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专访胡忠伟_第1页
人物专访胡忠伟_第2页
人物专访胡忠伟_第3页
人物专访胡忠伟_第4页
人物专访胡忠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物专访 (原载中国职工教育2013 年 5 月号 A 刊) 胡忠伟:自觉担当“美丽彬县”的义务宣传员 中国职工教育特约记者 魏 锋 见到胡忠伟时,他正在整理自己发表文章的剪贴本和那些样报样刊,厚实的几大本子 剪贴本被装订得整整齐齐,来自全国各地的样刊足足有两米多高,被他一一标志堆摞在书 房一角,这些满满当当的剪贴本和样刊,记录着他这些年努力拼搏的足迹。 胡忠伟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梦想着跳龙门,带着对未来的梦想和憧憬,考上了 理想的大学,直到有一天,我青春的足迹又回到养育我的这片故乡热土上,教书,从政, 业余坚持搞文学创作,创作美丽彬县系列散文是我多年的一个心愿,我要用自己手中的笔 把彬县的美、彬县的变化宣介出去” 爱上读书,点燃文学梦想 胡忠伟生于彬县太峪镇一个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村,世代过着土里抠食的苦日子。劳苦 半生的父亲常常对他说:“我这一辈子就是吃了没文化的苦,你可千万别走我的老路啊。 ”农家孩子跳农门,只有高考华山一条路。 小时候,他的生活十分窘困,从上学的第一天起,他就在心里烙下一个深深的印记 “读书学习”。 “在我的印象中,家里可从来没吃过如此丰盛的饭菜,即使是逢年过节,父母也总是 不允许大吃大喝,他们时常教育我们姐弟俩,咱庄稼人,不弄那一套,只图吃得饱穿得暖, 图个实在。”但是,在学习上,父亲从来没有限制过,偶尔还从集市上给自己买几本书回 来。胡忠伟一有时间就扎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书成了他儿时最好的伙伴。 “好的书籍,就是人生征途上的阳光 ”他的文学梦想都是来自他的读书笔记。那时 候,他每得到一本书,都会把新的发现和体会记到书的扉页。他一直认为,多读好书,多 写体会,肯定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 胡忠伟说,对他感触最深的事,莫过于大伯年轻时错失了一次难得的工作机遇。当年, 参加过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大伯,战争结束后,国家安排他在郑州铁路局工作。但大伯思家 心切,借口回来探亲,这一回来,就再也不愿意去了。尽管很多人都再三劝说,单位也一 次次地打电报催他,可他就是认死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来,就这样,他的人生就因为自己 的错误选择而一辈子都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就是从那时起,胡忠伟就暗暗地下定 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走出农村,为父母争光,也为那个小山村争光。 为了给父母分担生活的重担,喜欢读书的胡忠伟,常常攒下上学带的“口粮”钱来换 书,饿了就以凉开水充饥,在县城上高中的他,对知识的追求如饥似渴,从未放弃、从不 敢懈怠。 他的文学梦开始于高中时代。那时候,受读书的侵染,他开始爱上了写作。“一天, 当我学习完彭荆风的驿路梨花这篇课文时,不知怎的,居然就写出了一篇不算短的文 章,我高兴万分,这份喜悦绝不亚于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的少妇的开心。事后,我就悄悄地 把它寄给了陕西师范大学大中文系主办的写作导报。”不久,他收到了该报责任编辑 胡选宏的来信和样报,胡编辑鼓励他要多读多练多思考,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才会出人 头地、有出息。 文章的发表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不少同学开始用羡慕的目光打量他。胡选宏 老师的鼓励,让胡忠伟更加坚定了读书学习的信心。从此,一个美丽的文学梦就在他的心 里生根发芽了。就这样,胡忠伟在认真读书学习的间隙,经常把自己的所感、所思写成文 章,他刊发在语文报作文周刊写作导报等刊物上的文章成了范文在班上被老 师朗读,在校园被同学们传阅。 大学期间,胡忠伟不甘心止步于按部就班的上课和学习,他利用一切机会、一切条件 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参加笔会,听名作家讲课,尽情地徜徉在文学的海洋里;阅览室,图 书室,自习室,留下了他学习、创作的匆匆脚步和身影。 胡忠伟在大学沉静安稳地读书,勤奋地练笔写作,他创作的作品也从少年时代的青涩 浮华而转变为成熟、沉稳、大气和灵巧了。所涉及的生活层面和文化积淀也在不断地加宽、 加厚,所表达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期间,因为他创作的作品贴近生活、感情 真实、文字平实、立意新颖,而被报刊频频刊发,部分作品在征文活动中屡屡获奖。大学 几年,他还参与了采风报黄土地北极光绿萌等学生刊物的编辑工作,任 编辑、主编、名誉主编等职。 回乡任教,描画如荼人生 1999 年,胡忠伟大学毕业怀揣梦想回到彬县。带着对家乡教育事业的笃诚和热爱,胡 忠伟赶赴蒙家岭九年制学校任教。 彬县蒙家岭中学地处僻远的山区,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而语文学科一直是这所学校 学生成绩提高的瓶颈,尤其作文教学,教的人头疼,学的人也头疼。这一情况从 1999 年秋 天开始发生了变化,新任语文老师胡忠伟看到眼里急在心里,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 在工作生活之余,把心思扑在了读书做学问上,一面教书,一面做些作文教学研究,为孩 子搭建着通向理想的天梯。 2000 年冬,胡忠伟任主编,在学校成立了“三人行文学社”,出版油印刊物家园, 发表师生习作,极大地鼓舞了师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在胡忠伟的指导下,蒙家岭中学张攀锋、田虎子、张亚飞、申远东、张荣科等 同学多篇文章在多家学生媒体刊发。张攀锋同学的怀念爷爷被山西文学主办的黄河 少年发表,父爱一文入选拇指丛书蓝月亮卷。张亚飞同学的稿费一文也 被写作导报刊发。各科老师相互学习,共帮互助,学校校风、教风和学风大为改观, 受到了县教育局的肯定和好评。 在教学上,胡忠伟竭力用知识的琼浆和精益求精的教艺灌溉着孩子们单纯的童年,用 激情和梦想点燃着孩子们童真的心灵。2002 年,胡忠伟任班主任和语文课的初三班在初中 升学考试中 5 个单科成绩名列全县第一名,一个单科成绩名列全县第 2 名,所在学校因此 被县教育局授予年度教学质量一等奖,胡忠伟因此也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县级“优秀教师” 称号。 尽管取得了首战告捷,但胡忠伟学习和思考的劲头并没有减下来,他经常在人去楼空 的教室,在星稀月黑的夜晚,在炉火熊熊的宿舍,苦心孤诣经营着自己的梦想,就着寂寞, 用青春写下了一篇篇诗文,有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对教育的思考,对教学方法、教研课题 的研究,一篇篇教学论文接连发表,陕师大写作导报为他开设了关于“作文技法”的 专栏,中学语文教参、语文报上开设了胡忠伟关于“语文教学”的探索思考专栏. .一年下来,他发表教研论文 20 多篇,获奖 6 篇,被县教研室聘为特约教研员。 面对新课改,许多老师普遍感到理论缺乏、案例太少,专家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 过于空洞,操作性不强,针对这一实际,胡忠伟边学边思考,他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报 等报刊上关于第八次课改的理论和背景文章,积极思索探求彬县教育发展的困惑和出路, 有针对性地撰写了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等教研论文,获得了县教研室的 认可和好评,受此影响,他在任职的义门中学创办了校园刊物-课改导航,为师生探 究新课程提供了交流和发展平台,这份刊物累计出刊 5 期,发表师生习作 10 多万字,并被 中国青少年阅读教育研究会评为 2004 年度优秀校园期刊(内刊),他本人也被恒谦教研中 心聘为特约研究员。 文学的道路是一条需要艰辛付出和执著守望的路,清贫中坚守一种常人无法理解也无 法到达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坚守着勤奋地写作,那是需要相当的勇气和韧度,尤其在那封 闭落后的小县城! 2005 年,他出版了长达 26 万字的散文集未带走的嫁妆一书。2008 年,出版了专 门为中学师生写作的作文教学专著作文成功之道。他的作文教学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 果,语文报为他开设了“技.文.评”专栏,作文与做人杂志为他开设了“作文三 部曲”专栏,点拨技法,示范例文,评析写法,多家刊物聘任他为特约编辑和特约撰稿人, 向中学生打开了作文成功的大门。 交谈中,我们再次讨论到写作,胡忠伟认为:文字的背后站着一个人。做到这一点, 你的作品才会留存于世。 “现在,每当写作的时候,我就感念那一段教书的恬静岁月,也怀念那一段为出书而 奔波的日子,更忘不了那一段四处租房住的生活,是写作,充实了我空虚的内心,丰富了 我贫瘠的生命,给了我磨练和力量。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放飞梦想。” 勤奋耕耘,书写“美丽彬县” 2009 年,胡忠伟调到彬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经得起政治考验,耐得住生活 磨练,甘于奉献,业务精湛,这是领导和同事对他的评价。半年下来,为单位负责采编 情况通报上百期,既反映了工作成绩,也为各级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参考,单位因此 被市局评为全市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也在县上目标责任制考核中赢得了加分。几年来, 他不断探索按制度办事、按制度管理的思路,规范了方方面面的具体工作。2009 年,彬县 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他参与制定了 30 多项规章制度,并不 断进行修改、完善,汇编成册,彬县新农保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其管理和运行模式在咸 阳市得以广泛推广运行。 2011 年,对胡忠伟来说,是他写作的“大年”。这一年,他出版了第三本作品集爱 是一朵花。5 月 26 日,彬县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县人社局联袂举办了青年作家胡胡忠 伟爱是一朵花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与会学者、作家黄金来、陈旭、梁炜、郑智贤等 人来认为,胡忠伟的散文大气、从容,语言简洁明净,深得当代散文大家贾平凹语言之精 髓,具体表现为“四美”,即意境美、功力美、才情美、书卷美。他的作品,深受贾平凹、 伍立杨等大家的影响,写出的作品有这些人风格,又不是纯粹的模仿秀,而是把各位大家 文章的精气神融入了自己的文章,从而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这一年,“陕西文艺家走 进十强县-彬县”、“豳风开新篇-陕西作家彬县读书班”等活动在彬县举行,胡忠伟 应邀全程参与,零距离地接触了自己心仪已久的陕西文艺大家,亲眼目睹了作家贾平凹、 陈忠实、冯积岐、周瑄璞和文艺评论家李星、肖云儒等人的风采,聆听他们的教诲,白天 与他们一起上课、学习、采风、联谊,晚上,他把自己关在书房,整理白天的听课笔记和 感想,并撰写了陕西作家群像这组文章,成功在人民政协报文化周刊“人生风 采”栏目刊发倔强贾平凹陈忠实的静肖云儒:他提出了“形散神不散”高 建群:大地无语也风流红柯:西部的骑手等文章。这些文章发表后,很快被人民 日报海外版“名流”、云南日报“作家印象”、中国作家网等媒体转载。由此,胡 忠伟结识了中国纪检监察报“读书学习”版责编林先生,受他的邀请,在该报开设了 “书评中国”专栏,已刊发书评和书话文章 9 篇。 面对鲜花和掌声,胡忠伟并没有满足,他是一个外表沉静内心丰富的人,他的不善言 谈,常常被人利用,也常常被人嬉笑,但他不在乎,他说:“我不善言辞。我不愿滔滔不 绝的海阔天空,我也不愿口若悬河的天花乱坠,我更不愿信口雌黄的喋喋不休我倒愿 意,静静地倾听,用心去倾听。”因此,他把精力和笔墨用在了对人生的拷问、对人性的 思考上,他始终这样认为,“我出生在偏远的蒙家岭山区,骨子里流淌着农民热情奔放的 血液,但是我属于天生愚笨的人,个性孱弱的人,这让我在现实世界里容易感动和受伤。 可以说,我对世界,对人生,怀着一种本能的感激和敬畏。于是,我在工作、学习、生活 之余,把自己的感受诉诸文字,诉说自己的天荒地老。我的文字只是内心的一种释放,灵 魂的一个出口,一种心灵与语言的对白。” 对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来说,无论未来有着怎样的变数,日子总能一天天好起来。不 抱任何空想,脚踏实地前行。迎着朝阳走路,我们的步伐越坚定,我们离梦想会靠得更近, 我们的幸福才会越踏实。这或许就是我们从胡忠伟身上得到的体会和启示。 “彬县这块神奇地土地,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短短几年的跨越式发展超过了过去 几十年发展的总和,城市建设、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和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的进步,有多 少智慧和力量,有多少辛劳和勤奋,有多少难忘和割舍,作为一名文学爱好者,要抓住这 个时代主题,反映这个时代特征,探索这个时代规律,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 注彬县经济社会发展,有义务、又有责任创作出更多更好反映经济发展和人民精神面貌的 优秀作品。”胡忠伟如是说。 放歌程家川、彬县有个侍郎湖、柿是故乡甜、广场、广场、故乡 的河等一系列反映彬县风土人情和自然山水的作品在西部旅游名刊丝绸之路、人 民日报海外版等全国知名媒体刊登,为宣传推介彬县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县上领导 和各界人士普遍赞誉。 在向文学殿堂进军的路上,胡忠伟锲而不舍,勤奋有加,近几年以超拔之姿、睿智之 势脱颖而出,为彬县文坛刮起了一股清新、强劲的创作春风。自随笔读书贵有疑2010 年 10 月 26 日首发人民日报以来,他已在该报发表作品 10 多篇,其中读书贵有疑 多次被各省选为中学语文阅读试题,并被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2 年 1 月第一版出版发行的图 书全国名校中考语文阅读模拟密卷 48 套全文收录,相继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 、中国青年报、人民政协报、羊城晚报、扬子晚报、新民晚报、 中国日报、检察日报、京华时报、人民公安报、中国建材报、中 国质量报、中国人事报、中国劳动保障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城乡 金融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税务报、中国中医药报及中国文学、 椰城、写作、家庭百事通、经典杂文等 300 多家报刊杂志和人民网、新 华网、红网等媒体刊登稿件 1000 多篇 100 多万字,多篇作品入选散文新秀作品选、 黄河少年、教坛珠玑、书香桃红等多种选本,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散文 读画记等作品在全国首届文化共享工程征文中获得读书类二等奖,是陕西省唯一获奖 作品,并被结集书香桃红一书全国发行。 在创作实践中,胡忠伟不断丰富、提升自己,也积极投身于彬县文艺新秀的帮扶和文 化事业的发展上,利用业余时间,他主编并策划出版了今古楹联趣话紫薇花开 树与鸟趣味数学落泪的梧桐等 5 部彬县籍青年作者作品集。编辑采风报 黄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