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哲理_第1页
《三国演义》里的哲理_第2页
《三国演义》里的哲理_第3页
《三国演义》里的哲理_第4页
《三国演义》里的哲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 国 演 义 里 的 哲 理 安徽省桐城中学 陶郑宏 三国演义是世界文化遗产中最有价值的伟大著作之一,它的问 世标志着中国古代历史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毛宗岗曾借金圣叹之说, 称此书为“天下第一才子书 ”。这部小说除了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一定 的历史价值外,同 时还是一座尚未充分挖掘的哲学宝库。本文将选取 三国演义中部分精彩片段作一些哲理透视,以供同学们阅读时参考。 一、草船借箭 故事梗概 “一天浓雾满长 江,远近难分水渺茫。骤雨飞 蝗来战舰,孔明今日 伏周郎。”草船借箭是三国演 义中一个家喻户晓 的智慧故事。 这首古 诗就是描述这则故事的。 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讲到,诸葛亮为寻求破曹之策来到东吴, 东吴大都督周瑜见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且又不肯转向事吴,于是就 暗下决心除掉诸葛亮。周瑜以公事为由要诸葛亮为其监造十万枝箭。诸 葛亮一口答应,并立下 军令状,保证三日内完成,“ 三日不办,甘当重罚。 ”第一日、第二日诸葛亮没有什么 动静。至第三日夜,诸葛亮带有鲁肃 私自借给他的二十只快船及兵士前往曹操处“ 借箭” 。当夜大雾漫天,曹 操不敢轻举妄动,只教 军士向江中射箭,曹军射来的箭纷纷落在小船草 人身上,诸 葛亮估计十万枝箭差不多了就返回江东向周瑜复命。周瑜在 得知诸葛亮“ 借箭” 的经过 后,慨然 叹曰:“ 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哲理评析 1、人们要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有所建树,就必须充分 发挥主观能动性。主 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要正确发挥主 观能动性,就必 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际条件出发。客观规律始 终制约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人们是否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 挥主观能动性能否取得积极的效果。诸葛亮并非“神人” ,只不过他上知 文学与哲学 2 天文,下知地理,懂得长江中下游流域冬季气候变化的规律,预测到三 日内必有大雾,因而敢任三日之限。客观条件同样始终制约着主观能动 性的发挥。鲁肃是东吴极力主张孙刘结盟之人,若无鲁肃从中帮忙,借 其小船束草,诸葛亮既无“船”又无“ 草”,又何来“草船借箭”之说呢? 2、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过程中有着特殊的作用,要重视 培养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 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创造性思 维的一个表现是,敢 于打破常规, 进行逆向思维。即使周瑜不指使工匠从中作梗,诸葛亮也 难以在三日内造箭十万枝,结果势必为周瑜所害。然而诸葛亮毕竟是诸 葛亮,他摒弃了常规做法,另辟蹊径,改 “造 ”箭为“借” 箭,借曹操之手 破解了“盟友 ”给自己出的 难题 ,从而 暂时化解了他和周瑜之间的矛盾, 避免了孙刘联盟的破裂。 3、“既生瑜,何生亮!”诸葛亮和周瑜皆为大智之人,“草船借箭” 的成功显示出诸葛亮终较周瑜计高一筹,周瑜也不得不自叹他不如诸 葛亮。诸葛亮 这时有点得意忘形,在返回途中竟对着鲁肃发出这样的感 叹:“ 我命系于天,公瑾焉能害我哉! ”暴露出其宿命论思想和唯心主义 世界观,使其光 辉形象大打折扣。这是同学们在读三国演义时应予以 摒弃的糟粕之处。 二、火烧藤甲军 故事梗概 蜀后主刘禅继位后第三年,蛮王孟获起兵十万,侵扰蜀国四郡,蜀 国后院起火。为北拒曹魏,诸葛亮奏请后主先平定南方。蛮王孟获在南 蛮诸部中威望甚高,因此,降服孟获是平定南方的关键。在南征途中, 诸葛亮听从马谡之计,以 “心 战”为上,六擒孟获而故纵之,意在感化孟 获及蛮人。而此时孟获尚不死心,扬言“汝第七次擒住,吾方倾心归服, 誓不反矣。” 孟获再次被诸葛亮释放后,收集残兵败将,逃往乌戈国,哀求乌戈 国国主兀突骨借其“藤甲 军 ”助战。 乌戈国国主的手下军士都穿着藤甲, 因而被称作藤甲军。藤甲 军所用藤甲的制作十分讲究,该国工匠将采集 3 于山涧的藤蔓浸于油中,半年后方取出晒干,晒干后再浸入油中,如此 反复几十遍,最终制成铠甲。这种铠甲穿在身上“ 渡江不沉,经水不湿, 刀箭皆不能入”。 乌戈国国主答应了孟获的请求,借给了他三万“藤甲军” 。在与“藤 甲军” 的首次交 锋中,蜀兵吃了大 亏,死伤惨重。于是诸葛亮命令蜀军 将士不要与“ 藤甲军” 死打硬拼,而是 设计将其诱入盘蛇谷,然后以火烧 之,结果蛮兵被 烧死大半,孟获随后再次被诸葛亮所擒。至此,孟获方 服,发誓永不再反。 哲理评析 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 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利于水者必不利于火。”藤 甲虽刀剑不能入,但作为油浸之物,见火必着。诸葛亮针对藤甲军的特 点以火烧之, 终于制服了孟获,平定了南方。 2、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 们在观察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就要首先抓住它的主要矛盾。蛮王孟 获在南蛮诸部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因此,降服孟获是平定南方的关键。 也正因如此,诸葛亮对孟获颇具耐心,七擒七纵,可谓仁至义尽。孟获 受其感化,终于泣泪谢罪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复反矣!” 3、从实际出发,主 观符合客观,是人 们有效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 改造世界的立足点。诸葛亮在了解到藤甲军特点后,又到周边地区作了 实地考察,并依照当地地形状况设计将孟获引入盘蛇谷用火烧之,这也 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道理。 三、空城计 故事梗概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乘机北伐中原。对蜀军而言,街亭为其咽喉 之地,“干系甚重”。 马谡虽有些谋略,但总的来说是夸夸其谈之徒,刘 备在世时就称马谡“言 过其 实,不可大用”。诸葛亮一生谨慎,但他聪明 4 一世,糊涂一时,竟把街亭重地交给马谡去防守。马谡不听诸葛亮临行 前吩咐及随行上将王平劝阻,执意屯军山上,结果在魏军包围及火攻之 下将街亭丢失。 街亭丢失,蜀军粮道被魏军截断,意味着伐魏败局已定,诸葛亮回 天无力,只好安排撤退事宜。就在诸葛亮引五千兵退去西城搬运粮草之 时,司马懿率十五万人 马直奔西城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什么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所引五千兵,已分一半先运粮草去了,城中只剩二千五 百军士。众官听到这个消息,都大惊失色。惟有诸葛亮镇定自如,他一 方面教“将旌旗尽皆 隐 匿, 诸军 各守城铺,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言大语 者,斩之!大开四 门,每一 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如魏兵 到时,不可擅 动。 ”一方面自己 则“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 于城上敌楼前,凭 栏而坐,焚香操琴。 ” 司马懿引兵城下,见如此情形,疑心城中有埋伏,因而引兵急退, 诸葛亮抓住机会,立即率领蜀军士兵及百姓退入汉中,至此总算逃过一 劫。 哲理评析 1、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做到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 们想问题, 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面对司马 懿的十五万大军,诸葛亮如用二千五百老弱兵卒与其硬拼,这无疑是以 卵击石,必 败无疑。根据敌强我弱的基本态势,诸葛亮充分利用了司马 懿性格多疑的特点,冒险 演了一场“空城 计” ,这本是被迫无奈之举, 结果反成为千古绝唱。 2、从实际出发的反面,是从主观出发。在 实际工作中,主观主义 有两种表现,一是教条主义,一是经验主义。前者的出发点是书本上的 个别词句和结论,后者的出发点是狭隘的局部经验。马谡自恃“ 熟读兵 书, 颇知兵法 ”,有一定的战 争理论功底,竞 盲目自大起来。“丞相诸事 尚问于我”,他听不进别人意 见,对战场上千 变万化的实际情况熟视无 睹,只是简单 地照搬兵书上的个别语句,在山上屯兵,将蜀军置之死地, 5 结果是将街亭丢失,众多蜀军士兵魂散他乡,马谡自己也被诸葛亮含泪 处斩,而未能“ 后生”,其教训是惨痛的,这值得我们后人深刻反思。 四、赤壁之战 故事梗概 曹操听从荀攸之计,派蔡和、蔡中二人来东吴诈降。周瑜将计就计, 故意将蔡和、蔡中二人留在军中,以便向曹操传递有利于东吴的消息。 为了能够接近曹军水寨,火烧曹船,周瑜与黄盖商定用“ 苦肉计” 迷惑曹操。黄盖有意在众人面前顶撞周瑜,周瑜被“ 激怒”后就势棒打黄 盖。随后黄盖即派人往曹操处联络,表明自己反吴降曹之心,曹操将信 将疑。此时 ,蔡和、蔡中也派人捎来 书信,言明事情原委,生性多疑的曹 操还是觉得不踏实。于是决定再派蒋干往江东打探虚实。 蒋干这人可谓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自恃自己是周瑜同窗,先是 去江东游说周瑜降曹,结果反中周瑜反间计,使曹操误杀了蔡瑁、张允 两个重要的水军将领。真是偷鸡不着反赊一把米。而这次他只身来到江 东, 给曹操 带回去一条大鱼寓居江东的凤雏庞统,似乎收获不小。 其实庞统来到曹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替周瑜行使连环计,他劝曹 操将大小船只用铁链首尾相连,船上铺上木板,这虽然大大减轻了曹兵 晕船之苦,同时也为周瑜火烧战船埋下了伏笔。 曹军居于北方,而吴军居在南岸,若无东风,则火烧曹军无望。当 时正值隆冬时节,哪来的 东南风呢?这时诸葛亮出场了,他在南屏山建 台仗剑作法,借来了“ 东风” ,这样,终于有了后来火烧赤壁的好戏。赤 壁之战,曹 军大败归北。 哲理评析 1、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它是个别的、多变的东西,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同类现象中一般的东西,是事物相对稳定的 内部联系,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 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对现象的认识有助 于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但不能代替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黄二人联手用“苦肉计” 蒙骗了曹 6 操,曹操虽然生性多疑、狡诈,但 还是上了周瑜的当,使“ 来者不善”的 黄盖轻易接近了曹军水寨,曹军为此损失巨大,曹操本人也差点丢了性 命。我们不能不说,赤壁之战是曹操心中一个永远的痛。这件事告诉我 们,要分清事物的真象和假象,看清事物的本质。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客观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 统一的两个方面。这要求我们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将战船用铁环首尾相连,这种做法有利有弊。它一方面使战船平稳,减 轻了士兵晕船劳疾之苦,而另一方面它又不利于曹军战时机动,为后来 的“火灾”留下了隐患。 3、战船相连虽然是利弊并存,但弊端仍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事物 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事物,就 必须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善于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曹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