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_第1页
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_第2页
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_第3页
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_第4页
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创办一份国家级法制报刊中国法治导报的策划书 贺胤应 (2005-4-19) / 已阅 19661 次 策划人:贺胤应, 目 录 1、可行性分析 (1)法制类报刊现状透状 (2)市场预测 (3)优势分析 2、报刊名称策划 3、定位及发展目标 4、关于报社所有制问题的策划 5、关于报社组织形式的架构 6、投资概算 7、收益分析 8、栏目策划 9、产业链接 一、可行性分析: (一)法制类报刊现状透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法制作为社 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也获得了复苏和发展。新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法学研究和法律教 育也蓬勃发展了起来,法律走近市民社会层面并获得了人们观念的基本认可,社会的发展 要求有相应的传媒给以宣传及信息的传递,各类法制杂志、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如雨 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报刊作为大众传播之一种,正在日益走近人们的生活,法制类报刊尤 其如此。 目前,法制类报刊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1、纯粹性的法制专业报刊。如人民法院报 、 法制日报 ,省级的法制日报等, 这类报刊主要是由官方当局主办的机关报刊,其有如下特点,首先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主 要以法律时事及事件为报道内容;其次,由于是机关报刊,其内容多受政策性因素影响, 许多报道内容空泛、古扳,与法治精神相去甚远,有些报道甚至完全不符合法治社会要求; 最后,读者群体相对较为狭小(多为体制内的人员) ,脱离广大老百姓,且在街头报摊难以 买到。 2、在综合类或专业类报刊中占有一席之地。如南方周末报的“法治”栏目;经济日 报的“经济与法”栏目等。由于其仅仅是一个栏目,因此首先很难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其次专业性不强,有论点有待商。 3、满足市民阶层消遣的娱乐性报刊。如法制文萃报等,这类报刊缺乏思想性,同时办 报者对法律的精神理解存在偏差,许多报道存在误导公众法律视角的倾向。 (二)市场预测: 1、报刊、杂志、广播等现代传媒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标 准之一,这已为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所证实,也为中国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逐步发展的传媒 历史所证实。可以预见,在未来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报刊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报刊业的 发展前景也是十分广阔的。 2、自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号召以来,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就成为全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创办一份为建设法治服务的法制类报刊顺应历史发展之潮 流。 3、与其它社会科学相比较,法学的传媒发展水平较落后。如经济学里的传媒业则发展较快, 仅报刊就有21 世纪经济报道 、 中国经营报 、 经济观察报等诸多权威报刊。而法学 目前还没有这样的集权威性与专业性于一体的报刊,这不能不说是法学发展和中国法治建 设的一大缺憾。 4、建设法治社会,不是一个时间点,而是一个历史进程。在这一历程进程中,让广大民众 知晓、理解、学习法律即普法,大面积全面的普法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报纸恰好以 其传播面广、相对的恒定性而适应。 5、全国普通高校现在 1396 所,其中本科院校 692 所,设置法学专业的高校已经 350 所, 而 92 年时仅 65 所。现在,理工院校设置法律专业的势头也很强。这说明法学已经成为一 个热门专业。而这些学校的老师及学生将成为我们报纸首批的阅读者。 (三)优势分析: 1、*是全国五大专业法科院校之一,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济济,法学几个系院为我们 办报提供了许多优秀的法律人才,法律新闻系则我们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新闻人才。 2、学校创办的核心学术刊物*及教学研究刊物* 、 *等在国内外 享有盛名,这为我们创办一份法制类报刊提供了经验支持。 3、由科研院所主办的全国性核心刊物已经有了成功的先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 究所主办的中国经营报就是典型代表。由*主办法制类报刊更能整合学院的人才、 资源优势。 4、高等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专业机构,我认为必须注重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也只有 这样,学校才能提高社会公信度,培养出合格的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创办一份法制类报 刊,可以有助于实现文科类院校的这种功能。 二、报刊名称策划: 拟为中国法治导报 。 理由:1、我们的报刊属于法制类,因此报刊名称上必不可少的会涉及到“法”字。 2、我们办报的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法治建设服务,从字面上也必然会涉及到“中国” “法治” 字样。 3、中国目前还不是法治国家,而是向法治社会迈进的后发国度,我们办报的目标之一就是 为中国法治建设寻求一种路径或向导,因此可称之为“导报” 。 4、目前国内有种种“法制类”机关报刊,称为法制报 ,这不科学。法治是一个比 较宽泛的概念,法制仅是其中一部分,一个社会光有“法制”还不够,还必须得有执法、 司法等环节,而这些环节要想达到公平公正,就必须得“法治” 。另外,实现法治社会治理, 需要很长时间,我们这样称呼本报,应该是科学地表达了我们法律学人对法治社会的渴求 之心。 三、定位及发展目标: (一)定位: 1、每周一期,周三出版,每期 1624 版,定价 12 元之间,面向全国范围内(主要以大 中城市为主)公开发行,且在街头报摊可以买到。 2、读者群分析:(1)首先,高学历性。当下中国是一个向法治国家迈进的后发国家,广 大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淡薄。加之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希望广大农民、城市下岗工人看 报、学法律是不现实的。因此,在读者群上,我界定为:从学历层次上来说为大专以上 (包括大专) ;从性质上来说属于知识型读者;从专业上来说以法律专业为主兼及其他专业。 其次,中高收入者。从个人收入角度来看,基于前面的高学历性,我们的读者群一般具有 相对较高的社会收入,属于中高收入者,自然也是社会精英阶层。综上所述,可以预见, 读者群主要为法官(中级法院以上含中级法院) 、律师、检察官、法学教授、法科院校学生 及其它法律工作者;(2)我个人认为,纸质传媒按照其受众群体之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一为“学究型”纸质传媒,这类纸质传媒的受众群体为极少数的专家、学者、教授,比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主要为广大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而创办; 二 为“思想型”纸质传媒,这类纸质传媒的受众群体为广大的社会精英,比如南方报业集团 主办的南方周末 ,主要为广大知识分子而创办;三是“平民化的地方型”纸质传媒,这 类纸质传媒的受众群体主要为广大普通老百姓,比如华商报就属于此种类型。我试图 将中国法治导报界定为一份“思想型”纸质传媒,因此一大部分非法律专业的社会精 英也必将成为我们报刊的读者群。 3、办报理念:应不畏权威权势,务求深刻、全面、及时反映中国法治时事,用勇敢和智慧 的心创造中国法制类报刊的新神话,为社会公平和正义尽一份力。 4、突出专业性:是指这是一份法制类报刊,其间的各类报道、通讯、评论都是有法律专业 性的或与法律专业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法律专业性是中国法治导报区别于其它综合类、 财经类报刊的显著特征。 5、彰显思想性:一份好的报刊必须得具有思想性,唯有这样才能启迪读者思考,创造精神 财富于社会。 中国法治导报作为社会高学历者的必读报纸,必须得具有思想性,其思想 性就在于中国法治导报将会契而不舍的为中国法治建设探索建设路径,进而为中国法 治建设尽一份力。 6、走向权威性:中国治治导报是由中国五所高等核心政法学院之一*创办面向 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报刊,基本上属于“教授办报” ,对于一些法学有争议的问题,可以邀请 法学教授、学者、知名律师发表国内最为权威的观点,同时允许不同观点发生碰撞,在争 论中产生法学之真理。 7、注重人文性:作为一份法制导报,要用法律的武器关注中国各个阶层的法律生存状况; 以社会发展之需要,读者必灵之需要,作为我们人文关怀的出发点。 四、关于报社所有制问题的策划: 方案一:由学校独立投资办报,报社隶属于学校,是学校下设的部门之一,学校对报社仅 有宏观指导权,而无行政干预权,实行独立办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具体操作可以参 考*目前的运作方式。 方案二:建立股份制,由资信可靠,实力雄厚的企业投入资金,提供办报资金保障,并因 此控股 20%40%,由学校投股 60%80%,建立健全的法人制度,按市场化机制运作, 这可以缓解学校的资金周转之困难,但外观形象不太好。 简析两种方案,应具体因事而宜,一个大的前提必须由*主办,这是原则。 五、关于报社组织形式的简单架构 1、社 长:总编室(下设科室如人力资源科、策划科、行政科等) ; 2、编辑部:各栏目组,根据情况自由高效组合; 3、记者部:各主要城市记者站,初拟西安、北京、上海、武汉、 重庆、广州; 4、广告部:负责联系广告业务和发布报刊广告; 5、印刷部:各主要省会城市印点,初拟西安、北京、上海、武汉、 重庆、广州; 6、发行部:(即市场营销部) ; 7、外联部:负责报社对外的公关工作; 8、财务部:负责报社的财务工作。 六、投资概算: (一)先期投资: 1、研讨、论证、堪察费; 2、学习、交流、访问费; 3、审批、注册费; 4、其他费用。 (二)固定投资: 1、电脑设备; 2、办公楼; 3、办公设备(如桌,椅) ; 4、其它办公所需之设备(如传真机、印刷机、采访车) 。 (三)正常工作时的成本概算: 1、网络成本(E-mail 等的收发及网上传送) ; 2、员工(编辑、记者、普工)的工资、福利、奖金、提成等; 3、作者的稿酬; 4、纸张及印刷费用; 5、信息费用(主要为获取新闻线索而支付的费用等) ; 6、中间传播费用(主要为营销费用、宣传费用) ; 7、税费; 8、其它费用(如水、电等各项社会性支出) 。 七、收益分析: 1、报刊销售收入(争取实现 10 万份;30 万份;50 万份的五年递进式发展) ; 2、企业广告收入,由于我们的读者群体为全国范围内的知识读者,因此,企业广告主要针 对大企业和知名企业;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的各类广告、通知、声明刊登收入; 4 人民法院各类公告业务收入; 5、进一步扩大*在全国的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学院的知名度; 6、进一步使*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排头兵,中国法科教育的核心基地; 7、若报刊发展顺利,可以在 2-3 年后创办*出版社,主要出版以法学为主,兼顾政、 经、哲、文等诸多社会科学领域; 8、若报刊发展顺利,可以在原法制新闻系的基础上创办新闻学院,使之发展状大,并成为 中国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9、在倡导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积极注重经济效益,达致两者的协调一致,并用经济效益来 资助学校的办学事业,达到“学(习) 、研(究) 、产(办报) 、发(展) ”的办学思路。 八、栏目策划: 1、法治评论:相当于本报评论,主要刊登一些关于法律及法治建设的时事评论。 2、法治时政:主要刊登一些时事性的与法律有关的社会报告、调查。 3、法治焦点:对相应的社会焦点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并从法律角度予以评析。 4、法治专题:就某一法律问题,进行系统的调查,刊登不同的观点,形成一个系列性的专 题。 5、一周法制:(1) 、收集一周以内全国各级人大、各级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类法律、规章、 条例,予以简要总结、述评;2、收集一周之内国外刊登颁布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法律、规 章、条例、予以简要总结、述评。 6、法学动态:提供国内外法学之研究和运行的新近信息及相关评述。 7、法律人物:(1)主要是“国内人物”即知名法学教授、专家律师、法官、检察官的专 访及记事、对话。 (2)主要是“圈外人物,这些人虽非法律圈内的人物,但却与法律有不 解之缘,或其所作所为与法律有关并在社会大范围内引起反响,也可以对其专访或者对话。 8、法律援助:记录中国法律援助进程,也可以设立援助信箱,解答读者来信,实现互动, 也可以与各校援助中心联谊,共同为社会弱势群体服务。 9、难忘历史:主要回顾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立法变革及法学大家,以乞求能对今天法治建设 产生更大的促进作用。 10、海外来风:主要为学习和借鉴外国的法治建设经验而设立,可以刊登外国著名法学案 例,也可以刊登外国的立法及司法状况等。 11、司法改革:要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得改革现有的落后的司法体制,司法改革成为社会 热门话题也在所难免;主要刊登一些司法改革的报道,旨在探究中国司法改革的发展路径。 12、律师天地:反映中国律师发展的历史进程,为中国律师业及律师事务所的发展贡献力 量。 13、法律书园(读书):刊登国内外法学出版之最近信息并加以述评;刊登方家的读后感、 读书笔记等。 14、司法考试:司法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