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获特等奖)_第1页
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获特等奖)_第2页
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获特等奖)_第3页
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获特等奖)_第4页
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获特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课材料 以爱为灯 以美为光 浅谈散步的德育渗透 文/伊宁 说教材: 2013 年下半年,再次改版的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将散步一课移 到整个初中语文教学的源头,可谓匠心独运。朱绍禹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是所 有书籍中最有意义最富价值的一种,“它可能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接触的最重要的 读物,它的力量可能影响着受教育者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不能不说,这 次改版显示了编者的审慎和大气度。散步这样一篇至真至情的美文,无论 何时,无论谁读,都会产生心灵共鸣。 说教法、学法: 依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育人要求,设计相 应的教学活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应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自然地 进行。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始终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始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方法与习惯,始终注意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说教学流程: 在充分涵泳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后,我决定建构“以爱为 灯”、“以美为光 ”的双线课堂教学结构,坚持探索语文的内质,适时进行德育渗 透。依据教学流程,我将说课内容分成七个板块: (一)评价导入一念慈祥,寸心洁白。 (二)理解文意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三)朗读课文披文入情,虽幽必显。 (四)品味语言含英咀华,明心见性。 (五)模拟颁奖孝感动天,动人以言。 (六)感恩亲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七)板书设计滴水藏海,修身种德。 (一)评价导入一念慈祥,寸心洁白。 古人云:一念慈祥,可以酝酿两间和气;寸心洁白,可以昭垂百 代清芬。散步一课的开篇即给人一种舒缓和顿悟。因此,教师在 开课之初,可以这样导入:昨天同学们预习了这篇课文,谁能说一下, 大屏幕上的文字适合送给文中的哪位人物?为什么?说出你的简单理 由。 人人都在追寻成功, 却忽略了真正的成功; 成功即是更了解爱的本质, 更懂得生命的美好。 人人都想体会人生的真谛, 却忽视了爱与美才是生命的真谛。 唯有爱与美才是比任何名利权势更值得追求的, 失去了爱的信念,美的向往, 名利权势只不过是人的脚镣手铐。 学生在思辨中总结:爱是贯穿全文的主线,是明亮的灯盏;美是 有所舍弃,是举重若轻。 课程标准强调“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 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 时也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开课之初的德育渗透可 以为教学蓄势,可以生成宝贵的教学资源,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需 要运筹帷幄的。 (二)理解文意见微知著,以小见大。 建议你这样理解文意试着给文章再拟一个标题,并说明你的 标题能够表示你读出了课文的味道。 课程标准说“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 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给文章重新拟 题不是雕虫小技,也不是故弄玄虚,是在引导学生涵泳重建 深化,了解亲情类文题写作角度宜小不宜大,同时也深谙一个理:亲 情永远在路上,点点滴滴都是爱。 (三)朗读课文披文入情,虽幽必显。 也许古人早已勘破,所以说“只一个庸德庸行,便可以完混沌而 召和平”,平凡的本性和行为,就可以合乎天地之道,召来人心和平 的气象。散步一课最值得揣摩的就是人物的各种描写,尤其语言 描写和动作描写。因此,本环节通过三个梯度的美读进行德育渗透。 1、建议你这样朗读课文: 第一步:中速、深情地朗读课文,好像作者写完文章后欣赏自己的作品一 样。(自我反省) (这样想:我在欣赏自己写的散步,我要朗读它,我要修改它。) 第二步:读好文中的波澜,好像一个人在扮演故事中的几个角色一样。 (角色换位) (这样想:我就是儿子我就是母亲我就是“我”我就是妻 子) 第三步:朗读课文最后一段,好像带着深深的体会给别人作示范朗读一样。 (警世恒言) (这样想:我读懂了你们听懂了吗) 2、指生读,指导: (1)“我们在田野里散步”要读出速度感 (2)两个“蹲” 要读出重音感 (3)“分歧” 一段文字要读出情节感 (4)尾段和环境描写段要读出意味感 其余句子解析(略)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 显。”学生在这样引导下进行的朗读,一定是诗意的朗读,用心揣摩, 用情表达,朗读成为一种“艺术”。 (四)品味语言含英咀华,明心见性。 1、建议大家这样品味语言以“字、词、句、段对人物的表现作用”为 话题,自选文句并联系上下文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评点。 2、重点指导品味“句子” 。 (1)品味“造型美” 结构对称的、反复的、音节读起来和谐的。 (2)品味“用词美” “熬” (3)品味“情趣美”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4)品味“意蕴美” 文中两处景物描写 课程标准说,“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 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学生通过美读,才会美 悟语文学科的“人文味”承载着人类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内涵,蕴 含着人类关于生命的种种体验与思考,再现着人类生存世界的人生百 态和自然万象。而这些,又是其他学科德育渗透所不能及的。 实践证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德育,在朗读中化育。 (五)模拟颁奖孝感动天,动人以言。 据说,莫怀戚一家四口三代人在田野散步的情形被某位摄影师拍到了,并 因此拿了国际大奖,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决定给三代人中的一位颁奖, 你能不能试着写几句颁奖词?写不出来的,可以对文中的人物说一句或一段心 里话。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感受并仿写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 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有难度,但写不出来得可以尝试对文中的人物说 一句或一段话。 莫怀戚: 在文学的世界里,你是骄子,用如椽巨笔描绘精彩岁月无悔人生, 一字立骨;在亲情的世界里,你是孝子,用坚实臂膀扛起尊老爱幼无 上光荣,孝感动天。如果全世界的重量需要你一个人扛,你也会举重 若轻,背起母亲的刹那,满天的星光为你点亮了。 母亲: 生命只能“熬” 了,把牵挂做成粥,想念了,可以糊口。路途只剩陡了,把 风景想成一千年以后,儿女们说说笑笑地走。从小路望过去,从大路望过去, 你还在昨天的老树下,问一群背影,放学没有? 妻子: 你背上的也许不是整个世界,但你心里面,永远有他的世界。你握紧了年 华,就握紧了春秋冬夏,你扶起生命的犁铧,就扶起了温暖的家。什么都听你 的,包括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都听你的,包括赡养老人疼爱娃娃;什么都听 你的他的世界就会永远春暖花开吧。 儿子: 都说童言无忌,你小小的心正泛起春天的涟漪,到田野里去,跟爸爸妈妈 在一起,跟奶奶在一起,你要的快乐就是“在一起”到你想到的任何地方去。 那就去吧,有了奶奶的谦让,有了爸爸的孝顺,有了母亲的贤惠,你会最最聪 明伶俐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语文 教育观念,注重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师生共拟 颁奖词,更能显示一种合作和双赢。课堂是学生的,也是老师的,是 被设计的,也是待创造的。就像文字深处的德行,深挖总会流出汩汩 的泉水。 (六)感恩亲情乌鸦反哺,羊羔跪乳。 作业:请同学们回到家中,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母、亲人表示理解、 感恩,比如给父母捶捶背,揉揉肩,刷刷筷子,洗洗碗但别忘了 记下你的实践经历和内心感受。 与其说这是一次亲情作业,不如说这是一次道德实践。“百善孝为先”,动 物做得好,人更要做好。 (七)板书设计滴水藏海,修身种德。 散步 莫怀戚 母亲 走大路承上(尊老) 散步 分歧我+妻子整个世界(爱、孝心、责任、使命、感恩、亲 情) 儿子 走小路启下(爱幼) 无需赘述,看一眼板书,就知道这节课有没有进行德育渗透了。 当课程标准将语文定性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时,单讲其中任何一个 方面,都会背离语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最难的又是二者的统一。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应该渗透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中。给人文 注入工具,人文就会厚重些;给工具注入人文,工具就会鲜活些。因此,作为 人文典型代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