学生品德不良,缺乏学习动机,难以管 教;有的学生经常旷课,上课打游戏, 睡觉,考试时作弊;男女学生恋爱成风, 不务正业;甚至有的学生有暴力行为, 不仅殴打同学,还殴打教师;等等。对 于高职教师而言,管理学生要比其他工 作更为艰巨困难,让高职教师感到较大 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