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_第1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_第2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_第3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_第4页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辅修双学位 招 生 简 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是我校历史最为悠久的专业之一。人才培养体系 完整(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师资队伍雄厚、专业特色明显,就业率 100%,有较大发展潜力的 优势专业。2005 年我校成为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首批常务理事单位(15 个),2006 年我校进入 全国研究生国际贸易学专业排名前 10 名。 一、 课 程 设 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经济数学基础 4 64 4 湖北省精品课程 2 西方经济学 4 64 4 湖北省精品课程 3 管理学通论 4 48 3 校精品课程 4 会计学 4 48 3 国家精品课程 5 国际贸易学 5 48 3 湖北省精品课程 6 国际金融 5 32 2 校精品课程 7 国际贸易实务 5 48 3 国家级试验中心网络对抗 8 国际市场营销 5 48 3 校精品课程 9 外贸函电 6 48 3 全英文教学 10 中国对外贸易 6 48 3 校精品课程 11 国际商法 6 48 3 校精品课程 12 电子商务 6 48 3 / 13 国际技术贸易 7 32 2 / 14 商务谈判 7 32 2 / 15 国际贸易结算 7 32 2 国家级试验中心网络对抗 16 商务英语口语 7 32 2 全英文教学 17 专业论文(含实践) 8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 学时+5 周实践)/50 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二、 任 课 教 师 姓 名 性 别 年 龄 职 称 学 历 学 位 黄汉民 男 48 教授、博导 研究生 博士 张相文 男 45 教授、博导 研究生 博士 张新国 男 56 教授、博导 本科 学士 张建民 女 53 教授、博导 研究生 博士 张华容 男 45 教授、博导 研究生 博士 丁梅生 男 52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硕士 王 平 女 43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姜 鸿 男 38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曹 亮 男 37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刘新燕 女 33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沈 铖 女 39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应 斌 男 33 副教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余乐芬 女 37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谭 智 女 30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钱学锋 男 29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田毕飞 男 29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黄漫宇 女 31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吴英娜 女 31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费显政 男 33 讲师、硕导 研究生 博士 三、培 养 特 色 一是教学组织上,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打造精品辅修专业。本专业 17 门辅修课程,除专业核心 课程组织本专业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之外,其他课程均从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学质量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进行 教学,通过整合全校优质资源来保证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起来,要求学生既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 国际贸易学基本理论和本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又掌握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实务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学生既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又掌 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能利 用计算机从事涉外经济工作;能运用计量、统计、会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决策。 四是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在学科知识体系上,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 础理论和方法、对外贸易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外贸法律。体现了经、管、法 相结合的特点。 四、报 名 条 件 凡教育部直属七所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划内在校本科生。 时间安排:大二上学期报名;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共计五个学期学习。 五、收 费 标 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 100 元,共 50 学分。分两个 阶段收费:第一阶段:2500 元,第二阶段:2500 元 六、报 名 手 续 1、报名时间:二八年 9 月 20 日12 月 20 日 2、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登记与现场确认、交费的方式(具体参看 /报名须 知) 3、报名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泉楼北楼 430 室 辅修教学办公室) 4、联系电话:02788386661 5、联系老师: 王老师、阙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 招 生 简 章 人力资源管理是目前就业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专业之一。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基 本理论与基本操作技能,熟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法规和政策,具有良好的个人可信度、人际沟通能力和 组织协调能力,既能为组织做出战略贡献又能很好地完成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具体职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专 门人才。 一、 课 程 设 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64 4 未学数学的学生必选 2 管理学 4 64 4 3 组织行为学 4 48 3 4 企业伦理 4 48 3 5 人力资源管理学 5 48 3 6 人力资源经济学 5 48 3 7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 5 48 3 8 员工素质测评 5 48 3 9 绩效管理 6 48 3 10 薪酬管理 6 64 4 11 员工关系管理 6 48 3 12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应用(实验室上课) 6 48 3 13 战略管理 7 48 3 14 营销管理 7 48 3 15 专业论文(含实践) 8 5 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 学时+5 周实践)/50 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二、任 课 教 师 本专业现有 11 名在职教师,其中,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有 5 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有 8 人,正在从 事博士后研究的有 2 人。自 2003 年以来,本专业教师在心理学报 、 管理科学学报 、 中国工业经济 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等重要刊物发表专业学术论文近 100 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基金和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课题 7 项,参与 15 项。 三、培 养 特 色 一是教学组织上,整合全校优秀教师资源,打造精品辅修专业。本专业 14 门辅修课程,除专业核心 课程组织本专业优秀教师进行教学之外,其他课程均从全校范围内遴选教学质量效果好的优秀教师进行 教学,通过整合全校优质资源来保证辅修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双向教学。要求学生系 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类基本理论知识和企业经营管理实务的基础上,强调学生要深入学习和掌握人力资源 管理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并着重通过“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养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决策 与分析、员工关系管理和软件操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是结合专业特点,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向提高。学生既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 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 组织协调及领导的基本能力;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 展动态,又能熟练运用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个 人可信度。 四是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的办学理念。起到学科交叉作用,使选修我专业的学生既懂专业 知识, 又懂计算机技术; 既掌握工科知识又懂管理、经济, 使之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从而满 足了学生求知好学的要求。本专业在辅修专业中加设考研课程,同时结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课程 体系设置进一步体现学科的前沿, 教学内容反映最新科技成果。突出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全面培养学生的 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生存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报 名 条 件 凡教育部直属七所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划内在校本科生。 时间安排:大二上学期报名;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共计五个学期学习。 五、收 费 标 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 100 元,共 50 学分。分两个 阶段收费:第一阶段:2500 元,第二阶段:2500 元 六、报 名 手 续 1、报名时间:二八年 9 月 20 日12 月 20 日 2、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登记与现场确认、交费的方式(具体参看 /报名须 知) 3、报名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泉楼北楼 430 室 辅修教学办公室) 4、联系电话:02788386661 5、联系老师: 王老师、阙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专业辅修双学位 招 生 简 章 工商管理专业 2007 年被评为省级品牌专业,拥有三门校级精品课程、两本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具 有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平台,优秀的教学团队和科学的课程设置是我们培养高 质量管理人才的重要保障。就业形式持续稳定,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就业去向包括:一是各级经济 管理部门;二是工商企业;三是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其他类型的咨询服务等中介企业;四是包括 银行、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五是在国内院校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到国外学校深造学习。工 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为现代工商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综合管理人才。 一、 课 程 设 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管理学 4 48 3 2 人力资源管理 4 64 4 3 市场营销 4 48 3 4 物流管理 4 48 3 5 管理经济学 5 48 3 6 战略管理 5 48 3 7 企业生产与运作 5 48 3 8 财务管理 5 48 3 9 产业经济学 6 48 3 10 质量管理 6 48 3 11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48 3 12 系统工程 6 48 3 13 技术经济学 7 32 2 14 电子商务 7 48 3 15 公共关系学 7 48 3 16 专业论文(含实训) 8 5 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计 (720 学时+5 周实践)/50 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二、 任 课 教 师 工商管理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授 5 名,副教授 13 名,讲师 3 名,其中博士生导师有 3 名,硕 士生导师 15 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 72%, 。本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高的学术水准,并采 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显著。 姓 名 年 龄 专业 职 称 学 历 学 位 职务 汪海粟 53 企业管理 教授 研究生 博士 MBA 学院院长 胡立君 47 工业经济 教授 研究生 博士 MBA 学院副院长 任剑新 41 企业管理 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绍和 50 企业管理 副教授 本科 工商管理系系主任 黄兰萍 47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企业管理教研室主任 余平 60 企业管理 副教授 本科 吴勤堂 58 企业管理 教授 研究生 硕士 刘大明 51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硕士 胡铭 39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陈敏 45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胡川 36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工商管理系副系主任 许镇冰 58 企业管理 副教授 本科 高宝荣 40 企业管理 副教授 本科 王彧 39 管理科学与工程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崔元锋 31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博士 刘培松 38 贸易经济 副教授 研究生 硕士 刘春玲 44 企业管理 副教授 研究生 硕士 李克克 38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讲师 研究生 博士 企业管理教研室副主任 姚升保 31 管理科学与工程 讲师 研究生 博士 徐国虎 36 企业管理 讲师 研究生 博士 三、培 养 特 色 一是以管理知识为主,实行多学科交叉渗透。要求学生全面掌握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商 务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注重战略管理、人际沟通、推销谈判技巧等方面的技能训练。 二是注重管理者的素质和能力开发,积极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决策能力、公关能力、咨 询诊断能力、组织指挥能力、涉外经营能力等。 三是通过本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内容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基本达到以下培养要求: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掌握管理的定量、 定性分析方法;3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以及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工作问题的基本能力;4熟悉国内国 际企业管理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 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7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和中文写作能力。 四、报 名 条 件 凡教育部直属七所重点高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 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计划内在校本科生。 时间安排:大二上学期报名;大二下学期开始至大四下学期共计五个学期学习。 五、收 费 标 准 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湖北省物价部门批复我校的收费标准执行,每学分 100 元,共 50 学分。分两个 阶段收费:第一阶段:2500 元,第二阶段:2500 元 六、报 名 手 续 1、报名时间:二八年 9 月 20 日12 月 20 日 2、报名方法:采取网上报名登记与现场确认、交费的方式(具体参看 /报名须 知) 3、报名地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文泉楼北楼 430 室 辅修教学办公室) 4、联系电话:02788386661 5、联系老师: 王老师、阙老师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二八年八月二十日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市场营销专业辅修双学位 招 生 简 章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国内最早引入市场营销学课程的院校之一,也是最早建立市场营销专业的院校 之一。市场营销学专业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优势专业,开设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于 2004 年获国家级精品 课程称号(湖北省高校中唯一) ,市场营销专业 2006 年被纳入湖北省本科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市场营销 教研室多次荣获湖北省优秀教研室称号。 一、 课 程 设 置 序号 课 程 名 称 开设学期 学时 学分 课程说明 1 社会调查与统计应用 4 64 4 未学数学的学生必选 2 管理学通论 4 48 3 3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4 48 3 4 市场营销学 4 48 3 5 消费者行为学 5 64 4 6 市场营销调研 5 64 4 7 销售管理(含分销管理) 5 64 4 8 广告策划与管理 5 48 3 9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6 48 3 10 企业公共关系 6 48 3 11 电子商务 6 48 3 12 国际市场营销 6 48 3 13 商务谈判 7 32 2 14 营销模拟 7 48 3 15 专业论文(含实践) 8 5 周 5 一对一指导 合 计 (720 学时 +5 周实践)/50 学分 注:课程前加表示该课程为辅修必修课程。 二、 任 课 教 师 市场营销教研室 16 位成员中,有高等院校首届国家级名师奖(全国管理学科唯一)获得者、全国优 秀教师万后芬教授;8 位专业骨干教师均具有高级职称,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和科研能力强,多次为企业 和政府高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