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_第1页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_第2页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_第3页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 张能立 2010-11-22 一、辞海中有关“人文”词条的定义 辞海中有关“人文” 词条的定义如下 【1】 : “人文”:“1 、旧指诗书礼乐。 :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今指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2、指人事。后汉书.公孙瓒论: 舍诸天运,征乎人文”。 “人文科学” :源出拉丁文 humanitas,意即人性、教养。欧洲 15、16 世纪时开始使用 这一名词。原指同人类利益有关的学问,以别于在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神学。后含义几经 演变。狭义指拉丁文、希腊文、古典文学的研究;广义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 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语言学等。 “人文主义”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有两个方面的涵 义:(1)指与中世纪神学不同的、以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2)贯穿于资 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念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它强 调以人为“主体” 和“ 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要、人的多种创造和发 展的可能性。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的禁欲主 义的新文化运动。 “人文主义教育” :亦称“人道主义教育”。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首先提出。代 表人物有维多里诺、伊拉斯谟等。从人道主义出发,反对中世纪封建的、经院主义教育, 主张以“人”为中心,把人的思想情感从神学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反对强迫纪律,残酷体罚 和死记硬背,强调尊重儿童个性;主张扩大学科范围,在课程上要求着重学习古典语言 (希腊文、拉丁文),重视体育和道德,也学习一些自然科学。近代以来,其涵义发生了 变化,或者追求个性发展的教育思想,或者相对于科学主义教育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潮。 二、人文精神、人文知识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有关哲学、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的内涵应该 包含两个方面:1、人文精神;2、人文知识。人文知识,泛指一切人文学科的知识,其中 包括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史学、法学、文艺学、伦理学和语言学等。人文精神,泛指 对自然(宇宙)和人的观点或看法。因为人有民族和地域属性,故对人的看法包括对本地 与外地、本民族与外民族、本国与外国的看法。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沉淀,现代 人文精神应该包括 3 个方面:求真;求美;求善。 1、求真 求真,就是相信自然(宇宙)存在客观规律,对于这些客观规律,人类通过理性和良 知,可以发现它们。换句话说,人类认识客观规律,不需要上帝等超自然力量的指导。 2、求美 求美,就是人类通过各类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文学、影视作品,反映人类对美 的认识和对美的追求。 3、求善 求善,就是任何人类的活动,都要有益于人类自身的发展,而不是危害人类自身的发 展。作为个人而言,求善就是在追求包含利益在内的所有个人发展的同时,不仅不能损害 他人相应的权利,而且还有道德义务来关注他人的发展,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还应帮助 他人发展;这个“求善” 的要求,对于民族和国家,同样成立。 人文精神与人文知识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通过对辞海有关人文词条及相关哲学、 历史书籍的学习,笔者认为,人文精神是在通过对相关人文典籍学习的基础上,通过人类 自身的理性和良知,对这些人文知识进行概括和抽象,从而形成一种对大自然(宇宙)和 人的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观念。对大自然(宇宙)和人的观念及两者之间关系的观念, 就构成了人文精神。 通过上述对人文精神和人文知识的剖析,我们不难发现,眼下的中国,正如只有科学 知识,而无科学精神一样,我们现在也是处于有人文知识,而无人文精神的年代。 三、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 笔者在阐述人文与科学之间的关系前,先要花费一点笔墨来讨论一下什么是科学。科 学是客观规律的描述。客观规律就像地底下的宝藏一样,即使人类不开采,宝藏依然还是 在地底下埋藏着。技术是人类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问题的一种手段,古人的技术与科学无 关,因为那个时代,科学还没有诞生。现代的技术与科学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科学, 就没有现代技术。技术和科学不同,如果人类不发明技术,技术是不存在的。例如,如果 爱迪生不发明电灯,电灯就不存在,但有关电流的科学规律,例如安培电流、法拉利定律 等依然还是存在的。因此,科学只能说是发现,而技术只能说是发明。“科技”这个词汇, 对科学精神在中国传播,造成了极大的障碍作用。笔者在此强烈呼吁,有志之士不要再用 “科技”这个词汇,而用“ 科学和技术 ”来代替。因为“科技”这个词汇,带来了一种“假象”,不 少人认为中国古代也有科学。其实不然,中国古代只有技术而无科学,科学是欧洲文艺复 兴的产物。为了让读者能真正理解这一点,笔者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笔者来自农村,在 改革开放前,农村做房子一般都是要去山上采石头。当一块大石头,一个人或两个人都搬 不动的时候,就会拿一根杠子来撬这块大石头。这根杠子也因此而得名:撬杠。知道撬杠 撬石头就是技术,但是撬杠撬石头蕴藏的科学是什么呢?这就是著名科学家阿基米德发现 的科学规律- 杠杆原理!杠杆原理用文字表述是:杠杆两端的力与力臂的乘积相等。用数 学公式描述就是 F1 * L1 = F2 * L2。 阿基米德发现了杠杆原理后豪迈地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从理 论上说,这是可能的。因为从 F1 * L1 = F2 * L2 来看,F2 = F1 * L1 / L2,只要 L2 足够的 长,那么所需要的力气 F2 就可以足够的小,于是地球就可以被阿基米德所撬动。 从这个例子可以得知,虽然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了杠杆技术,但就是没有能发现杠 杆原理(科学),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的祖先能应用杠杆技术撬动大石头,但不能明白其 中的奥秘,是典型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故我们祖先也不敢像阿基米德那样宣称:“只要 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科学的内涵有 2 个方面:1、科学精神(详见: /kpzt/249222.shtml);2、科学知识。 人类已经迈入了 21 世纪,通过上千年,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与科学是互相 影响和渗透,孤立地谈人文或者科学,都难以真正把握人文和科学的内涵。首先,笔者谈 谈人文对科学的影响。欧洲文艺复兴主张的“人文主义”,为科学,特别是近代科学的巨大 进步,创建了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环境。一方面,科学能有如今巨大的成就,得益于欧洲文 艺复兴倡导的“人文主义” ;另外一方面,这种“ 人文主义” 在科学身上打下了深深的“ 烙印”, 这个“烙印”就是科学伦理。在科学伦理的约束下,科学的目的只能是有益于全人类的共同 发展,而不能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发展。其次,再谈谈科学对人文的影响。在笔者前面论述 的人文精神的第一个方面“求真”,就是科学对人文的影响。在 21 世纪的今天,那种不承认 客观规律,或将客观规律仍然归纳于上帝或诸神名下的人文,是“有毒”的人文,这种人文 观是绝对要摈弃的。笔者为什么要这样说?这是因为,持这种人文观念的人,没有理性思 考过太阳这根“蜡烛” 熄灭问题。据科学家测算,太阳这根“蜡烛”已经燃烧了 (/kpzt/250385.shtml)46 亿年,估计还有 50 亿年后,太阳这根“ 蜡烛” 就会熄灭。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地球上的所有生命与太阳相关,如果太阳这根“蜡烛”熄灭 后,人类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逃离地球,寻找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要么发射人造太阳, 替代已经熄灭的太阳。无论哪种选择,人类离开了理性和科学,都是不可能实现的。那种 不承认客观规律,或将客观规律仍然归纳于上帝或诸神名下的人文,其实就是在倡导人类 被动“等死”,丝毫不能为解决太阳熄灭问题提供哪怕是一丁点智慧!故那种反科学和科学 精神的人文,是在开历史倒车,如果这种人文成为人类的主流人文,那么人类将自行坠入 万丈深渊! 四、中西“人文”的区别 从辞海有关“人文” 词条的定义及相关历史书籍,我们不难得知,欧洲文艺复兴以来产 生的人文和人文精神,是以“人”为中心,反对封建思想和中世纪野蛮愚昧宗教,倡导平等、 自由、普爱精神,追求客观真理,为科学研究提供精神支持。虽然,欧洲文艺复兴的人文 主张学习希腊哲学典籍,但是,希腊哲学典籍是理性的,是追求真理的。我们再看看目前 中国社会弥漫的人文,不难发现,很多所谓有学富五车的国学人士,其实只有人文知识 (相当于 google 和百度),而无人文精神,或者说是错误的人文精神。目前中国社会的人 文,不仅不反对封建思想,反而还大力推崇封建思想;不仅不为科学创建一个良好的人文 科学环境,反而大力反对科学,说什么“科学是双刃剑”;不仅不是以“人”为中心,反而是 以自然为主宰,说什么“敬畏自然”。笔者在此大声呼吁:我们老师和家长,为了我们孩子 健康、聪慧成长,为了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应该联手抵制这种开历史倒车的人文! 五、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文”? 综上所述,我们学习人文,不仅仅是广泛阅读人文典籍,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出“求真、 求美、求善”的人文精神。每个人都受历史和空间限制,都受国家和民族的限制,正是这种 限制,使得人文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现代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地球上所有的生命都有 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说,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我们都是一根藤上的“瓜”;现代物理 学和天文学还告诉我们,太阳这根“蜡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