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_第1页
《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_第2页
《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_第3页
《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_第4页
《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心理学课程复习内容 一、 课程要求 1. 掌握、识记重要的概念、理论与假设。 2. 从教学过程中了解和体会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是如何同新闻工作实践结合 起来的;能从总体上把握新闻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板块。 3. 能用心理学的知识解释、分析和指导相关新闻工作实践。 二、 考试题型 题型 1:名词解释(4* 5 = 20 ) 题型 2:简答题(5* 4 = 20 ) 题型 3:应用题(10 * 6 = 60 ) 应用题 I: 分析采访对象的心理特点并作针对性计划 应用题 II: 从心理因素分析采访案例 应用题 III: 从心理因素分析编辑案例 应用题 IV: 利用不同的思维方式设计多个报道或评论的角度 应用题 V: 通过案例分析受众心理 应用题 VI: 通过案例分析媒介管理案例 三、 解释性的知识点 1. 新闻心理学 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和心理学进行交叉后的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新闻传播 者和新闻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来说,它所涉及的内容板块包 括记者心理、受众心理、采访对象心理、新闻写作心理、新闻编辑心理、播音 主持心理以及新闻管理心理等。 2. “新闻座位” “新闻座位”是指采访对象在某一新闻事件中所处的位置:中心人物、边 缘人物;局中人物、局外人物;新闻素材提供人、新闻素材佐证人,等等。 “座 位”不尽相同,会导致他们受访心理的活跃程度、心理活动内容、以及接受采 访的意愿的不同。 3.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又叫“印象整饰”,是指个体有意识地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 象的过程,其意义在于影响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回应方式。在新闻采访过程中, 印象管理行为表现为采访者或采访对象可能会有意识地选择一定的言辞、表情 或动作,使知觉者对自己产生某种特定的印象或看法。 4. 首因效应 首因效应已可通俗地成为“第一印象效应” ,是指人 与 人 第 一 次 交 往 中 给 人 留 下 的 印 象 , 在 对 方 的 头 脑 中 形 成 并 占 据 着 主 导 地 位 。 在 新 闻 采 访 实 践 中 , 采 访 者 如 果 把 握 好 自 己 留 给 采 访 对 象 的 首 因 效 应 , 一 般 会 有 利 于 采 访 的 顺 利 进 行 。 5. 社会效标效应 社会效标效应又称“光环效应” ,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可能会受到该个 体先期的社会名声、地位和形象的影响,这个先入为主的印象可能会影响到自 身对该个体的独立判断和评价。 6. 定势心理 定势心理又称“心向” ,是一种活动的准备状态或行为倾向,通常是意识不 到的。定势心理在新闻实践中常常表现为新闻工作者以既往的经验和认知模式 来认知、分析、判断和处理新闻事件和新闻要素。 7. 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基本的、稳定的、内隐的思维、情感和品质特 征。它的形成既包括先天生理基础又离不开后天环境(含教育)的影响。心理 素质含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大类。 8. 新闻动机 新闻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传者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新闻 目标的心理倾向和动力。新闻工作者的新闻动机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传播新闻 信息、引导舆论的新闻动机;人文关怀、交流情感的新闻动机;不断进取、满 足成就的新闻动机;而常见的消极的新闻动机则为对“名” 、 “利”的追逐和对 私利的满足。 9. 采访心理 采访心理是指采访者与采访对象在交感互动时所表现的外显行动或内在感 觉与思想。 10. 证实偏差 证实偏差是一种常见的心理误区,特指行为人根据预设的期望或理论去寻 找、挑选和抽取资料的认识和判断倾向。在新闻采访和写作实践中,证实偏差 典型地表现为记者带着预设的观点去选择和甄选材料。 11. 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指从同一信息来源,亦即从一个思维出发点出发,探求多个不 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思维要求思维者在思维时,既要进行空间的拓 展,也要进行时间的延伸。 12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论的事物或观点反 过来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 逆向思维的关键,在于突破旧的思维框架,消除思 维定势对记者写作的影响。 13系统思维 系统思维方法就是一种现代科学的思维方法,它的特点是重视整体思考, 同时注意在整体的前提下具体研究解决局部的问题。在新闻工作实践中,该种 思维方法有助于记者和编辑从总体和全局的高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14. 指认不当 指认不当也称类别思维或过度概括,指在分析和归纳时无法分清同一范畴 或类型中事物之间的区别,把同一类型中的不同成员视为完全相同的个体。 15. 编辑的自惑心理 是指编辑在选择和判断新闻材料的过程中,信息越密集、相似度越高、选 择的参考系数越大时,他们的心理状态就越趋复杂,此时当事人往往出现犹豫、 迷惘、左右为难的心理反应。其一般性的解决途径,依赖于清醒的记忆和对信 息应激反应。 四、归纳性的知识点 1. 为什么要掌握和引导采访对象的心理? (1)采访能否成功,取决于采访对象是否乐意向采访者提供材料。 (2)不同的人物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教养、不同的素质, 因而具有不同的心理,在采访中表现为各具特色的多变的情绪或情感。采访对 象面对记者的采访,只有具备特定的情绪、情感,才能为记者提供出所需的新 闻材料。 (3)因此,记者在采访中必须有意识地使采访对象造成某种特定的情绪、 情感,以有利于自己顺利采访的心理气氛。 2. 马斯洛的需要的五个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它对于新闻实践有何意义? (1)第一层次:生理需要温饱、冷热、性、睡眠、身体伤害等;第二 层次:安全需要安定、保障、居住、免于恐惧等;第三层次:归属与爱的 需要感情、亲情、恋情、归属感等;第四层次:尊重的需要成就、名 誉、地位等;第五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跨越“本我” 、 “自我” ,到达“超 我”阶段,实现“巅峰体验” 。可图示如下: (2)需要的层次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和认清新闻受众、新闻工作者各自的 需要和动机,借此来分析工作实践的成败得失,进行符合“人本”的、针对性 的调整。 3. 简述采访心理与采访环境的关系? (1)采访心理是在人际互动中产生的,采访中的心理互动属于“角色互动” , 因此,采访心理离不开对环境的认知和把握。 (2)一般说来,采访环境可分为三种,并会对采访双方产生相应的心理效 果: “绿色”采访环境 双方和谐; “黄色”采访环境 采访对象情绪不安; “红色”采访环境 采访对象不满或敌对。 (3)因此,在选择采访环境时,应尽可能选择与采访对象的身份相适应、 与其工作和生活情境协调一致的环境。 4 采访对象的原始心理状态一般有哪几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不同的心理状 态? (1) 一般分为“积极配合型” 、 “消极配合型” 、 “消极对抗性”等三种。 (2) 积极配合型心态的出现,一般在于采访活动对于采访者的个人发展、 周边环境有益,或是采访目的符合采访对象的价值观;消极配合型 心态的出现,一般在于采访活动与采访对象的自身利益无关甚至相 违背,但采访对象因客观原因必须接受采访;在第二种情况下,如 果采访对象没有承受外在压力,则会对采访活动采取消极抵抗的心 态。 5 影响新闻工作者心理素质的相关因素有哪些? (1) 来自传者个人的影响:这其中包括传者个人背景和人口学特征的影 响(如性别、种族、教育程度、个人经历等) ;传者个人态度、价值观和信仰的 影响(如个人生活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宗教倾向性等) ;传者职业角色的影 响(如媒介环境影响传者对自身的定位、角色定位对新闻动机的影响等) 。 (2) 来自新闻常规的影响:这其中包括新闻价值因素、新闻周期因素、 信息来源因素等。 (3) 来自媒介机构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媒介定位和媒介目标等。 (4) 来自外部因素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受众因素、新闻传播体制和法制 因素、对媒介的行政管理因素等。 6 什么叫“场地论”?它对于新闻采访心理有何启发意义? (1)场地论解释社会行为模式的一种理论。按照场地论的基本观念,人所 表现的一切行为,乃是个人与环境两方面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可用公式表 现为 B = f (P + E),即“行为=常数(行为双方+环境) ”。 (2)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各有一个独立的并相互联系的 心理场,双方各自之 B(行为)称为对方心理场中之 E(环境)的主要构件。记 者的行为(语言、动作、表情等)直接影响采访对象的心理场,进而影响其行 为。反之亦然。因此,在采访活动中,要尽可能地调适双方的心理场,尤其是 通过调适采访者的心理场,来形成有利于采访进行的采访情境。 7 如何理解新闻写作心理?良好的和不良的写作心理各有什么表现? (1)新闻写作心理是指新闻记者在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内化 (认知、理解)和外化(物化为新闻作品)的过程中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 规律。 (2)良好的写作心理一般表现为:认知和情感之间的协调;写作习惯与写 作时间之间的吻合;写作动机的强度适当。 (3)不良的写作心理一般表现为:急于求成;挖空心思,硬憋文章;高度 焦虑。 8 影响新闻编辑心理卫生的常见因素有哪些? (1)压迫感:新闻编辑面临着“时限”和“把关”的双重压力; (2)动机斗争:新闻编辑是一项无名无利, “替他人做嫁衣裳”的工作; (3)情绪的波动:新闻编辑的工作特点使他们常常日夜颠倒,生活没规律, 同时还会影响到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这些都容易造成他们的情绪波动。 9. 新闻写作中有哪些手法有利于唤起受众的想象? (1) 少用属概念(“量广质浅” ) ,多用种概念(“量狭质深” ) ; (2) 通过对新闻现场进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立 体觉等的立体化描摹来调动受众的综合想象; (3) 用间奏式描述来促成受众心理的“似动现象” ; (4) 通过强调相似、对比、因果等关系来促成受众的联想。 10. 新闻管理方式的设计,一般会基于哪些人性假设?其管理方针各有什么特 点? (1) “经济人”的假设 其核心是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只是 为了获取经济报酬。管理方针:“诱之以利,惩之以罚” 。 (2) “社会人”的假设 该理论认为良好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