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_第1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_第2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_第3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_第4页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文章阅读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各题。 所谓热污染,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热污染可以 污染大气和水体。火力发电厂排出的生产性废水中均含有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排入地面 水体后,能够使水温升高。在工业发达的美国,每天排放的冷却水达 4.5 亿立方米,接近 全国用水的 1/3。这些废水含热量约 2500 亿千卡,足够使 2.5 亿立方米的水温升高 10。 热污染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是水生生物,由于水温升高使水中溶解氧减少,水体处于缺氧状 态,同时又使水生生物代谢率增高而需要更多的氧,造成一些水生生物在热效力的作用下 发育受阻或死亡,从而影响环境和生态平衡。此外,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 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危害人类健康。1965 年,澳大利 亚曾流行过一种脑膜炎,后经科学家证实,其祸根是一种变形虫,由于发电厂排出的热水 使河水温度升高,这种变形虫在温水中大量孳生,造成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次脑膜炎的流 行。 随着人口和耗电量的增长,城市排入大气的热量日益增多。按照热力学定律,人类使用的 全部能量将转化为热,传入大气,逸向天空。这样一来,上升气流减弱,阻碍了云雨的形 成,造成了局部干旱,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近一个世纪以来,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不断 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十分炎热的城市变得更热。 专家们预测,如按现在能源消耗速度计算,一个世纪后全球温度会发生重大的变化。 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地使用。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 口的不断增长,环境热污染将日益严重。然而,人们尚未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 这表明人民并未对热污染有足够的重视。为此,科学家呼吁尽快制定环境热污染的控制标 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热污染。 1.1. 下列关于“热污染”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热污染”是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 B.“热污染”的热量来源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工业污染和生活排放的废热 C.地面水温升高是废热对水体污染的直接表现 D.“热污染”是由于对能源利用缺乏先进的技术造成的 1.2. 下列有关第二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于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同时,水生生物代谢加快,造成了水生生物缺氧直 接受损 B.热污染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危害人类健康,这些已被事实证明 了 C.1965 年,澳大利亚流行脑膜炎的根本原因是工厂排放的热水,使变形虫大量繁殖,进而 污染了水源 D.河水水温上升给所有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使它们大量繁殖,引起疾病流行 1.3. 下列有关第三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消耗的能量,最终只能转化为热,传入 大气,逸向天空 B.由于地面对太阳热能的反射率增高,吸收太阳辐射减少,空气流动减弱,从而阻碍了云 雨的形成 C.由于二氧化碳不断增加,气候变暖,冰川积雪融化,使海水水位上升,一些原本炎热的 城市,变得更加的炎热 D.按照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计算,一个世纪以后,全球气温将发生重大变化 1.4. 根据原文推断,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是( ) 。 A.发展高科技,提高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技术水平 B.减少人口,减少能量消耗 C.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 D.制定控制标准,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5. 下列选项中,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 ) 。 A.“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 B.“热污染”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 C.局部干旱是“热污染”产生的恶果之一 D.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 热污染”的方法 现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为什么呢?我想,主要的原因,在 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整体上不如小品的思想性深刻。按说,相声艺术 发展到今天,在艺术上已经相当成熟了,说学逗唱的功夫和技巧,应该不会比小品逊色多 少。小品是舶来品,直接借鉴了西方许多艺术手法,尤其在思想性和哲理性上独领风骚, 这是它顺应时代风尚,后来居上的首要原因。 大家知道,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的整体素质和文化修养普遍提高,人们的审美层次已 经发生了质的飞跃。以往仅仅有趣的艺术形式已经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在追求 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这“有益的” , 不能理解为政治说教,也不能理解为道德说教,它更多的倾向于知识和哲理,倾向于生活 中的真理。 每年的春节联欢电视节目中,那些艺术性和思想性俱佳的小品总是最受欢迎的,因为 它值得人们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欣赏。人们在观赏的同时,心灵得到了陶冶,智慧得到了启 迪。相反,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不能赢得广大观众 的青睐。 有人说,中国人接受了几千年的说教,现在都有点厌烦了,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 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觉。中国人是受了几千年的说教,这不假,但那是什么样的说教 呢?如果违背科学,违背真理的说教,不要说中国人,更不要说现代的中国人,就是外国人 不是也同样反感吗?但说教并不意味着就非要违背科学,违背真理,它不许传播科学、弘扬 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吗?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不会排斥真、 善、美的教诲。向往真理,探究生活的哲理,是人的本能,什么时候也不会改变。 这几年,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针强心 剂,重新拉回了大量的读者,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大量的哲理美文,正风行于网络和各 种期刊中,也是一种佐证。它证明人们永远不会拒绝真、善、美的艺术熏陶,不会拒绝有 益的启迪。 所以,我愿意为说教争鸣,愿艺术永远不要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 2.1. 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正确的是( ) 。 A.人们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 B.艺术不要脱离主题和应有的思想内涵 C.说教应既有艺术性又有一定的哲理性 D.人们向往真理,热爱探究生活的哲理 2.2.人们的审美层次的质的变化表现在( ) 。 A.人们已不会被有趣的艺术形式所吸引 B.同时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 C. 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普遍提高 D. 倾向于追求知识哲理及生活中的真理 2.3.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是( ) 。 A.某些电影作品情节简单,画面制作精良,票房收入屡创新高 B.某些小品中无厘头的情节设置和夸张表演受人诟病 C.一些在思想性上有些落伍的相声逐渐失去了观众的喜爱 D.某影片体现了对小城镇居民的人文关怀,成本低,叫好又叫座 2.4. 第 7 段中,划线处“强心剂”一词指的是( ) 。 A.知识 B.故事 C.趣味 D.哲理 2.5. 作者认为艺术应该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是因为( ) 。 A.纯艺术只是一种理想,现实中并不存在 B.现代的中国人和外国人都反感违背科学的说教 C.追求真善美是所有艺术形式的终极目标 D.人们并不反对传播科学、启迪人生智慧的说教 替王干随笔选 “帮腔”者有两位,其中一位是原文化部长、名作家王蒙。王氏以短 短数行,披露往事一桩:父亲辈的王蒙,结识儿子辈的王干,仰仗的是爷爷辈的胡乔木。 王蒙叙事,素有讲究。这段“忆旧” ,列出风云学界的圣贤任继愈、金克木、季羡林,言之 凿凿。寥寥数十字中,五六个人抱团纠结,互为策应,大有深意存焉。对小王来说,借老 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新时期以来,言路广开,催生出文坛无数“对话录” 。只是泥沙俱下,多数讨人厌烦,有的 一味偏激,只顾凸显个性,有的插科打诨,止于相互调情。而对话之应有货色,诸如问题 探讨、理念交锋、志趣对决等,则几近于无。有此前因, “二王”对话出笼之际,众人并不 看好,即使闪耀出“王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的亮点,仍被误为二人心领神会的噱头。 乃至读对话,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人们方明白何谓铜与金,何谓 骡子和马不一般。 打出道算起,王干舞文弄墨近 30 余载。虽童颜依旧,但已脱尽生涩。就说这本随笔 选 ,文字活泼如蝴蝶,气韵爽然如晨光,道行深幽如潭水,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 文化。如将他归类于杂家,并无不当,其品相、质地,皆纯正可靠,不乏“高人”端倪耳。 一位成天读书的朋友,摇头晃脑向我鼓吹此书。他的意见是,假如手头不空,就先干正事; 如果你闲着是闲着,就不妨翻翻,多数篇什,是会叫人开卷释怀的。 前几日上街买书,老板温文尔雅,喜欢阅读,尤爱随笔类,将一段句子背给我听:“随笔 的功夫不在笔头上,而在人身上。一个工于心计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缺乏幽默感不能自 我解嘲自我反思的人写不好随笔,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不配写随笔,一个光知道掉书袋的人 与随笔无缘。 ”此乃王干随笔生涯之心得,写在书尾“后记”里。老板背完,含笑相问: “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很有见地?” 我替王干高兴,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前者言而 无信,常常被人识破;后者借助切磋,可直接让读者掏出钱来,抱书回家。 “名人为你助兴, 固然雅致;生人替你卖书,才算实惠。老弟,你就偷着乐吧!” 3.1. 文中画线“言之凿凿”是说( ) 。 A.王蒙的说法值得怀疑 B.王蒙的说法足以凭信 C.王蒙的说法貌似可靠 D.王蒙的说法属于噱头 3.2.文中画线“心领神会”可以替换为( ) 。 A.惺惺相惜 B.心心相印 C.心照不宣 D.暗藏玄机 3.3.与文意不一致的是( ) 。 A.新时期文坛“对话录”多数讨人嫌 B.营销人士推崇就能拥有市场使得名人对好书的鼓吹成多余 C.随笔要幽默有趣味有思想光辉,王干因此受到名人的吹捧和市场追捧 D.“王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 ”意味着有人认为王干随笔选不值得期待 3.4.“格局早已逸出小文坛,放眼大文化,如将它归类于杂家,并无不当,其品相、质地皆 纯正可靠,不乏高人端倪耳” ,意思是( ) 。 A.王干善于把握机会和人脉,足以成为高人般的杂家 B.王干善于拓展自己的学术范围,超越一般评论家 C.王干的幽默感和学术水平,胜过大多数评论家 D.王干的见识和文品,胜过一般作家和评论家 3.5.作者对王干随笔选的直接评价是( ) 。 A.“任老师,王干的体会是不是很有见地? ” B.学问一点点水落石出,价值一点点雾去山明 C.对小王来说,借老王之嘴为自家新书鸣锣,绝非谬托知己 D.十位评论家对你的弘扬,抵不过一位书店老板对你的欣赏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于全球气候变暖,之前普遍认为“极其 可能”是人类影响造成的。但是中科院地质地球所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气候变暖变 化存在约 500 年的自然周期,近百年来的全球气候变暖,刚好位于最近一次 500 年周期的 暖相位上。该研究还认为:今年已经达到这一暖相位的峰值位置,接下来有进入冷相位的 趋势,即将开始百年气候变冷周期,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的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准确定年,中科院地质地球所的科学 家就利用这一优势,分析了 5350 年以来(截至 2005 年)小龙湾玛珥湖周边地区植物花粉 种类的变化。在植物花粉含量的变化中,有两种花粉(适合寒冷气候的松树花粉和适合温 暖气候的栎属花粉)的含量相互消长,呈现周期性变化。 根据松树花粉增加和栎属花粉减少的峰值,指示的气候最寒冷时期先后出现在公元前 2700 年、公元年 2200 年、公元前 1600 年、公元年 1200 年、公元年 900 年、公元前 600 年、公 元前 300 年,以及公元 200 年、700 年、1200 年和 1800 年前后,约年 500 年出现一次寒冷 期。花粉含量的谱分析结果也呈现出显著的 500 年周期。 在中国历史上,1550 年至 1851 年,明嘉靖至清道光年间,中国曾发生大规模极寒天气, 被称为“明清小冰期” 。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这方面卓有成果,他注意到,清朝初年历 史学家谈迁写了一本北游录 ,里面提到当时不但中国北方寒冷,就连江南也出现了河面 结冰的情形。1654 年(顺治十一年)11 月,京杭大运河的吴江段冰厚三尺多,从吴江一直 冻到嘉兴,要壮士凿冰,每天才能前行 3、4 公里。阳历 11 月南运河封冻,这在历史上是 少有的。 由于温度下降,中国的农业经济也遭受了打击。清朝叶梦珠编辑的阅世编记载,江西 柑橘本是贡品,当地家家户户广泛栽种。然而,在“明清小冰期”最盛的顺治、康熙年间, 橘树常常被冻死,橘农吓得不敢再种橘树。 “明清小冰期”应该算得上是距离今最近的一次寒冷时期了。中科院的研究认为,大约从 公元 1830 年开始了一个暖期,现在处于最近一次 500 年周期的暖相位上,可能已经达到峰 值位置,有进入冷相位的趋势,这有可能减缓人类活动导致的全球变暖。 4.1.下列最适合作为本文关键词的一项是( ) 。 A.500 年周期 全球气候 B.明清小冰期 竺可桢 C.峰值 花粉含量谱分析 D.暖相位 冷相位 4.2.关于中科院的研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全球气候变暖为自然周期所致 B.东北气候变化研究的时间跨度超过 5000 年 C.未来有进入气候冷相位的趋势 D.花粉含量分析是气候研究的最有效手段 4.3.根据本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小龙湾玛珥湖年纹层沉积可以显示气候变暖 B.松树和栎属植物适合在寒冷气候中生长 C.花粉含量变化显示属于气候呈现冷暖周期 D.气候研究最可靠的数据多集中在公元前 4.4.关于“明清小冰期” ,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京杭运河南段出现了少有的封冻现象 B.竺可桢的北游录记载了当时的状况 C.江西的柑橘种植遭受了严重打击 D.曾出现过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极寒天气 4.5.这段文字主要( ) 。 A.预测全球气候变化的趋势 B.探讨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C.介绍气候变化研究的新成果 D.论证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在大学里讲美学,我不太会用到“竞争力” 。美可能是一朵花,很难去想象如果我凝视 这朵花,跟竞争力有什么关系。 我曾在美索不达米亚发现八千年前的一个雕刻:一个女孩子从地上捡起一朵落花闻。这个 季节走过北京,如果地上有一朵落花,很可能一个北京的女孩子,也会把它拣起来闻。这 是一个美的动作,它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八千年前的艺术品里就有。所以我在大学上美学 课不谈竞争力,就谈这朵花。 那时,我在台湾中部的东海大学。校园很大,整个大度山都是它的校园,校园里到处都是 花,每年四月开到满眼缭乱。教室的窗户打开,学生们根本不听我讲课。刚开始我有一点 生气,可是我想,要讲美,我所有的语言加起来其实也比不上一朵花。所以我就做了一个 决定:“你们既然没办法专心听课,我们就去外面。 ”他们全体欢呼,坐在花树底下:我问: 为什么你觉得花美?有说形状美,有说色彩美,有说花有香味 把这一切加起来,我们赫然发现:花是一种竞争力。它的美其实是一个计谋,用来招蜂引 蝶,其背后其实是延续生命的旺盛愿望。植物学家告诉我,花的美是在上亿年的竞争中形 成的,不美的都被淘汰了。为什么白色的花香味通常都特别浓郁,因为它没有色彩去招蜂 引蝶,只能靠嗅觉。我们经常赞叹花香花美, “香”和“美”这些看起来可有可无的字,背 后隐藏着生存的艰难。 后来我跟学生做一个实验,我们用布把眼睛蒙起来,用嗅觉判断哪是含笑,哪是百合,哪 是栀子,哪是玉兰这个练习告诉我们,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每种 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含笑带一点甜香,茉莉的香气淡远美是什么?另一种物种没法取 代才构成美的条件。我问学植物的朋友:如果含笑香味和百合一样会怎样?他说:“那它 会被淘汰了,因为它东施效颦,没有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所以我常常给美下一个定义: 美是回来做自己。 5.1. 对“花是一种竞争力”的理解,不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 A.白色的花不参与竞争 B.花在生长过程中必然经历激烈竞争 C.花经历了千百年的优胜劣汰 D.花需要吸引蜂蝶传授花粉 5.2. 关于“美是回来做自己” ,最符合短文原意的一项是( ) 。 A.人需要自我观照 B.美是生物生存的需要 C.一个美的动作可以跨越千年 D.凸显个性的需求 5.3. 最符合本文主旨的是( ) 。 A.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 B.美是对象化了的人的本质 C.美在心灵 D.美是天人合一 5.4. 具体描述某一株花“香”是没有意义的,对这一说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比较没有意义 B.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无法量化 C.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人的嗅觉难以具体判断 D.每种花的香味都不一样,各具特色 5.5. 下列各项中,哪一项无法从文中看出( ) 。 A.作者十分重视美学教育 B.作者将美育与德育相结合 C.作者采用了情境教学的方法 D.作者将生命体验引入教学 1.1.答案:C 解析:此题 是细节判断题。 “热污染” ,是指现代工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热所造成的 环境污染,所以 B、D 错误;“热污染”可以污染大气和水体,但这不代表“热污染”是 一种包括大气和水体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所以 A 错误。故正确选项为 C。 1.2.答案:D 解析:此题为细节判断题。第二段中提到 “河水水温上升给一些致病微生物造成一个人工 温床,使它们得以滋生、泛滥,引起疾病流行” ,而 D 选项中,写的是“河水水温上升给 所有微生物造成了一个人工温床” ,原体中提到的是“一些微生物”而不是“所有微生物” 。 故正确答案为 D。 1.3.答案:B 解析:此题为细节判断题。B 选项中,文中说的是“上升气流减弱 ”,而并非“空气流动减 弱” ,所以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B。 1.4.答案:C 解析: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从“造成热污染最根本的原因是能源未能被最有效、最合理的 使用”这句话可知,解决“热污染”的最佳途径应是引起重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 有重视了以后才能制定控制标准,合理、有效利用能源。只有 C 项是最全面的概括。故正 确答案为 C。 1.5.答案:C 解析:此题为细节判断题。 “热污染”主要来源于废热而并非工业废水,所以 A 错误; “热污染”最先影响的是水生生物,而并非主要受害者是水生生物,主要受害者应是人 类,所以 B 错误;文中并未说明至今我们还没有有效治理“热污染”的方法,而只是说 还没有一个量值来规定其污染程度,是在偷换概念,所以 D 错误。故正确答案为 C。 2.1.答案:B 解析:由材料的第 1、2 段对相声、小品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得出最后的结论:艺术不要 脱离主题,脱离它该有的思想内涵(文章最后一段) 。故选 B。 2.2.答案:B 解析:由材料第 4 段的第 2、3 行“人们在追求艺术享受的同时,还追求思想的升华和哲理 的启迪,追求有益的教诲”可知,追求艺术享受和有益的教诲是符合题意。故选 B。 2.3.答案:A 解析:题干中 B 项内容与文中“那些显得有些粗俗,仅仅为了逗得观众一乐的小品,往往并 不能赢得广大观众的青睐”是相吻合的。c 项内容与文中“相声明显竞争不过小品” “主要 的原因,在于现代相声在思想性的追求上有些落伍”相吻合。D 项表现了“人文关怀” ,即 思想性的重要,与文意吻合。只有 A 项在文中找不到相应的内容。故选 A。 2.4.答案:D 解析:由材料第 7 段“哲理故事逐渐流行于故事刊物中,为仅仅有趣、出奇的故事注入了一 针强心剂, ”可得出“强心剂”意为“哲理” 。故选 D。 2.5.答案:D 解析:材料第 6 段一开始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艺术应向纯艺术的方向发展是一种错觉。 接下来具体论述,作者真正想表达的是“人们心中排斥的,只是虚伪造作无用的说教,决 不排斥真、善、美的教诲” ,需要传播科学、弘扬真理、启迪人生的智慧。故选 D。 3.1.答案:B 解析:由上文“王蒙叙事,素有讲究 ”可知王蒙列出的人名与事件的“言之凿凿”指的是足 以凭信。所以正确答案为 B 项。 3.2.答案:C 解析:“心领神会”的意思是对方没有说,心里已经领会。 “惺惺相惜”指的是性格、志趣、 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 “心心相印”指的是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 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一般用来形容恋人之间的情感。 “心照不宣”指的是 彼此心里明白,而不公开说出来。 “暗藏玄机”是指暗中隐藏玄妙、深奥的端绪、机关。所 以正确答案为 C 项。 3.3.答案:D 解析:本题要求选出与文意“ 不一致”的一项。根据文中“众人并不看好,即使闪耀出王 干干王蒙,王蒙蒙王干的亮点”一句中“即使”一词,可知这句话与前文的“众人并不 看好”是相反的,所以正确答案为 D 项。 3.4.答案:C 解析: 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第三自然段第二行,评价的是这本随笔选本身的价值,将 “他归入杂家”等句针对的也是王干的作品本身有足够的说服力,而不是指王干的机会、 人脉、文品等方面的内容,所以正确答案为 C 项。 3.5.答案:D 解析:A 项是书店老板的提问,排除。B 项中性,不含褒贬,排除。C 项只是说老王为小王 新书鸣锣,没有找错人,并没有对书的本身作出评价,排除。所以正确答案为 D 项。 4.1.答案:A 解析: 本段文字为“总分”结构,先强调了关于 “气候变暖的新观点”:气候变暖存在 500 年的自然周期;随后通过对“花粉”的研究和“明清小冰期”来进行解释说明。所以,核 心是围绕着“全球变暖”和“500 年周期”来论述的。B、C 、D 项都是属于解释说明部分, 本身不是重点。故本题答案为 A 选项。 4.2.答案:D 解析: D 项表述 “最有效手段 ”太过绝对,所以不选。A 项强调的“周期”与第一段中科院 提出的新观点“气候冷暖变化存在约 500 年的自然周期”相同;B 项强调的“时间跨度超 过 5000 年”与第二段信息“通过东北龙岗火山区可以准确定年分析了 5350 年以 来的”符合;根据最后一段信息,故本题答案为 D 选项。 4.3.答案:C 解析: 根据第二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