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1页
2014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2页
2014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3页
2014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4页
2014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平高中 2014 年春期高一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 命题人:邓彩霞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 生号、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卷时,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卸载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带走。 第卷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1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 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 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 D铁农具的广泛应用 2建国 初 期 的 历 史 教 学 , 关 于 社 会 制 度 和 意 识 形 态 的 认 识 主 要 借 鉴 苏 联 经 验 。 1953 年 , 通 行 全 国 的 历 史 教 科 书 参 照 苏 联 课 本 编 写 ; 1959 年 历 史 教 学 杂 志 开 始 公 开 谈 论 学 苏 联 “必 须 结 合 ”中 国 “教 学 的 实 际 ”, 要 防 止 简 单 的 机 械 的 类 比 和 牵 强 附 会 。 导 致 50 年 代 中 国 历 史 教 学 发 生 变 化 的 原 因 是 A左倾思潮出现 B一五计划完成 C中苏关系恶化 D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3 1982 年,中央在温州开展了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的运动,即“八大王事件”温州第一批成功的个 体户,被戴上“投机倒把”帽子,遭到整肃。这一行动对民众中刚刚涌动的致富热情,无疑是致命 一击。1984 年邓小平第一次南巡之后, “投机倒把”这个词没人提了,而“下海”等词汇流行开来。 这说明 A领导人的言行是经济发展风向标 B经济体制改革逐渐冲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 C邓小平南巡提出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D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4 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手铐, 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该规定主要反映了 A罗马法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 B罗马法维护债务人权益 C罗马法保留大量野蛮习俗 D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5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 图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了农家本身食用之外, 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且主张停用货币” 。根据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俄形成了高度集权的经济体制 6 1930 年,巴黎每日新闻报 发表社论,如果“美国佬们”通过“斯穆特一霍利法案” ,设立 关税障碍, “那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进行报复,而这就意味着战争。 ”这篇社论主要反映了 A法国反对罗斯福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B法国反对胡佛实行贸易保护主义立场 C贸易自由化加剧了世界贸易的紧张局势 D法国与美国加紧争夺国际市场 2 7二战后期,美国积极推动联合国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1949 年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1 年签订 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这反映了美国企图 A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 B以合法的武力干涉别国内政 C全面控制西欧与日本 D将本国利益凌驾于他国利益之上 8汉初,官方禁止商人“衣丝乘车” ,但后来一些商人“假二千石(官员级别)舆服导从作倡乐, 奢侈日甚” 。这反映出 A朝廷的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 B休养生息造成消费观念的改变 C官员与商人的社会地位渐趋一致 D原有规制受到商业发展的挑战 9.1819 世纪是欧美国家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阅读下表,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 阐释, 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85 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840 年前后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 年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50 年前后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 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俄日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进行 1871 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仍是资本主义的发展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阶级基础和物质条件已经成熟 C工人运动的发展不能否认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10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 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11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 “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 行” 。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 ”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 世纪 70 年代 B19 世纪 80 年代 C19 世纪 90 年代 D20 世纪 20 年代 12下表是国民政府中央农业试验所的一组全国性抽样调查数据 年份 佃农(%) 半佃农(%) 自耕农(%) 1935 年 29 24 47 1936 年 30 24 46 1937 年 37 26 37 1938 年 38 27 35 该表反映了当时农村 A土地所有制度的变革 B生产结构的调整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D土地兼并的趋势 131958 年一则新闻报道称,某县一农业社创造了平均亩(0067 公顷)产 36956 斤(18478 千 克)的惊人纪录。来自各地的参观者普遍认为,人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这 A显示出农业合作化运动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体现了集体经营对提高生产效率有一定作用 C反映了科学技术进步极大提高了粮食产量 D折射出人们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3 141928 年,斯大林视察西伯利亚农村后说,苏维埃制度不能长久建立在两种不同的基础上,即 “联合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工业和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个体小农经济” 。这种认识在实践中 体现为 A提出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B建立城乡市场交换体系 C实行农业生产关系改造 D加快重工业的发展速度 15.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里,许多皇帝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的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 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了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利受到制约 16、1500 年,欧洲航海家卡布拉尔率远征队准备东去印度,但途中在赤道海流冲击下离开了航道, 结果漂流到南美洲东部,他登陆后宣布该地为本国领地,这位航海家应属于 A 西班牙 B 葡萄牙 C 荷兰 D 英国 17、 19 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 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 64 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 这说明当时中国人 A、开始开眼看世界 B、坚持“中体西用” 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 D、关注西方科技 18、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被迫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合约 上签字;1943 年 1 月,中国分别与美英两国签署新约,取消美、英在华治外法权及辛丑条约 所给予它们的一切权利。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 A、中国近代主权丧失 B、中国逐步成为世界强国 C、中国外交逐渐自强 D、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19在英国,狭窄的铁路跨过像绿色海洋一样的乡间,把沿途被装进火车的英国人民,抛进城门口 越来越稠密的人群之中。这一现象反映了工业革命 A缩小城乡差距 B促进农业快速发展 C推动城市化进程 D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 20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 办教育等,到 1943 年该局共花费了 110 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21、1953 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的计划 收购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B、有力的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C、将农民的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22卡尔波拉尼在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一书中指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机 器都是没有受到过教育的技师发明的,他们中的一些人甚至没有读写能力。 ”下列关于“我们时代” 经济状况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盛行 B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到来 D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23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 ”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24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 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中世纪规章条例” 。英国历史学家汤恩比的 这一观点重在 A肯定西方列强殖民扩张的合理性 B强调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重要意义 C分析重商主义思想对中世纪规则的突破 D强调工业革命对自由主义的促进作用 25. 1936 年的选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关键性”选举,选举中投票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和 持久的变化, “少数民族、城市居民、天主教徒、小企业主、农民、黑人与新政民 主党打成一片。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政府权威 B 工会法促进了劳工阶层选民的参政意识 C 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 D 新政促进了南部地区选民的政治转向 26有学者指出:在 20 世纪 50 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 ,只有到 80、90 年代 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学者提出此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世贸组织的建立 D两极格局的解体 27南宋士大夫叶适说“自汉至唐,犹有授田之制,盖至于今,授田之制亡矣。民自以私相贸 易,而官反为之司契券而取其直。凡人诉论田业,只凭契照为之定夺。 ”该言论反映了 A从汉代到唐代一直实行均田制 B政府在土地配置中的职能已经转化 C宋代土地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土地买卖 28某史学家说,新航路开辟以来,以西方为主导的世界体系,既促进了全球的联系,又造成了 “全球分裂” 。这里“全球分裂”是指 A 世界分裂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 B欧美与亚非拉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C欧洲形成了相互争夺的两大集团 D荷兰与英国争夺世界殖民霸权 292007 年 1 月,罗马利亚和保加利亚加入欧盟。至此,欧盟成员国数量达到 27 个,欧洲一体化 进程进一步加快。下列关于欧洲一体化形成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欧共体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欧盟成立欧元诞生 B.欧共体建立欧盟成立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欧元诞生 C.欧共体建立欧元诞生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欧盟成立 D.欧共体建立欧洲联盟条约签订欧元诞生欧盟成立 30. 1989 年,邓小平会见来访的苏共领导人时,充分肯定了苏联对中国的帮助,认为“苏联帮助 我们搞了一个工业基础” 。这里的“工业基础”初步建立于新中国的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 “一五”计划时期 C “大跃进”时期 D国民经济调整时期 第卷 31 (9 分)从古代到近现代,经济范围从一个国家,一个区域,发展到全球,人类社会不断向前 5 迈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概括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的重要作用。 (6 分) 材料二:(20 世纪初)伦敦的居民可以一边在床上喝着早茶,一边用电话订购世界上他认为合适 数量的各种产品,并合理地预期有人会将它们尽快地送到他的门口;同时,他可以用同一方式将他 的资产投资到全球如果他愿意他就可以立即获得廉价的、舒适的、可以到达任何国家或气 候区的交通工具 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2)根据材料指出,哪两类工具的技术进步在密切当时世界经济联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 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上图所示国际组织成立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 分) 32. (11 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领域进行了多方面调整。如英国 1909 年 颁布的一项法案授权成立工资管理处,负责确定在“流汗行业”工人的最低工资;另一项法案授权 成立一个行业管理局,为失业者提供就业信息;1911 年提出国家保险法案,对失去健康和生病者 提供了保险。法国 1892 年的法律为所有工人确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时间 10 小时;1893 年的法律 为工人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规定,同时还保障工人及其家属的免费医疗。德国也先后颁布了疾 病保险法 意外工伤保险法案 老年及残疾保险法 ,保障工人的权益。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 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 本主义戴上一个政府干预的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市场经济的发动机,从而使单纯 6 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鲍盛刚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各国从哪些方面进行社会改革。 (3 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美国和中国的原有不完美模式分别指什么。(4 分)简要指出罗 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在农业方面是如何体现“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的。 (4 分) 33(20 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内容。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包括个体手工业的产量。 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1958 年统计出版社出版)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 应该说就担负起 100 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 但是从 1953 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 转入大规模经济 建设以后, 资本( 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 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 这种情况下,中国共 产 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 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材料三 在处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上,我 们没有犯原 则性的错误。我们比苏联和一些东欧 国家做得好些我们现在的问题,就是 还要适当的调整重工 业和农业、 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的 发展农业、轻工业。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1956 年 4 月) 材料四 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 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 动、城 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 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 现代化同步发展。 中国共 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建国初期工业化面临怎样的问题?(2 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共产党采取的“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 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是什么?简要分析产生这一战略的国际因素。(6 分) (3)根据材料三,在农、轻、重关系的问题上毛泽东提出了怎样的设想?在其后的实践过程中又有 何偏差?(4 分)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利条件。(6 分) (5)综合上述材料,对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你有何认识?(2 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7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ACBDA 610 BADBA 11-15CDDCC 16-20 BDCCA 2125 CACDC 2630BBBAB 31 (3)目标:实现贸易自由化(1 分) 32(1)通过立法保障工人的权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3 分,任答一点 2 分) (2)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 分)美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用 行政手段调节农业生产;中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经营的自主权。 (4 分) 33.(1) 问题:重工业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2 分) (2) 战略: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优先发展重工业)(2 分) 国际因素:美国及其西方国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