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得高分5_第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得高分5_第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得高分5_第3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言语得高分5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两年国考片段阅读题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问句:“这段文字意在说明“、“这段文字意在强调“、“这段文字意在表明“。很多考生单看提 问方式就以为这类题是在问言外之意,而非文段的主旨,因此便尽量选择具有引申意义的选项。这种答题方法对于前几年的公考是没 有问题的,但是近两年的命题却发生了变化,命题人有意讲主旨与意图相混,制造一个模糊的中间地带,这便使考生对选出的答案总 是疑问重重。很多研究公考的专家也对这类题聚讼纷纭。其实大家争论的焦点就是这类题究竟是在问主旨还是问意图。对于题型归类 直接关系到答案的选择,所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笔者根据文段内容与选项之间关系的考查,认为解题的时候不能教条地只看问题, 而应当根据文段内容和选项综合分析。下面我们举两道真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 1】云南地处世界两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交界处,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云南的大部分河 流都是南北走向,热带动植物随着北上的湿热空气,一直深入到云南的大部分地区。因此,云南在 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 50%以上 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 80%以上的植被类型。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 云南的地形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 B. 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 强烈推荐!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第一品牌! /(中公官网) 公考社区:/公考伤我千百遍, 我待公考如初恋!公务员考试经验交流,考碗族聚 集地。加入公考 QQ 群,/zg/2014qqhz/全国公考的学霸都在这,找自己得小伙 伴一起学习吧! C. 云南具有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 D. 云南的气候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 这道题选 B,因为文段第一句说明了云南的地理特点“高海拔的青藏高原在云南迅速过渡到低海拔的马来半岛“,第二句前半句说明了 云南的地理特点,后半句说明了云南的气候特点。归纳起来,前两句说明了云南的地理特点和气候特点。最后一句所表述的是以上两 个特点所引出的结果“云南在 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 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物种类和 80%以上的植被类型“,即云南的 生物多样性。 文章结构分析完之后我们就可以看选项了。选项 A、D 都是对文段的片面表述,因此不能选。选项 C 是文段中前半部分的概括,选项 B 是文段后半部分的概括。文段前后是因果关系,在因果关系的结构中,强调的是结果,所以本题应选 B。 我们回过头来看 B 项。B 项“云南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很突出“正是“云南在 4%的国土面积上拥有全国 50%以上的植物种类、70%以上的动 物种类和 80%以上的植被类型“的概括总结,没有丝毫引申。所以说这道题是一道主旨题。 【例 2】一种经济理论或者经济模型是对经济现象的某些方面的描述,它要比其描述的现实简单。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至于什 么重要,什么不重要,取决于经济学家的假设,假设不同,提出的理论也不一样。经济学家们对同一现象往往有很多理论的解释,主 要就是因为强调的东西常常不一样。因此,理论就不等同于真理,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如何发展经济理论 B. 经济理论的内在本质 C. 经济理论的主要功能 D. 如何看待经济理论 这道题选 D,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文段前三句层层递进,最后一句得出结论。第一句说明了一个现象,第二句前半部分分析了这个现 象产生的原因是“理论要舍弃不重要的东西“,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补充说明。第三句又是对第二句后半部分的补充说明。最后一 句根据前三句的层层论述,得出结论。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文段的重点是最后一句。最后一句的意思就是“理论不等同于真理“,这正是 官方网站: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公考咨询交流、公考资讯早知道、公考资料获取,尽在中公网 文段所要强调说明的。那么和这个观点相匹配的观点只有 D 项,“可以争辩,可以错,也可以被推翻“这正是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经济 理论“,没有任何引申,后者只是对前者的概括总结。因此,这道题也主旨题。 根据上面两道例题我们可以看出来,判断一道题是意图题还是主旨题不能只看问题中有没有“意思“这个词,还要看后面。有“强调 “、“说明“、“表明“之类的词时,还应当作为主旨题。下面我们沿着这一思路来解决一道分歧较大的真题。 【例 3】过去 20 年中,美国玉米年产量一直在全球产量的 40%左右波动,2003-2004 年度占到 41.8%,玉米出口更曾占到世界粮食市 场的 75%。美国新能源法案对玉米乙醇提炼的大规模补贴,使得 20%的玉米从传统的农业部门流入工业部门,粮食市场本来紧绷 的神经拉得更紧。由于消费突涨,2006-2007 年度全球玉米库存出现历史低位,比 2005-2006 年度剧减了 2800 万吨。难怪一年中全 球粮油生产区的任何地方出现持续干旱或洪涝灾害,全球期货现货市场都会出现强烈反应。 这段文字意在表明( )。 A. 全球粮食市场正面临着库存紧张的严重危机 B. 美国在世界玉米市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C. 美国生物能源业的发展影响全球粮食供求关系 D. 对玉米乙醇提炼的补贴是一个不合时宜的举措 这道题选 C,因为这段话第一句讲了美国玉米在全球粮食市场比重大(对应选项 B),第二句讲美国新能源法案影响世界粮食市场, 第三句讲由于消费突涨,全球玉米库存出现历史低位(对应选项 A),最后一句讲全球期货现货市场因此受到的影响。这四句话可以分 为两个层次,前两句是一个因果关系,后两句是一个因果关系。而文段专拿美国为例,正是由于美国对全球粮食市场影响大,所以美 国玉米 20%被用于乙醇酿造是全球粮食紧张的真正原因,消费突涨只是诱因。所以文段强调的还是美国玉米政策对全球的影响。所以 答案应当选 C。选项 A、B 只是文段部分内容的概括,并不文段主旨,D 项偷换概念,应当是美国对玉米乙醇提炼的大规模补贴是一个 不合时宜的举措,而 D 项既没说明美国,也没说明大规模。 通过以上三道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意图判断题和主旨概括题两种题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作者(说话人)的意图直接诉诸于 语言文字,也就是说话人的表意意图已直接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时,这时意图判断题就等于主旨概括题,我们只需要把文段的主旨 概括归纳出来即可;当作者(说话人)的意图隐藏在语言文字背后,则需要我们对文意进行适当的引申,而且要依据主旨来引申,而不 是无原则地引申,只有通过把握主旨来揣摩意图才不容易出错。 因此,中公老师建议考生不能机械地、割裂地就题型而谈题型。即使是意图判断题依然要首先把握主旨,依据主旨选择作者意图,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