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导读》课程考试题库_第1页
《经学导读》课程考试题库_第2页
《经学导读》课程考试题库_第3页
《经学导读》课程考试题库_第4页
《经学导读》课程考试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异同。 西汉初年,汉代儒家经籍中有两种写本:一种是汉初学者根据前辈学者口传,用当时 通行的“隶书”文字写定的写本,称今文经;一种是景帝以后陆续从古旧屋壁中发现、从 民间搜集到的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的写本,叫古文经。西汉前、中期,今文经学独盛,西汉 晚期,古文经学兴起。除了字体的异同之外,篇目的多少,一篇之中文字的多少和用字也 不同。这是双方分歧和斗争的基础。但是今古文经学形成长期对峙的两大学派,最主要的 原因还在于双方对孔子和六经的看法上,在依据的材料上,在对史实的解释上,以及在研 究原则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分歧。 第一,对孔子的态度上,今文学家认为,孔子是天生圣人;而古文学家则认为孔子是 三代文化的收藏者和保存者,是儒林祖师。 第二,对六经的认识,今文家认为,六经皆孔子所作,是孔子思想所托,是王道之大 纲;六经的顺序应该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古文家则认为,六经是三代文化典章 制度以及圣君贤相政治格言的忠实记录,故六经的顺序应该按时代排列:易、诗、书、礼、 乐、春秋。在对六经的来源上,双方也存在严重的分歧。今文家认为,古文经来源不明, 有作伪痕迹,疑点甚多,是异端之学。古文家则认为,今文经经秦火之余,学残文缺,今 文家信口说,抱残守缺;而古文经则是先秦旧典,完整无缺。 第三,在研究方法上,今文家注重微言大义,所以发展为章句义理之学;今文经学的 特点是微言大义地阐发说明孔子的思想,继承和发扬儒家学说。今文经学以春秋为孔 子为万世立法的“ 元经” ,其主流就是“ 春秋公羊学”。公羊学即为春秋公羊传里所阐发 的微言大义,主要包括大一统、大居正、大复仇、通三统、统三世、更化改制、兴礼诛贼 等。 古文家注重对经文本义的疏通理解和典章制度的阐释,所以发展为名物训诂之学。今 文家多徒腾口说,主观武断,强经就我,古文家实事求是,学风简明。 2、 五经正义 古代经书流传到唐代时,因版本差异、传抄讹误等原因,存在着不少异字别文。而那 些注经释义之作,又各持己见,多有歧意。解经者为了阐明自已的主张,往往不惜笔墨, 详作解释,致使字多文繁,冗杂难读。贞观年间,孔颖达等奉唐太宗李世民之命编撰五 经正义 。所谓正义,即对经书原有的注释再作注释,以统一异说,便于阅读。 五经正义 将经与注集而为一,分别注释。先释经,后释注,广征博引,采选众说,并对各派经学家 的见解进行了协调折衷。 五经正义颁布之后,即作为官方的定本而被各界接受,直处 于独尊的地位,是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儒家经典注释本。 3、 五经大全 明洪武年间,解缙就向朝廷上书,建议由官方修撰一部体现程朱思想的理学书籍。但 此事直到永乐 14 年(1414 年)11 月才正式施行。当时由胡广等 39 人奉明成祖之命,集诸 家传注纂修五经大全等七部大全。 五经大全的编纂是为了用程朱理学来统一思想、 统一学术、统一人们的行为方式,一切以程朱理学为尊。 五经大全编撰非常粗糙,几乎 全是抄录元人的著作,毫无学术价值。对选本没有经过严格的挑选,所用的选本都存在严 重的错误。 五经大全的纂修就标志着程朱理学的衰落。 4、 王阳明的经学思想。 明代经学最重大的成果是由王阳明建立起来的一套完整的心学体系。王阳明在建构心 学体系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经学进行了重新探讨和评价,其基本命题便是“经学即心学”。 其经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六经皆史” 。王阳明极力反对繁文传注,认为经即史,经本身反映的就是儒家史 学意识。他主张抛开大全一类著作,回到原始五经上来,正确体会儒家经典中的“道”, 发挥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功能。 第二, “圣人之学,心学也。 ”认为经学的旨趣就是对“ 道” 的体认,把握社会与人伦的 基本法则。经学应该以关心社会和人生为目的,特别要突出关于人伦道德主题。 第三, “主张日用” 与“ 主观臆断 ”的经学方法。他提出,治经的功夫必须要放在日用生 活之间,学以致用。通过经的学习,达到锻炼、陶冶培养身心的作用。王阳明 还认为,六经就是“吾心之记籍”,因此应当根据吾心的良知去发明经的意蕴。 学经必须求得本体明了,必须先明了自我本心的天理与圣人之心的天理和经书 中的“常道” 是一致的,不必外求。 王阳明的心学原本是为了矫正程朱理学的僵化之弊,以维系人心,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但是,阳明心学将“天理” 移植到人的心中,把一切外在的天理、天命之性都转化为内在心 中的感性欲求,认为天理便是人欲,天心便是人心,充分肯定了人欲的合理性,高扬了人 性的主体意识。这些观念显然是与传统的价值观相悖的崭新的思想要素。特别是它提倡独 立思考,反对盲从迷信,在客观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这样,阳明心学发展的趋势, 就正好走向了与其主观愿望相反的历程,引发了宋明理学的解体。特别是王门后学发展成 为与正宗“圣学 ”相背离的异端之学。 5、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一、西汉经学,并无所谓古文者,凡古文皆刘歆伪作。 二、秦焚书,并未厄及六经,汉十四博士所传,皆孔门足本,并无残缺。 三、孔子时所用字,即秦汉间篆书,即以文 论,亦绝无今古之目。 四、刘歆欲弥逢其作伪之迹,故校中秘书时,于一切古书多所羼乱。 五、刘歆所以作伪经之故,因欲佐莽篡汉,先谋湮乱孔子之微言大义。 意义:新学伪经考不是一部一般的辨伪之书,而是站在今文经学的立场,对古文 经学发起总攻击,并借以鼓吹变法维新的重要理论著作。该书用考证的方法说明自东汉以 来的古文经典,多出自刘歆伪造,不是孔子的真谛。该书以考证辨伪见长,在考辨古籍方 面有独到之处。 新学伪经考对后世影响极大,二十世纪的“疑古”、 “辨伪”之风,就是在 它的影响之下而出现的一股学术思潮。但由于康有为的治经不是单纯的从学术上去争经籍 的真伪,而是披着经学的外衣为其政治目的服务,所以该书虽然有许多精确的论断,但也 有不少强劲就我的武断之处。梁启超说:有为“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 之大忌。 ”因此, 新学伪经考的价值主要不在学术上,而在于政治。 6、 八卦的卦象、卦名、卦画、卦德。 八卦卦名:乾, 坤, 震, 巽 xn,艮 gn, 兑 du, 坎, 离。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 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八卦卦象:卦象有大象、本象、广象、逸象、补象、参象、五行象、内象、外向等。 八卦卦画: 卦德:从八卦的卦象中还归纳出卦的基本性质,称为卦德,或卦性。如:乾,健也;坤, 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悦也。 7、 先天八卦图 先天八卦图为邵雍绘制,分先天八卦次序图和先天天八卦方位图。次序是:乾一兑二 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方位图是乾南坤北、离东坎西、东南为兑、东北味震、巽为 西南、艮在西北。把次序和方位结合起来就是,将君主和帝后的乾坤置于南北正位,然后 将乾系的兑、离、震居左,象征天向左旋;将坤系的艮、坎、巽居右,象征地向右动。 8、 后天八卦图 后天八卦图据说是周文王所画。由于中国位居东半球北部,所以观察乾(天)的正中 位置在西北,而坤(地)则位于西南。艮为山,接近天,在东北;巽为齐平,近地,在东 南。然后,另外四卦分别是:震在东,兑在西,离在南,坎在北。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乾六 兑七艮八离九。 9、 九宫八卦图 “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九宫”之法用之 多端。汉代时有“ 九宫占” 、 “九宫术 ”、 “九宫算”、 “九宫八风”、 “太一下行九宫”、 “太一坛”等, 是于占、术、算、医、纬、建等方面的应用。 “九宫八卦图”也叫“九宫术”图,是与八卦相配 之后,对周易的进一步阐释。 10、 六十四卦的排列及其意义 将八卦两两相重,就成为六十四种各不相同的六画卦形,此即“六十四卦”,也称为“别 卦”。六十四卦的排列,体现着一定的次序,其中有两项主要规律可寻: 第一,从相承相邻的两卦看,多以卦象互相倒置为次序,六十四卦中有五十六卦皆如 此例,惟乾、坤、山雷颐、泽风大过、坎、离、风泽中孚、雷山小过八卦,卦形颠倒而形 不变,而是以六爻互为交变为次序(位置并排之爻,阴阳互变) 。如乾坤相次,六爻交变; 颐大过相次,六爻亦交变。余四卦可类推。 第二,从六十四卦的整体排列来看,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又从相承相受的 全过程中表露出事物产生、发展的诸阶段的递进、转化程序。 六十四卦卦形以特殊的象征形象,分别谕示六十四种事物、现象的特定情态,反映了 周易作者对自然界、人类社会的认识。六十四卦的出现,形成了周易以阴阳爻象 为核心,以八卦物象为基础的完整的符号象征体系。 11、 易经的义例:卦时、二体、爻位、 “承、乘、比、应” 、互卦、卦主 卦时:指某卦当时的具体形势、具体情况、变化趋势与条件。时原指天时, 彖传中将其 引申为与社会、人生的某种处境相联系。 二体:每一卦的一、二、三爻为一经卦,称为下卦,又叫内卦, 左传称为贞卦;四、五、 六爻为一经卦,称为上卦,又叫外卦, 左传又称为“悔”。这就是所谓二体。上下体(或 上下卦、内外卦)既可象征事物发展变化的两个阶段,即下卦处于小成的阶段,上卦为大 成的阶段;又可以象征事物所处地位的高低,或所居地域的内外、远近,等。 爻位:每一卦有六爻。由于六爻在卦中所处等次不同,所以其象征意义也不相同。一般是: 初爻象征事物发端萌芽,主潜藏勿用;二爻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适当进取;三爻象征事 物功业小成,主慎行防凶;四爻象征事务新进高层,主警惧审时;五爻象征事物圆满功成, 主处盛戒盈;上爻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穷极必反。在具体卦爻中,又各有其复杂变化和 含义。 “承、乘、比、应”: 承、乘、比、应是六爻之间的四种关系,它从四个方面说明在复杂 环境中爻象变动发展的或利或弊的外在条件以及在一定条件制约下的某些规律。 承:凡下爻紧靠上爻叫做承,就是以下承上的意思,而侧重于阴爻上承阳爻的意义。注意, 要以阴阳当位之爻相承为吉。不当位者相承多凶。 乘:凡上爻高凌下爻叫做乘,就是以上凌下之意。主要是指以阴爻乘阳爻叫“乘刚”,象征 弱者乘凌强者,小人乘凌君子。爻义多不吉善。但阳爻居阴爻之上则不言乘。 比:凡六爻之间逐爻并列者叫作比,就是两相比邻的意思。两爻互比之际,体现着承、乘 的关系,是吉是凶,应结合爻位与阴阳来考虑。 应:凡六爻之间处在下卦的三爻与处在上卦的三爻皆两两交感对应,即一对四、二对五、 三对上叫做应爻。对应之爻一阴一阳的,可以两相交感,称为有应。 互卦:六十四卦之中,除初爻与上爻以外,第二爻到第四爻组成一卦,第三爻到第五爻组 成一卦,此两卦便组合成一组互卦。二、三、四爻为“下互”;三、四、五爻为“上互”。 卦主:六爻之中,有为主之爻,叫做卦主。卦主有两种类型:一是:“成卦之主”,即该卦 乃因此爻的意义而起者。二是“主卦之主”,即该卦六爻之中最完美的主爻。此类卦主必是 爻德美善、得位得时者当之,各卦的第五爻多为主卦之主。 彖传往往揭示出卦主所在。 12、 乾卦的卦辞、爻辞、彖传 卦辞:乾:元,亨,利,贞。 爻辞:初九:潜龙勿用。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上九:亢龙,有悔。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彖传: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始终,六位 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 宁。 13、 坤卦的卦辞、爻辞、彖传 卦辞: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 贞,吉。 爻辞: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 道光也。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 知光大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彖传;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 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 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14、 易经卦辞和爻辞的类型 卦辞和爻辞易经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词主要来源于占筮的纪录,后来经过整理、 编纂而系于各卦或各爻之后,主要用于人们占筮时解卦。每一卦有一条卦辞,概括该卦的 大意,每爻有一条爻辞,解释该爻的意义。对于卦辞和爻辞的内容,历代易学家有许多种 分类法,大致说来,有如下几种类型: 1、记事之辞 指的是记载古代故事的卦爻辞,用来表示卦爻的吉凶。 2、说事之辞 是指通过直接叙说人们的行为、事情并表示吉凶的卦爻辞。 3、断占之辞 指的是论断吉凶休咎的卦爻辞. 4、取象之辞 是指通过卦爻辞抽象的一定事物的性质、变化、状态等来比拟、指示人事 吉凶的卦爻辞。 15、 彖传的解经体例 彖传是今本易传七种中的第一种,分为上下两篇。 彖传是解释彖辞的,故 也称彖辞传 。 彖传的解经有其特殊的体例,了解其体例,把握其思想,对于读易 是很有帮助的。 分析别卦卦体,彖传对别卦卦体的分析,一是从经卦的卦德入手,二是从经卦的卦 象入手。经卦的卦象及八卦的取象,经卦的卦德及八卦的性质。 阐释卦名卦义,彖传解经,往往由卦名而及卦义,从别卦卦名入手,推阐一卦之义。 其释卦名,或用义训,或用声训,或两者并用。 解释卦辞,解释卦辞,是彖传的主要工作。 彖传对卦辞的解释,其方法灵活, 不拘一格。 解释别卦卦象,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名卦义,也有少数与卦形之象有关。 彖传的 解释就是揭示这一点。 剖析爻位爻义,卦辞是总说一卦大义的。而最能体现卦义的,则在一卦的主爻。故彖 传解释卦辞等,常用爻位、爻义说。 16、 大象传的体例和思想 大象传六十四条,分别解释六十四卦的卦名和卦义;其语词简练,其六十四条皆由 两段话组成。 大象传分析别卦的卦象,一般不涉及爻辞,也基本上没有八经卦的德性象征之说, 其释象的常规是由上而下释卦体。 大象传对卦象的解释,是从经卦的取象入手的。 大象传对八纯卦解释是立足于经卦的取象。 除了根据卦名阐述卦义之外, 大象传还从别卦卦体之象取义为说。 大象传从别卦卦体、卦名中摄取卦义,有一明显特点,就是只从正面立言,不谈其 负面意义。 大象传的思想是纯粹的儒家思想,基本上可分为政治和人生观两部分。 大象传的政治关基本上是儒家的民本论,其人生观方面则多道德教训之义,特别强 调道德修养。 总之, 大象传解经的特点,前半句讲天道,后半句讲人事。认为天道与人事具有 同一性,故因天道而明人事。 17、 系辞的内容 系辞是今本易传的第种,分为上下两篇。 系辞通论易传和筮法大义, 对一些重要的观念和爻辞作了重点诠释,是今本易传种中思想水平最高的作品。其 内容主要有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论占筮的原则和体例;系辞传论占筮的原则和体例,其内容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卦爻辞的意义及其卦象爻位等的解释,一是论揲蓍求卦的过程。 第二,论述易经的性质;系辞传认为易经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 有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所以君子有事要做,必 须向周易请教,而周易则有问必答,能告知未来,因此说是天下最精妙的典籍。 系辞传又认为, 易经既是圣人探讨事物的义理和变异法则的工具,又是载有圣人之 道的典籍。 系辞传关于周易一书性质的论述,将周易的卜筮功能降低到极度, 完成了周易从卜筮到哲理化的创造性转换,这给后来的思想家和易学家以深刻的影响。 第三, 易与天地准。 系辞传通过解释易传的占筮原则、讨论易经一书 的性质,对易经的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地阐述和发挥,其主要观点有三: 1,一阴一阳之谓道 2、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3、 易与天地准, 系辞提出:“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认为周 易与天地齐等,所以能包含天地的法则。 18、 易学对政治的影响 易学是一个庞大的学术思想体系,它是从西汉以后,历代学者对易经和易传 的研究和论述,其内容非常庞杂。 周易和历代易学著作,蕴含着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 思想,成为中华民族儒家长期追求的治国理念和原则。 第一, 和谐统一。如易经比 象:“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提出君王应亲和诸侯, 诸侯应该亲附中央。保持诸侯国与宗主国和谐统一的政治局面。起到了巩固中 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历史作用。 第二, 崇德广业。易学宣扬了儒家将易经运用于治国之道。 易传解释易经 的道理,可以使人们提高道德水平,扩大事业领域。易学则利用易经 、 易 传的思想推行德政、仁政,运用德政仁政可以开拓事业,将德与业相提并论, 而且以德作为事业成功的前提。易学还发挥了易传中统治者需要有“广业” 的思想。 第三, 以民为本。易学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发挥了易经 、 易传提倡的安民、 悦民、与民同甘苦的思想。 第四, 注重礼法。 易传将儒家的礼和法家的法相结合,使治国思想相得益彰。 易 传以儒家的以礼治国思想为主,吸收了法家的依法治国思想,易学发挥和宣 扬了这种理念。首先,主张“非礼弗履”。要求人们的行为受礼的约束。其次, 主张“明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