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_第1页
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_第2页
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_第3页
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_第4页
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个日本海归国内一个多月就职活动的感受 先说一下自身大致情况:本科毕业后在国内一国企银行干了两年。之后辞职去日本一个国立大学读 硕士,文科专业,今年四月份毕业回国。 在家呆了两个多月后,七月初到的目前这个城市(国内一线城市)。经历无数简历投递,面试之后, 前天终于拿到比较满意 offer,之前拒了两家 offer。 由于有银行的工作背景,虽然在日本留学很多人定势思维一定要进日企,但是本科毕业时职业生涯 规划也是做金融方面的工作,所以我的就职活动目标比较明确,就是在金融领域里面看具体的工作 内容、公司背景和薪酬了。 说这些个人情况,是希望能对大家有个参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况,我的经验和教训不一定适合 你们,反正大家各取所需,我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感受说出来。在应届生论坛看了不少高质量的帖 子,包括一些具体操作方面的指导,也算回馈论坛的帮助。 一、心法方面: 1.定好一个大方向比较重要 人时常有太多的选择可能不是一件好事,会挑花眼。在日本学到一点就是“专注”,原因很简单人 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一次只能专注做一件事。 去年快毕业时候就面临选择问题,是留在日本还是回国。说实话过程很痛苦,期间我还有过轻度的 抑郁症,不过人的成长也许就通过这种涅槃重生的过程,只有爬过了眼前的山才可能继续欣赏下一 座山的风景。由于是文科,当时留在日本的话,选择不多,基本就是做贸易相关的事情,经常出差 中国,或者在日本各地的工厂、事务所跑。贸易这个行业同我期望的金融行业差别是很大的。 由于我们是中国人,通晓中国的人情世故;又在日本上了研究生,会日语,知道日本人的思维方法, 日本社会的运作模式(这是跟国内日语专业毕业生比优势的地方)。所以日本人愿意雇留学生给他 们讨价还价,要么是把东西谈便宜点,要么把人工谈便宜点。当时在日本的就职活动回头想想只是 因为所有的留学生都在找工作,自己也要去参加。就跟国内大四时候大家都报公务员、都考研自己 也要玩票性质是一样的,随波逐流被裹挟。 后来自己想通只有回国才能继续金融方面的工作,才有可能从事这行,也就理性面对这些选择,哪 怕亲戚、朋友对我种种质疑,甚至非议。客观上讲,中日之间差距已经远没有 10 年、甚至 20 年前 那么大。10 年前一个月打工 7000RMB(10 万日元)拿回来是一笔大钱(想想 2000 年时北京房价多 少钱),现在留学生拼一个月拿回来 7000RMB 相信国内朋友不会觉得多。 当然在日本就职也有日本就职的好处,人各有志,我只是说我个人的情况而已。 所以当我定下这个方向的时候,找工作对我不是非常痛苦,难以抉择的事情,这对心态的调整非常 重要。 2. 不要被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情牵绊 很多人可能定势思维地想在日本留学了就一定要进日企。我目前的看法是选择行业、企业比是不是 日企更加重要。 进不进日企的问题困扰了我一段时间,后来跟以前银行领导交流之后发现这种思想很狭隘。说实话 日语只是一个技巧、谋生技能而已。我的理解是把日语说的很好和我把菜炒得很棒本质是一样的, 都是一门技术罢了。不可能因为一个人能把宫保鸡丁做的很好,或者汤煲得好就一定要去做厨师吧? 当然能够在日企里面找到适合自己的行业、企业那是最完美的,但是如果只是想找日企,就跟一个 小伙子找对象说“我就是想找个女孩子,别的无所谓”一样傻。 3. 调整心态、定位很重要 由于我家里没有非常大的负担,自己也还有一点积蓄,所以找工作不是很急躁。人一急躁,就会急 功近利,就像运动员压力过大而导致动作会变形一样。 很多人想着一份不合适的工作先干着,等有更好的再跳。姑且不论不合适的工作自己干着会不会舒 心,短暂一份工作马上跳,这时间、精力耗着也不值。并且等跳到下一份工作的时候,要是没有十 分充足的理由跳槽,老板就会想你在前面那家干两天就闪,会不会在这也干两天就蹬了?这对求职 者是很不利的。所以,调整心态,至少找一份差不多的再说,千万别盲目,饥不择食。 关于定位,我有个血淋淋的例子。国内老是说“先就业、再择业”,先干着再说。我投了一家挺不 错的公司,也算是比较规范,干的事我非常喜欢,能学到我想学的东西。跟 HR 聊的也挺好,最后 HR 问我你一硕士海归为什么投我们这么低职位的工作(那个职位只需要国内专科生)?我当时刚到 这个城市,真实想法是赶紧找个活干着。就跟他说我看好这家公司,看好上升空间云云。HR 听完之 后没有说话,让我等通知,然后就没戏了。 自己定位要准确,定位低了也会让人猜疑。要么觉得你不会在这长干,把这当跳板;要么就觉得你 没自信,不敢申请适合自己的位子。当然也别定位太高了,要不肯定是眼高手低,心态不好找不到 合适工作。 二、技法方面 1. 尽量多面猎头、多参加面试,积累经验 这个是老生常谈了,但是的确很重要。由于没有太多准备,我刚一来这个城市就去面了我非常想进 的一家企业(去年底在美国上市,做金融的大概能猜出哪家),当时就凭着一腔热情过去了,自己 觉得挺好,表了忠心,说了自己经历。现在回想起来漏洞很多,没有趋利避害,没有把自己优势表 达出来,单纯的表忠心这年头不值钱。要是以现在我“面霸”的状态再去面那家公司,把握会大很 多。 特别推荐大家参加猎头的面试,猎头会面的很细,问很多有针对性的问题。并且猎头面试完,你可 以就自己的疑惑跟猎头交流。第一,猎头都是专门做这行的,专业性毋庸置疑;第二,猎头也愿意 把你推荐给企业,好拿佣金,所以不存在对求职者保留的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我现在去的这家公司虽然不是行业最大的,但是由于背景很好,而且公司很规范 (工作过的人,去两次公司,接触些公司的人就大概知道是不是皮包公司了),所以没有去成那家 最大的公司也无所谓,塞翁失马吧。 2. 保持自信、放松的状态 有两次我特别想进的企业,最后都是因为太想去了,导致有些紧张,最后影响发挥,自己都能感觉 得到。不要患得患失,说起来容易,但要不是职场老手,谁又能驾轻就熟呢?知易行难也。 上面说的多参加面试,也是培养自信的好办法。参加的多了,大概知道企业会问哪些问题,可以有 一些模板、框架去回答,然后把重点精力放在少数临场发挥的问题上。 3. 企业也许不需要“标准答案”,只需要符合逻辑 大家如果看过微软、麦肯锡等大公司的面试题就知道他们经常给面试者出一些很怪的题。比如“估 算某个城市有多少加油站”、“算一下某场商业演出大概有多少利润”等等这些事先完全不可能准 备的题目。这些测试题的目的不是想知道“标准答案”,而是测试面试者的应变能力以及逻辑能力、 思维能力。 正是基于此,我基本上没看过那些所谓的“面试宝典”之类,那些都只能给一个标准答案,有些答 案还很不靠谱。一个月前我下了一份号称最新的求职宝典,发现答案和我 N 年前本科时候看的差不 多。想想 HR 的耳朵很多次被这些答案蹂躏过了,我还是不去碰这个钉子为妙。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每次面试都会被问到为什么 4 月份回国的,而现在才找工作? 事实是 3 月份毕业论文答辩后基本没有什么太多的事,继续打工,4 月份去京都、奈良、名古屋玩 了一圈后回国。回国之后基本在家休息,因为在日本两年半就是身心被折磨,很累。等休息差不多 了,长了 5 斤肉,才出来找工作。 面试时候的标准回答: 第一、我在回国之前和师兄有过交流,他们告诉我留学生回国肯定会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如果回来 直接就职的话很可能面临三天两头生病甚至请假的情况,这样对公司不利,对自己的工作效率也有 影响。我相信也没有哪家公司愿意找一个人进来天天没有精神,甚至没体力工作的人。 回国之后的经历证明了我的预见性,回家一个多月,基本都在拉肚子,感冒,特别是出去应酬后, 绝对不舒服(这些基本是事实)。 第二、我出国两年半,没有好好陪父母,他们也很担心我。特别是今年 3 月地震之后,每天都要给 父母打电话保平安。趁着这段时间我想做儿子的补偿下父母,陪陪他们尽孝心。毕竟将来工作忙起 来没有太多时间陪他们。 第三、我利用这两个月的时间考了驾照,解除了后顾之忧,不用将来上班时候再请假去考驾照。 所以,等我把需要处理的事情都处理完了,身体现在养好可以随时准备战斗了才来这里参加面试。 每次这么一说,企业都不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了。 他们不可能也不需要去调查我说的每句话是不是客观事实,他们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解释,符合逻 辑的阐述而已。具体到这个问题,他们只需要知道你是不是每天在家吃喝玩乐,甚至天天醉生梦死, 是不是没什么计划,走一步算一步,是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