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警校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路_第1页
一个警校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路_第2页
一个警校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路_第3页
一个警校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警校毕业生的跨专业考研路 文/求学考研杂志 吕晓钰 其实,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我就想过有朝一日自己成功了,一定要写篇回忆性的文章, 记录那段刻骨铭心的日子。不料这个想法一拖便是三四年。就在往事如风般将要渐渐淡去 的时候,眼前的机缘让我慢慢启开记忆的闸门,仿佛又回到了四年前。 遭遇挫折 我就读的本科院校是一所警官大学,和很多警校一样,这里的学生大多是怀着对人民 警察职业的满腔热忱走进了大学校园,也热衷于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准警官。大家的目标是 毕业后考取公检法部门的公务员,从事自己所喜爱的警察行业。面对日益增加的就业压力, 学校更是积极鼓励每一届毕业生认真准备公务员考试。警校的学生考警察职位自然还是具 备一些优势的,例如平日里专门设置的多门法律必修课,警务化的管理方式,每天的队列 会操、体能训练等。另外,一些公务员部门的招考职位,也仅限于公安类专业报考。这些 原因致使我们在入学之初便已将未来的就业方向定位在人民警察这个职业上。所以,在共 有四十多个人的班级里面,选择考研的我们四个人算是另类了。现在看来,我们也并没能 逃离这些原因的影响。我们的专业是行政管理,而四个人里面,只有一个同学选择了大的 跨度哲学,另外一个报考了较相近的法学,我和另一个同学报的是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的行政管理。 进入大四以后,班上的气氛便已开始紧张起来,为了准备年前的国考,大家基本上都 在做公务员考试的模拟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为防止意外,选择了两手抓,重点准备考研 的同时报考国家公务员。不过,公务员报上名以后,直到进入考场考试,其相关资料我一 天都没有看过,之所以报名也只是给自己一种心理上的慰藉,想要在某种程度上减轻自己 考研的压力。因为自己对于考研实在没有太大的把握。当初决定考研的原因是想给自己一 个提升的机会,不想就这么匆匆的结束自己的读书生涯。另一方面的原因是总感到自己所 学的管理知识与现实结合的并不是太紧密,就业的方向并不是太明确等。这些其实是当下 很多学科的特点,个中原因很复杂,除了课程设置上的不合理性外,更重要的是学生缺乏 必要的社会实践。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能够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提高, 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不但可以弥补自己本科知识体系的不足,在就业上更具竞争力,还可 以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大学几年,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自己的自制力不足,我并没能做到始 终如一的刻苦学习,更多的是突击学习。自己戏称为“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 后来才深深体会到,平日里,这种学习方式应付一般的科目考试还可以,真的到了考研的 战场上真刀真枪比拼时,问题便会暴露出来。 因为这种惰性,我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时间就过去了大半。在还剩两个月的时候, 因为学校警务化管理严格,考研的气氛太淡,在征求过老师的同意后,我和另外两个考研 的同学选择了出去租房准备考试。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的开始了意识到自己还有很多的资料 要看,很多的题要做。这次考研的结果就可想而知了。 现在想想,这次考研失败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决定考研的时候已经是大四入学了, 在时间上不算十分宽裕;另外复习的方法存在问题,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没有主动向过来 人询问过经验或教训;自己从心理上看似十分重视考研,但是在行动力上不足;看着周围 的同学在准备公务员考试,自己开始左右摇摆,决心不够坚定;外语基础不是太好,对其 重视程度不够;最为致命的是自己逐渐对所考专业丧失了兴趣,我在看专业课的过程中, 越深入越发现自己提不起精神来。直到后来才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对深入研究管理类的理 论并不感兴趣,更讨厌被动地去死记硬背。由此,我的一个感悟是考研时选择自己所喜爱 的专业真的太重要了。 艰难抉择 毕业后,或许是思维定势吧,当时我只认定了两条路,继续考研或参加公务员考试。 这个时候开始静下心来反思,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想要做什么样的人?经过认真 的考虑后,我选择了再次考研。等决定下来,也已经到了 8 月底了。有了上次考研的教训, 做出决定后我全面分析了自己情况,既然对原来自己所学的专并不感兴趣,就不能再考这 个专业了,应该在慎重地考虑自己的兴趣后,选择一个可以让自己充满激情、乐意为之献 身的专业;外语基础不好,一方面需要恶补英语,另一方面北京的高校多,每年有很多全 国的考生扎堆往北京考,这样势必将英语的分数线拉高,为了降低考研的风险,自己必须 避开北京考区,不再考公安大学,而选择其他地方的高校。 这个选择的过程并不顺利,首先是专业,我认为自己从小感兴趣的是中文、历史和哲 学。中文专业是传统学科,考生数量庞大,历年都是竞争激烈,我自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 并不具备这个实力。前面跟我一起考研的两个同学都在当年考取了自己理想的院校。其中 一个同学劝我也考法学专业,我经过考虑也放弃了。最后,我决定在历史学和哲学中间做 一个选择。因为另一个同学考的哲学专业,一起准备考研时我也曾翻过他的参考书,庞大 的哲学体系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哲学的严密性让我叹服,其中的一些问题也深深地吸 考研指南与人生规划读本 引了我,譬如芝诺悖论中的“飞矢不动” 、 “人龟赛跑”等。不过因为考虑到应用性,那个 时候即使对自己考研没有信心,并未曾下决心来年一定要报考哲学专业。直到考试失利后, 我才认识到一定要对所学专业感兴趣。这个同学知道后鼓励我选择哲学专业并答应为我提 供指导和帮助,这让我最终下定了决心报考哲学。 其次是选择学校,这方面相对较为容易些,放弃了北京等一线城市后,考虑到自己是 山东人,弟弟又已考取了山东大学的研究生,同时山东大学以文史见长,文科的口碑很好。 经过思考后,便定下了报考的目标山东大学。不过在具体的专业选择上,我又遇到了 难题,中哲、西哲、科哲等专业的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虽然相同,但对它们的研究方向等 问题并不是太确定,于是便到处打听、上网查询,着实费了一番脑筋。说来也巧,后来在 购买考试复习资料的过程中,结识了一个十分热情的学兄,他建议我选择与社会结合较为 紧密的科技哲学。到完全确定下来这个专业的时候已经是 9 月中旬了。 破釜沉舟 经过了一次的失利后,既然自己再次选择了考研之路,就不能再动摇,也不允许失败。 我暗暗告诉自己,这次真的是背水一战了,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为了能够全身心的准 备考研,大约是十月份的时候,我在济南山东大学的老校附近租了房子复习考试。经历过 再次考研的人都明白,这个过程是一种磨练,既痛苦又十分充实。 因为自己是跨专业考研,时间也比较紧。我到济南后便换了手机号,只告诉了家里人 和几个同学,平时一律关机,只有在跟家人、学兄联系或晚上累了的时候才会开机。我没 有像很多考研的同学一样去自习室,就在自己租的房子里面闭门读书,在我看来这种方式 更节省时间,也更适合个人的习惯。那段时间我脑海里经常浮现出一句话:两耳不闻窗外 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累了就在屋里走走,偶尔翻翻齐鲁晚报或者买份南方周 末读读,有时候傍晚也会去老校的操场上跑跑步。 这时才充分体会到了跨专业考研的困难,自己以前没有任何的哲学基础,哲学的入门 并不是特别容易,尤其是西哲,在一些哲学观念的演变和认识方面,稍有一些偏差可能就 会“走火入魔” ,从而影响对后面的哲学家观点的认识,导致难以形成自己的认识系统。山 东大学的哲学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参考书是冯达文和郭齐勇主编的新编中国哲学史 、 谭鑫田主编的西方哲学教程 ,后者是山东大学出版社早些年出版的书目,市面上很难见 到,我虽然淘到一本,但为了更好地理解哲学史,又同时参考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赵 敦华著的西方哲学简史一书。中哲方面也参读了郭齐勇编著的中国哲学史 。 同时,我也充分感受到了哲学的魅力,激发了自己对它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 遇到了一些问题,除了少数情况下会与自己的同学或一些学兄联系询问外,一般都是自己 独立思考直到问题解决。或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基础,短时期内对哲学的语言还不太熟悉, 领悟力也还够不强,有时候面对一个哲学问题,会思考整整一天。尤其是读到康德的哲学 思想时,每一段我都会反反复复地读很多遍。每当苦思冥想后茅塞顿开时,心中会充满着 克服困难后的喜悦,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专业课我反复看了很多遍,从第一遍如 坠云雾到最后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我有一个缺点,不习惯于做读书笔记,更喜欢在书上写 下自己的感想,比如有了问题就在本子上涂画,思考后再将感受写在书上。很多考研成功 的人,都是习惯于做读书笔记的,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让自己做到眼到手到,能够 集中精力学习。我主要是因为时间紧,不便再改变自己的习惯,便放手一搏了。缺少了手 头上的功夫,为避免眼高手低,我力求多读几遍,做到熟稔在心。现在每每看到手头上被 翻旧破损的参考书,当时读书的情景便历历在目。 复习的日子是枯燥的,也是快乐的,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转眼间,又到了考研的 日子,那时我自己制定的一些计划还没有全部完成,例如再通读一遍专业课参考书等。带 着遗憾和忐忑,我进入了考场,每考完一场出来,因为经过一两个小时的奋笔疾书,便感 觉脖子和手臂酸痛。最后一科考试结束后,自己并没有太多的喜悦,只是感到压力一下子 减少了很多。考试那几天,我告诉自己最多的一句话便是,尽人事,听天命。 等待成绩的日子里,因为要过春节,每天很忙碌,也就感觉过得挺快。每想到考试结 果,我很清醒的明白,自己虽然付出了努力,但毕竟是半路出家,时间仓促,所以仍不能 奢望太高,还是要做好两手准备。最终当自己知道以四百多分的成绩上线的时候,才放下 了自己一直悬着的心。这个时候,梦想又近了一步,付出的努力也开始有了收获。 接下来的一切进展顺利,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