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心理治疗定稿_第1页
中医心理治疗定稿_第2页
中医心理治疗定稿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传统心理治疗研究 【摘要】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且最具有价值。心理治疗是传统 中医的一个重要治病手段,古人称之为“治神” 、 “医心”等,并认为“若善用之,奏效甚 奇” 。分析古医籍中常用的心理疗法,可将其归纳为说理开导疗法、移精变气疗法、物证释 疑疗法、以情胜情疗法、激情刺激疗法、习以为常疗法及气功疗法等。认真研究并掌握这 些心理治疗方法,有助于将现代心理治疗与传统相结合,真正达到心理治疗本土化的目的。 【关键词】 传统中医;心理治疗;认识;应用 在中国,随着工业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神经精神疾病及社 会适应不良等,已成为影响现代人健康的主要因素,其危害性呈迅速上升的态势, 1对 于这类疾病,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是不够,甚至是无效的,而心理治疗却可以发挥积极的 作用。 2目前国内心理治疗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中国人的人格特点、心理状态等与 西方人差别很明显,心理治疗中不能简单、机械地套用西方理论模式。现代心理学是从西 方传入中国的。因此,不少人认为心理治疗也是近现代中国才有的,是西方传来的。其实, 中国传统的心理治疗作为一种治病手段,如传统中医一样,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3作 为中国的心理治疗,必须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与医学有着深入的理解。中医学在长期发展过 程中创造了许多独特的心理疗法,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许多医 家十分重视心理治疗的作用,并不断探索,总结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治疗方法,运 用于临床。 1.传统中医对心理治疗的认识 心理治疗,在传统中医文献中有许多称谓。影响大的有“治神”(素问宝命全形论 ) 、 “治意”( 续名医类案) 、 “医心”(青囊秘录) 、 “人事制之”(丹溪心法) 等。传统中医历来重视心理治疗在临床上的重要作用。 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一曰治 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脏腑血气之诊” 。说明古人早 在两千年前就看到了“治神”的重要性,并把它放在了治疗的首位。 如何“治神”呢? 历代名医从丰富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心药还须心药医” 。何谓“心 药”? 古人曰: “心病不知何许药医也,不详其性状,不明其用量,亦不悉其产地,而奏 效甚奇” 。可见“心药”并非真正之药物,而是指心理治疗。只要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治 愈药物无法治愈的疾病,而且往往能收到奇特的效果。 2. 常用的中医传统心理治疗 据统计,中医文献中有记载的心理治疗医案高达六百多例。将其中常用的心理治疗方 法进行分析归类,可概括为八种心理疗法。 2.1 说理开导疗法 说理开导疗法是医生通过解释病情,阐明道理,让病人了解致病原因、后果及危害性, 从而消除疑虑、恐惧等消极情绪,纠正不良行为,以获满意疗效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4】此疗法的经典论述出自灵枢师传:“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 开之以其所苦” 。 2.2 移精变气疗法 移精变气疗法又称转移注意法。何谓“移精变气”? 古人曰:“导引谓之移,振作谓 之变。 ”也就是说,医生可采用各种方法转移和分散病人的精神意念,以达到调整气机,促 使疾病康复。一般说来,人患病之后往往过分关注自身疾病,整日忧心忡忡,这样常会加 重病情;或是病人的某些不良行为,由于过分注意反使其强化而成为病态行为。因此,在 治疗中医生应有意识地运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解除病人的精神障碍及行为问题,促其康 复。此类方法在古籍中有许多成功的案例。 儒门事亲有山东杨先生用此法治愈“洞泄不 止”病人的记载。对泄泻不止的病人,杨医生开始并不直接与之讨论病情,而是先了解病 人的喜好,并与其海阔天空地谈论他感兴趣的话题。病人由于专注于与医生的聊天中,意 忘记了跑厕所,泄泻自愈。 续名医类案也指出:“投其所好而移之,则病自愈。 ” 2.3 物证释疑疗法 此法是指对因疑而生病的人,医生可借用一些物件,同时配合语言诱导,消除致病的 心理因素。此疗法与现代的安慰剂暗示疗法极为相似。 2.4 以情胜情疗法 以情胜情疗法是指医生依据中医五行相克理论,运用某种方式唤起病人新的情志抵消 或制约原有的过盛之情志,从而治愈疾病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5】中医将情志活动归为 五志,五志之间具有相克相胜的规律,即:悲胜怒、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忧。 对于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以情胜情之目的,元代张子和论述的最为详细且实用。他指出: “悲可治怒,以怆恻苦楚之言感之。喜可以治悲,以谑浪亵狎之言娱之。恐可以治喜,以 恐惧死亡之言怖之。怒可以治思,以污辱欺罔之言触之。思可以治恐,以虚彼志此之言夺 之。 ” 2.5 相反情绪疗法 相反情绪疗法是依据中医阴阳学说将相关联的情志进行阴阳组合,利用情志活动在阴 阳属性上的对立性,选择一种情志反向调节原有过激之情志,从而治愈疾病的一种方法。 如笑与怒、恐与喜、恐与悲等。 医部全录记有明代医家徐迪“以笑制怒”医案:一女伤 于怒,内向卧不得转。迪诊之。因素花作妇人妆,且歌且笑,患者闻之,不觉回顾,大笑 而愈。在这里怒为阴性情志,笑为阳性情志,用相反的情志以笑制怒,可使用阴阳恢复平 衡,疾病也随之而人愈。 2.6 激情刺激疗法 激情刺激疗法是指医生有意识地诱发病人强烈而短暂的情绪,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续 名医类案记邱汝成用羞辱法治愈伸臂不下症。一女子因打哈欠而致两手僵直不下。邱汝 诚诊之,并命其母裸女上衣,曰:“俟我揭帘即去下裳” 。其母如命,邱扬声而入。该女出 于害羞而惊恐万分,本能地快速用手相护,两手同时下掩,于是病愈。 2.7 习以为常疗法 习以为常疗法是医生通过反复操作以使患者习惯的方式,消除因受惊所致心理障碍的 一种行为疗法。对于因惊而恐惧的病人, 内经提出:“惊者平之”的治则。张子和曾用 此法治过一例因受惊而恐声的女子。此法与现代系统脱敏疗法颇为相似。 2.8 气功导引疗法 气功是我国古老的行为疗法。它是以自身为对象,有意识地松驰机体,宁静心神,意 守丹田,以达到自我调控心理生理活动。气功的特点是“入静” 、 “松驰” ,通过意念来导引 体内之气机运行,使经络疏通,气血调和,并吐出浊气,纳入真气,以扶正宁神。现代医 学研究也表明,气功的松驰可以对抗紧张和焦虑,使过度兴奋而致机体紊乱的大脑皮层细 胞复原。因此,气功导引疗法直到今天仍被越来越多的人们用来防病健身。 3 结束语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 建立在“阴阳” “五行” “经络” “气相” “血相”等学说之上。中医心理治疗设计精妙,疗 程简单,疗效明显、迅捷,符合中国人性格的基本特征,不仅在许多方面与现代心理治疗 学的认识相吻合,而且独具特色。 虽然中医传统心理治疗有着较为明显的自发性、经验性的特点,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 与完善的操作方法,但有着许多合理的方面,值得现代心理治疗借鉴和吸收。对于古人留 下的这些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深入地进行挖掘与研究,坚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 则,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心理治疗体系。作为华夏子孙,对祖先们留给我们的如此 博大精深的文化医学财富,我们不但要继承,而且要把祖国的医学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董湘玉.中医心理学基础编写说明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 2 王米渠.中医心理学M.武汉:湖北科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