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舒婷论文综述_第1页
21世纪舒婷论文综述_第2页
21世纪舒婷论文综述_第3页
21世纪舒婷论文综述_第4页
21世纪舒婷论文综述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舒婷研究综述 程琼晶 摘要:舒婷是朦胧诗歌的核心人物之一,她的名字不断被读者和评论者提 及,对其诗歌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80 年代初期对舒婷诗歌研究集中在舒婷诗 歌的合法性上。本文仅从思想和风格两个方面,并结合自己的一些观点简要综 述舒婷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舒婷 思想 风格 由于对“朦胧诗”的研究处于初级阶段,所以大多数的研究者将目光集中在几个有限 的表层问题上-诗歌的创作、诗歌的解读、诗歌的意义等等,代表文章有:孙绍振的恢 复新诗根本的艺术传统-舒婷诗歌创作给我们得启示 、刘登翰的一股不可遏制的新诗 潮-从舒婷的创作和争论谈起和通往心灵的歌-记诗坛新人舒婷等最具代表性。 80 年代中期随着对舒婷诗歌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对舒婷诗歌的研究向深层发展,研究主要 集中在对其诗歌涵义的解读方面,如 1983 年以后周良沛的殊途同归读舒婷几首诗有感 、80 年代后期有刘登翰的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论和谢冕的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 舒婷 ,这些论文对舒婷诗歌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由于其诗歌存在意象多样、修辞方法多 变、含义隐蔽、表达曲折等特点,因此在解读方面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90 年代以后 舒婷的诗歌已经成为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不可缺少的一页,对舒婷的研究开始向纵深方向发 展。舒婷诗歌的现代形式、舒婷诗歌对传统的继承性、舒婷诗风的总体研究、及从女性主 义角度探寻舒婷诗歌的意义、舒婷诗歌的情感趋向、舒婷诗歌的美学意义等等。从总体上 说,对舒婷诗歌的研究是从朦胧诗派的整体研究入手渐变到对舒婷的个体研究;从表层研 究逐渐转入深层研究;从舒婷诗歌的整体特征研究转入对舒婷诗歌各方面特征的具体研究, 从单个诗人研究转向舒婷同其他现代派诗人的比较研究。可以说舒婷的诗歌是“文革”时 代的产儿,但她的诗却并没有停留在那个时代,至今仍为国内读者所喜爱,并受到了多国 评论家的好评。这里就继续了前面的研究,在 21 世纪的到来,舒婷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 硕果。 一、闪耀的思想 “人类是一种使思想开花结果的植物,犹如玫瑰树上绽放玫瑰,苹果树上结出苹果” 如是此说,舒婷就是一颗很美的玫瑰树,闪耀出一朵朵芳香四溢的“玫瑰” 。这点点金光都 洒在了无数学者和读者的眼里,扎在他们的心里-“呼唤起了沉睡的女性意识” 、 “吼出 了爱的宣言” 。 舒婷的诗文创作自觉不自觉地反映出女性意识在其思想中的发展、演进。作为传统知 识女性, 其初期的作品多依从男性的价值观, 尽显柔顺、温婉的东方女性色彩,而第二 时期的作品视角多从男女两性的平等展开, 有意识地选择了与传统对立的姿态; 最终, 性别意识成熟起来的作家最终在世纪末放下了性别矜持, 走向了自信、自立、自然的女性 时期。2000 年,吴思敬舒婷及:呼唤女性诗歌的春天一文就道出“她的诗歌“渗透了 一种鲜明的女性意识” 。这篇文章以致橡树 、 神女峰 、 惠安女的解读为基础,指出 “舒婷对女性意识的张扬是全方位的。 致橡树是女性人格独立的宣言, 神女峰是对 传统女性观念的批判,那么惠安女则体现了对中国当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继吴思 敬以后,从女性视角研究舒婷诗歌的文章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严加兰从传统到现代的 跃进-解读舒婷创作中女性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立足于舒婷的诗歌创作,概括了舒婷女 性意识的发展成熟-婀娜的藤萝、当“木棉”已成长、与“风景” “传奇”挥别。舒婷笔 下的“女主角”就这样从一个传统的女性蜕变成了一个现代要求独立自由的现代女性。一 路“走来” ,始于传统又不止于传统,坚实地踏着当代女性的思想路径。王雅平的女性生 命和情感的写真-舒婷诗歌创作回眸与严加兰的论文有异曲同工之妙,王雅平特以舒 婷打破传统“爱情观”和初涉女性隐秘之地两方面来凸显现代女性意识,越发折射出那 “玫瑰之光” 。王莉在女性文学视野下的舒婷诗歌里论述了“舒婷以自觉的女性立场表 现女性的性别觉醒, 以鲜明的女性意识反思女性的历史命运, 以强烈的女性精神关注女 性的现实处境, 以超性写作方式表现对人的终极关怀, 凸现了女性诗歌的独特性。 ”本文 紧紧扣住了女性诗歌、女性命运、和终极关怀的主题,本着“女性的善良、温柔、纯情使 舒婷充满人道主义情怀。她关心人尤其是普通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 不满人尤其是普通 人的现实处境。她说当做一个正直的普通人都很不容易的时候, 我不奢想当英雄。 就 是这样, 舒婷走向了人心, 走向了永恒!” 波伏娃得出论断:女人不为是生而为女人的,而是被变成女人的。波伏娃她为女性吼 出了解放的第一声。舒婷也是走在一条让“女人生而为女人”的道路上,努力着! 在舒婷的诗歌文本中, 爱情诗占有很大的比重。爱是女人的宗教 , 很多时候, 我 们可以感到,爱情似乎是舒婷生命的支撑, 是她劳倦灵魂舒展飞扬的自由天空。尤其是在 那个灰暗寒冷的政治气候里, 她的爱情诗有如天朗气清、蕙风和畅的阳春三月, 熏暖而 荡开了许多冰封的心灵。从根本上说, 她的爱情诗歌反叛了文革时代正统诗歌的美学范式, 矫正了政治对爱情内容的抽空, 恢复了爱情的个人化、个性化特征。尤其重要的是对女 性自由人性、本真自我作了真实抒写, 将女性的内心诉求作了原生态的呈现。从这个角度 研究的论文有林平乔和张婉筠的舒婷诗歌的文化分析 、杨剑龙的一份发自肺腑的爱情 宣言-读舒婷的在致橡树 ,以及上面所列举的有关女性意识的论文,里面都一针见 血地论述到舒婷的爱情观。本质上是再现了女人的本真和身为女人的特性。 母亲形象, 是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新时期的历史背景, 使许多女性诗人对 母亲形象的书写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在李峰的在舒婷诗歌中的多义化的母亲形象中 论述了不同内涵的“母亲” ,终归就是惠特曼吐的那句话:“全世界的母亲多么的相象!他 们的心始终一样。 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 二、创作风格 风格是每个诗人的个性标签,风格于诗人就如人的气质于穿衣一样,即使同型同号, 可不同的人能穿出不同的风格与味道,散发自己的独特魅力,不可复制。 谈到诗,第一个浮现在脑海的字眼应该是“美” ,想象它是如何地“犹抱琵琶半遮面” 、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舒婷的诗歌也是具有这种功效的,就像使人走进世外花园, 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景致,令人心驰神往。那么1988年李黎的诗与美就是一部不能 跨越过去的重要桥板,它可谓是研究舒婷较早也较重要的著作。该书具体阐述了舒婷诗歌 的审美特征,分别从一般的直觉意象、错觉式意象(把“你”误认为“我” ) 、幻觉式意象; 分析舒婷的意象世界;并考察了舒婷是如何通过意象的排列、对照、印证和意象的流动转 变等手段传达诗人的情感,表现诗之美。该书对舒婷做了一个全心灵的扫描,观照到她精 神世界的每个角落。何世龙的论舒婷前期诗歌的抒情策略认为“生活在相同时代有相 同遭际的诗人们的主体的内在的精神的东西是大同小异的, 真正使舒婷成为舒婷的,是其 精神世界独特的显现方式,即其个性十足的抒情策略。 ”2006年林锐在论舒婷诗的创作风 格 较之何世龙的就更全面,他没有时间的限定,他从情感表达、文本结构和语言创造的 角度对舒婷的创作进行分析,令我们清晰的看到了舒婷建构的浪漫、飘渺、活泼、淳朴的 世界。 特别注意到孙秀华的试论舒婷诗歌的情感思维方式 ,这篇文章与陈仲义的朦胧诗 论一书中对舒婷的研究观点相近。他们都看到舒婷的复调式情感,领悟式的情感思维- -“情感性质是本能的,但它的力量能引人到超本能的境界;情感的性质是现在的,但它的 力量能引人到超现在的境界。我们想入到生命之奥,把我的思想行为和我的生命迸合为一, 除却通过情感这一个至门,别无它路。 ”,以及舒婷作品的底色-爱和诚挚。人是会随着环 境与时间渐渐改变或者成熟。在张华的试析舒婷诗歌风格的变化中,作者从题材、语 言、叙述方式、意象等各方面研究了诗人舒婷的风格变化:题材-从歌唱祖国大方向主 题到关注身边细小生活的转变;语言-由简洁优美而日常化;叙述方式从赠答式转化成 白描手法、意象-前期是有四类意象:物理性意象,如风、云、星、月等;生物性意象, 如杜鹃、海鸥等;社会性意象和宗教类意象等,主要以前两者为主。而后期意象则以社会 性占据主导地位。这四个方面研究了诗人舒婷的风格变化,得出了大概的不同点。但是遗 憾的是对诗人前期、后期创作的划分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时间。在诗歌语言研究的荒漠里, 作者也只是留下了一个足印而已。 诗歌语言通过提炼得以更精粹表现,是中国诗歌的传统,炼字、炼句是中国古典诗歌 的必备环节。可是现代诗歌语言的研究却一直讳莫如深,很少有学者深入,不过蜻蜓点水 般浅探而已,如:田皓的论舒婷诗歌语言的审美特征道出了舒婷语言具有:口语叙事 的纯朴美、含蓄蕴藉的弹性美、节奏鲜明的音乐美和隽永深刻的思辩美。其实仔细深究, 他就在说明舒婷诗歌语言还是穿着传统的外衣,也是我国传统诗歌的精髓所在。在舒婷: 语言为舵等论文中,见出舒婷执著于诗歌语言的追求,甚至到了令人“担心”的程度: “八O 年在北京,诗人刘祖慈曾对我说:舒婷,你不要字字珠玑,会累死你自己和你的读 者然而我还是死不悔改地被语言的洁癖,一次一次逼到死角。 ”1舒婷迄今为止公开发 表的诗歌不过数百首。然而,也正是这种对自己的“苛刻”要求,使她的诗具有更持久和 更广泛的影响力。实则, 舒婷:语言为舵只是在于论述舒婷诗歌很讲究语言的运用,并 不重于分析舒婷诗歌语言的特点。 四、结语 舒婷作为中国当代诗人的代表, 她那些优美感人的抒情诗写出了整代人的心声, 受 到无数读者的喜爱, 深刻地影响了一代青年。从思想文化的角度看, 舒婷的诗亦体现了 人们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 体现了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民族精神, 对 传统文化有扬弃, 对现代文化 (包括外来文化)有取舍, 对先进文化的构建具有警示和启 迪的意义;从艺术风格的角度来看,她是朦胧派中的一朵奇葩,集朦胧诗风于一身,丰富 了文学形象。舒婷成就了舒婷,她是读者心中一位高洁的女神,是历史天空中一颗璀璨的 恒星。 参考文献: 1 梅在那山舒婷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11页。 2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4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